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中國西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現居住著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等47個民族。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藝術風格。新疆各少數民族通過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形成了更加緊密的聯系,融合了不同民族的藝術資源,創造出新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使新疆藝術具有多樣性和獨特性。新疆民間美術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極大地豐富了油畫藝術語言。
一、美術語言下的新疆民間美術類型及其特征
新疆民族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創造出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體現了新疆地區勞動人民的獨特精神和美學風格,與其他藝術形式存在著顯著差異。
民間美術是一切造型藝術的本源,其形式結構、造型色彩具有很強的地域性藝術意蘊。新疆民間美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實用性,如生活用具、織繡的衣帽服飾、掛毯、地毯、艾德萊斯絲綢、裝飾品等;另一類是觀賞性,涵蓋了建筑藝術、壁畫、巖畫、雕塑等。這些民間美術不僅體現了新疆獨特的地域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歷史背景,還展現了新疆民間美術的獨特魅力和藝術價值。
新疆民間美術作品往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們不僅是藝術品,更是生產、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如新疆的彩繪葫蘆、哈薩克族氈毯、編織扎制等,這些作品在材料選擇和工藝制作上都體現了新疆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涵蓋了節日、習俗、信仰和藝術生活的方方面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新疆民間美術的造型和色彩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如龜茲克孜爾石窟壁畫、游牧民族的巖畫不僅美觀,而且富有寓意,體現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新疆各少數民族不同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不斷碰撞,產生了這些和而不同、各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這種地域性差異使得新疆民間美術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
這些品類除了具有民間美術的實用性、裝飾性、獨創性、地域性之外,還反映了新疆各民族的社會生活、歷史文化和風俗傳統。它們記錄了歷史變遷、文化傳承和社會發展的軌跡,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和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二、新疆民間美術在當代油畫中的應用
新疆民間美術造型獨特、色彩艷麗、紋飾精美,其形式語言一直是眾多油畫家提取繪畫元素的源泉,他們不斷從民間美術中汲取養分,體現出本土民間美術的強大藝術生命力。這些藝術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是了解新疆文化和歷史的重要窗口。民間美術在當代油畫中的應用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實踐,它結合了傳統民間藝術的精髓與現代油畫的創作技巧,展現出濃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
新疆民間美術中的圖案和紋樣豐富多彩,如花卉(牡丹、石榴、蓮花等)、動物(龍、鳳、孔雀等)以及幾何紋樣等,這些元素在當代油畫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藝術家們通過借鑒這些圖案和紋樣,創作出具有濃郁新疆特色的油畫作品,使得畫面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傳遞了新疆獨特的文化信息。在色彩與材質的融合上,新疆民間美術的色彩運用大膽而鮮明,常采用高純度的色彩進行對比和組合,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藝術家們巧妙地融合了這些色彩和材質元素,使得油畫作品在視覺上更具沖擊力和表現力。例如,他們會使用金箔、銀箔等材料來增強畫面的光澤感和層次感,或者借鑒維吾爾族刺繡中的色彩搭配來豐富畫面的色彩效果。如卓然木·雅森在油畫創作中有意用金箔、銀箔來處理人物的服飾圖案和背景襯托,使維吾爾族的審美情趣在作品中得到自然流露。這種創新性的運用方式不僅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效果,也展現了新疆民間美術的獨特魅力。在圖案裝飾性上,新疆民間美術的圖案設計獨特,構圖飽滿且富有節奏感,裝飾性極強。如薩迪尼江的《帕米爾雄鷹一一拉齊尼·巴依卡》,作品通過細膩的筆觸和鮮明的色彩對比,展現了拉齊尼·巴依卡英勇無畏的形象。畫面中的裝飾性元素如民族服飾、背景圖案等增強了作品的民族特色和視覺沖擊力。在造型方面,新疆民間美術往往簡潔概括,注重形象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充滿了生活氣息,為當代藝術創作提供靈感。藝術家借鑒民間美術質樸生動的造型特點,將其融人油畫作品中,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裝飾性。

