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童子軍到軍國主義侵略工具:日本少年團的成立及其嬗變

2025-07-31 00:00:00吳妙思
外國問題研究 2025年2期
關鍵詞:童子軍軍國主義青少年

20世紀初期英國童子軍運動傳入日本,此后10余年間日本少年團事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在日本近代國家急劇右轉的年代,日本少年團組織發(fā)展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后備軍事力量。從模仿英國童子軍的訓練方法,到吸收希特勒青年團的組織模式,在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展的背景下,日本少年團經歷了模仿、改造和轉向的過程。

國內學界對日本少年團的研究尚處起步階段,相關研究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將少年團作為近代日本教育政策的一環(huán),二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淪陷區(qū)、二戰(zhàn)時期日本殖民地奴化教育的手段,三是人物生平及其他研究的事例。①關于日本少年團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國內學界尚鮮見專門研究。日本學界的研究則主要側重史料收集與史實梳理,①對童子軍的日本本土化改造、團體組織的轉向原因、軍國主義的影響等方面的分析與反思稍顯不足。

本文擬以少年團的早期發(fā)展、本土化改造及其軍國主義轉向為脈絡,探討該團體是如何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松散組織,進人20世紀30年代后逐步向軍國主義轉變,在日本軍部和政府的壓制干預下演變?yōu)槭匦l(wèi)帝國大廈的“后繼者”的。

一、少年團的早期發(fā)展

日本的少年團體起源于明治時代,雖然幕府時期已經出現(xiàn)以武家子弟為對象的會津“白虎隊”、鹿兒島“健兒之社”等團體,1879年至1907年出現(xiàn)了與學校關系極為密切的“少年會”,但這些團體的訓練方法及組織形式,和后來的少年團大相徑庭。與世界接軌、帶有濃厚近代特色的少年團體是在1904年日俄戰(zhàn)爭后受英國童子軍影響才出現(xiàn)的。20世紀初,日本正處于明治維新后的快速現(xiàn)代化進程中,國家急須培養(yǎng)新一代的國民來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日俄戰(zhàn)爭勝利后,日本意識到青少年軍事訓練的重要性,1907年由英國軍官羅伯特·貝登堡(RobertBaden-Powell)牽頭成立的英國童子軍為日本提供了借鑒的模板。

(一)少年團的成立

1910 年翻譯家本恒太郎②深人研究了貝登堡所著《少年偵察》(ScoutingForBoys)等著作,并結合日本實際出版了《少年兵團》一書,成為建設日本少年團體的指導性著作。全書由偵察法、形跡法、動植物研究、野營生活、從軍法、保健法、救命法及武士道等八章構成。由于童子軍的概念雛形是貝登堡在布爾戰(zhàn)爭中培養(yǎng)的少年偵察兵,因此學習“偵察法”成為早期日本少年團體的核心任務。在培養(yǎng)偵察兵的基本素質方面,教官作為主導的職責主要有以下幾點:必須以“實習”與“競技”來引導少年;分組進行實習,以激發(fā)少年的熱情和向上精神為目標;務使少年們養(yǎng)成嚴格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應因地制宜提出適合的“競技”、組建輕便的“偵察隊”等。成員訓練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一、針對流于文弱、奢侈、優(yōu)柔等惡習,向“神州健兒”灌輸軍事思想,即日本自古以來的尚武立國、萬世一系、國威昌盛等思想。

二、戰(zhàn)時之際,偵察兵能夠巧妙地在敵占區(qū)周旋以偵察敵人的動向和形勢,事關戰(zhàn)事成敗。

三、偵察兵應該具有靈活的頭腦、敏捷的動作和秀拔的勇氣。

四、偵察運動可以強化尚武理念、鍛煉膽量、增強動作敏捷性以及強健身心。

五、偵察隊的組建,應以同齡少年6人為一組,每組選出偵察長和伍長各1人,若干組偵察兵編成一小隊,由偵察隊長即士官進行指揮監(jiān)督。

六、偵察兵必須進行宣誓,亦即宜對陛下盡忠;經常幫助他人;遵守偵察兵的法規(guī)。

七、偵察兵有必要學習偵察記號和名稱。例如,以動物名稱編組、學習用動物叫聲傳遞信息。

八、偵察兵為了完成偵察任務,必須熟知形跡法(追蹤動物、人、自行車以及微小動物形跡)野營法、人體救助法、保健法以及軍人道德——武士道。①

明治維新以后,日本大力推進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認為青少年的身體與精神素質是國家未來的基礎。英國童子軍制度強調紀律、忠誠、體力鍛煉和集體精神,同時其訓練方法所隱含的“偵察兵”培養(yǎng)正好契合當時日本希望通過教育培養(yǎng)良好臣民與軍事后備的目標。

