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791.1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2.028
云杉為松科云杉屬針葉類常綠喬木,具有耐陰、耐寒、耐旱,且喜肥、喜濕等屬性,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海拔 2400~3600m 的區域,適應性較強,尤其是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即使在高海拔及我國部分高寒地區仍然能夠較好地生長發育。云杉樹高可達 45m ,胸徑達 1m ,樹干高大通直,材質輕柔、易于加工,因而被廣泛應用于飛機、橋梁、建筑等設備設施的建造。云杉可作為生態樹種或者城市綠化樹種,其強大的根系能夠起到保持水土及涵養水源的作用,同時云杉樹皮可提取考膠,球果可入藥,種植云杉可實現社會效應和生態效益雙豐收。景泰縣位于甘肅省中部地區,下轄8個鎮、3個鄉,是甘肅省內較為干旱的縣之一,年平均降水量僅為 185mm ,而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3038mm 。近年來,景泰縣大力開展生態造林項目,累計完成封山造林任務面積2.41萬 hm2 ,完成義務植樹445萬株,其中在儲備林育苗及經濟林項目建設中,云杉造林數量超過10.2萬株[1]。隨著云杉造林數量的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戶投入云杉育苗和造林生產工作,并對適合當地生產實際的現代化云杉育苗、造林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需求空前高漲。
1 云杉育苗技術
1.1苗圃地選擇
在選擇育苗地時,宜選擇海拔 2 000m 以上、地勢平坦開闊、具有良好排灌條件的平地或緩坡地(坡度小于 3° )。同時,宜選擇土壤耕層厚度不小于 30cm 黑土層厚度在 20cm 以上,土壤肥力較高且土壤pH值等于7或略小于7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
1.2土壤處理
為提高云杉幼苗的品質,需要為其根系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條件。在播種育苗的前一年10月,對育苗地進行全園深翻,深度控制在 25~30cm ,揀出土壤中的石塊、草根等。結合此次深翻,每 667m2 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500~000kg ,并配合施入磷酸二銨 5~10kg 作為基肥[]。將 50% 辛硫磷乳油 0.5kg 與清水 0.5kg 充分混勻后,同 125~150kg 細土攪拌均勻制成毒土,結合整地均勻撒入土壤,消滅景泰縣常見的地老虎、螃螬等地下害蟲。翌年春季3月底至4月初,對育苗地進行二次深耕整地,深度較前一年略淺,控制在 15~20cm 即可,堅持“上翻下松、不亂土層”的原則。
1.3整地做床
在景泰縣云杉育苗實際生產中,育苗床通常設置為東西向,以便更好地利用當地的光照資源,有利于提升地溫,進而促進云杉幼苗根系生長,培育優質壯苗。在整地的同時,通常設置苗床寬度在 100cm 左右,高度在 20cm 左右,并且在苗床間留出 35~40cm 寬的步道,方便日常管理作業。苗床長度一般依據地勢或播種量而定[3]。保證廂面平整,不易積水。播種前7d左右,每平方米用 30% 硫酸亞鐵水溶液 2kg 均勻噴灑苗床,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1.4種子處理
在云杉播種前,林農必須要對種子進行科學處理,如檢測種子芽率、凈度及千粒重,要求種子發芽率在85% 以上、凈度在 92% 以上、千粒重在 5.2g 左右,而后對種子進行浸種和消毒處理,確保種子在催芽的過程中不發生霉變。將種子分別放入 0.5%~ 1.0% 硫酸亞鐵和 1.0% 高錳酸鉀溶液浸泡 2h ,撈出陰干后,用清水反復沖洗;再用冷水和 40°C 左右溫水交替浸種1.5~2.0h ,隨后將種子與濕度為 65% 的過篩細沙按照 1:2 的體積比充分攪拌均勻。在拌種前,每立方米過篩細沙需要用 70% 敵克松可濕性粉劑 5g 進行消毒處理。將種子置于事先挖好的背風向陽的沙藏坑,坑長度根據種子量而定,深度在 60~70cm ,寬度約為1m[4] 。沙藏催芽期間要不斷翻動種子并觀察種子狀態,以防種子發生霉爛。當種子有1/3以上裂口時,即可播種。
1.5播種
