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期關于武術申奧的思考

2025-07-27 00:00:00朱娜娜劉文武
山東體育科技 2025年3期
關鍵詞:申奧套路武術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840(2025)03-0024-08

Abstract: In order to help Wushu successfully bid for the Olympic games, the study by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firstly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Wushu biding for the Olympic games in the past; secondly,objectively evaluated the current Wushu bid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inally, proposed solutions ranging from macro-level strategic postures to meso -level countermeasures and micro-level implementation pathways. The reform strategy for Wushu ‘s continued Olympic bid was proposed : at the macro-strategic level, firmly uphold cultural confidence ; at the meso-tactical level,highlight its distinctive event characteristics; at the micro -implementation level,start with the rules to establish the proper evaluation method for Wushu routines, forming the fundamental framework for future Olympic bids.

Key words: Wushu bid for the Olympic Games ; existing problems ; situation; reform strategy

奧運會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廣的綜合性運動會。因此,每一項源自特定“民族的”體育運動,要想成為“世界的”,積極申請進入奧運會無異于找到了一條捷徑。武術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體育運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近代始拉開了與西方體育碰撞、交流的序幕,從而為其在新中國成立后正式隸屬于體育系統奠定了基礎。在1994年舉行的第2次全國武術訓練工作會議上,時任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的張耀庭強調,競技武術套路要重視“創新和難度”,將“高、難、新、美”作為今后競技武術套路的發展方向[1]。1995年7月6日,國家體委頒布了《奧運爭光計劃綱要》,武術也由此正式確立了人奧發展目標。緊隨其后頒布施行的1996年版《武術套路競賽規則》中,首次增加了“指定難度動作”,在實踐上對這一目標定位進行了呼應。2001年,國際奧運會宣布北京將作為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城市。按照慣例,身為奧運會主辦城市,有權推選一項本民族運動項目人奧。于是,在舉國上下一致極力支持下,武術申奧的目標更加明確,道路更加堅定,步伐隨之加快。

盡管由于種種原因,武術最終未能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在之后的兩次申奧努力中又接連遭遇了滑鐵盧,但直至今日,國家對于武術入奧仍然初心不改。《體育強國建設綱要》[2]中明確指出“力爭武術項目早日進入奧運會”,這標志著武術人奧已經升級為國家戰略[3];《中國武術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年)》則強調要“大力推進武術申奧進程”[4]。在這種情況下,深刻剖析武術申奧至今未成功的問題根源,客觀評估當前武術申奧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并提出今后武術申奧的改革對策,是進入新時代的武術發展需要全力攻關的一項重要課題。由此,本研究在對前期相關研究文獻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專題調研的結果,圍繞武術申奧議題展開創新性思考,以期為不久的將來武術成功入奧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啟示。

1武術申奧的相關研究

1.1武術申奧的學術史梳理

自武術確立了申奧目標以后,為在各個方面對接奧運標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梳理近20多年有關武術申奧的理論研究,按時間縱軸可大體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世紀末至2008年前。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3個方面:(1)認真研究奧運會的文化特點、運作模式和規則標準等,以此為依據,探討武術入奧之可行性。代表性成果有李杰的《武術與奧運會》李巧玲等的《中國武術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段全軍的《影響武術進入奧運會的因素淺析》、王崗的《從武術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的吻合與差異探討武術進人奧運會》、謝永文的《中國武術躋身奧運會的理論探討》等。通過討論,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結論,即武術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在深層次上具有相容性或一致性,武術入奧具有可行性。(2)武術內容體系博大精深,而奧運會不可能將其全部接納,因此,以什么項目申奧成為專家學者們關注的一個焦點。代表性成果有徐偉軍等的《武術進入奧運會設項目方案》、溫力的《論武術套路的綜合創造和武術套路進入奧運會》、蔡仲林等的《競技武術奧運設項與發展對策研究》梅杭強的《中國武術應以何種形式進入奧運會》等。經過較為激烈的爭鳴,盡管仍有不同意見(如有部分學者支持將散打項目推人奧運),中國武術應以套路項目申奧成為主流聲音。后來的實踐證明,這一研究結果得到了官方采納,套路被作為了武術申奧的代表項目。(3)確定了以套路項目申奧后,緊接著需要進行針對性、具體化研究的問題是:武術套路競賽如何改革以適應奧運會既有標準。代表性成果有曹瓊瑜的《武術套路套路動作進一步規范化是走向奧運的必然途徑》林小美的《武術進人奧運會與中西文化的對接》、朱東等的《競技武術C級跳躍難度的運動學特征研究》等。該方面成果從各個方面為競技武術套路入奧出謀劃策,對當時的改革實踐起到了較大的指導作用,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專門為對標套路入奧而修訂完善的《武術套路競賽規則(2003年版)》,成為該歷史階段武術套路競賽發展的指針。

