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兩個故鄉
邵伯老家" 給我母乳一口口
吮吸" 又給了我玉兔一樣
活蹦亂跳的童年
小城真州" 給我描龍繡鳳的
錦緞" 又給了一片沃土
讓我深深地扎根
在邵伯" 只要同兒時的伙伴
相" 最愛叫我的乳名
而在真州" 喊我老師
早已是習慣性稱呼
夢中"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了
揚子江畔天靈塔的倒影
常在大運河里晃動
兩個故鄉" 共存
一個鄉愁
甘棠樹下
——邵伯大碼頭遺址
大碼頭的石階" 不改
古老的初心" 始終
將層次分明的歲月
置于甘棠樹下" 并讓
一級又一級的回望
升至歷史的高度
嘈雜的方言" 一談起
過往的碼頭氣象
那些已落地生根的
風土和民情" 就要
把乾隆的圣諭翻開
讓“碼”字" 找回
被砍掉的偏旁
我的夢鄉" 總有一枕
碧波" 載著月光
靜靜地流向遠方
注:古代,邵伯又叫甘棠。乾隆
下江南時,下旨把大碼頭的“碼”字,
去掉了偏旁
水鄉古鎮
古鎮的日子" 靠近最柔軟
的夢每天都被濺起
的水珠打濕" 也濕了
攻占娘4]的笑聲
古宅的屋脊" 吹過唐朝
的風" 下過宋朝的雨
明清時的燕子戀舊
常在中國水墨畫的
巢里" 孵出一窩窩
長翅膀的詩情
惹得老柳樹們
冒一粒芽
吐一口青
一把二胡" 把水巷深處
的酒香" 拉出了醉意
那夢中的小篷船
聽得一晃一晃
收獲的季節
成熟的" 豈止秋風中的禾稼
豈止河塘里的蓮子和菱角
還有楓樹的紅" 高天的藍
還有提燈的螢擂鼓的蛙
成熟的" 豈止它" 它,f門
還有我" 我們哩
秋天" 是被大地遼闊起來的
詞" 是金色的珍藏" 也是
爛熟于胸的渴望
棗林灣速寫
從晨光的門前" 繞過或高
或低的山丘" 一直彎到
月色的屋后" 林中的
紅棗" 比星星還多
稻花香里的蟲鳴" 以及那
潮水般的蛙聲" 已在用
大地的心情" 唱響了
《棗林啊棗林》
牛背上棲息著白鷺
它" 棲息在牛的脊背上
只用一條腿" 就撐起
比天空還大的夢" 它
飛出杜甫那首詩后
就沒有回過唐朝
它" 棲息在牛的脊背上
牛好像已習慣了一樣
照常低著頭吃草
抬起頭看山" 走走
停停毫不介意
看入神的夕陽" 也將它
懷里的余暉" 悄悄
關了過來
雨傘
夏日" 他在雨中獨自行走
只見被撐起來的日子
圓滿得熱淚橫流
是受傷的記憶被雷霆炸裂
還是鄉愁里的游子
正快步歸來?
閃電像攝影師按下的快門
每一拍" 都已深入
山河的骨髓
一個人的天空下" 自己
說出來的話
才能算數
水稻彎腰時
成熟了
更懂得感恩
彎腰是虔誠的姿勢
藍天
跟在水稻和收割機的
身后" 彎下腰來
一齊向大地致敬
雪的戀情
深藏已久的戀情
終于有了傾訴的機會
剔除掉聲音" 也能表達
天堂里最純潔的語言
她" 輕抬玉臂
把一捧捧愛意撒向人間
所有豐厚的給予
都是在沒有響動中完成
喊一聲:白衣天使
譽滿山河大地
九曲橋
夢里伸不直被曲解的腰肢
陽光" 卻輕松地滲入
彎來彎去的心事
它" 站在天空上面" 始終
說不清與云彩的關系
一腳晚霞一腳晨曦
剛送走桃林春風
又迎來芭蕉秋雨
它猜" 許是那流連忘返的
成語" 已將它和世界
連在了一起
聽“嘀嗒”時的聯想
之一
你的笑聲" 會被它
嘀嗒成一朵朵鮮花
如果你哭了" 它們
也同樣的淚雨滂沱
世界嘀嗒嘀嗒地變樣
你嘀嗒嘀嗒地老了
之二
上帝" 常常把手指按在
嘀嗒之間" 為人世把脈
盡管都已了然于心
卻不肯說出
之三
其實" 它們是一對
癡情的戀人" 嘀的
抵達" 與嗒的堅守
就像流星投入夜的
懷抱" 用灼亮的心
緊迫不舍
它們" 要愛出天涯
愛出海角" 愛得
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