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25)20-0190-05
[Abstract] Under the \"Expanding South,Expanding West,and Advancing East\" strategy,introducing ice and snow resources to schools in southern regions can efectively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engaging 300 millon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ice and snow sports\".This study explores thevalue,challenges,and strategiesof introducing iceand snow resources to southern schools under the \"Expanding South,Expanding West,and Advancing East\" strategy.It analyzes the practical value of introducing ice and snow resources to southem schols under the current strategyand clarifies theexisting challnges,including limited time resources,scarcityof venue resources,lack of ice and snow-related curicula,and significant safety hazards.Based on this,strategies such as introducing iceand snow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system,school community cooperation to send ice and snow,family members participating in iceand snow sports,and guiding capital tobuild ice and snoware pro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to southward campuses.
[KeyWords] Ice and snow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xpanding South,Expanding West,and Advancing East\"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重點課題(項目名稱:跨學科主題教學背景下實施課外體育作業的邏輯、路徑與策略,項目編號:2022GA050);湖北民族大學2025年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項目名稱:“南展西擴東進”戰略下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的價值、困境與進路,項目編號:MYK2025020)。
作者簡介:牟涵(2002一),女,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瞿德威(1977—),男,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課程、小學健康教育、小學體育教育。
通信作者:王先茂(198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E-mail:wxm__0214@163.com。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提出,我國冰雪運動參與人群規模逐漸擴大,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的參與度顯著提升,為冰雪運動的推廣普及注入了新的活力[1]。202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2提出,要深人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加快發展冰雪運動,推動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為冰雪運動進校園作充分準備。“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是國家體育總局在《“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3中提出的重要發展方向,旨在推動冰雪運動從傳統的北方地區向南方、西部和東部地區拓展,促進冰雪運動的全民普及,該戰略對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由于南方地區受地形、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程受阻。鑒于此,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和實地考察法,探討“南展西擴東進\"戰略下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的現實價值,剖析其中的實踐困境并提出推進策略,對推動我國新時期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與穩步前行具有重大意義。
1“南展西擴東進”戰略下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的現實價值
1.1推動學校體育公平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基礎性工程[4]。將冰雪運動引入南方學校,能充分發揮校園教學的內在活力,對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與南方相比,北方因其獨特的氣候和天然環境,冰雪運動發展獨具優勢。南方學校則以傳統體育項目為主,而冰雪運動則長期缺位,發展進程較慢。在“南展西擴東進”戰略的推動下,將冰雪運動融人南方學校,能夠打破地域和文化限制,縮小南北體育教育差距,推動教育公平的實現。其次,南方學校引人冰雪資源,能夠擴大冰雪運動的普及范圍,增加南方冰雪運動參與人口基數,逐漸打破冰雪運動為北方專屬運動的認知壁壘,使南方學生與北方學生一樣享有冰雪資源,促進冰雪資源公平分配,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建設教育強國目標夯實基礎。總之,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能打破固有的認知壁壘,對推動體育教育公平、區域協調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2助力冰雪運動產業穩步發展