新疆民間美術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工藝技術,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當代油畫創作中,藝術家通過描繪新疆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等場景來展現新疆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使得油畫作品在表達上更加具有深度和廣度。
(一)新疆民間美術的造型語言在當代油畫中的應用
特色鮮明的新疆民間美術造型元素為當代油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造型審美方面融合部分年畫花紙、剪紙皮影、門神紙馬、陶瓷器皿、雕刻彩塑、印染織繡等多種藝術形式。
新疆題材油畫創作中對民間美術造型的借鑒與融合趨向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民間美術造型的直接借鑒,如新疆的地毯圖案、民族服飾紋樣、建筑裝飾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圖形元素。當代油畫家將這些承載著新疆地區文化的圖形元素巧妙地融人作品中,使作品呈現出濃郁的地域風情,逐步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如畫家買買提·艾依提立足于新疆本土風俗人情,堅守現實主義創作道路,他的《早春》《農民夫婦》等作品中的春耕秋收和人物明顯具有少數民族的特點。《早春》主要反映了南疆農村早婚的落后習俗,表達了對這種習俗的關注和反思,體現了他的社會責任感和藝術擔當。其畫面中的少女形象服飾、發飾等都具有鮮明的新疆民間美術造型元素。這些民間元素不僅展現了新疆地區獨特的民族風情,也增強了作品的地域辨識度。作為新疆本土畫家,他采用比較本色的語言和簡樸的造型,使作品在展現生命平實和日常生活真摯的同時,又充滿了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
另一方面是通過現代藝術手法對傳統造型圖形進行解構、重組和創新,賦予其新的藝術生命。如畫家阿不都克里木·納斯爾丁,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疆現代性繪畫的開創者,他提倡把新疆傳統造型藝術的平面性、線條的采用融人創作中,通過對新疆自然風貌、人民生活和新疆地域文化的勾勒,以及平面裝飾的繪畫造型語言來表現地域特有的民族精神。他擅長將日常所見之景物,化為平面化的藝術圖形,突破空間透視與立體構成,創造出自己特有的繪畫語言體系。再如王光新、趙培智、莫合德爾·亞森等新疆油畫家,他們充分借鑒、吸收新疆民族民間美術獨特的紛繁、精巧、質樸的造型特征,以油畫語言對新疆的歷史、文化與藝術進行全面的展示與闡釋。
(二)新疆民間美術的色彩語言在當代油畫中的應用
新疆民間美術色彩豐富多彩,受自然環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歷史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色彩審美體系。新疆民間美術色彩追求鮮艷明亮,偏愛使用高純度的原色,如紅、黃、藍、綠、黑、白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這種色彩偏好在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的服飾和建筑中尤為突出。
在服飾上,維吾爾族婦女服飾色彩鮮艷,多用綢緞、絲絨制作,領邊、前襟、袖邊、底邊等處用民族圖案進行裝飾,以紅、黃、藍、綠、黑、白色為主。柯爾克孜族婦女喜歡穿上身搭配短裝或坎肩的顏色鮮艷的連衣裙,頭戴繡花帽,上面蒙頭巾。塔吉克族婦女則偏愛呢絨背心搭配絲綢長裙,繡花帽帽檐上垂著銀鏈珠飾,帽上蒙著頭巾,別有一番風情。新疆的傳統民居在建筑色彩上也體現了獨特的民族審美。例如,新疆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村的民居以藍調為主,色彩豐富而寧靜。再如新疆的民間繪畫,如麥蓋提農民畫,色彩鮮明,多用原色和間色,體現了刀郎人耿直豪爽、熱情奔放的性格。這些畫作在構圖、造型、設色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民間藝人賦予了色彩特殊的寓意,其色彩表現往往具有夸張性、裝飾性。在當代新疆題材油畫發展中,畫家借鑒融合夸張性的民間美術色彩語言進行創作,主要體現在對色彩的強化、放大和超越現實的描繪,以達到更加鮮明、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藝術效果。民間美術色彩夸張性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它往往采用高純度、高亮度的色彩,如大紅、大綠、大黃等,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營造出一種熱烈、喜慶、吉祥的氛圍。