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平原地區;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營;山東省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500(2025)06-0260-03
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5.06.076
Operation Status of Township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n Plain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
LILean',YUANGuangzheng2,ZHANGZhen2,LIXinguo,LIYing (1.Heze Huanke Water Ecology Co.,Ltd.;2.Hez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Heze27400o,China; 3.Shandong Hez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Heze270444,China)
Abstract:Takingthe Qingguji TownshipSewage TreatmentPlantinCao Countyasanexample,theproblemsare deeply analyzedinitsoperation,andthecountermeasuresareproposedtoimprove theoperationlevelofthesewagetreatmentplant. Overall,thesewagecollectiopielinenetworkisincomplete,theadaptabilityofthetreatmentprocessisoor,theopration andmanagementareinsuficient,andthereisashortageoffunds.Therefore,itisnecessarytoutilizeadvancedtechnology, improve pipeline planning,anddoagood jobinseparating rainwaterandsewage;strengthe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developnewtechnologies,and introduce intelligentdevices;clarifymanagementresponsibilitiesandestablish anaessment mechanism;striveforgovermmentsupport,introducediversified financing,improvetheoperationlevelof sewagetreatment plants,protecttheecological environment,promote 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providereference for similar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Keywords: plain areas; township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Shandong province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平原地區鄉鎮的污水排放量急劇增加,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污水處理廠作為關鍵的基礎設施,其運營狀況直接影響當地的水環境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盡管目前平原地區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一定進展,但實際運營仍存在不少問題。部分處理工藝與當地污水水質與水量不匹配,導致處理效率低、出水水質不達標;污水收集管網不完善,覆蓋率低,雨污混流現象普遍,影響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1-2;運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專業人才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資金短缺等問題嚴重制約污水處理廠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以曹縣青集鄉鎮污水處理廠為例,分析山東省平原地區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狀況,然后提出對策,以提升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營水平。
1平原地區鄉鎮污水處理廠發展現狀
曹縣建有鄉鎮污水處理廠130家,采用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厭氧好氧工藝(AnaerobicOxic,AO)、AO+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MBR)、AO/生物接觸氧化法、厭氧-缺氧-好氧工藝(Anae-robic-Anoxic-Oxic, A2O )和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pflowAnaerobicSludgeBed,UASB) +AO 等,日污水處理量為 200~30000t 以曹縣青堰集鄉鎮污水處理廠為例,深入探究其運營狀況。青集鎮地勢平坦,人口集中于鄉鎮中心與主要村落,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產業結構單一,上述地域和經濟特征顯著影響污水處理廠運營。
主要污水類型為生活污水與農產品加工廢水。生活污水有機物含量高,因居民生活習慣不同,水質波動大。農產品加工廢水呈季節性排放,收獲加工季廢水排放量劇增,它含大量有機污染物、懸浮物及氮磷等營養物質。
曹縣青集鄉鎮污水處理廠采用 A20 處理工藝,經厭氧、缺氧、好氧三階段交替運行去除污水中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厭氧階段,兼性厭氧菌分解大分子有機物,聚磷菌釋磷;缺氧階段,反硝化細菌以有機物為碳源,將硝態氮還原為氮氣;好氧階段,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聚磷菌過量攝磷,以去除磷。該污水處理廠構建嚴格水質監測體系,每日監測進水、出水及各處理單元水質,令處理達標。設備維護方面,制定詳細計劃,定期檢查、保養和維修設備,保障其穩定運行。但是,人員管理存在短板,專業技術人員占比較少,影響污水處理廠高效運營與技術創新。同時,電費、藥劑費及設備更新費用高昂,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2平原地區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營成效分析
曹縣青集鄉鎮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較強,設計日處理量為 7850m3 ,2020一2024年月均處理量為5430m3 ,旺季(6一8月)月均處理量為 6820m3 ,淡季(12月至次年2月)月均處理量為 4270m3 。水質指標方面,進水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Demand,COD)為 438mg/L ,出水COD為 43mg/L ,COD去除率為90.2% ;進水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Demand,
