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0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488(2025)03-0081-05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Heihe City asAFamous City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thePost-Olympic WinterGamesEra
YANYan1,WANGYanlei2
(1.GraduateSchool,HarbinSportUniversity,Harbin5oo08,China;2.SchoolofSportsTraining,Harbinport University,Harbin,China)
Abstract:Under the dual empowermentof opportunities in the post-Olympic Winter Games era and national policies fordeveloping iceandsnowsports,Heihe cityhas thepotentialtodevelopintoafamous cityof iceand snow sports by virtue of its unique geographicallocationand resource advantages.Through analyzingthe current situationand botlenecks in thedevelopmentofHeihe'siceandsnow industry,itisfound thatthelocaliceand snow environment is superior butthe development is unsystematic,iceand snowactivitiesare rich but facilities are incomplete,andthe iceand snow marketis diversified but its quality needs tobeupgraded.Onthewhole,it is inastate whereadvantagesand dilemmas coexist.Inordertohelp Heihecitybuilditself intoafamous cityof iceand snow sports,this paper proposes construction paths such as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and enriching development models;focusing 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ice and snow industry chain;and basing itselfon iceand snowculture to expand urbanpublicity.Byseizing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ies in the postOlympic Winter Games era,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of Heihe cityintoafamous cityoficeand snow sports andachieving leapfrog development with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an outward-looking vision,it is expected to
make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upgradingof China's ice and snow industry and even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culture.
Keywords:Heihe city;famouscityof iceand snow sports;ice and snow industry;post-Olympic Winter Games era
1引言
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繼2008年夏季奧運會后我國舉辦的又一項國際奧林匹克盛會,其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冰雪運動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成為國家體育事業(yè)崛起的新亮點,并加快了體育強國建設進程[1-2]。如今,冰雪運動不僅作為競技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作為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引擎,受到國內大眾的廣泛關注。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后就成了“寂靜的山林”[3]。因此,如何在后冬奧時代這一特殊的歷史階段有效抓住機遇,以城市為樞紐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4],是當前我國冰雪運動發(fā)展面臨的現實挑戰(zhàn)。