自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冰雪產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指出,要以冰雪運動帶動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2]。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能有效帶動冰雪產業的發展。其一,有助于冰雪運動推廣,壯大冰雪消費群體。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有利于豐富課程體系,培養青少年冰雪運動興趣,為相關產業輸送潛在愛好者和參與者。同時,在購買相關產品過程中,還會形成大規模消費浪潮,擴大未來冰雪消費市場。其二,有助于冰雪產業儲能,培養冰雪運動人才。南方學校引人冰雪資源,設置冰雪運動課程,能提高青少年對冰雪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為冰雪產業培養運動員、教練員、管理人員等,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其三,有助于冰雪事業發展,增強各方合作能力。南方學校引人冰雪資源,推動當地建設滑雪場或與校外場館合作,完善基礎設施。同時,開展“冰雪 + ”模式,帶動當地冰雪產業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局面。基于此,冰雪運動進校園是一項長期有效的舉措,對冰雪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3助推青少年體育高質量發展
青少年體育的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學校體育教育。2022年《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將專項運動技能細分為六大類[5],其中冰雪類和新興體育類運動被納入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冰雪運動作為新興項目,具有獨特魅力,吸引著廣大青少年參與其中,對助推青少年體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一,創新課程內容,拓展教學模式多元化。冰雪運動作為新興項目,在校園中開展有利于拓寬體育教學內容,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運動選擇,在提高青少年體質的同時,促進青少年心理素質的全方位發展。其二,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提升。冰雪運動對青少年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冰雪運動在低溫環境下開展,有助于增強青少年機體免疫功能和身體素質,為體育中考和體育高考奠定運動基礎。其三,為青少年體育發展創設多元環境。冰雪運動要求低溫、高海拔的自然環境,且設施條件要求嚴苛,這為青少年體育發展創設了不可多得的體驗情景。青少年在參與冰雪運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接觸到冰雪運動本身,更能體驗到低溫、高速、刺激、驚險的體育運動場景。這種環境的創設,有效拓展了青少年體育參與的體驗感,培養了青少年應對挑戰、適應不同環境的綜合體育素養,是推動青少年體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2“南展西擴東進”戰略下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的實踐困境
2.1 時間資源有限
冰雪運動屬于季節性運動,受氣溫、環境、區位等多種因素制約[6]。在南方,開展冰雪運動面臨時間資源緊缺的問題。
其一,氣候與季節限制。南方氣候溫暖,雪季短,冰雪周期僅2~3個月,冬季氣溫較高,天然冰雪資源不足,限制了冰雪運動的開展。
其二,學校冰雪課程時間缺乏。受氣候和文化差異影響,南方學校很少設置冰雪運動類課程,尚未建立完整的冰雪課程體系。通過與南方學生交流得知,即便當地有天然滑雪場,冰雪課程時間也較短,每周僅一兩節且多集中在冬季。因此,冰雪運動只能作為體驗類課程。
其三,場館商業化,教學時間成本過高。學校與滑雪場合作時,滑雪場作為商業機構,主要面向游客,能提供給學生的接待空間和時間有限,制約了學生冰雪運動技能的發展和提升。
綜上,合理安排時間資源對南方冰雪運動進校園至關重要。
2.2 場地資源緊缺
冰雪場館場地是開展冰雪運動的必要條件,是南方學校發展校園冰雪運動的重要前提。當前,冰雪場地資源緊缺是阻礙南方學校開展冰雪運動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冰雪運動場地對地理氣候條件要求苛刻。以秦嶺一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為例,緯度低,多為高溫高濕氣候,無法滿足冰雪運動所需的低溫、干燥氣候環境。同時,南方地區冬季冰雪周期短、降雪量不足,難以形成天然冰雪運動場地[7]
另一方面,除去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南方地區的冰雪場地建設多為室內場地,建設成本高昂,維護運營管理成本更是需要長期且巨額的資金投入,這導致南方學校難以承擔修建冰雪場地的成本。因此,南方學校通常沒有冰雪場地,無法在校內開展冰雪實踐課程。
此外,雖然南方已有部分天然滑雪場,但雪場多位于高山地區,交通不便、海拔過高。除了部分鄉鎮中小學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多數學校往返雪場均需考慮往返途中的交通成本、人員投入、學校其他既定課程計劃等因素。
因此,區位因素也制約著絕大部分學校無法共享少有的冰雪運動場地。
2.3冰雪運動類課程教學效果欠佳
冰雪運動進課堂是推廣冰雪運動的主要形式[8]但南方學校在該領域存在一定缺陷。