1911年正值日英第三次結盟前夕,陸軍大將乃木希典隨日本觀禮團出席英王喬治五世加冕禮,其間目睹了英國童子軍的盛大活動并聽取了貝登堡本人的介紹,回國后便積極倡導建立童子軍。1921年日本皇太子裕仁游歷歐洲,并在愛丁堡檢閱了英國童子軍,回國后發(fā)表了支援少年團建設活動的講話,這為加快日本少年團建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1922年英國王子愛德華回訪之際,日本召開了第一次少年團全國代表大會,并設立了由政府主導的全國少年團的中央機關一一少年團日本聯(lián)盟。

(二)少年團的必要性

從1912年起,各地紛紛跟進學習童子軍經驗,日本少年團得到了快速發(fā)展。1913年9月,東京出現(xiàn)了地方性的少年團;1914年岳陽少年團、靜岡少年團、大阪少年義勇團相繼成立;1914年12月大日本少年團成立;1915年京都少年義勇軍成立。③每年新增團體數(shù)量持續(xù)攀升,僅1921年就新增369 團。③少年團組織發(fā)展得如此迅速,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東京少年團編寫出版的指導手冊《少年團指針》,在“少年團之必要”中寫道:

健全之精神寄于健全之身體,既是古老格言,也是嶄新事實。為了國家之將來考慮,不可不努力把其作為信條,(提高)國民之修養(yǎng)。最初我國急于吸收歐美文化,未考適否、未察利害,采用之、模仿之。甚至將我國體之精華之淳樸美德拋棄、奢侈之風蔓延、置淳厚人情于不顧以致輕浮至極,空被皮相之繁華迷惑,已有忘卻根本之精神之傾向。凡國家之興亡,不由人口之多少、兵器之精粗,實在國民之元氣、之精神。多有懦弱人民之國家衰微,多有熱誠愛國者之國家之興盛將名留青史。譽有二千六百年開國歷史之我國,偏居東海,進軍世界遲晚,僅由五十年短暫歲月,一躍列于世界一等國之班,全基于萬世一系之帝位賜予天皇之神威,及國民忠義之精神。如此,維持此國今日之盛運與日益之發(fā)展,必在于第二第三之國民,即鼓勵現(xiàn)在少年子弟之確乎不拔之愛國情操及義勇奉公之精神,此成之道如何!助少年弟子之學校教育,先養(yǎng)育其健實之身體,共養(yǎng)得健全之精神,方才我少年團之所起。①

日本少年團或完全照搬英國童子軍的指導思想、訓練方法或將其與日本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身體強健、精神健全的少年兒童以備未來之需。②而在少年團建設的思想層面,更多包含了日本武士道文化的影響因子,強調童子軍的培養(yǎng)關乎國運之盛衰,力陳建設之必要。隨著九一八事變的爆發(fā),日本軍部逐漸將少年團視為培養(yǎng)后備軍事力量的重要工具。

二、少年團的本土化改造

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迅速崛起為亞洲強國,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推進,國際和平主義思潮與民族主義、軍國主義思潮交織,日本政府開始意識到青少年教育在國家戰(zhàn)略中的重要性。國內方面,明治維新后的現(xiàn)代化進程加速,社會結構發(fā)生劇變,傳統(tǒng)的武士道精神與近代化的軍事需求相結合,促使日本政府將少年團進行本土化改造,逐步納人國家軍事化教育的軌道。

(一)少年團精神的武士道化

英國的尚武思想始于公元5世紀傳說中的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是英國“騎士道”的發(fā)端。其道德規(guī)范包括“執(zhí)勤時嚴陣以待”“保護貧弱者”“不加害他人”“為保衛(wèi)國家而戰(zhàn)斗”“重視名譽、誠直”“不違約”“以生命保護國家名譽”“與其廉恥茍活,勿如正直之死”“以德報怨,善待他人”“武士即紳士”等。與其相對,日本從封建時代形成的武士道思想具體包括“正義”“勇氣”“仁愛”“禮儀”“至誠”“名譽”“忠節(jié)”“克己”等。③