作為我國重要的冰雪資源城市,省黑河市擁有一定規(guī)模的冬季體育運動設施和冰雪運動群眾基礎。同時,基于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冰雪文化,黑河市具備以冰雪經濟為綱、打造冰雪運動名城的發(fā)展底力。2022年,《省產業(yè)振興行動計劃(2022-2026年)》[5]提出將冰雪經濟作為經濟發(fā)展新引擎,旨在實現“換道超車”跨越發(fā)展;2024年底,《省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fā)展激發(fā)冰雪經濟活力的實施方案》[6]進一步提出牢固樹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加快構建現代冰雪產業(yè)體系,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本省高質量發(fā)展新增長點。因此,在時代機遇與政策機遇的雙重賦能下,如何全面提升當地冰雪運動發(fā)展水平,對于黑河市來說既是一道選擇題也是一道必答題。黑河市要在推動產業(yè)開發(fā)、品牌建設以及城市振興的同時,做好區(qū)域經濟轉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答卷。
2黑河市冰雪產業(yè)發(fā)展現狀與瓶頸
2.1冰雪環(huán)境優(yōu)越但開發(fā)不成體系
黑河市位于中國東北地區(qū),接近半年的低溫環(huán)境和大面積的降雪為開展冰雪運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條件,也為冰雪旅游和相關活動的組織提供了良好基礎。在冰雪產業(yè)發(fā)展方面,黑河市以冰雪體驗項目為主體經營區(qū)域旅游,每年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如黑河市知名的五大連池冰雪樂園[]、界江冰雪樂園[8],能夠提供滑雪、雪地摩托、雪地漂移等多種娛樂運動項目;孫吳縣億龍滑雪場[9-10]則提供相對簡單的滑雪路線,主打家庭旅游和初學者市場。
然而,盡管黑河市冰雪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冰雪產業(yè)也取得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相比于擁有“奧運冠軍之城”稱號的市、七臺河市,聲名遠揚的“雪鄉(xiāng)”牡丹江市和以冰雪紅松林景觀見長的伊春市,黑河市的冰雪名片不夠響亮,特色不夠鮮明,尚未充分達到冰雪運動名城的水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對冰雪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不夠充分[],冰雪產業(yè)開發(fā)更多集中于單一的滑雪活動和季節(jié)性旅游,未能形成多元化的產業(yè)鏈條;大量的冰雪資源在非滑雪季節(jié)處于閑置狀態(tài),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黑河市區(qū)內的滑雪場數量相對較少,現有的滑雪場大多集中在市郊地區(qū),場地規(guī)模和設施水平也有待提升;同時,黑河市的滑雪場主要面向本地居民及周邊游客服務,對國際游客的吸引力相對較弱,難以滿足更大市場范圍內日益增長的冰雪運動需求。
2.2冰雪活動豐富但設施不夠完善
近年來,黑河市依托優(yōu)越的冰雪資源,積極推廣冰雪運動,形成了賽事活動豐富、影響范圍廣泛的生動發(fā)展格局[12]。在賽事方面,黑河市成功打造了中俄界江國際冰球友誼賽和中俄界江國際冰雪汽車挑戰(zhàn)賽兩大賽事[13],2024-2025冰雪季兩項賽事分別吸引了中俄兩國共計6支冰球隊、60名賽車手參與,賽事全網曝光量達2.2億次。在活動方面,黑河市積極開展賞冰樂雪、百萬青少年上冰雪等系列活動,2024-2025冰雪季舉辦了雪地足球、冬泳、冰釣、速滑、冰球等20余次大眾冰雪賽事,參與人數累計超過30萬人次,并覆蓋到全年齡段市民[14]。為方便市民參與冰雪體育活動,黑河市 2024~2025 年新建106處群眾性冰雪運動場地,積極推動 6630 分鐘冰雪健身圈”建設,并建成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范區(qū)黑河市輔助區(qū),著力完善當地冰雪基礎設施條件。
但總體而言,目前黑河市冰雪基礎設施水平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還需從多方面克服難題、革故鼎新,以此跟上市場需求和社會發(fā)展。具體而言,一是黑河市的冰雪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集中在滑雪場、冰雪公園等大型游玩場所內,公共區(qū)域覆蓋不夠均衡。近年來冰雪基礎設施總量雖然有所增加,但由于受到資金、技術及規(guī)劃等外部因素限束,導致設施在品質、維護及利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因而制約了當地冰雪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二是以滑雪場為代表的冰雪服務場所配套性、綜合化程度較低,對于高端項目和深度度假的保障不足,導致運營主體的接待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15-16]。如往返滑雪場的交通運輸不夠便捷,滑雪場的設備老舊、服務不成體系;配套的住宿、餐飲條件較為簡陋,管理不夠規(guī)范;裝備租賃的品質不高、器材不全等。這些滯后的狀況都難以為游客帶來高品質的度假體驗。三是城鄉(xiāng)冰雪基礎設施建設仍需擴容增速,以此推動區(qū)域冰雪運動人口的進一步增加。當前黑河市的冰雪場地設施主要集中在滑雪、冰球等傳統項目上,面向及服務的受眾群體有限,缺乏對不同年齡段和興趣圈參與者的多樣化冰雪健身娛樂設施的布局,由此制約了當地冰雪創(chuàng)新型項目的開發(fā)和冰雪旅游內容的豐富。
2.3冰雪市場多元但品質有待升級
在拓寬冰雪市場方面,黑河市通過“冰雪 + 體育 + 旅游”的融合模式吸引游客,如打造出五大連池山口湖風景區(qū)的“冰上火鍋”、霧淞景觀與冰雪娛樂項目等特色旅游產品,多向帶動區(qū)域經濟活力攀升。在 2024~2025 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動”期間,黑河市共接待游客449.66萬人次,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 10.02% ;實現旅游收入32.91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 19.52%[17] 。同時,黑河市還積極發(fā)展寒區(qū)測試產業(yè),投資建設全國首個寒區(qū)國家級封閉自動駕駛測試場和亞洲首座四季低溫試驗場,吸引170余家國內外企業(yè)合作[18],推動冰雪經濟向高質量發(fā)展邁進。
