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匠樂沒有生在花匠世家,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從來沒有養花的嗜好,更不會想到后來以養花為生。花匠樂能成為花匠,主要緣于姐姐的婚事。
虢州城有個習俗,男孩結婚時,家里要有兩盆盛開的牡丹花,寓意“花開富貴”;女孩出閣時,嫁妝中要有兩盆含苞待放的君子蘭,寓意“美滿幸福”。在熱熱鬧鬧的婚禮現場,左邊擺放的是牡丹花,右邊擺放的是君子蘭,彰顯出濃厚的喜慶氣氛。這種習俗起源于哪朝哪代,志書上沒有記載,反正虢州城里家有喜事的,都去花店購買牡丹花和君子蘭。正因為如此,這兩種花的價格居高不下。
花匠樂,姓樂,名東方,原是鐵匠鋪里的一名伙計。姐姐到了出閣的年齡,娘提前半年到虢州花店預訂了兩盆君子蘭。誰知在婚事前的一天上午,東方和娘推著獨輪車到花店取君子蘭時,店主卻出爾反爾,說物以稀為貴,價格必須翻番。沒辦法,娘只好吃個啞巴虧。回來的路上,東方推著獨輪車,心里很不是滋味,看著長吁短嘆的娘,暗暗起誓,要去百里之外的朱陽郡學習花卉栽培技巧,當花匠,開花店,養好多好多花,讓窮苦人家都能買得起,不再為辦喜事發愁。
三年后,學業有成的樂東方,東挪西湊在虢州城開了一家規模最大的花店。店內所有的花卉,都是東方親手栽培的,不僅有牡丹花、君子蘭、紫羅蘭、文殊蘭,還有長壽花、金蓮花、白蘭花、荷包花,品種齊全,物美價廉。進店買花、訂花的人,絡繹不絕。而距這個花店不遠的虢州花店,則顯得冷冷清清。
花店生意好,樂東方心情自然就好,整天樂呵呵的,一臉喜氣。虢州城的人,對樂善好施的樂東方敬佩有加,說他姓樂,干的是花匠的活,于是都叫他花匠樂了。
“東方,知道為啥這么多人愛買你的花嗎?”花匠樂的老同學喬輝,下個月兒子結婚,剛在店里訂了兩盆牡丹花,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為啥呀?”花匠樂反問道。
“花兒是能給人帶來快樂的特殊商品,所以經營花的人,要有能給買花人帶來快樂的品德,這才成。你呢,正好具有這種品德。”喬輝說話一套一套的,又很有道理,“我帶來兩盆君子蘭,三年沒開花,你看一下問題出在哪兒。‘
“在哪里?”
“門外。”
花匠樂快步來到門外,只見喬輝帶來的那兩盆君子蘭,葉片干癟、下垂,顏色淡,葉面失去光澤,看起來病恢恢的。“你這君子蘭,是營養不良所致。”花匠樂一眼就看出了病因。
“有啥好辦法?”喬輝試探著問。
“有呀。”花匠樂說著,就換盆、施肥,搗鼓了起來,“兩個月之后,讓它開花。”
花匠樂還在店門口貼出告示,凡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到生日時,都可到店里免費領取一盆長壽花;凡是考上本科以上的學子,出示錄取通知書,都可到店里免費領取一盆文殊蘭;凡是被政府評為好媳婦、好婆婆的,表彰會后,都可到店里免費領取一盆金蓮花。
“兒子,你這舉措好呀,讓虢州城的人,都能對你高看一眼。”娘眉開眼笑,興沖沖地對兒子花匠樂說。
“娘,人常說,心若善良,步步生香。”正在修剪牡丹花的花匠樂,看著慈眉善目的娘,笑嘻嘻的,宛若一朵盛開的牡丹花。
轉眼多年過去了。有一天,花匠樂正在研讀《花卉栽培技巧》,虢州花店的老店主迎門而入。老店主彎腰駝背,步履瞞跚,明顯年事已高,狀態不佳。花匠樂不由一愣,心想:“他來干啥?”
看著店里琳瑯滿目、生機勃勃的花卉,老店主向花匠樂伸出了大拇指,贊嘆道:“花匠樂,后生可畏。”
“叔,可別這樣說。您是長輩,叫我東方就行。在養花方面,您是行家,我要向您請教。”花匠樂畢恭畢敬地說。
在店里,看看盛開的牡丹花、君子蘭、百合花,瞅瞅高低不同的綠植,老店主緩步繞行一圈,來到花匠樂面前,沉思了片刻,又繞行一圈,再次來到花匠樂面前,欲言又止。
花匠樂又一愣,忙問:“叔,您有啥事?”
“我……我……”老店主支支吾吾,“想把我那個花店轉給你,你看行不?”
“行呀!走,到您店里看一下。”來到虢州花店,花匠樂看到店里有八十五盆花卉,“叔,您想要多少錢?”
店主附耳低聲說出一個數字:“行不?”
花匠樂搖了搖頭。
店主又附耳低聲說出一個數字。
花匠樂還是搖了搖頭。
店主心知肚明,價格都低成這個樣子了,花匠樂還搖頭,這不是在難為自己嗎?他有些哽咽,說:“真的不能再低了。”
“叔,我不是嫌價格高,是您說得太低了。我要是這樣做,那不是趁火打劫嗎?按市場價,我全部收購。”花匠樂說的市場價,要比老店主說的價高很多。
“想起當年,你姐出嫁…”店主嘆了一口氣,愧疚地低下了頭。
“陳芝麻爛谷子的事,還提它干啥,我早就忘了。”花匠樂輕描淡寫地說。
回到花店,花匠樂把收購虢州花店的事,一五一十地講給娘聽。娘越聽越高興,嘖嘖贊嘆道:“行呀,兒子,你是干大事的人,沒讓娘失望。
花匠樂和娘對視片刻,不禁掩嘴而笑。
作者簡介:,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文藝報》《山西文學》《北方文學》《安徽文學》《芒種》《當代人》等報刊,多次被《小說選刊》《作家文摘》《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等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