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ctof 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treatmentadherenceandslepinpatients withdrugresistant pulmonarytuberculosis(DR-PTB).Methods:Atotalof132patientswithDR-PTBadmited toLongyan SecondHospital, Fujian Province,between July2022 andJuly2O24 wereselectedasstudyparticipants.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acontrol groupandanobservationgroupusing the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66 cases ineach group.Thecontrol groupreceived routine nursinginterventions,hile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 interventionscombined with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Treatment adherence wasassssdand compared between thetwo groups using aself-designed Treatment Adherence Scale.Sleepquality was evaluated usingthe Pi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lep parameters,including Sleep Latency (SL)and the number of awakenings during thenight(AT),were assessedusing polysomnography(PSG)with standard sleep staging.Improvements in anxietyanddepressivesymptoms werecompared using the 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andthe SelfRating Depresion Scale(SDS),respectively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demonstratedsignificantlyhigher treatmentadherencecomparedtothecontrol group.Theobservationgroupalsohadsignificantlylower PSQIscores,significantly shorter Slep Latency(SL),and significantly fewer awakenings during the night(AT)thanthecontrol group.Furthermore,SAS andSDS scores weresignificantlylowerintheobservationgroupcomparedtothecontrolgroup.Allthesediferences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t;0.05 ).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ffctively addresses the limitations of routine nursingcarebyenhancing focusonpatients’emotionalstates,improving treatmentadherence,andsignificantlyamelioratingslep qualityand sleeparchitecture.Theseimprovementscontributepositivelytopatientrecovery.Therefore,sychologicalintervention merits wid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Drug-ResistantPulmonary Tuberculosis(DR-PTB);Psychological nursing;Routine nursing;TreatmentAdherence; Sleep Quality ;Sleep Architecture ; Anxiety ; Depression
中圖分類號:R521;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 issn.2095 -7130.2025.04.056
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難度和療程顯著超過普通結核病,長時間的治療周期和治療結果的不確定性導致許多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消極情緒,長期下去,他們可能不愿意繼續配合治療[1]。此外,疾病本身引起的疼痛、咳嗽等生理不適以及藥物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夜間頻繁醒來,睡眠質量大幅下降,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命質量,迫切需要科學的護理措施進行及時干預[2]。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升睡眠質量,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3]。然而,目前關于這種護理方法的具體研究還相對較少。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耐藥肺結核病患者132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心理干預對耐藥肺結核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睡眠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院收治的耐藥肺結核病患者13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6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36例;年齡 33~75 歲,平均年齡 (49.01±1.10 歲;病程 7~15d ,平均病程( (10.71±1.30)d 。觀察組中男32例,女34例;年齡 34~76 歲,平均年齡 (48.32± 1.13)歲;病程 7~15d ,平均病程( (10.65±1.32)d 0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診斷標準 參考《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2019年簡版)》[4]診斷耐藥肺結核病。
1.3納入標準1)符合耐藥肺結核病的診斷標準,且為初發者;2)患者同意研究開展;3)年齡在 30~ 80周歲之間。
1.4排除標準1)抑郁等心理疾病患者;2)存在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3)視聽障礙者;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
1.5脫落與剔除標準 研究期間患者轉院、病情加重、依從性差等。
1.6干預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醫護人員要定期進行查房,記錄患者咳嗽、咯血等癥狀變化情況,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每周進行3次病房消毒,叮囑患者保持個人衛生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聯合心理干預,1)情緒疏導:醫護人員需每日安排至少 30min 與患者進行深入交流,全面評估患者的情緒狀態,并認真傾聽患者的問題,耐心提供解答;鼓勵患者通過閱讀書籍、玲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對于情緒低落,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患者,應邀請心理醫生進行專門的治療。2)睡眠指導:醫護人員應定期更換柔軟的床單被套,確保病床的舒適度;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進行通風,維持室內溫度在 25°C ,濕度保持在 50% ,如有特殊需求,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建議患者在晚上9點后關閉病房大燈,改用柔和的燈光,提前營造適宜的睡眠環境;睡前建議使用約 40°C 的溫水泡腳,減少電子設備使用,做好睡眠準備;醫護人員應盡量減少夜間護理活動,對于睡眠質量不佳的患者,建議在睡前 1h 進行 15min 的深呼吸訓練,首先讓患者采取舒適的臥位或坐姿,閉眼,用鼻子緩慢吸氣,默數至5s,使腹部鼓起,然后用嘴巴緩慢呼氣,默數至7s,感受腹部的收縮。3)認知護理:每周進行一次健康教育活動,向患者介紹治療方案和規范用藥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用藥認知;醫護人員可制作服藥提醒卡片,注明服藥時間和劑量,并分發給患者,同時監督患者按時服藥。