日本少年團在指導思想方面,接受英國的騎士道,并將“騎士道”闡釋為“英國武士道”,由此將童子軍精神與日本武士道對接,并將其作為少年團成員應該固守的思想精神。教官在精神方面應該明確:“少年偵察的目的在于除去國民的懦弱、鼓吹剛健的尚武精神、鼓吹與時代相適應的武士道。”④活用封建時代的武士道思想為少年團所用,是少年團的創(chuàng)辦者與支持者們處心積慮思考的主要問題。為了迎合日本走上帝國主義道路,配合國家逐漸右轉的現(xiàn)實,他們十分重視對幼小心靈的教化,并以當時日本社會僅用五十年間就躋身于世界列強行列的歷史,對少年團進行訓導,進而將中日甲午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都吹噓為“正義之戰(zhàn)”。因而,針對少年團的道德規(guī)范與精神培養(yǎng),他們將原有的武士道的德目調整為:

一、為陛下、國家盡忠之忠節(jié)乃武士的主要道德。因偵察兵也是武士,必須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不畏艱難地為主君和國家盡忠。

二、武士應該具備冒險精神和勇敢精神。武士應該避免不假思索的蠻干冒進。只有深思熟慮的“真勇”才是武士之魂。

三、誠實是不欺騙、不計私利私欲、不說謊、不違約。

四、正義是道理。武士是正義的守護者,以正義為友,根據(jù)正義行事。為正義而戰(zhàn)、而死,乃武士之榮譽。

五、忍耐與克己乃武士之兩大事業(yè)。

六、仁愛乃武士之“情”“淚”;扶助貧弱之心;攻擊猛虎之武勇、對待童子軍之溫柔。

七、武士應該重視名譽。

八、武士應該重視主君、父母、夫妻、兄弟、朋友之間的禮儀。

九、武士應該謙遜。自古偉人皆謙遜,猶如稻滿皆垂頭。

十、武士應該以質樸為宗旨。生活質樸、以余金施善或用于對國家社會有用之事業(yè),乃武士之本分。①

少年團的精神教育在武士道化的同時,也變相地強化了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和1890 年《教育敕語》的相關德目。將少年團置于天皇萬世一系的國體下,重新認識日本的國際地位及其對外關系,以培養(yǎng)其“愛國心”,進而從國民對國家的義務角度,強調少年必須在“品格”上成為健全的國民。

(二)少年團日本聯(lián)盟的神道體現(xiàn)

少年團的活動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訓練,更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灌輸。少年團日本聯(lián)盟的宣誓儀式、團規(guī)、徽章設計等,都旨在強化團員對天皇和國家的忠誠,培養(yǎng)“義勇奉公”精神,凸顯日本對少年團的神道教育與本土化改造。這種社會化過程使得少年團成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軍國主義思想,成為國家對外擴張的忠實支持者。

少年團新成員必須進行入團宣誓,誓詞如下:“我基于神圣信仰以我的名譽宣誓三點,一是尊神明、敬皇室;二是為人類、社會、國家盡力;三是遵守少年團團規(guī)。”②團規(guī)共十則,其內容為:“一是盡忠孝;二是光明正大、視名節(jié)為生命;三是有所作為、有益于社會;四是互為兄弟,以所有人為友;五是親近、熱愛動植物;六是信賴長上、服從領導;七是快樂、笑對困難;八是謙恭、宜禮儀端正;九是勤儉質樸;十是身心清凈。”③和英國童子軍團規(guī)比較觀之,十條內容雖然大體相同,但日本少年團更加強調“忠孝”與“名節(jié)”,體現(xiàn)了日本武士道思想的影響。

聯(lián)盟徽章及守護神則更具日本的本土化特點。從徽章角度看,與英國等西方國家以箭頭作為徽標意在為少年指明方向不同,日本少年團徽章的深層含義包括:徽章由日本三神器的“鏡”“玉”“劍”的形狀組合而成。“鏡”代表的是澄澈公平心境,“玉”則代表繁榮心境,“劍”

則代表的是意氣風發(fā)、開疆拓土、凈化現(xiàn)世的力量。徽章代表了少年團所行的“三指禮”。團員們以響徹云霄的“萬歲、萬歲、萬歲”的口號、以“時刻準備著”的標語來鼓舞士氣。這不僅與世界通行的誓詞相通,同時與日本獨有三神器信仰對接。少年團根據(jù)自身的深刻覺悟和信念,在神化、凈化日本的基礎上,完成神化、凈化世界的使命。①在少年團日本聯(lián)盟舉辦各種活動時,還會祭拜健兒的守護神,亦即神武天皇東征時的先鋒大將道臣命,其后代為日本初代征夷大將軍。聯(lián)盟以道臣命的“英勇果敢”來類比少年團團員,并以此來深化少年團對自己肩負使命的認識。道臣命的雕像曾作為大正天皇的寶物下賜給時任聯(lián)盟總長后藤新平,后藤新平再賜給聯(lián)盟,并將其安放在日光電氣精銅所少年團祭拜的先憂神社。 ②1928 年,已經繼位為昭和天皇的裕仁在東京筑地海軍用地接見了4210名少年團聯(lián)盟代表,后藤新平為其介紹了聯(lián)盟現(xiàn)狀。1932年,日本皇室北白川宮永久王出席了在東京青山憲法紀念館為少年團日本聯(lián)盟舉行的聯(lián)盟旗授予儀式。③此外,天皇與其他親王還多次視察了少年團的水上訓練、野營等情況。