但受限于地理區(qū)位偏北和經濟基礎較弱的制約,黑河市在冰雪產業(yè)市場開發(fā)與產能升級方面仍存在較多發(fā)展瓶頸。如冰雪產業(yè)鏈條不完整,尤其在裝備制造業(yè)上存在短板,相比于七臺河等地區(qū)較為完善的冰雪裝備制造體系[19],黑河市在冰刀、滑雪板等專業(yè)裝備加工方面發(fā)展緩慢,冰雪產品附加值低,領軍企業(yè)實力不強。又如冰雪旅游開發(fā)程度有待加深,愛輝區(qū)雖然規(guī)劃了“冰雪+”的主題旅游線路,但配套服務相對粗糙,對民俗冰雪文化的挖掘和體現不夠充分,冰雪創(chuàng)意產品開發(fā)不足,缺乏有影響力的冰雪旅游品牌,難以形成持久的消費吸引力。此外,黑河市在冰雪市場拓展、跨區(qū)域協作以及冰雪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也需要加速推進。除了滑雪等主要運動項目推廣較快以外,冰雪教育、冰雪研學、冰雪康養(yǎng)、冰雪經貿等相關產業(yè)尚未得到有效開發(fā)與整合,缺乏產業(yè)間的聯動與協同效應[20]。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到區(qū)域冰雪市場品質和產業(yè)競爭力的提升,也使得黑河市在后冬奧時代追求躋身冰雪運動名城之列的目標面臨嚴峻挑戰(zhàn)。
3黑河市冰雪運動名城建設路徑
3.1加強政策保障,豐富發(fā)展模式
黑河市如追求將自身打造成冰雪運動名城,需要從宏觀層面上加強政策引領,踐行科學且多樣的發(fā)展模式。可以預先借鑒國內外冰雪產業(yè)先進地區(qū)的成功經驗,結合黑河市的實際情況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為工作開展提供理論及路徑支持。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首先,可以推進產業(yè)集群發(fā)展模式[21-22],通過對同行同類企業(yè)的地理集中形成協同效應,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強冰雪市場競爭力。其次,要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23-24],做好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平衡,通過構建環(huán)保體系、實施綠色發(fā)展和維持生態(tài)運營,形成具有長遠生命力的冰雪產業(yè)體系。再次,要依托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模式[25-26],為黑河市冰雪產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提供賦能。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遷,創(chuàng)新已然成為推動冰雪產業(yè)升級和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黑河市應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與市場創(chuàng)新相結合,在冰雪設施建設、冰雪賽事組織、冰雪文化傳播等方面進行多向突破,不斷增強冰雪產業(yè)的穩(wěn)定性和吸引力。最后,在推進上述發(fā)展模式的過程中,完善相關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尤為重要。黑河市政府應合理搭建政策框架,對標冰雪產業(yè)中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加以扶持。政策的出臺應注重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為冰雪市場主體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可靠保障。如通過稅收減免、場地租賃優(yōu)惠等手段,激勵企業(yè)增大投入;以提供資金支持、擴大人才引進等方式,加速地區(qū)招商引資;推動地方冰雪產業(yè)標準化建設,參與完善冰雪場地及設施建設方面的行業(yè)規(guī)范,盡量杜絕冰雪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和安全事故;在環(huán)境保護、土地開發(fā)等領域,建立健全法律法規(guī),強化對市場秩序的監(jiān)督管理,全力保障冰雪運動名城的打造。
3.2聚焦體系建設,完善冰雪產業(yè)鏈
作為中國東北地區(qū)重要的邊陲口岸,黑河市應明確其在國家冰雪產業(yè)戰(zhàn)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積極將自身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冰雪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基地。為此,黑河市不僅要大力發(fā)展滑冰、滑雪等傳統冰雪運動項目,還應加快推動冰雪旅游、冰雪文藝、冰雪培訓、冰雪展覽、冰雪研學等多產業(yè)鏈條的整合,打造全方位的冰雪產業(yè)生態(tài)體系。通過“冰雪 + ”形式的產業(yè)融合,推進冰雪運動、冰雪經濟、冰雪文化的全面發(fā)展[27]。其中,在地區(qū)冰雪產業(yè)鏈上游環(huán)節(jié),要加大對冰雪裝備制造業(yè)和冰雪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通過加快對高附加值冰雪產品的自主創(chuàng)新研發(fā),聚焦結構、材料、精度等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的科技攻關,加強冰雪基礎設施的覆蓋率、專業(yè)性和多功能性,著力豐富冰雪市場供給及大眾參與的物質基礎。在冰雪產業(yè)鏈中游環(huán)節(jié),要注重滑雪場、冰雪公園等核心消費活動場所的配套化建設及智能化管理,借助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的應用提升綜合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增強游客在場館購票、景區(qū)導覽、裝備租賃、信息查詢等方面的便捷化、個性化體驗,確保黑河市有能力承接國際冰雪賽事和高端冰雪旅游需求。在冰雪產業(yè)鏈下游環(huán)節(jié),黑河市不僅要依托冰雪資源積極擴大冰雪消費、拉動內需,還應充分利用自身“一帶一路”關鍵節(jié)點城市、歐亞經濟聯盟重要交匯點的地理優(yōu)勢[28],大力同冰雪強國俄羅斯開展冰雪體育交流、豐富冰雪文旅活動、強化冰雪經貿紐帶,形成北向開放新高地。總體而言,黑河市應通過上游惡補短板的“源驅動”,中游提質增效的“穩(wěn)服務”,下游內外兼顧的“雙循環(huán)”,實現冰雪產業(yè)鏈的豐富與完善,以健全的冰雪產業(yè)體系助力打造冰雪運動名城。