第二階段是2008年至今。雖然經過各方努力,但武術最終還是無緣2008北京奧運會的正式競賽項目,而是以特設項自的形式,舉辦了一場“北京2008武術比賽”。這樣的結果對于武術界同仁來講雖不失為一種安慰,但畢竟是不滿意的,由此而形成了以下3個方面的理論反思:(1)針對武術在申奧過程中因“削足適履”而日益嚴重的自我特征模糊問題,提出武術發展不一定非以入奧為唯一或主要道路。代表性成果有桑全喜的《競技武術發展研究》、陳保磊的《武術申奧反思》、梁軍的《武術的推廣不只是奧運一條路——中國武術散打隊總教練張根學就武術落選2020年奧運會答記者問》等。該類研究認為武術有著多元化的功能價值追求,這決定了武術發展道路的多樣化選擇,并非只有申奧“華山一條道”,而應全方位地開發武術所具有的文化價值、教育價值、產業價值等,“條條大路通羅馬\"地實現武術在當代社會的繁榮興盛。(2)仍然認為人奧對于武術發展利莫大焉,要通過繼續深化對武術套路的改革,堅持申奧目標不動搖。代表性成果有邱丕相等的《對北京奧運會后中國武術發展的思考》、栗勝夫等的《我國競技武術套路發展的必由之路——高難美新真》等。該類研究在深人思考2008 年武術申奧失敗的基礎上,總結武術套路競賽中仍然存在的有待解決的問題,如與大眾健身脫節、背離武術之“真”等,并提出了一些與之相應的改革建議。(3)針對競技武術套路既較之于格斗對抗性項目缺乏評判上的直觀性和客觀性,同時其“異化”發展也背離了武術本質屬性的弊端,重新審思武術申奧的選項問題。代表性成果有楊建營的《深陷困境的中華武術的發展之路——邱丕相教授學術對話錄》、朱東等的《武術入奧新思路一太極推手進入奧運會》、高家興等的《后奧運競技武術展望及設項問題的再思考》等。該類研究首先否定了以套路申奧之可行性,然后立足各家視角,重新提出武術申奧應采用的項目形式,如中國跤、太極推手、太極拳等。

1.2 武術申奧的研究成果述評

為實現武術入奧目標,學術界圍繞武術申奧主題及其與之相關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艱難的探索。雖然直至今天武術仍未入奧,但要清楚這是一項任務巨大的系統工程,成功或失敗其中都包含了極為復雜的因素,絕不是學術界單一方面所能決定的。由此,要以歷史的、辯證的認識論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來看待已有武術申奧方面的研究成果,既不能因武術入奧未成而全盤否定其理論的和實踐的積極意義,也不能回避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這是對待已有文獻資料的一條基本原則。以此為前提,因本研究主題和篇幅所限,主要從不足之處對已有武術申奧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述評。(1)由于功利性過強等原因,以往武術申奧方面的研究在整體上缺乏必要的文化自覺和自信意識。主要表現在,認為入奧就要完全遵循奧運規則,將之作為對武術進行“削足適履”的依據,結果是一削再削,使武術在這場持久的、舍己從人的改革中,越來越遠離自己的本來面貌,從一個極端(與西方體育迥異其趣的文化屬性)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雷同于體操等難美性項目)。(2)將很多精力用在了一些討論必要性不太大的方面,此長彼消地導致了在武術入奧的關鍵性問題上,缺少能夠有力指導實踐改革的研究成果。如很多研究喜歡將對武術申奧的探討引向自認為是深層次決定因素的文化方面,不厭其煩地對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異與同的問題進行爭辯。然而,一方面,既然都是由人類創造的文化,不管淺層還是深層,必然存在相同或相通之處;而另一方面,既然是源自不同地域的文化,也必然會存在相異之處,其早已是文化人類學的常識。研究認為,這些都是很自然的現象,并不是構成武術能否入奧的主要原因。奧運會雖然相對來說處于高位,但它的首要任務與其他事物一樣,即在世界范圍內求得生存和發展。這決定了它因要遵循“不日新者必日退”的規律而必須是開放性的(其發展的歷史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從理性主義的角度來看,奧運會接受或者排斥一個運動項目的加入,主要還是看這個項目會不會促進自身發展,而不是文化上的差異性。又如,關于具體以什么項目進行申報的問題,從武術開始提出申奧發展目標直至今天的20多年間,始終都是學界關注的一個焦點。特別是在2008 年武術申奧失利以后,不少學者將其原因歸結為選項問題,導致之前已經得到解決的問題又重新成了問題。近年來一些學者提出武術申奧的最佳項目應是太極推手和中國跤。不否認這兩個項目既采用了世界極大多數武技類項目都采用的格斗對抗形式,同時在技術上也頗具特色,但僅一條就足以駁倒所有持此論者,即對運動項目申奧的基本條件:項目的參與人數[5]。顯而易見,太極推手和中國跤的發展現狀遠沒有達到這條“硬”標準,根本不具備代表武術申奧的基本資格;而如若等這兩個項目符合了上述條件后再申奧,那么武術入奧真不知要被推遲到何年何月。由此認為,無論是從符合入奧的條件上,還是從文化特色上,抑或是從能夠代表中國武術整體的程度上,套路作為武術申奧的項目毋庸置疑。學界現在的主要任務應是如何對其進行更加精準的改革,而不是停留在項目選擇這一淺層的問題域中爭論不休;而且,即便僅是從學術探討歡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角度,該方面研究普遍存在只論證某個項目更適合代表武術申奧,但關于如何進行申奧的具體操作問題,卻總是戛然而止,或者泛泛而談,造成其所能產生的實際效果是“只指出了天上的云彩,卻沒有可以登天的梯子”。

綜上所述,已有關于武術申奧方面的研究文獻,旁敲側擊者多,直指要害者少,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該方面理論成果的實踐品質。后續研究應緊緊圍繞武術套路競賽中所存在的不利于吸引奧運會對其接納的主、客觀因素這個焦點問題展開(特別是主觀方面的問題,因為它屬于事物發展的內因,同時也是武術界能夠發揮自身能動性的方面)。