夸張性的色彩語言并不追求色彩的客觀真實性,而是超越現實,通過色彩的夸張和變形,來表達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和審美追求。在裝飾性色彩的表現上,主要是對繪畫物象進行歸納概括,最終達到高于現實生活的裝飾自的。這方面代表油畫家是新疆本土畫家趙培智,他尤其擅長描繪新疆的少數民族生活。趙培智的作品融合了東西方藝術的精髓,既有古典油畫的嚴謹和細膩,又有現代藝術的自由與奔放。在表現手法上,他的人物畫作品《白夜》以藍紫色系為基調,配以黃綠、橘黃、洋紅等,在維吾爾族人物服飾和背景的表現上用大面積的顏色平鋪,夸大表現,人物面部細節的精致處理、灰色調的巧妙運用等,使得他的作品色彩清新典雅、層次分明,同時又通過巧妙的光影處理,增強畫面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傳達出寧靜而神秘的情感氛圍,讓人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熱情、堅韌和樂觀。
再如努爾買買提·俄力馬洪,他的油畫作品以新疆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以及日常生活為主要題材,展現了新疆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如《故鄉凈土》《胡楊樹下》等作品,常常透露出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熱愛。在油畫創作中他運用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層次來表現畫面。在色彩選擇上,他運用新疆民族特有的色彩元素,如紅色、藍色、金色等,通過對比和調和,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增強了作品的民族特色。他通過油畫這一藝術形式,表達了對故鄉的熱愛、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是當代油畫藝術領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三、新疆民間美術在當代油畫創作中的進一步發展思考
一大批油畫家為了中國油畫發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在21世紀,我們更應該重新認識和反思中國油畫。當代油畫發展與其自身的民族文化精神是分不開的。從西方引進的油畫,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以其巨大的影響和所攜帶的文化能量,不斷地沖擊、侵蝕、同化著各個地方的當地文化。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更加需要找到符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尋找新的突破口。
首先,我們需要深人研究和理解新疆民間美術背后的文化內涵、歷史背景和民族特色,了解其圖案、色彩、構圖方式以及所承載的民俗故事和信仰,同時傳承新疆民間美術的傳統技藝,確保這些寶貴的藝術形式不被遺忘,并成為當代油畫創作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其次,我們要進行創新融合與跨界,將新疆民間美術的技法與油畫技法相結合,創造出新的表現方式。例如,將刺繡的細膩線條融入油畫的筆觸中,或將木雕的立體效果與油畫的平面構圖相結合。鼓勵油畫家與其他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如雕塑家、攝影師、數字藝術家)進行跨界合作,通過不同藝術形式的碰撞與融合,探索新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最后,在主題與題材的創新上,要以新疆獨特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和歷史遺跡為主題,創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油畫作品。在作品中融人新疆民間美術元素,增強作品的文化底蘊和視覺沖擊力。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當代社會的時代精神和審美觀念,使作品既具有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感。
當下,我們應更多地學習民間藝術的內涵與形態,挖掘新疆民間美術元素的獨特之處,吸取其精髓與精粹,將其融人當代油畫創作,以實現“和而不同”的藝術境界,使中國油畫在世界藝術之林占據獨特地位。
(新疆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王月月.新疆出土彩陶紋飾探析[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6.
[2]明芳.環塔里木艾德萊斯綢文化價值挖掘[D].阿拉爾:塔里木大學,2017.
[3] 肖旭藝.試論新疆當代油畫家買買提·艾依提的藝術創作特色[J].美術界,2017(2):92.
[4]葉慶慶.龜茲石窟壁畫的藝術風格研究[D].景德鎮:景德鎮陶瓷大學,2022.
[5]冰河.新疆古代游牧民族巖畫藝術探析[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110-1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