3.3立足冰雪文化,擴大城市宣傳
黑河市冰雪運動名城的打造應充分考慮城市的資源稟賦、民俗特征和對外傳播,通過將文化資源要素引入滑雪度假區(qū)、高端冰雪賽事及群眾冰雪活動,從而拓寬冰雪產業(yè)的發(fā)展范疇。黑河市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8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5個[29],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可以充分賦予黑河市冰雪運動以絢麗底色。如圍繞最具盛名的五大連池冬捕節(jié),將文化旅游、山地觀光、礦泉養(yǎng)生、特色美食、冰雪娛樂貫穿一體,在有效拉動地方經濟的同時也能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或將代表滿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莫勒真大會延伸到冬季舉行,開展雪地拔河、雪地摔跤、雪地射箭、雪地珍珠球等新型文體娛樂活動,也有助于豐富冰雪運動形式,增進群眾健身參與,同步做好非遺文化傳承。黑河市要善于利用數字化媒體和社交平臺,積極進行線上推廣,擴大黑河市冰雪文化產業(y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此,可以效法冰雪大世界的成功經驗和有利做法:一要立足冰雪、依托文化,打造黑河市冰雪文化標志及活動品牌,持之以恒運營發(fā)展,不斷進行深耕培育;二要形成四季經營意識,在夏季即提前進行規(guī)劃布局、推介宣傳,以求在冬季旅游、諸項活動到來之前便形成市場預熱,最終利用民俗文化感染力創(chuàng)造消費高峰;三要重視自媒體及短視頻平臺的推廣效能,通過流量推介、“打卡”文化和病毒式傳播等渠道,打造出一兩個“爆款”黑河冰雪文旅活動,以此大幅縮減與冰雪運動名城的差距。
4結束語
黑河市作為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冰雪資源優(yōu)勢城市,具備將自身打造成為冰雪運動名城的潛力。但在依托稟賦資源優(yōu)勢發(fā)展冰雪產業(yè)的過程中,除了要維持群眾對于冰雪活動的有效參與以外,還需更多重視產業(yè)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完善和市場品質升級,以冰雪運動為引領,逐步推進城市向冰雪運動名城轉型。黑河市要牢牢把握后冬奧時代的有利機遇,以科學的規(guī)劃、外向的視野推促地區(qū)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為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注入新動能。同時,通過發(fā)揮北向開放新高地的戰(zhàn)略前沿作用,切實為我國冰雪產業(yè)的升級乃至國際冰雪文化的傳播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知樾,闞軍常.北京冬奧會精神遺產的價值闡釋與轉化路徑研究[J].冰雪運動,2023,45(6:77-82.
[2] 黃凱,張俏.從微末到恢弘:北京冬奧精神的凝聚、書寫與傳承[J].冰雪運動,2024,46(2):1-4,9.
[3] 鄒翔.冬奧效應,奏響新發(fā)展理念的樂章:創(chuàng)造奧運會和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典范[EB/OL].(2021-02-08)[2025-02-02].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0208/c1003-32025394.html.
[4] 李悅坤.后冬奧時代張家口“冰雪之城\"城市旅游形象傳播策略研究[J].西部旅游,2024(14):69-71.
[5] 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省產業(yè)振興行動計劃(2022-2026年)的通知[EB/OL].(2022-06-21)[2024-12-16].https://hlj.gov.cn/hlj/c108376/202206/c00_31186046.shtml.
[6]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省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fā)展激發(fā)冰雪經濟活力的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4-12-30)[2025-01-07].https://www.hlj.gov.cn/hlj/c115998g/202412/c00_31797130.shtml.
[7]電競小先鋒.探索黑河:體驗冰雪樂園的多樣魅力[EB/OL].(2025-01-07)[2025-01-20].https:/aijiahao.baidu.com/s?id=1820581895787511990amp;wfr=spideramp;for-pc.
[8]中國新聞網.中國邊城黑河\"界江冰雪樂園\"開園[EB/OL].(2025-01-08)[2025-01-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690307275080121amp;wfr=spideramp;for=pc.