一方面,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質量難以保障。南方學校體育教師冰雪知識和技能儲備不足,掌握的冰雪技能和知識有限,無法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難以滿足教育需求,進而影響教學質量。此外,南方學校開展校園冰雪運動起步較晚且時間有限,冰雪運動課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開展方式多為學生前往雪場,教學質量難以保障。
另一方面,教學內容參差不齊,教學深度不夠。目前,我國南方學校冰雪體育教材內容、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存在內容單一、缺乏規范標準等問題。且校園冰雪運動區域一體化、大中小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尚未有效貫通,影響了冰雪運動課程整體效能的發揮。同時,受氣候影響和商業性滑雪場因素制約,冰雪運動課程多呈現重體驗、輕教學的固化現象,導致教學內容淺嘗輒止,學生無法完全掌握冰雪運動技能。
綜上,這些因素致使南方學校冰雪運動教學效果欠佳。
2.4冰雪運動進校園存在安全隱患
冰雪運動在以其獨特魅力和對身心發展的正面效應給青少年帶來益處的同時,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
首先,冰雪運動自身具有危險性。冰雪運動是一項高風險的戶外運動,雪道條件復雜、技術難度大、運動速度快,在滑雪過程中極易發生意外傷害。例如,對滑雪設備掌握不熟練以及在高速運動中碰撞或失控,都可能造成嚴重的運動損傷,危害人體健康。
其次,冰雪運動開展環境險峻。一是冰雪運動開展環境為冷環境,低溫條件會制約人體適應運動需求的能力,從而降低運動表現。二是滑雪場多建在高山上,地形陡峭,稍有不慎,就極易發生受傷情況。
最后,滑雪場距離遠,增加了行車風險。滑雪場多位于高山上,海拔較高。學生前往滑雪場需乘坐大巴或校車,冬季路況復雜,冰雪路面濕滑,山區道路狹窄、彎道多、能見度低,增加了行車風險。因此,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安全隱患亟待解決。
3“南展西擴東進”戰略下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的推進策略
3.1因地制宜引冰雪,鼓勵“山腳下的學校先行”
校園冰雪運動以青少年為主體,對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至關重要[9]。學校作為校園冰雪運動發展的主戰場,需在考慮時間利用效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
其一,遵循“山腳下的學校先行\"原則,合理利用時空資源。按照“15分鐘健身圈”的設定,選擇山腳下的學校,即距離雪場較近,從學校步行不超過 15min 范圍內即可到達雪場的學校,進行科學規劃。優先考慮此類學校在冬季定期開展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甚至可以開設常態化的冰雪課程。由體育教師或班主任等專職人員帶領學生前往雪場開展冰雪課程教學,此舉亦可減少山區冰雪道路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距離較遠的學校則可依托校社合作開展冬令營等實踐模式,定點定時開展冰雪教學。
其二,轉變思路,注重運動技能的遷移價值,助推冰雪“旱地化”。南方學校可推進“冰轉輪”的發展思路,開發適合本校的旱地仿冰項目,如輪滑課、滑板課等。這能夠簡化學習難度,降低教學成本,促進旱地冰雪運動在校園內的普及。
3.2校社合作送冰雪,依靠社會力量解決資源瓶頸
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需要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合作機制,加強南方學校與體育企業等部門的合作,拓寬教學渠道。
其一,定點定時開展冰雪實踐基地建設。對于距離較遠的學校,學校應與滑雪場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開設冬令營或研學旅行活動,突破距離限制,明確雙方責任義務,確保合作穩定可持續發展。同時,優化專屬場地與設施,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冰雪運動。
其二,加強冰雪師資建設。學校與冰雪企業合作,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培訓模式。外聘校外冰雪教師走進學校,充實教學團隊,引進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并進行經驗分享。同時,鼓勵校內教師參與校外冰雪運動培訓和交流活動,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
其三,共享冰雪資源,實現共贏局面。在校社合作模式下,學校根據自身開設的冰雪課程選擇能夠提供相應場地的企業,租用冰雪場地,解決學校冰雪場地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這一舉措也可維持滑雪場的正常運營,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的互利共贏。
3.3家庭成員上冰雪,以生活化情境鞏固冰雪技能
家庭是學生體育素養培養的重要場所[10],是青少年接受體育教育的起點[1]。在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過程中,家長的參與起著重要作用。加強家校合作是確保冰雪運動在校園內有效推廣與深入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加強家長對學生冰雪運動的引導與支持,是營造良好冰雪運動氛圍的有效舉措。
第一,在日常教育中,家長可以與孩子一同觀看冰雪運動教學動畫、冰雪運動比賽、冰雪運動知識等視頻,加深學生對冰雪運動的認識,激發其興趣。通過學校引導、家長配合,共同營造良好的冰雪運動氛圍。
第二,要適當布置體育(冰雪)家庭作業。體育作業有助于填補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之間的差距[12],可作為學校、社區、家庭體育一體化發展的支點,向家長宣傳健康政策,培育家長的健康意識與能力[11]。鑒于學校冰雪師資、場地、課程有限,文/體教師均可立足自身學科課程任務,布置周末或寒暑假冰雪課外作業,鼓勵學生在家長陪同下體驗冰雪運動,進而達成運動量要求、掌握技能或完成冰雪運動之后的運動體驗小作文。