2武術申奧至今未成功的原因分析

關于武術申奧至今未成功的原因,已有觀點可歸納如下:(1)客觀環境原因。如奧運會的“瘦身計劃”、西方文化主導的奧林匹克運動對代表東方文化的運動項目的排斥,以及由于西方社會普遍彌漫著“中國威脅論”而導致的對源自中國的體育項目的不認同和不接受等。(2)武術與奧林匹克具有不可兼容的文化差異性。如一些學者認為,武術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乳汁滋養下孕育成熟的產物,作為其深層魂魄的天人觀和身體觀,與以西方文化為底蘊的奧林匹克運動項目迥異其趣,這種差別落腳到具體的身體操作和評價尺度上,實難協調統一。(3)套路運動的評判標準不夠客觀精確。盡管2003年版《武術套路競賽規則》采用了“切塊打分”的評判模式,其“利用電子計算機系統將各個具體動作進行組別化、數字化、代碼化處理方式為與奧運會客觀、量化的評分操作體系接軌做出了實質性、突破性的工作”[6],但隨著運動員對特別是指定難度動作的普遍適應,評價的重點被迫轉向具有“蘿卜黃瓜,各有所愛\"特點的演練水平方面,從而使武術套路競賽一定程度上又回到了指定難度動作出臺以前的無法做到完全客觀量化評判的境況。套路競賽在評判標準上難以像西方主流運動項目那樣可以用數字精確度量的問題,也重新成為武術中奧研究領域關注的焦點。

(1)有些客觀環境原因是人為無法左右的。根據心理學研究指出的“在可控因素上努力把握,不可控因素順其自然,是為明智的心理調節策略”[7],對于這些因素只能是靜觀其變、順勢而為,然后將用力點放到自己具有控制和改變能動性的方面,盡早解決武術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以做好機會來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資深記者王友唐先生也呼呼,武術應“完善自己,準備申奧”[8]。這些問題雖然外在表現形式很多,但其根源在于技術上偏離了武術的本質屬性,導致項目特色無法顯現,與其他已經先入為主的項目趨同。其結果是:一方面,因與人們思維意識中根深蒂固的武術認知相背離而降低了對其的文化認同;另一方面,對武術難度的片面理解(如僅將其囿于跳躍旋轉技術范圍)和極端追求(轉動度數由 360°540°720° ),使其遠離了極大多數人的身體,從而導致習練人口萎縮,項目流行度和普及面減小。此正是武術申奧至今未成功的根本性主觀原因,也是下一步武術申奧所需解決的主要矛盾。

(2)武術與奧林匹克所具有的文化差異性是把“雙刃劍”,其既可以成為奧林匹克拒斥武術的理由,也不無轉化成“錯位競爭”“差異化發展”視域下武術對奧林匹克具有文化吸引力的可能。從奧林匹克運動的演進歷史來看,它在文化層面也是由相對的單一化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的。由此可見,關于這一方面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甚至應用中國文化中特有的逆向思維看待之。所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既然過去的實踐證明武術舍我同他的策略是失敗的,那么,在兼收并蓄的前提下,堅定文化自信姿態,可能是今后武術申奧的最佳策略選擇。事實上,關于這一點,同樣源自東方文化體系的韓國跆拳道、日本柔道、空手道等,都是成功案例[9]。“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外部環境怎樣,武術申奧的首要任務是將自己與其他奧運會同類項目的“種差”彰顯出來,而不是將與其在形式上的相像作為追求的目標。“走別人的路,永遠無路可走;唯有走自己的創新之路,才是根本出路”[10]。根據以往的歷史教訓可以斷言,下一步武術申奧如若不把這一點作為根本性的行動指南,其他所有的努力皆枉然,甚至是背道而馳。

(3)對于套路運動在評價標準上極端地客觀精確追求,是否進人了誤區,因為橫向考察任何一個奧運會難美性項目,有誰做到了像計時、計遠、計重等項目那樣絕對的客觀量化?剛剛入奧的霹靂舞,顯然也屬于難美性項群,試問對其的評判如果實現了百分百量化,它還是霹靂舞嗎?首先,與體操(特別是其中與武術套路更為近似的自由體操)、藝術體操、花樣滑冰等項目相比,武術在評判的精確性上已經并不遜色。其次,與剛剛入奧的武技類項目空手道中的“型”比賽相比,根據對其競賽規則進行分析并結合一線執裁經驗,武術評判的精確性走在了空手道“型”比賽的前面。武術套路采用的是更加細化的切塊打分的評判方式,三組裁判各司其職,評分依據清晰詳細。而空手道在2019年以前采用的則是完全憑裁判員主觀認定的舉旗方式,2020年盡管改革為打分評定的方式,但其依據卻是:由 70% 技術能力和 30% 運動能力兩部分構成。前者包含了步法、技法、協調配合、時機的把握、正確的呼吸、專注力、一致性七塊內容;后者包括對運動員在比賽中所表現出的力量、速度和平衡能力的評定。顯而易見,這些評判因素均具有較強的主觀性特點,遠沒有套路競賽中對附加支撐、晃動次數、步型是否蹲平等的操作客觀精確。此外,武術套路中有“指定難度動作”的設置而空手道沒有,也是武術套路評判更具客觀精確性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武術申奧至今未成功的問題根源,雖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各種外部環境因素,但其所具有的極端復雜性卻絕非武術領域中人能夠左右。誠然,了解當前武術申奧的外部環境情況,洞曉其利弊得失也是非常必要的,下文將對其進行分析。應把主要關注點放到盡快解決武術自身存在的問題上來。而其根本,不在于選項問題,也不在于評判標準缺乏客觀性問題,而在于首先應該如何理解難美性項目的客觀性,其次如何把握追求客觀性的尺度,最后則是以此為基礎,解決如何能夠使武術在已有奧運大家庭同類項目中“鶴立雞群”,充分展現出自己獨有的項目特色和風采的問題。

