
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單,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同比增長 5.4% ,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上年四季度上揚回升態勢,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這個“開門紅”,不僅有力證明了美國極限圍堵施壓的徒勞,“打臉”了各種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而且有力展現了中國經濟所具有的巨大韌性和光明前景。
從供給側來看,三次產業的聯動發力,為實現 5.4% 的增速起到根本支撐作用。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1713億元,同比增長 3.5% 。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3.7% ,確保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第二產業增加值111903億元,同比增長 5.9% 。其中,作為工業主體的制造業增長 6.8% ,同比加快0.8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0.9% ,高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4個百分點,從而繼續展現其他國家無法替代的世界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和實力。第三產業增加值195142億元,同比增長 5.3% 。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較快增長,增速分別高達10.3% 、 10.2% 。服務業拉動經濟增長3.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 59.1% ,更是出色發揮了中國經濟增長主動力的作用。
從需求側來看,三駕馬車的并駕齊驅,為實現 5.4% 的增速起到了基礎和關鍵作用。一方面,消費和投資“兩駕馬車”在“全方位擴大內需”政策組合拳的支持下不斷面和美國關稅訛詐,各地積極落實黨中央部署,全力拼經濟,積極搶開局,抓緊提早推動重點任務,帶動了生產需求回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31個省份中分別有25、26個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發力,穩定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功”更加堅實。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 4.6% ,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 4.2% ,較上年加快10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 9.1% ,高于整體投資4.9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 5.8% ,比上年加快1.4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出口作為“第三駕馬車”的韌性更搶眼。在美國對我高筑“關稅壁壘”極限施壓的情況下,一季度我國對外出口額仍高達6.1萬億元,同比增長 6.9% ,對多數主要貿易伙伴出口額保持增長,從而繼續穩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地位。

一季度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不僅顯示了中國經濟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活力,而且顯示了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對穩經濟促增長的持續效應。同時,更與黨中央超前謀劃和有效宏觀調控、各地“搶開局”、企業“搶出口”等因素有關。一是加快實施更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政策效果持續釋放。前期出臺的宏觀經濟政策和開年以來擴容加碼的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有效擴大了需求,促進了生產,穩定了樓市股市,提振了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信心。一季度,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進度和專項債發行進度都明顯快于上年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15.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4萬億元。二是各地搶抓開局成效顯著。面對復雜局投資增速比上年全年改善。三是企業“搶出口\"效應明顯。為降低美對我加征關稅的影響,許多企業存在“搶出口現象,客觀上帶動了排產提前、生產提速。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 6.7% ,比上年全年增速提高1.6個百分點。四是新質生產力加快成長。我國加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并不斷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為經濟回升向好注入新動能。
當然,在看到一季度亮眼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正視未來經濟運行中可能遇到的突出問題。從外部看,美國對我打壓短期內不會停手,因此,拉動我經濟增長的出口這駕馬車很可能“減力”。從內部看,居民消費信心和意愿仍然偏弱,社會投資積極性不高,部分大省投資偏弱使得擴大內需難度會加大。尤其是涉美外貿企業難以應對美加征高額關稅的沖擊,經營困難會加大。因此,我們更要懷著必勝信心,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繼續積極有效應對各方面挑戰,化危為機,加快推動已出臺的政策落地見效,加強政策預研儲備并適時出臺,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沖擊的不利影響,努力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