[9]今日黑河.雪上飛馳的激情!孫吳縣億龍滑雪場正式開板[EB/OL].(2024-12-22)[2025-01-20].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B: MzAwMDM4MTEyOQ== amp;mid=2652551099amp;idx :=3 amp;sn =e d20c0d24a7419dfe07c1aff441cd806bamp;chksm τ1= 801a1eb0723454814c59d675fa3d23bb82ce17639a87d0abbfed46c7442c14bdc4fb20676361amp;scene=27.
[10]富玉忠.乘\"冬\"風,孫吳冰雪\"熱\"起來[EB/OL].(2024-03-17)[2024-12-26].https://www.hljsunwu.gov.cn/swx/c101314/202403/c11_281777.shtml.
[11]段新宇,王敬元,張研,等.黑河市文旅深度融合賦能地方經濟分析[J].農業(yè)展望,2024,20(2):52-58.
[12]公冶德裕.冰雪體育 + “點燃”邊城黑河活力:我市交出冰雪體育活動亮眼答卷[EB/OL].(2025-03-27)[2025-03-30].https://heihe.dbw.cn/system/2025/03/27/059427423.shtml.
[13]無限黑河.冰雪激情點燃友誼之火!2025中俄國際冬季體育系列比賽圓滿收官[EB/OL].(2025-02-23)[2025-02-25].h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M2Mzg1MQ 1== amp;mid=2652489590amp;idx
1amp;sn =3 (204號e77122097894c785310ed2df3a08294amp;chksm=8106f00102e19b636963f4db4b1953108213e50ec6376ba368b83c4ded45c91eeec1da375986amp;scene=27.
[14]央廣網.專項監(jiān)督保障百日行動,共促黑河冰雪旅游繁榮發(fā)展[EB/OL].(2025-01-21)[2025-02-02].https://hlj.cnr.cn/wlty/20250121/t20250121_527048123.shtml.
[15]高人,王飛,馬莉婭.亞冬會背景下省冰雪體育旅游提質升級路徑研究[J].體育學院學報,2025,43(1):48-55.
[16]李雨,張丹,潘寧.省冰雪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時空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冰雪運動,2024,46(5):54-59.
[17]那文晶.放大“亞冬效應”,黑河冰雪經濟強勢升溫[EB/OL].(2025-02-28)[2025-03-30].https://www.heihe.g0v.cn/hhs/c100748/202502/c11_322063.shtml.
[18]管建濤,王君寶,侯鳴,等.寒區(qū)試車讓\"冷資源\"點燃“熱引擎\"[N].經濟參考報,2025-01-13(8)
[19]曲鳳元.七臺河市發(fā)展冰雪體育產業(yè)基本路徑的社會學思考[J].山西青年,2018(13):28-29.
[20]趙笑遲,弓衡,李松梅.新發(fā)展理念下冰雪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邏輯關聯、現實困境及實踐路徑[J].體育學院學報,2024,42(5):40-47.
[21]程茂滕,張路.我國冰雪產業(yè)集群協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理論審視、內涵特征與實現策略[J].遼寧體育科技,2024,46(2):1-7.
[22]于明洋,潘書波.后冬奧時代沈陽市冰雪產業(yè)集群化發(fā)展策略研究[J].冰雪運動,2023,45(2):64-68.
[23]李長柱,朱嘉妮.新時代東北冰雪體育產業(yè)資源整合與協同發(fā)展策略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24,15(12):68-71,96.
[24]閆靜,劉光怡,徐詩視,等.我國冰雪體育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4(10):77-83.
[25]董潔,梁琳尉,郃峰.新質生產力賦能冰雪體育旅游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內在邏輯、現實梗阻及實踐路向[J].冰雪運動,2024,46(6):57-62,71.
[26]梁慧龍,王鄭.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東三省冰雪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價值與培育路徑[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4,32(8):141-143,155.
[27]張忠華,郭逸雪,劉遠洋,等.冰雪經濟價值鏈及優(yōu)化策略研究[J].中國商論,2024,33(20):82-85
[28]孫思琪,劉劍.自貿區(qū)黑河片區(qū)大通道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N].日報,2021-12-10(8).
[29]黑河文旅.非遺過大年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jié)在黑河這么過[EB/OL].(2025-01-17)[2025-02-25].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MzA3MzQ1NzM
xNg== amp;mid=2653475961amp;idx :=1 amp;sn ?= 2b6e300ed57 fb19933b66792750996c0amp;chksm τ1= 85aa656b232bdc7 1d349bd6d8385fd7a7fb7b662185a5bc0b2210d4bc7e dd4f65fd22fab3ba7amp;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