3當前武術申奧面臨的國內外形勢

從哲學上講,國內外形勢對于武術申奧是外因。馬克思指出,外因在決定一件事情能否取得最后的成功方面,與內因同時發揮作用,缺一不可。內因與外因發揮作用的形式以及所可能導致的結果包括4種:(1)內因和外因都具備了有利的條件,其結果必然是事情順利成功;(2)內因和外因都處于不利的境地,其結果則是事情無法成功;(3)內因具備了有利條件,而外因不具備,這時需要等待時機并在可能范圍內改善外因,事情仍具有成功的希望;(4)內因不具備,但外因具備了有利條件,其結果雖不能絕對地說完全沒有成功之可能,但即便有,也是非常微小的,而且往往是暫時性的,無法維持久遠。

當前武術申奧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對于武術申奧既是挑戰,也蘊含生機。一方面,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國際社會民族保護主義普遍回潮,“后新冠時代”地緣政治重新抬頭,我國對外開放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中美關系面臨嚴峻挑戰,以美國為首的歐美發達國家對中國崛起的奮力抵制;戰爭與恐怖主義威脅加大,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出現斷裂;近年來奧運會由信任危機所導致的運轉困難及其“瘦身計劃”的持續升級等,迫使奧組委對奧運會改革頻次增多、改革力度加大,對新項目入奧的條件要求將會更加苛刻。這些因素無論是通過直接還是間接的方式,毫無疑問會增大武術入奧的難度。

但另一方面,首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表現出來的世界范圍內絕無僅有的制度優勢和負責任大國的政治姿態,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形象,中國的崛起與西方社會所普遍面臨的難以化解的各方面危機形成了鮮明對比。“中美兩國政府在疫情中對待民眾生命的兩種不同態度、不同決策所帶來的不同結果,使人們切實感受到了兩種制度和治理體系在社會修復能力上的差異和世界的變化”[12]。歷史地看,一國體育的發展與其國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從來就呈正比關系。所謂“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硬實力決定軟實力”,走進新時代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為武術申奧提供史無前例的堅實政治后盾和輿論支持。其次,中國在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的優勢,是吸引國際奧委會接納武術的極其有利因素。再次,武術獨特的文化性,也有望成為試圖破壁求新、希望“別求新聲于異邦”的奧運會的項目選擇。“世界體育只有充分肯定民族體育的價值并吸取其精華,才能使自己繼續得到發展,這一點已經為很多研究者所指出”[13]。最后,根據“推—拉理論”,中國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重建對外國家形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政治訴求,以及對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必將對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載體的武術的申奧工作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政策支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提出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而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體育運動范式,毫無疑問是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內涵之一。這些因素都將在內部對武術申奧形成比以往更加強大的助推力。

綜上所述,當前武術申奧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從整體上來講是利大于弊的。如果用內因與外因發揮作用的形式進行分析,研究認為,當前武術申奧基本屬于上面所講第四種情形,即外因具備了有利條件,但內因卻不夠給力。而當前我們用以申奧的武術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著名體育文化研究學者古柏在20多年前就曾針對武術走向世界的問題給出過這樣的告誡,“假如我們的中華武術按照奧運會的模式走向世界,就會失去武術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就等同于西方一般的體育項目,因而也失去了它走向世界的意義了”[14]。今天看來,這雖然已不是新穎的觀點,但卻著實指出了武術申奧喪失自己坐標的癥結。此問題若不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武術既很難被奧運會接納(即便因為某種外部因素暫時被接納了,也不具有可持續性),也無法對世界體育乃至人類的生存發展做出特殊的貢獻。此前很多學者認為,武術先委曲求全地通過“削足適履”躋身奧運大家庭,等進去之后再慢慢推行自己具有文化特色的內容。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檢驗,這條路走不通,選擇“削足適履\"在第一步上就被卡住了,更何談進一步。審視其他奧運會項目,無論是源自西方還是東方,推向奧運的項目、項目自身的特點和大眾所習練的內容,三者之間雖略有差異,但基本上是一致的,這可以說是入奧項目所存在的一條普遍規律。武術為了申奧而脫離自身特點和大眾需求單獨創造一套內容出來的策略,恰恰背離了這條規律,成為需要我們進行深刻省思以求改變策略取得成功的鏡鑒

