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姐姐打來電話,邀約我們周末一起去老家春游。看著桌上油膩的外賣,我欣然同意。其實,我知道姐姐的心思,她的目的不是春游,而是吃上一碗母親做的大鍋燴。
周末,我們起了個大早,驅車前往母親家。一路上鳥語花香,我哼著歌兒,心情別樣美好。而母親早已在院子里搭好了懶人沙發,茶幾上放著瓜子花生和幾罐牛奶,等待著我們到來。就為了女兒要來,母親還專門用竹子做了風箏給她玩兒。
“媽,大鍋燴啥時候能吃啊?”姐姐說。母親嗔怪了聲:“就知道你倆饞,材料已經備好了,現在就去做。”母親轉頭走進廚房,順手關上了門。是的,母親是怕我們偷師嘞。
母親原是不會做菜的,父親走后,為了照顧我們,母親才不得不開始了洗手做羹湯的日子。但母親做的菜寡淡無味,多是些西紅柿炒雞蛋、清蒸蘆筍、炒娃娃菜之類的菜,只能勉強入口,我和姐姐對著鄰家炊煙里傳來的菜香猛咽口水。那時我們最渴望的就是過年去親友家吃席,吃上一頓油膩膩、美滋滋的大餐。隨著我和姐姐長大、外出讀書、離家、各自組建家庭,吃上一頓喜歡的美食已不是什么難事,而老家也成了我們逢年過節才會回去的地方。
那一年,母親六十大壽,我們本想把親戚朋友都請來,為母親在飯館辦上一桌,可母親堅持在家辦,神秘地說是要給我們露一手。我本不抱幻想,直到廚房飄來濃郁的菜香,母親端著一大盆香氣撲鼻的菜出來才吸引了所有人。肉眼可見的是番茄湯底,配著些許洋蔥、生姜,五花肉也是油里爆炒過的,輔之以大白菜、豆腐、青椒、土豆、鮮蝦之類的菜品,引得人口水連連。我不由自主地拿起筷子就去夾菜,五花肉裹著白菜在我的味蕾綻放奇妙的滋味,姐姐和親友們也被這道菜征服了,連連問母親這是什么。母親溫和地笑道:“這叫大鍋燴,是我自創的。”
回到家后,我的舌頭開始思念母親做的這道菜,便在周末以看望母親為名吃上這道大鍋燴。沒想到姐姐也是一樣,平時忙碌不堪的她也為大鍋燴上門看望母親。為了隨時能吃上大鍋燴,我和姐姐打算從母親這兒偷師,學到了秘方,隨時都能做給自己吃,也不用跑這么老遠了。可誰知母親竟把廚房門關了起來,說道:“自制秘方,恕不外傳。”我和姐姐只好按月上門,求著母親做一次大鍋燴。
女兒不過吃了一次母親做的大鍋燴,便愛上了,嚷著:“外婆,你好厲害啊,這道菜太好吃了,我一定要告訴所有人,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菜。”母親笑個不停,連說:“好吃再來,外婆隨時做給你吃。”
那日,女兒病了,什么都吃不下,只想吃母親做的大鍋燴,我只好給母親打視頻電話,想讓她安慰安慰女兒。可誰知母親竟把做大鍋燴的秘方傳給了我,我照著母親指點,做了八分像,女兒胃口大開。我有些好奇,母親為何原來不肯傳授秘方。母親嘆了口氣:“我還不是想你們多回家嘛。”
其實,普普通通的大鍋燴里面藏著的是母愛的親情密碼,字字句句都在說著“常回家看看”呢。
(編輯 兔咪/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