BOD)為 215mg/L ,出水BOD為 21mg/L ,BOD去除率為 90.2% ;進水氨氮濃度為 36mg/L ,出水氨氮濃度為 4.5mg/L ,氨氮去除率為 87.5% ;進水總磷濃度為 5.3mg/L ,出水總磷濃度為 0.9mg/L ,總磷去除率為 83.0% 。運行成本方面,電費合計436500元,占40.5% ;藥劑費合計213800元,占 19.9% ;設備維護費合計131200元,占 12.2% :人工成本合計268900元,占 25.0% ;其他費用合計78300元,占 7.3% 。
曹縣青堈集鄉鎮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較強,其運行契合鄉鎮污水排放規律,不僅可滿足日常基本處理需求,也能有效應對農產品加工季污水排放高峰,淡季運行穩定,展現出良好的適應性。污水處理廠對各類污染物的處理能力出色,可以確保水質達標。可大幅降低有機污染物含量,減輕污染負荷,防控富營養化風險;在可生化降解有機物處理上,有力保障受納水體溶解氧水平,維系水生態系統健康;對氨氮和總磷的處理,既降低水生生物毒性,削減水體異味,又抑制藻類過度繁殖,守護水體生態平衡,使各項水質指標達到或優于排放標準,極大地保障當地水環境質量。成本效益方面,盡管電費占比較高,但經過合理的工藝運行與設備維護,總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提升污水處理廠運營水平的對策
3.1 優化規劃設計
對曹縣青堈集鎮進行全面且深入的調研,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手段,精準掌握鄉鎮人口分布、產業布局以及未來發展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污水管網鋪設方案[3]。針對偏遠村落,依據地形和人口密度,合理增設支線管網,令污水應收盡收。在管網設計環節,選用耐腐蝕、高強度且使用壽命長的新型管材,如高密度聚乙烯管,結合先進的非開挖鋪設技術,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提高管網的穩定性和耐用性。針對雨污分流管網,考慮雨強、降雨歷時、地形坡度等因素,對雨污水管網管徑、坡度、排水口布置進行設計。通過“源頭控制-過程消減-末端控制”的策略,減少降雨徑流,減少雨季對城市排水系統的影響[4]。
3.2工藝革新和裝備更新
增加科研投入,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針對平原鄉鎮生活污水的特性,特別是農業生產過程存在的問題,開展高效的治理工藝研究。采用高級氧化-生化耦合的方法,實現對污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高效降解,對污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進行穩定的生物處理。淘汰陳舊低效的設備,引進智能化和自動化的先進設備;利用智能曝氣技術,針對廢水水質及處理工藝要求,實現對曝氣量的實時自動調整,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采用新型的高效膜分離裝置,實現對廢水的固液分離,降低污泥產率,從而提高工藝系統的總體運行效率。同時,在設備采購、安裝、使用、維修和更新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的監控與管理。
3.3健全管理體系和機制
整理污水處理廠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編制崗位職責方案。對運行和管理部門進行詳細分工,對污水處理廠的日常操作進行巡視,做好設備維修。技術研發部門主要從事廢水治理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探索新工藝的引進和應用。安全和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負責安全生產、環境監測和保護等工作。建立跨部門的協調與交流平臺,定期召開運行管理協調會,每周召開一次工作會議,匯報工作進展,交流遇到的問題,給出解決辦法。對于一些涉及多個部門的復雜問題,建立專門的工作團隊,從各個部門挑選一名骨干,一起研究和實施。當城市排水系統發生突發事件時,由運營管理機構進行應急處置,由技術研發機構進行技術支援,由安全環保部門進行現場的安全保障,通過多個部門的協作,迅速解決問題。采取日常督導和定期評估,其中,日常督導由內審團隊負責,對每個科室的工作情況進行即時督導;定期評審可每3個月或6個月進行,邀請外部專業技術人員參加[5]。
3.4拓寬籌資渠道
積極與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取得聯系,爭取把污水處理列人重點支持計劃,并獲得專項資金補助。根據環境保護方針,申請稅收優惠,貸款貼息,減少經營費用,享受稅收優惠,節約設備購置和藥品購置的開支,并將其用于技術研究和設備更新。采取公私合營的方式,通過公開招標,選擇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合作。通過發行綠色債券,以低息、期限較長的方式募集社會資金,為環境保護工程提供資金。加強資產證券化研究,將未來的收益權轉換為可變現的證券。
3.5強化人員訓練和技能訓練
根據各崗位的需要,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對于基層作業人員,注重實際操作訓練,經現場演示和技能競賽,提高操作水平和解決問題的技能;為研發人才提供支持,為農村污水處理的科學研究和技術交流創造條件;為經理提供更多的知識和策略訓練,使其參與先進課程和講座,開闊眼界。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協作。通過聘請專家進行定期的技術指導和培訓講座、派遣人員到企業參加研究計劃、建立實習基地等方式,培養和儲備人才。與高校環境工程專業合作,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提高科技人才的研究水平。建立完善的內部培訓體系,聘請專業的技術骨干及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教學,內容涉及廢水處理工藝、設備維修等方面。建立企業間的知識分享平臺,加強技術交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論
目前,曹縣青集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營存在部分突出問題,如污水收集管網不完善、處理工藝適應性差、運營管理不足以及資金短缺。規劃設計方面,利用先進技術,完善管網,做好雨污分流;技術設備方面,加強產學研合作,研發新技術,引入智能設備,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管理體制方面,明確職責,建立協調考核機制,強化人員培訓;資金籌集方面,爭取政府支持,引入多元融資模式;人才培養方面,制定方案,推進產學研合作,實現內部知識共享。相關措施的落實將提升污水處理廠運營水平,保護生態環境,助力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飛.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市場化運營機制研究[J].磚瓦世界,2022(15):192-194.
2 溫錦沙.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市場化運營機制研究[J].清洗世界,2021(12):96-97.
3 陳冬升.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0(5):190-192.
4丁駿.解析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2):4835.
5朱小明,楊學楠,夏蛟.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裝飾裝修天地,2020(1):120.
6楊楠,張棟俊,張練,等.平原老城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實施策略分析[J].給水排水,2020(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