4新時期圍繞武術申奧的改革方略

空手道作為最近入奧的武技類項目,對武術申奧的借鑒意義和價值最大,因為它與武術所面臨的各個方面的外部環境因素相對于其他奧運會武技類項目更加相似。然而,這種借鑒要想真正具有現實指導力,就必須要有別于以往的借鑒方式。質言之,以往對武術申奧借鑒其他項目的研究,主要著眼點都放在了對其進行技術的、文化的分析上。這種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雖不失為武術提供了一些別人獲得成功的經驗,但至少對于不會或很少在容納了一個項目之后再接納另外一個與其相似項目的奧運會來說,這種直接的借鑒犯了“同類相斥”的錯誤,后來者即便借鑒得分毫無差也很難再取得同樣的成功。“奧林匹克運動大家庭對其準入的新項目有一個‘獨特性’的要求,即新加入的項目不能與現有項目雷同,否則就沒有了存在或者至少說在奧運會中存在的必要了”[9]。而且,別人的經驗終歸還是別人的,很多時候只能學習其“精神”,若將其直接變為自己的經驗,事實證明不會像科學試驗那樣得到相同的結果。所以,對空手道的借鑒一方面要了解其成功的具體依托,目的是窺探到其之所以成功的表象背后那個根本性的“魂”,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礎上跳出來,創新性地探索屬于武術自己的申奧之路。那么,對于武術申奧而言,到底需要向空手道學習什么?本研究認為,其包括具有緊密邏輯關系的三個層次:一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二是要突出自身特色;三是要找到精準的操作辦法并將其落穩坐實。三者從宏觀戰略姿態到中觀解決對策到微觀實施路徑,上掛下連、互相支撐,可以使武術在基本具備了外部有利條件的情況下,充分做好“內因”上的準備,隨時迎接入奧時機的到來。

4.1 戰略姿態:堅定武術申奧的文化自信

無論對于個人抑或是國家,自信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反之,失掉自信的結果只能令自己成為別人的附庸,更遑論什么成功!距今85年前的1936年,中國武術代表團赴德國參加在柏林舉辦的奧運會,實現了與奧運會的第一次接觸。雖然只是作為表演項目,但卻獲得了中國體育代表團所有正式參賽項目未能獲得的榮光,外國觀眾在觀看了武術隊的表演后,無不對這項源自遙遠東方國度的運動項目震驚好奇、嘖嘖稱贊。當時的《漢堡時報》《德意志報》等媒體紛紛對中國武術的精彩表演進行了報道,如有評論稱“本屆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顆粒無收,但武術表演卻獲得了滿堂喝彩”[15]“武術具有藝術、舞蹈、奮斗三大特色,反映了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及尚武精神”“武術是藝術的精華”“武術具有藝術的、韻律的和尚武的三大價值”[16]。眾所周知,當時中國武術代表團所表演的內容,主要就是今天我們用來申奧的套路形式。但彼時的套路卻絕不是今天已經體操化、扁平化了的套路,而是具有中華民族原創文化風采的武術套路。具言之,就是恪守武術攻防本質,但同時又對其有所超越了的套路藝術。它是以追求整體協調性的勁力為“宗”,以每招每式攻防含義清楚為“度”,以獨特的韻律和運動節奏為“質”,以高超的技巧和驚險的配合為“花”,以綜合所有這些薈萃而成的精氣神為“魂”的武術套路,是中華傳統武文化自古代一脈相承下來且層累而成的極富民族特色的,融技擊、體育、藝術于一爐的身體運動形式。

堅定武術申奧的文化自信,就是要求所用來申奧的武術,不妨(也需要)借鑒學習,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直接移植別人的精彩元素,但卻絕不能讓其鳩占鵲巢,以別人的特色沖淡了自己的風采。國人應清醒,以武術世所罕見甚至是絕無僅有的體育、文化和藝術魅力,其申奧之舉是為人類貢獻一種嶄新的獲得人生福祉的手段,同時也是為奧林匹克運動貢獻一種獨特的運動類型,因而其戰略姿態應該是驕傲的和自豪的,而不是相反,以一種卑微的乞求姿態申請入奧。這一點非常關鍵,特別是在時代發展的今天,中國國家硬實力的飛速提升自然而然地令其對自身軟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個學術領域都在強調以文化自信的姿態接榫中華民族樹立國家新形象的希冀。武術不能與時世相左,應在體育領域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面旗幟,而堅定文化自信是實現這一目標在戰略上的前提條件。

黃美蓉等在對近20年國外體育符號研究進行述評時指出,“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半段(1868—1912年)以相撲為代表的傳統體育一度被認為不如西方體育而被邊緣化,之后隨著現代化轉型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強,日本的傳統體育文化重新回到了國家話語中心。同樣的案例還可見于肯尼亞,肯尼亞本土摔跤也經歷了英國殖民時期的衰落和獨立后復興成為國民身份符號的過程”[17]。這啟示我們,武術申奧文化自信戰略姿態的確立并不只限于對外,對內更應如此。“項目普及度不高”被認為是武術申奧未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狀況的形成,直接源于競技武術比賽與武術普及完全脫節[18],更深層的原因則是武術在喪失自身本色的同時失掉了大眾對它的文化認同,所謂“四不像”“體操的奴婢”“手持武術器械的舞蹈”等諷刺話語,就是證明。而在面對其他流行一時的運動項目時缺少必要的定力,對自己的價值沒有充分認識,則是導致這種結果產生的思想根源。蔣明朗等通過對美式橄欖球的研究指出,“在美國體育文化中最具影響力的橄欖球(又稱為美式足球)項目,并不是奧運會的正式項目,甚至在美國之外,很少人開展或參與這項運動。但是在美國,橄欖球卻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第一運動”[19]。中國人口已超過14億,而習武人數卻只有6000萬。在培養祖國下一代的各個層次(包括大、職、中、小、幼)的學校教育領域,武術不僅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將自己國家的武技作為獨立于體育之外的,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并列的必修課,而且即便是作為體育課下屬的一個教學項目,也已“名存實亡”[20]。早在1934年,魯迅先生就針對當時社會上彌漫著的關于民族生存的悲觀論調,發表了著名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檄文,嚴厲批評了那些妄自菲薄的民族虛無主義者,鼓舞大家樹立起民族自信心。今天對于武術的申奧問題,我們在戰略姿態上更應該堅定文化自信,要清楚武術申奧并不是奧運會“可憐”武術,而是武術為奧運會增光添彩,為人類文明事業貢獻一份不可替代的力量。這種自信絕非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對武術作為一項獨一無二的,融技擊、體育、藝術于一爐的身體運動形式的清醒自覺的基礎上。4)解決對簫.空蟲白自項日特色