少年團日本聯(lián)盟通過宣誓儀式、團規(guī)和徽章設計等形式、集體參拜神社、實施神道式等儀式,以及灌輸“日本是神國、天皇為現(xiàn)人神”的國體觀,體現(xiàn)出深厚的國家神道影響。其教育與組織形式將忠君愛國與神道信仰合一,用以培養(yǎng)對天皇絕對忠誠的“神國少年”。而少年團的本土化改造很快從精神走向了實踐,日本在中國東北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以及扶植溥儀傀儡政權期間,少年團成員組成慰問團到長春慰勞軍隊,部分少年團更是直接參與侵略戰(zhàn)爭與殖民開拓。《少年團健兒教育及其效果》一書中記錄道:“(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當時,在滿邦人少年團在槍林彈雨中活躍,平日的訓練效果如何已用行動說話。”④偽滿統(tǒng)治初期長春健兒團等團體的表現(xiàn)得到了日本軍部的高度贊賞,也使得他們開始把目光投向少年團這一組織形式。在軍國主義引導下,日本青少年走上了一條歧路,日本少年團逐漸顯現(xiàn)偽親善、真侵略的工具屬性。

三、少年團的軍國主義轉向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政府開始加強對青少年組織的控制。少年團的訓練形式逐漸從民間自發(fā)的童子軍式訓練,轉向由政府主導的軍事化教育。文部省通過頒布訓令,將少年團的活動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強調“敬神崇祖”“義勇奉公”等精神,旨在通過少年團培養(yǎng)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和軍國主義思想。少年團不僅參與軍事訓練,還積極參與“興亞運動”和“大東亞共榮圈”的宣傳,成為日本對外侵略的重要輔助力量。這種嬗變過程從少年團體的名稱更改與組織變化當中可以窺見一二。

(一)冠以“大日本”與“帝國”之名

1935 年,少年團日本聯(lián)盟更名為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這一名稱的變更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變化,更是日本軍國主義政策深化的體現(xiàn)。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的成立,標志著少年團從民間組織向國家機器的轉變,反映了日本政府在戰(zhàn)時體制下對青少年教育的全面控制,與對后備軍事力量的強烈需求,揭示了少年團在軍國主義擴張中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與儲備作用。

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在建制方面與之前相比出現(xiàn)了兩個重要的變化,一是修改原來的加盟盟約,除了重視以前培養(yǎng)精銳力量的健兒教育外,還鼓勵以學校為單位的健兒教育;二是將原有人團年齡提高,規(guī)定幼兒隊10至15歲,少年隊15至18歲,青年隊18歲以上。①從1937年版《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加盟團名簿》來看,聯(lián)盟團數(shù)共1231團,包含少年團員與指導者在內的團員數(shù)達到10 2591人。②至1939年,聯(lián)盟團數(shù)達1446團,團員總數(shù)達139147人。③在地域分布上,加盟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的少年團組織,除了日本本土全境外,還包括其他殖民地以及海外的少年團組織。根據(jù)1938年版的加盟團名簿,樺太(今庫頁島)有3團,臺灣117團,朝鮮13團,關東州2團,偽滿洲國10團,還有上海5團、天津1團、香港1團、新加坡1團入盟。從日本殖民地的團員人數(shù)來看,臺灣117團總人數(shù)達5092人,偽滿洲國1408人,朝鮮1141人,關東州709人。④這足以說明,日本少年團積極參與到日偽統(tǒng)治與經營之中。青少年帶著早已根深蒂固的軍國主義烙印,成為殖民地的開拓者、侵略行徑的執(zhí)行者與所謂“共榮”的“受益者”。成建制的青少年團體對被殖民地的青少年同化作用不可小,讓人降低防備的面孔、團體歸屬感的吸引、語言文化環(huán)境的營造,都在無形中構成了軍國主義的傳播“軟實力”。