在進行云杉播種前的 3~5d ,要對苗床澆一次透水,保證底充足。播種前,將種子放在 0.5% 的硫酸銅溶液中浸泡 30min ,取出、晾干后即可播種,有利于提高云杉種子的出苗率,降低苗期立枯病的發生率。為實現苗齊、苗壯、抗逆性強、木質化早的生產目標,對于云杉應適度早播。當苗床 5cm 左右的土溫穩定在8 °C 以上時即可播種,景泰縣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進行播種。實際生產中,林農通常選擇條播的方式播種,播幅控制在 10~12cm ,條間預留 10~ 20cm 的間距,每 667m2 播種5行,播種深度控制在2~3cm ,每 667m2 用種量為 12.5~17.5kg[5] 。播種后,立即用過篩細土覆蓋并輕輕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有助于出芽。最后用經過消毒的竹簾進行蓋種,可起到保溫、增濕和防止土壤板結的作用。
2 云杉造林技術
2.1造林地選擇
云杉喜光、耐陰,適應性強。在景泰縣,林農可選擇在海拔 2700m 以下的荒山、荒地、沙荒地、陰濕山區、輕鹽堿地及干旱貧瘠的紅壤地造林。在云杉造林時,林農充分考慮景泰縣的氣候、土壤和環境特點,并依據以往的造林經驗,一般選擇海拔 2200~ 2 600m ,通風、透光性強,土層相對深厚,土壤團粒結構好、肥力水平較高,pH值呈中性或微酸性的陰坡、半陰坡或陰濕山區作為云杉造林地,有助于云杉盡快成林并進一步提高造林質量。
2.2造林苗木與造林時間選擇
在景泰縣,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云杉造林,但在實際生產中,林農主要選擇春季4月中下旬或者秋季10月下旬進行云杉造林。造林所用的苗木為苗齡4~5年、高度在 30cm 以上、頂芽飽滿、主側根完整且須根量多、無病蟲害的云杉優質壯苗。該類苗木適應性、吸水性、吸肥性較好。但如果在生產中選擇使用云杉大苗進行造林,則宜選擇在秋季10月底造林,相對春季造林成活率較高[。
2.3造林
景泰縣在進行云杉造林時,為進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應采取帶土移栽,同時盡量避免長距離運輸和栽植裸根苗。按照大苗深栽、大坑深栽的原則,造林前挖好定植穴,穴直徑為 100cm ,深度控制在50~60cm ,將表土、心土分開放置。定植穴的株行距可根據造林地塊土壤基礎條件確定,對于土壤肥力狀況較好的地塊可適當密植,苗木株行距選擇 1.5m× 2.0m , 667m2 保苗230株;對于土壤條件稍差的地塊可適當稀植,苗木株行距選擇 2.0m×3.0m , 667m2 保苗110株左右即可。定植時,先在穴底部施入適量腐熟的農家肥和粉碎秸稈,回填少量表土,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將苗木定植于穴內。定植后立即灌水沉實,修整樹盤并覆蓋黑色地膜。
為提高造林質量,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景泰縣要求杜絕營造云杉純林,而是選擇云杉與楊樹、沙棘、刺槐等不同樹種,按照行間混交或者帶狀混交等種植模式營造混交林。該營林模式有利于實現各樹種間的優勢互補,構建良好的林內生態環境,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為云杉的生長發育提供更好的環境。
2.4主要病蟲害防治
2.4.1葉銹病
葉銹病是景泰縣種植云杉發病率較高的病害之一,隱蔽性強,極易出現大面積暴發的情況,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葉銹病是由祁連金銹菌引起的一種病害,病菌借助氣流進行傳播。在景泰縣一般每年夏季6月中旬是云杉葉銹病的高發期,發病期通常會持續 20~30d? 。葉銹病主要侵染和為害云杉的針葉。發病初期,針葉上會出現不規則的淡黃色小病斑,仔細觀察會在病斑區域看到明顯的針狀凸起。隨著病情加重,病斑顏色進一步加深,進而變為橘黃色且形狀呈長條或橢圓形,嚴重時病斑會布滿整個針葉并導致針葉大面積脫落。
在景泰縣實際生產中,對于云杉葉銹病的防治主要是在發病初期,用 20%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者 95% 敵銹鈉可濕性粉劑 800~1000 倍液噴霧,連續用藥 2~3 次,每次間隔 5~7d 。如果前期防治效果不理想,也可在6月中下旬用 20% 三唑酮乳油1 500~ 2 000 倍液、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 700倍液噴霧補充防治,每隔7d左右噴灑一次,連續用藥 2~3 次,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2.4.2 立枯病