與宏觀層面堅定武術申奧文化自信的戰略姿態相對應的中觀對策,是要突出作為武術申奧代表的競技武術套路的項目特色。沒有自身項目特色,武術申奧在很大程度上就只能展現它的體育價值,而無法延伸它的文化價值,所謂文化自信也就失去了根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應該明了,武術申奧的“初心”是為發展武術、傳播文化。在武術代表中國多拿幾塊奧運獎牌與通過武術彰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后者是主要目的,因為其他所有奧運項目都可以完成拿奧運獎牌的任務,但唯有武術能夠代表原汁原味的中華傳統體育文化。而套路正是武術龐大的技術體系中,最能夠全面地展現武術運動獨特的民族文化性的載體。所以,武術申奧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其文化性,落實到技術上就是要保證武術套路固有的運動特點不能丟。

剛剛進入奧運會的空手道,其組手和型兼備且相互關聯緊密的內容構成、組手比賽對于“寸止”技術的運用、集體型比賽中“拆招”環節的必要設置等,這些技術特色在全世界所有對抗性項目中是唯一的。而反觀近二十幾年間的套路競賽,卻在一條遠離武術、趨同體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上文已述,奧運會不會去接納一項與自己體系中已有項目雷同或相似的運動項目。這就決定了套路競賽必須選擇“差異化發展”之路,“以魅力獲得認同而非以遷就迎合獲得認同”[21]在基本符合奧運會對同類項目的要求標準的情況下,重新將傳統武術技術的美學精華吸收到自己的技術體系中,綜合創新,發揚光大。進言之,目前奧運會已有難美性項目大多突顯的是西方文化語境中的人體運動之美,以體操的“橫平豎直”“開崩張展”為典型特色。而能夠突顯民族文化性的武術套路運動之美,首先,它以表現攻防技藝為核心;其次,它是在身體整體觀統攝下的,將意識、勁力、節奏、軌跡等進行融匯貫通后形成的成套作品,具有極其鮮明的美學個性;最后,在上述兩條基礎上,它所展現出的是任何已有奧運會項目沒有的、對人類攻防技擊之實的超越境界和藝術升華。

4.3實施辦法:從規則入手,確立武術套路應有的評定方式

因為競技規則是引導運動項目發展方向的指針,所以,武術申奧改革的具體實施辦法歸根結底要從規則入手,通過對規則的完善,從微觀層面實現對上述中觀解決對策和宏觀戰略姿態的支持。

(1)探索打破規則修訂的體制機制阻礙。以往有關武術規則的研究,很少關注其修訂的體制機制問題。而這其實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若使規則真正能夠起到引領項目發展的作用,首先要在規則修訂的體制機制上“開刀”。從歷次為把握競技武術套路發展方向、修訂其規則而專門召開的會議來看,參加者除國家武術運動管理部門的相關領導外,基本只有部分裁判員和教練員。他們雖是競技領域的精英,但卻由于致力方向的局限,在武術理論研究(包括武術競技理論研究)方面較為欠缺,對于其前沿發展不免隔膜。這就造成了競技武術套路理論研究的一些有啟發意義和實踐價值的成果,無法向指導實踐改革轉化。武術套路競賽規則的修訂,應改變以往只限于競技領域少數人拍板做決定的狀況,廣泛聽取武術界不同領域行業精英的意見,并進行較大范圍的社會民意調察。這樣才能將武術套路競賽辦成“讓最大多數人滿意的事業”,重新使其獲得人們的文化認同,拓寬其普及面,營造有利的輿論環境[22]

(2)相關學術研究應改變既有的關注點。文獻資料查詢結果顯示,以往多數有關武術套路競賽規則方面的研究,都是根據現有條款,進行一些技術后續發展趨勢的推測和解讀,或是為了適應已經頒布實施的規則新變化,對某個技術動作的完成進行生物力學分析[23]。而本研究認為,今后該方面研究應在策略上將投入關口前移,即要把研究重心放到新規則出臺之前而不是之后;為新規則的擬定建言獻策,而不是把精力全部用在規則出臺后如何想方設法去迎合它、論證其合理性上面。真正讓來自學界的智慧服務于指導競技規則的修改和完善。

