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2-0049-03
一、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閱讀的現狀
(一)閱讀資源的變化
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的閱讀資源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傳統的紙質書籍不再是唯一的閱讀來源,數字化的圖書、期刊、報紙、網絡文學作品等大量涌現。電子圖書平臺如Kindle商店、掌閱、微信讀書等,匯聚了海量的書籍資源,涵蓋了各種學科領域和文學體裁。網絡文學平臺更是為青少年提供了豐富的原創文學作品,滿足了他們對流行文化和個性化閱讀的需求。此外,各種社交媒體平臺、知識分享平臺和視瀕網站也成為了青少年獲取信息和閱讀內容的重要渠道。[例如,知乎上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分享,微博上有實時的新聞資訊和熱點話題討論,B站上的科普視頻、文化講解視頻等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學習價值。
(二)閱讀方式的轉變
新媒體改變了青少年的閱讀方式,從傳統的紙質閱讀為主轉變為紙質閱讀與電子閱讀相結合,甚至電子閱讀占據主導地位的趨勢。電子閱讀具有便捷性、可攜帶性和互動性等特點,青少年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電子閱讀還提供了一些獨特的功能,如批注、搜索、分享等。青少年可以方便地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標注和記錄,通過搜索功能快速找到相關的信息,還可以將閱讀內容分享到社交媒體上與朋友交流。此外,新媒體還催生了一些新的閱讀形式,如有聲閱讀。有聲讀物平臺如喜馬拉雅、蜻蜓FM等為青少年提供了豐富的有聲內容,他們可以在做家務、運動、出行等過程中聽書,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2
(三)閱讀習慣的改變
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方面,閱讀時間變得更加碎片化。由于新媒體的便捷性,青少年可以在課間、等車、排隊等零碎時間進行閱讀,閱讀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時間段和場所。另一方面,閱讀的選擇性更加多樣化。青少年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經典文學作品,網絡文學、漫畫、短視瀕等內容也成為他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他們的閱讀興趣更加個性化,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類型的閱讀內容。此外,青少年在閱讀過程中的注意力也更加分散。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豐富多樣,容易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導致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容易受到干擾,難以保持長時間的專注。
二、新媒體對青少年閱讀的影響
(一)新媒體閱讀帶來的機遇
1.資源豐富,拓寬閱讀視野。新媒體為青少年提供了海量的閱讀資源,涵蓋了各個領域和學科。青少年可以通過網絡輕松獲取國內外的優秀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化、歷史和思想,拓寬了他們的閱讀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例如,通過在線圖書館,青少年可以閱讀到許多珍貴的古籍和學術著作;通過國際新聞網站,他們可以及時了解全球的時事動態和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
2.互動性強,增強閱讀興趣。新媒體的互動性為青少年閱讀帶來了新的體驗。他們可以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其他讀者進行互動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見解。這種互動不僅增強了青少年的閱讀興趣,還培養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例如,在網絡文學平臺上,讀者可以在小說的評論區留言,與作者和其他讀者討論劇情發展、人物形象等;在社交媒體上,青少年可以組建閱讀小組,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推薦書單。
3.個性化推薦,滿足閱讀需求。新媒體平臺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根據青少年的閱讀歷史、興趣愛好等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推薦。這種個性化推薦能夠更好地滿足青少年的閱讀需求,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讓他們更容易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例如,一些閱讀應用會根據用戶的閱讀行為和偏好,推薦相關的書籍、文章或作者,幫助青少年發現更多符合自己口味的閱讀資源
(二)新媒體閱讀帶來的挑戰
1.信息過載,影響閱讀質量。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爆炸使得青少年面臨著信息過載的問題。海量的信息讓他們難以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導致閱讀質量下降。青少年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被大量的無關信息所干擾,難以集中精力進行深人閱讀和思考。例如,在瀏覽網頁時,廣告、彈窗等信息會分散青少年的注意力,使他們無法專注于閱讀的內容;在社交媒體上,各種碎片化的信息不斷涌入,讓青少年難以進行系統的學習和閱讀。3
2.閱讀碎片化,缺乏深度思考。新媒體的便捷性和信息的碎片化特點,導致青少年的閱讀呈現出碎片化的趨勢。他們習慣于快速瀏覽簡短的文字、圖片或視頻,缺乏對內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這種碎片化閱讀難以培養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例如,青少年在閱讀網絡文章時,往往只關注標題和摘要,對文章的核心觀點和論證過程缺乏深入的探究;在觀看短視頻時,雖然能夠快速獲取一些信息,但這些信息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統的,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3.不良信息影響,價值觀受沖擊。網絡上存在著大量的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恐怖、虛假信息等,這些信息容易對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青少年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蝕。例如,一些青少年在瀏覽不良網站或閱讀不良小說時,可能會受到其中不良價值觀的影響,導致他們的行為和思想出現偏差;虛假信息的傳播也可能誤導青少年的認知,影響他們對事物的正確判斷。