立枯病是云杉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景泰縣每年6一7月是立枯病的高發期。云杉苗期立枯病的發病癥狀主要表現如下。1)在云杉幼苗出土前,立枯病病原菌侵入幼苗內部,引起芽苗腐爛。2)由于苗床水分過多、栽植密度過大、通風較差,云杉幼苗莖葉腐爛,并在腐爛部位出現白色絲狀物,造成幼苗枯萎。3)當云杉幼苗出土扎根時,由于幼苗自身抗性較差,病原菌借機從幼苗莖部侵入,在發病部位出現大量的黑色病斑。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病斑會不斷擴大,并呈現水漬狀,造成幼苗倒伏甚至枯萎死亡。
在實際生產中,景泰縣林農多采用以下措施防治云杉立枯病。1)適時播種并保證播種密度適宜;2)精細整地并施足底肥,增強幼苗自身抗性;3)增強林地的通風透光性,降低立枯病的發生率;4)立枯病發生后,用 70% 迪克松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灌根,每隔 5~7d 灌一次,連續灌 2~3 次,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2.4.3 松天牛
松天牛是景泰縣種植云杉易發生的主要蟲害之一,不管是幼蟲還是成蟲均會對云杉樹干、莖和葉片等部位造成傷害。松天牛幼蟲主要為害云杉的木質部并形成較多的坑道。冬季,老熟幼蟲在坑道中能夠安全越冬。翌年3月,越冬的松天牛幼蟲開始羽化,成蟲為害云杉葉片和嫩枝,并在基部和較粗的枝條上產卵,造成云杉整株枯萎、死亡。
為防治松天牛,景泰縣林農多采取3項措施。1)當松天牛幼蟲蛀入樹干形成蛀孔后,將用磷化鋅制成的鐵簽插入蛀孔,殺死松天牛幼蟲。2)抓住松天牛幼蟲孵化期,及時用 40% 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者25% 國科3號200倍液等藥劑噴霧,連續噴灑2次,每次間隔 5~7d3 用 50% 殺螟松200倍液在松天牛成蟲羽化后7d、羽化盛期7d內及羽化后期各進行一次全苗的藥劑噴灑,對松天牛具有顯著的防治
作用。
2.4.4云杉八齒小蠹
云杉八齒小蠹通常在云杉枝干基部、林中落葉或者樹皮中越冬,次年5月中旬出蟄。八齒小蠹的成蟲和幼蟲會啃食云杉樹皮縫隙間較柔軟的組織,尤其在幼蟲后期和交尾前為害最嚴重,會使云杉形成長且深的坑道,樹脂不再分泌,葉子變黃,嚴重時會造成云杉成片枯死。
在景泰縣,林農多采取3項措施防治云杉八齒小蠹。1)利用生物防治技術,如引入寄生蜂和螨類等天敵,可控制八齒小蠹的發生,減輕為害程度。2)在每年4月下旬,用 80% 敵敵畏乳油 +40% 氧化樂果或者 20% 速滅殺丁乳油等化學藥劑進行全面噴灑,每隔 7~10 d用藥一次,連續噴灑2~3次,對八齒小蠹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3)將用 40% 氧化樂果乳油、 80% 敵敵畏乳油原液浸泡過的草帶或紙帶纏在云杉樹干上,可有效毒殺八齒小蠹。
3結語
近年來,隨著甘肅省景泰縣云杉造林面積的不斷增加,加之云杉木材市場價值的逐年提高,當地農戶培育云杉苗木及造林生產的主觀意愿與日俱增。筆者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和環境氣候特點,重點解決了當地農戶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優質苗木培育、造林及主要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難題,有助于促進當地云杉產業快速、高效、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志成,蔣志仁,馮金元,等.祁連林區青海云杉林病蟲害損失評估[J].現代園藝,2023,46(3):46-47.
[2] 李永存.川西云杉常見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J]種子科技 2022,40(11):103-105.
[3] 賀樹榮.青海云杉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策略[J].河南農業.2022(26):25-27.
[4] 王慧敏.景泰縣云杉育苗及造林撫育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23,17(6):110-112.
[5] 陳梅.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術[J].種子科技,2021,39(23):129-130.
[6] 張衛紅.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術要點[J]農家參謀,2021(5):179-180.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