(3)確立“精英競技是大眾普及的引領”的武術(套路)技術發展理念。對于任何一項體育運動技術而言,其精英競技和大眾普及的關系包括兩點:二者在技術內容上是基本一致的;前者的水平顯著高于后者,因而對其具有引領性。橫向考察其他體育運動項目,如足籃排、乒網羽,其技術在二者之間的關系均符合了上述兩點。然而,當前武術套路技術則背離了這兩點,表現在其精英競技所使用的技術與很多民間武術習練者所習練的技術根本不是一回事,自然更談不上前者能夠對后者具有引領性。即便是在學校教育領域采用了與精英競技類同的技術,事實證明不受歡迎。其原因除了學者已經總結的以外,從技術掌握角度,要么會做,要么完全做不成,沒有中間地帶,不像其他體育項目那樣從業余到專業具有一條不斷提高的進階鏈。所以,競技武術套路今后應確立“精英競技是大眾普及的引領”的技術發展理念,將其作為規則修訂的一個大方向。

(4)重新認識“整體評價”的重要價值。所謂“整體評價”,是相對于現在“一切用數字說話”的“精微評價”而言的。因為“數學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培根語),所以,數學的思維方式自然地滲透到力求“科學化”的西方體育中。為了便于控制,標準化是必由之路。于是,將人體運動作為剛體運動,快慢、高低、遠近、多少等物理變量,一律可以被計算得準確無差。武術套路競賽正是肇端于此,特別是在確立了申奧目標后,以設置指定動作為先導,繼而評判方式由之前雖分類計分但卻綜合給分的“整體評價”改為切塊打分、加總出分的方式,不同組別的裁判員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諸如某個步型做沒做到位、有沒有構成扣分點,某個跳躍難度旋轉度數是否足夠、落地是否穩定、穩定的程度又如何等等細微、繁瑣的點上,實現了全方位的以數字運用為表征的科學化改造。本研究認為,當前切塊打分的計算方式在追求精確性的道路上走得過了頭,以至于從根本上使套路背離了武術的技術特色。尤其是對于指定難度動作的單向度、極致化追求,很大程度地破壞了套路技術應有的編排布局、動作選取、演練節奏和規范標準,不僅導致了千人一面的困局,而且使它從整體上更像是已有難美性項群中的一個舊成員,而非一個能夠為其注入鮮活血液、可以使其增光添彩的新元素。不同的運動項目在追求客觀化的程度上應是有區別的,武術套路不僅有“難”,還追求“美”。如果說前者基本上可以用數字進行量化的話,后者的高低優劣則更多要在人的心中“掂量”。當然,這絕不是說評判沒有了標準,實際上,正如拳諺所云“行家一落眼,便知深和淺”,作為行家的裁判員,是一定能夠分得清運動員所展現武術之美的高低優劣的,只不過它不像計時計遠計重計高類項目可以表現得那么直觀。競技武術發展歷程的見證者王培錕先生,在訪談中被問及“不是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嗎?裁判難道這個都看不懂?”時,反問道“對啊,看不懂當什么裁判呢?”[24],正說明武術之美在專業人士眼中是有共識的。如果完全用所謂“科學”的思維對武術套路進行剪裁,把所有源于人用眼睛觀賞、用心靈感受、用情感把握的審美空間給擠壓掉,這種美已經不再是項目本身的美。

總之,武術套路競賽評判以喪失項目特色為代價而過分追求所謂的“客觀量化”的做法是錯誤的,而且,由于沒有抓住事物本質,甚至會“賠了夫人又折兵”。通過對很多競技武術從業者(包括資深裁判長、裁判員、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訪問了解到,即便是采用了當前如此精確的評分方法,武術套路競賽卻沒有實現評判結果完全公平的目的,很多參與者仍然抱怨現在的比賽存在“關系分”“人情分”等,甚至有人反映“名次在比賽前已定好的事情并不少見”。所以,首先要為競技武術套路的過分“數字化”追求松綁,可以像“指定難度動作”出臺以前那樣,通過制定相應條款,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的滲人,但不能像現在這樣統得過死。其次,難美性項目是永遠無法做到完全量化的,總有一定比重的評判結果要靠人去把握,這一點必須明確并理直氣壯地堅持,輔之以必要的宣傳普及。最后,通過立法的形式,對裁判員的評分行為進行強有力的約束,最大程度地削減“人情分”“面子分”滋生的空間。

(5)借鑒對練套路競賽的評定方式。對練套路競賽是整個武術套路競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部分裁判員、教練員的訪談,結合觀看近四十年來部分對練套路競賽的視頻錄像,認為其是唯一一項在套路競賽體系中,堅守武術攻防本質、表現武術特色較突出的項目。很多業內人士反映,對練套路的歷史演變過程是真正稱得上“發展”的,因為現在的它確實相較以前取得了很大進步,不僅表現在激烈水平的極大提高上,更表現在它始終保持著武術套路的攻防屬性,并將難度、規格、意識等進行了較完美的結合,技術更加細膩、精準,配合更加默契、逼真,編排更加緊湊、合理,演練更加高超、驚險。而對練套路競賽恰恰是武術套路競賽體系中,既沒有所謂的“指定動作”設置,也沒有為了追求精確性而采用切塊打分的項目。所以,對練套路競賽的規則及評定方式,非常值得其他套路競賽項目借鑒。

