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化進程加速演變、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推進的背景下,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為區域內貿易與投資合作注入強勁動力。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涵蓋眾多成員國,通過降低關稅壁壘、簡化貿易程序、強化投資保護等舉措,有力促進了區域內貨物、服務、資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在此背景下,跨境產業鏈成為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模式,各國企業依托自身比較優勢,在跨境產業鏈中承擔不同環節的生產與服務職能,實現資源高效配置與價值共創。本文聚焦RCEP框架下跨境產業鏈融資模式創新,以長三角制造業集群為研究對象,深入探究其跨境產業鏈融資創新模式。研究發現,創新融資模式能有效破解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融資困境,推動產業協同發展,為其他地區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RCEP框架;產業鏈融資;長三角制造業
引言
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制造業集群發展成熟,擁有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和強大的產業競爭力。隨著RCEP的實施,長三角制造業集群積極融入全球跨境產業鏈,加強與RCEP成員國在制造業領域的合作,跨境貿易與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然而,在跨境產業鏈發展過程中,融資難題成為制約長三角制造業集群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傳統跨境融資模式在融資效率、成本、風險控制等方面存在諸多局限性,難以滿足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多樣化的融資需求。因此,探索RCEP框架下跨境產業鏈融資模式創新,對于解決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融資難題、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
在RCEP框架下,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的蓬勃發展對融資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為解決現有融資難題提供了創新路徑。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其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原理與優勢顯著。從應用原理來看,區塊鏈技術通過構建多方參與、共享的分布式賬本,將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金融機構等,都將其納入這個網絡中[1]。而每個交易信息都會被記錄在區塊鏈上,形成不可篡改的交易鏈條,所有參與方都可以實時查看和驗證這些信息,從而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這種去中心化的特點打破了傳統供應鏈金融中信息孤島的局面,使得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能夠更加高效地協同運作。其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可增強信息的可信度,由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交易信息一旦被記錄就無法被篡改,從而大幅度降低了信息造假的可能性,這也使得金融機構更加準確地評估企業的信用狀況,降低信貸風險。其次,提高了交易效率,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流程繁瑣,涉及多個環節和多個參與方,信息傳遞和審核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而區塊鏈技術可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和自動驗證,大幅度縮短了交易時間,提高了資金流轉速度。最后,降低了交易成本,通過智能合約等技術手段,區塊鏈可以自動執行合同條款,減少了人工干預和中間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運營成本。
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具有多種形式,其中應收賬款融資和存貨融資是較為典型的應用,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中,核心企業將其與供應商之間的應收賬款信息上鏈,供應商可以將這些應收賬款作為質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金融機構通過區塊鏈可實時獲取應收賬款的真實信息,包括應收賬款的金額、到期日、交易背景等,快速評估風險并作出融資決策。一旦融資申請獲批,資金可以迅速到賬,解決了供應商的資金周轉問題。同時,核心企業也可以在區塊鏈上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增強了金融機構的信心。存貨融資模式則是將企業的存貨信息上鏈,金融機構根據存貨的價值和流動性為企業提供融資。通過區塊鏈,金融機構可以實時監控存貨的狀態和位置,確保存貨的安全和真實,企業可利用存貨融資獲得資金,用于生產經營或擴大規模。
此外,該模式對解決信息不對稱、提高融資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這是由于在傳統供應鏈金融中,信息不對稱是導致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原因之一[2]。供應商和金融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金融機構難以全面了解供應商的經營狀況和信用風險,往往要求供應商提供大量的抵押物或擔保,增加了融資難度和成本。而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打破了信息壁壘,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和透明化。金融機構可以隨時獲取供應商的交易信息、財務狀況、信用記錄等,更加準確地評估其信用風險,降低了對抵押物和擔保的依賴。同時,供應商也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提高了融資效率。此外,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功能可以自動執行融資合同的條款,減少了人工操作和糾紛,進一步提高了融資效率。例如,在應收賬款到期時,智能合約可以自動將款項從核心企業賬戶劃轉到供應商賬戶,確保了資金的安全和及時到賬。
二、跨境產業投資基金創新模式
在RCEP框架下,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以及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的不斷拓展與深化,傳統融資模式在滿足產業升級與發展的資金需求方面逐漸顯露出局限性,跨境產業投資基金模式應運而生,成為推動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融資模式創新的重要路徑。從背景來看,RCEP的簽署與實施為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長三角制造業集群作為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積極融入RCEP框架,與區域內其他國家的產業合作日益緊密。然而,跨境產業鏈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涵蓋技術研發、設備升級、市場拓展等多個環節,傳統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難以滿足其大規模、長期性的資金需求[3]。同時,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跨境資本流動日益頻繁,為跨境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和資金來源。設立跨境產業投資基金的目標在于,一方面,通過吸引國內外多元化的資金,為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借助專業的投資管理團隊,對資金進行合理配置和有效運作,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為投資者帶來良好的回報。此外,跨境產業投資基金還致力于推動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與RCEP區域內其他國家的產業合作與協同發展,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