1.7觀察指標1)采用自制治療依從性量表評估2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依從性 σ=σ (完全依從 + 部分依從 + 一般依從/總例數;2)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評估 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共7方面,每項0~3分,分數高質量差;3)采用《睡眠圖描記與分期標準》評估睡眠潛伏期(SleepLatency,SL)、覺醒次數(AwakeningTimes,AT);4)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7]、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比較2組患者焦慮、抑郁癥狀改善情況。
1.8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25.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 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表示,采用 χt 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2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 0.05)。見表1。
2.2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2。
2.32組患者睡眠指標比較干預后,2組SL、AT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3。
2.42 組患者干預前后 SAS、SDS 評分比較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4。
0.05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Plt;0.05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ΔPlt; 0.05
3 討論
耐藥性肺結核是指由于抗生素的濫用或不規范使用,肺結核患者體內的結核菌對異煙肼和利福平這2種關鍵藥物產生了耐藥性[9]。耐藥性肺結核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咯血、低熱、盜汗等癥狀,這些癥狀往往導致患者難以入睡或睡眠中斷。同時,身體疼痛也會使患者在睡眠中頻繁驚醒[10-1]。此外,治療過程中需長期服用多種藥物,這些藥物可能引起頭痛、失眠等不良反應,間接干擾患者的睡眠。許多患者對耐藥性肺結核缺乏正確認知,恐懼和擔憂的心理會增加神經壓力,導致多夢、早醒等睡眠問題[12]。若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長期睡眠不佳會直接削弱患者的免疫力。耐藥性肺結核治療難度大,周期一般為18~24個月,藥物不良反應明顯,這導致許多患者產生抵觸情緒,治療依從性降低[13]這兩大問題的存在,直接減緩了患者的康復進程,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
目前,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嚴密監測患者病情和維持病房環境的整潔舒適,但對患者睡眠障礙和用藥依從性差的問題缺乏有效的護理措施[14]。深入分析發現,這2個問題的產生與患者的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因此,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顯得尤為必要。研究表明,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更高,PSQI、SL、AT、SAS、SDS評分更低( Plt; 0.05)。這是因為觀察組的護理方法能夠深入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掌握患者真實的情緒狀態,及時發現并解決患者的情緒問題,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理態度面對MDR-TB病癥,減少了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醫護人員通過創造適宜的睡眠環境、精確控制病房的溫濕度、減少噪聲干擾、開展深呼吸訓練等措施,幫助患者放松身心,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睡眠條件,從而改善了睡眠質量。另外,通過每周固定時間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充分認識到正確服藥的重要性,更積極地配合治療方案,結合醫護人員對患者服藥的監督,確保了治療方案的正確執行[15]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護理方法有效改善了耐藥性肺結核患者的睡眠問題,提高了治療依從性、睡眠質量和治療進程,以及患者情緒狀態,進一步促進了病情的好轉,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莊小梅,呂海霞.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微信督導肺功能康復對肺結核患者睡眠效果的影響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4,11(10):2336-2338.
[2]呂海霞,莊小梅.醫院家庭督導與強化飲食干預相結合對耐藥肺結核患者睡眠狀況的影響觀察[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4,11(9):2097-2099.
[3]洪純治.使用與滿足理論結合整體式關愛干預對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睡眠質量的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4,11(8):1916-1918.
[4]中國防癆協會.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2019年簡版)[J].中國防癆雜志,2019,41(10):1025-1073.
[5]紀燕鴻.基于循證理論構建的護患溝通技巧對改善肺結核患者自護能力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4,11(7) :1588-1591.
[6]戴俊.肺結核患者睡眠障礙的發生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9):1995-1997.
[7]張愛紅.Roy適應模式下多元化護理對肺結核合并睡眠障礙患者睡眠質量評分的效果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9):2189-2191,2195.
[8]魏文.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情緒、睡眠及康復效果的影響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2):409-411.
[9]紀燕鴻.延續護理管理在肺結核患者出院后的實施效果及其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2,9(12):2428-2430.
[10]王蕾,王彩悅.心理暗示聯合營養照護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彈性、營養狀況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吉林醫學,2021,42(11) :2790-2793.
[11]竇星星.綜合護理服務模式對肺結核患者情緒、睡眠、康復效果的影響研究[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22,22(4):636-638.
[12]邱青麗.綜合護理對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睡眠質量和康復效果的影響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1,8(10):1774-1775.
[13]王敘塬,許怡芳.互聯網 + 延續性護理對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睡眠及生命質量的影響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1,8(3):497-499.
[14]張寧,韓健,王立榮.優質護理對肺結核患者護理質量與依從性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24,46(z1):176-178.
[15]劉宗改.基于關愛與支持管理模式的護理干預聯合肺康復訓練對耐藥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研究[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4,5(3):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