(6)去掉切塊打分三大板塊中的“指定難度動作”板塊。按照10分制的評判標準,將現在的5/3/2分制改為5/5分制,分別歸屬于“動作質量”和“演練水平”2個部分。其中,前者主要對運動員一招一式的技術規范進行評判,強調動勢看“法”定勢看“型”快中抓規格;后者則主要包括精氣神、勁力、套路編排設計三部分內容,總體要求是:勁力充足,用力順達,力點準確,手眼身步配合協調(器械項目需身械協調),節奏分明,風格突出,動作與音樂和諧一致(這些內容在上述3版規則中,皆有具體規定)。難度動作作為運動員整體競技水平的一部分,不再單列。規則引領的方向是:不是不要難度動作,而且依然鼓勵運動員追求技術難度,但首先,不再作為一種強制性規定,而是作為一個可以提升動作質量和演練水平分值的因素。其次,難度動作的界定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狹小范圍,跌撲滾翻、竄蹦跳躍以及能夠表現武術高超功力的,都是可供選取的對象[23]。最后,要對難度動作本身以武術為標準進行規范。以跳躍難度為例,過去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評判尺度,使得運動員在做技術時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兩個方面:轉夠度數和落地穩固。這種規則引領下,技術動作的武術意識喪失殆盡,運動員只是為了完成動作而完成動作,高飄、脆響、空中造型等充分展現武術“騰空飛身起,霹靂響九天”“形美感目,神美感心”“以形體勢”等攻防美學因素不再考慮。所以,要建立“任何難度都是武術范圍內的難度”的標準,將其作為規范技術演練的依據。

5結語

盡管當前武術申奧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但整體而言,對于武術申奧是有利的,至少構不成阻礙武術人奧的決定性因素。要清醒今天武術申奧的語境已經是處于走進新時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上。武術申奧絕不僅僅是為奧運會貢獻一個運動項目,它被歷史性地賦予了更大的時代使命,即在體育領域彰顯中華優秀文化的先進性和引領性。而競技性和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體運動美的結合,就是促其實現的具體抓手。因此,宏觀戰略上堅定武術申奧的文化自信,中觀對策上突出自身鮮明的項目特色,微觀實施上,從規則入手,確立武術套路應有的評定方式,構成了今后武術申奧的基本框架。國人既要有信心,同時也要有耐心,做好自己,運用“以不變應萬變”的中國智慧,靜待武術成功入奧的到來。

參考文獻:

[1]楊建營,程麗平.大武術觀統領下廣義武術概念的確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37(4):88-93.

[2]佚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26):6-13.

[3]溫搏.武術入奧與國際化[J].武術研究,2020,5(4):1-7.

[4]佚名.《中國武術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年)》發布[J].中華武術(研究),2016,5(9):6-11.

[5]人民網.新華社:想入奧?看看夠資格不[EB/OL].(2013-09-08)[2024-11-12]. htp://sports.people.com.cn/n/2013/0908/c22176-22844641.html.

[6]呂墨竹,徐偉軍.新規則下中國優秀武術套路運動員技術發展的現狀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0,46(5):78-84.

[7]彭聘齡.普通心理學(第4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8]王友唐.完善自己,準備申奧[J].中華武術,2021(3):20-23.

[9]張長念,徐磊健,張長思.論世界格斗武技的二元格局及對中國武術入奧的啟示[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1,36(2):227-234.

[10]張傳良.中國拳擊項目的創新與實踐[J].體育科研,2011,32(4) :30-33.

[11]陳振明.新場景與新思考:新發展階段的公共治理前瞻[J].國家治理,2020(33):18-23.

[12]楊河.“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哲學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8(5):41-53.

[13]譚華,蘇肖睛.試論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歷史趨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2,18(2) :24-28.

[14]古柏.體育文化的民族化與創新——世紀末對中國體育發展走向的感悟[J].體育文史,1998(5):7-10.

[15]張文廣.我的武術生涯[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16]麻晨俊,湯衛東,高亮.“表演\"抑或“競技”—武術奧運首秀的來龍去脈與啟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1,55(4):60-65.

[17]黃美蓉,吉振峰,房紋萱.權力、文化、消費與認同——近20年國外體育符號研究述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1,45(3) :72-84.

[18]楊建營.競技武術比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探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6,33(1):80-87.

[19]蔣明朗,欒小燕,薛宇.美式橄欖球對中國武術文化發展的啟示[J].體育學刊,2008(8):22-25.

[20]楊建營.普通學校武術教育改革理念探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6,35(4):128-133.

[21]周義義,于海渤.武術與街舞申奧歷程的文化邏輯與價值省思[J].體育與科學,2021,42(1):83-88.

[22]楊國慶.“十四五\"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時代背景與創新路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1,55(1):5-12.

[23]劉文武,范燕美.武術套路競賽存在的問題反思[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9,43(4):67-72.

[24]趙光圣,郭玉成,劉韜光,等.新中國武術家口述史:王培錕教授訪談錄[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0,19(3):1-7,85.

猜你喜歡
申奧套路武術
武術套路專項學生膝關節等速肌力特征分析
人工智能技術在武術套路訓練中的應用策略
新片預告
中國銀幕(2025年7期)2025-08-02 00:00:00
要講反套路,就不能只講套路
概述嶺南林系虎鶴洪拳
少林與太極(2025年7期)2025-07-27 00:00:00
中華武術
黃河之聲(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術產業的回顧與瞻望
武術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武術
小主人報(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如何讓學生掌握好武術中的寸勁
體育師友(2012年1期)2012-03-20 15:3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视频大全| 久久91精品牛牛| 在线a网站|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网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欧美成人第一页|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午夜在线不卡|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成人一区在线| 色天天综合|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在线看网站| 亚洲黄色成人|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九色91在线视频|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第1页| 日本国产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香蕉|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日本免费a视频| 亚洲天堂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午夜小视频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2021|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在线99视频|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午夜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正在播放久久|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区91| 无码aaa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