第三,為確保冰雪運動教學效果,學校要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強化過程性評價,以更科學、合理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家長應及時向老師反饋學生在課外進行冰雪運動的學習情況,將其納入期末考核標準,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3.4引導資本建冰雪,以產業行業力量確保冰雪質量
體育產業作為體育強國建設的關鍵領域,對推動南方冰雪運動進校園具有重要支持作用。為更好地發展冰雪產業,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強化政府投入,消除利益壁壘。在項目投資方面,通過政府出資、企業出力,在校園周邊投資建設學練一體化的冰雪運動中心,形成“1小時冰雪活動圈”,讓南方學生有開展冰雪運動的場所。同時,可依托行業力量為學生提供更專業的人才保障,減少冰雪參與過程中的運動損傷。在財政補貼方面,政府要對冰雪產業技術和場地成本進行補貼,避免企業過度支出。在消費補貼方面,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降低消費者在交通、門票等方面的支出。還可與抖音、美團等大型網絡平臺合作,在互聯網平臺嵌入消費補貼,降低學生參與成本,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冰雪運動[13]
二是科技賦能,促進校園冰雪AI化。人工智能是助推中國體育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14]。針對南方少雪地區,企業可投資在校園建設AI角和陸地滑雪模擬平臺,引入VR冰雪電競,將冰雪運動智能化引入課堂,并開發一系列高質量的冰雪體育教育在線課程,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冰雪運動體驗。
4結語
南方學校引人冰雪資源是實施我國冰雪運動進校園計劃的重要環節,也是推廣和普及冰雪運動、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目標的重要途徑,對提升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具有直接促進作用。當然,需辯證看待南方學校引入冰雪資源的益處,理智響應并落實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部署,這才是學校體育發展的正確道路。學校作為育人主陣地,應適時引導、指導和幫助青少年認識、掌握、熱愛冰雪運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發揮家校合作的合力,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助力;借助社會資本的實力,開拓學校體育的育人場景,讓學生在更豐富的環境中成長成才。總之,在“南展西擴東進”戰略的支撐下,需充分發揮各界力量,協同合作,才能有序有力地推動冰雪運動在南方學校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王磊.扎實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EB/OL].(2024-11-08)[2025-06-13].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001265/n20067664/c28241761/content.html.
[2]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EB/OL].(2024-11-06)[2025-06-1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1/content_6985080.htm.
[3]體育總局.體育總局關于印發《“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2021-10-08)[2025-06-1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26/content_5644891.htm.
[4]李濤,黃嘉欣,王娜,等.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均衡發展水平測量一—基于全國東中西部五省份的實證調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5(2):19-36.
[5]季瀏.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實踐中的疑惑與解答——《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專家解讀[J].體育教學,2022,42(6):4-5.
[6]吳愛兵.網絡空間的冰雪文化參與:行為特征、價值轉向與失范[J].體育與科學,2022,43(1):13-19.
[7]曾羽,舒顏開.后冬奧時代我國南方冰雪運動發展的SWOT分析與策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3):197-200,248.
[8] 張世平,駱秉全.北京市中小學\"冰雪運動進課堂\"的可持續開展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33(1):56-61.
[9]趙晶,李紫薇.體育強國建設背景下中國冰雪運動發展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4,50(4):88-94.
[10]王明悅,王先茂,杜小玲,等.學校體育參與主體研究的現狀、不足與展望[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5,33(5):176-179,283.
[11]王先茂,王健,魯長芬,等.學校、社區、家庭體育一體化發展困局、域外經驗與發展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45(3):112-118,126.
[12]向石天,王先茂,高紅云,等.四十年來我國體育作業研究的議題、不足與建議[J].湖北體育科技,2025,44(2):86-91,118.
[13]李岫儒,柴嬌.政府補貼激勵下冰雪服務質量提升的演化博弈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2,41(4):14-21.
[14]李穎,王先茂,杜玉彬.人工智能視域下我國學校體育研究綜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25,24(1):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