三、促進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閱讀發展的策略
(一)家庭層面
1.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家長要重視家庭閱讀環境的營造,為青少年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家長可以在家中設置專門的閱讀區域,擺放豐富的紙質書籍和電子閱讀設備,鼓勵青少年多讀書、讀好書。同時,家長要減少自己在青少年面前使用電子設備進行娛樂的時間,增加與青少年一起閱讀和交流的時間。例如,每天安排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與青少年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和收獲。
2.引導正確使用新媒體。家長要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新媒體,讓他們認識到新媒體的利弊。教會青少年如何篩選信息,識別不良信息,避免受到負面影響。家長可以與青少年一起制定使用新媒體的規則,如規定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和內容,限制瀏覽不良網站和應用。同時,鼓勵青少年利用新媒體進行有益的閱讀和學習,如閱讀電子書籍、觀看科普視頻等。[4]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要幫助青少年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如定時閱讀、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等。鼓勵青少年選擇經典文學作品和優秀的科普讀物進行閱讀,提高他們的閱讀品味和思維能力。例如,家長可以與青少年一起制訂閱讀計劃,每月閱讀一本經典書籍,并在閱讀后進行討論和分享。通過這種方式,培養青少年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
(二)學校層面
1.開展新媒體閱讀教育。學校應將新媒體閱讀教育納入課程體系,開設相關的課程或講座,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的閱讀。課程內容可以包括信息篩選、批判性閱讀、數字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例如,通過信息素養課程,讓學生學會使用搜索引擎、數據庫等工具獲取準確的信息;通過閱讀指導課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和評價。
2.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學校可以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除了傳統的讀書節、征文比賽等活動外,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閱讀活動,如線上讀書分享會、閱讀打卡挑戰等。例如,學校可以建立線上閱讀社區,學生可以在社區內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推薦好書,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互動。通過這些活動,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3.加強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學校圖書館應加強數字化建設,豐富數字閱讀資源。購買優質的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為學生提供便捷的數字閱讀服務。同時,圖書館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如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新書推薦、閱讀技巧等信息,舉辦線上講座和培訓,提高學生對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利用率。
(三)社會層面
1.加強網絡監管,凈化閱讀環境。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管,加大對不良信息的打擊力度,凈化網絡閱讀環境。建立健全網絡信息審核機制,對網站、應用程序等發布的內容進行嚴格審核,禁止傳播不良信息。同時,加強對網絡文學、網絡漫畫等內容的管理,規范創作者的行為,引導他們創作積極健康、富有正能量的作品。
2.提供優質的數字閱讀資源。數字閱讀平臺和內容創作者應注重提高數字閱讀資源的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的電子書籍、文章、視頻等內容。鼓勵創作者創作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如優秀的科普讀物、經典文學作品的數字化版本等。同時,平臺可以通過設置推薦榜單、評選優秀作品等方式,引導青少年選擇優質的閱讀內容。
3.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社會各界應積極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提高青少年對閱讀的重視程度。圖書館、書店、文化機構等可以舉辦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如作家講座、讀書分享會、閱讀比賽等。此外,媒體可以通過宣傳報道、制作專題節目等方式,推廣閱讀文化,營造良好的社會閱讀氛圍,引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結語
總之,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閱讀既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為了促進青少年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閱讀發展,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通過各方的協同合作,才能引導青少年在新媒體時代實現健康、全面的閱讀發展,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素養,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青少年閱讀的環境和方式也將不斷變化,我們需要持續關注和研究,不斷探索適應時代發展的青少年閱讀引導策略。
參考文獻:
[1]高娟.新媒體環境下的青少年閱讀發展[J].傳播力研究,2024,8(17):145-147.
[2]胡凱.新媒體環境下的青少年閱讀發展[J].出版廣角,2018(9):35-37.
[3]黃楚新.論新媒體環境下的青少年媒介素養[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29(1):120-124.
[4]肖彥勇.新媒體環境下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初探[J].黨政干部論壇,2015(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