由于投資決策是跨境產業投資基金運作的核心環節,基金管理人組建專業的投資團隊,對潛在的投資項目進行全面、深入地調研和分析。投資團隊會從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發展趨勢、企業基本面等多個維度對項目進行評估,篩選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的項目。在決策過程中,投資團隊會充分考慮RCEP框架下的政策環境、貿易規則等因素,確保投資項目符合區域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并且,基金管理人還會建立嚴格的風險控制體系,對投資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和預警,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以保障基金資產的安全[4]。而跨境產業投資基金的收益主要來源于投資項目的分紅、股權轉讓收益等,在收益分配方面,基金通常會按照投資者的出資比例進行分配,同時也會考慮投資者的投資期限、風險偏好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一般來說,基金管理人會按照一定的周期(如年度)對基金的收益進行核算和分配,以確保投資者能夠及時獲得投資回報。在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方面,跨境產業投資基金可以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基金還能引入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人才,促進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升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借助參與國際產業合作和競爭的方式,以此推動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與RCEP區域內其他國家的產業對接和融合,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境產業鏈。
三、多邊金融機構合作融資創新模式
在RCEP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席卷而來,長三角制造業集群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正積極融入該進程中,跨境產業鏈不斷延伸與拓展。然而,跨境產業鏈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融資難題尤為突出,在此背景下,多邊金融機構合作融資模式應運而生,為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的融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在多邊金融機構模式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新開發銀行等,在跨境融資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亞投行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著“精簡、廉潔、綠色”的理念,致力于為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生產性領域提供資金支持。其成員國遍布亞洲及周邊地區,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影響力,新開發銀行則是由金磚國家共同發起成立的多邊開發銀行,旨在為金磚國家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融資支持[5]。這些多邊金融機構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專業的投資團隊和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能夠為跨境產業鏈上的項目提供大規模、長期性的資金支持。同時,還具有政策引導作用,能夠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標準,引導資金流向符合區域發展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項目,促進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而探討與多邊金融機構合作開展融資項目的機制與模式,則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在合作機制方面,首先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長三角制造業集群的相關企業、政府部門以及金融機構應與多邊金融機構保持密切的溝通與聯系,及時了解其政策導向、項目需求和審批流程等信息。通過定期舉辦高層對話、項目對接會等活動,并加強各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其次,還應建立風險分擔機制。跨境融資項目面臨著政治、經濟、法律等多種風險,從而降低風險對項目的影響,實現各方應共同承擔風險。在合作模式方面,可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模式,一種常見的模式是項目融資模式,多邊金融機構根據項目的資金需求和還款能力,為項目提供貸款或股權投資。項目發起人負責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并以項目的未來收益作為還款來源。這種模式適用于具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如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等。而另一種模式是聯合融資模式。多邊金融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或企業共同為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各方按照約定的比例出資,共同承擔項目的風險和收益。這種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此外,還可以探索公私合作(PPP)模式,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參與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風險的有效分擔。
與此同時,與多邊金融機構合作開展融資項目對獲取長期穩定資金、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從資金獲取方面來看,多邊金融機構具有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能夠為項目提供大規模的資金支持[6]。與傳統的商業融資相比,多邊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相對較低,融資期限較長,可有效降低項目的融資成本和還款壓力。這對于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上的重大項目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這些項目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建設周期較長,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而在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方面,多邊金融機構的合作融資模式可以發揮關鍵作用,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的發展離不開重大項目的支撐,如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產業園區的建設等。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提高區域的物流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促進產業的集聚和協同發展。通過與多邊金融機構合作開展融資項目,可以為這些重大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同時,多邊金融機構的專業投資團隊和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還可以為項目的規劃和實施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提高項目的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
四、結語
通過對RCEP實施帶來的機遇、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發展現狀與融資痛點以及傳統融資模式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跨境產業投資基金等創新融資模式,并闡述了其運作機制與優勢。這些創新融資模式能夠有效整合區域內金融資源,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增強風險防控能力,從而為長三角制造業集群跨境產業鏈的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但由于跨境產業鏈融資模式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策法規、金融監管、企業信用體系等多個方面。因此,在實踐過程中,還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強政策引導與協調,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建立健全企業信用評估機制,才能為創新融資模式的推廣應用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曹夢妍.產業鏈融資模式對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作用與優化策略研究[J].農場經濟管理,2025(03):43-46.
[2]白麗斐.加大對氫能產業鏈民營企業融資支持力度[N].上海證券報,2025-03-12(010).
[3]曹芳芳.論國有企業財務在企業新質生產力及供應鏈產業鏈發展中的融資支持作用[J].市場周刊,2025,38(06):108-111.
[4]王淑蕓.水稻產業鏈融資模式與風險管理研究[J].北方水稻,2025,55(01):121-123.
[5]康躍迪,張永禮.中國氫能源產業鏈投融資現狀與前景分析[J].物流科技,2025,48(02):172-176.
[6]殷高峰.碳化硅產業鏈受資本青睞融資熱有望持續[N].證券日報,2024-12-23(B02).
(作者簡介:張春芳,貴州財經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