在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迅速發(fā)展的同時,各細分領域的少年團體也不斷涌現(xiàn),如1922年成立的少年紅十字團、1937年成立的大日本海洋少年團以及帝國飛行少年團、大日本飛行少年團等都得到了長足發(fā)展。關于各類少年團體的總數(shù)量,1931年總團數(shù)6104團,到了1936年1月末總團數(shù)增加到15383團,5年間增加了9279團。③團體數(shù)量飛速增長的原因之一在于“昭和七年文部省訓令第22號”。1932年12月17日文部省配合軍部動向頒布該訓令,表達了對學校內的少年團教育的重視,具體強調“為防止變化局勢對少年的不良影響”“現(xiàn)存的少年團運動在內容上尚需改善”“政策的本質在于推進指導兒童學生的校外指導的社會生活”“培養(yǎng)敬神崇祖、社會奉獻、協(xié)同互助、規(guī)律節(jié)制、勤勞愛好等精神”“以期養(yǎng)成體質強健的健全國民、善良公民的素質”等。⑥

日本各地根據(jù)這一訓令紛紛設立學校少年團。為了進行聯(lián)絡指導、調查和輔導援助,1934年6月帝國少年團協(xié)會成立。協(xié)會以小學校為單位,通過全校師生的加入可以讓政府更好地組織控制青少年,以小學校校長為領導,從事培養(yǎng)指導者、創(chuàng)辦講習會等活動。與堅持國際路線和精銳主義的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相比,協(xié)會的發(fā)展勢頭更為迅猛,1936年帝國少年團協(xié)會入會團體數(shù)達907團,團員總數(shù)達290929人,到1940年更是猛增至1493團,團員628318人。①帝國少年團協(xié)會將少年團冠以“帝國”之名,行軍部與文部省統(tǒng)一行動之實。通過文部省訓令形式調動了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力量,觸達了更為廣泛的青少年群體,將原本屬于課余時間、特定人群的少年團活動延伸至在校時段、在籍學生,聯(lián)合學校少年團進行軍事訓練,亦即順應了文部省乃至國家整體右轉的形勢,配合軍部貫徹侵略方針政策、進行戰(zhàn)爭人才儲備。

(二)軍國主義侵略工具

1937年日本挑起七七事變后,開始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時期。為了配合戰(zhàn)爭,近衛(wèi)文磨內閣發(fā)起了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國際形勢上,1936年11月25日德日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xié)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三國軍事政治集團形成。此時在德國,童子軍的教育理念早已被置換為納粹主義,這給此后日本少年團的發(fā)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1937年10月,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和帝國少年團協(xié)會均加入了“國民精神總動員聯(lián)盟”,半年后在推動日德青少年團友好交流出訪問題上,兩個團體被選拔為日本少年團體代表,這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日本少年團組織的再次整合。1938年日本青少年團代表訪問德國,領隊時任文部大臣官房文書課長的朝比奈策太郎在紐倫堡大會受到了希特勒的接見,并有感于希特勒青年團的統(tǒng)一,決心對日本分散經營的少年團加以整合。

1941年1月,大日本青少年團成立,其以大日本聯(lián)合青年團為核心,合并大日本聯(lián)合女子青年團、大日本少年團聯(lián)盟和帝國少年團協(xié)會等三個團體,將全日本青少年自國民學校初等學科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編入其中,整體納入大政翼贊統(tǒng)治體系,由文部省管轄。②文部大臣兼任全國最高領導人、各道府縣團長由地方最高長官兼任,各校團長由校長兼任,實現(xiàn)了學校教育與軍事訓練一體化。大政翼贊會成立于1940年10月12日,該會本部、支部的職員由軍人、官僚、舊政黨黨員、大資本家、大地主、軍國主義分子及婦女團體領導人組成。其本質是以萬民為羽翼、支持天皇戰(zhàn)爭的精神總動員機關,由時任首相近衛(wèi)文摩擔任總裁,也是踐行近衛(wèi)新體制的推動機關。其核心綱領是“引導民眾實踐翼贊大政的臣道”。目的是推行軍國主義法西斯教育,實行侵略擴張。大日本青少年團的成立,增強了戰(zhàn)時體制對身為皇國臣民的青少年群體的控制力量,更加便于直接引導其為天皇、為侵略戰(zhàn)爭、為“共榮”獻身。

因與德國的盟友關系,大日本青少年團深受希特勒青年團的影響。首先,日本學習了希特勒青年團的強迫性。1939年德國發(fā)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10至14歲的男女兒童被強令參加男女少年隊,14至18歲男女青年分別參加男女青年團,19歲以上的男青年可以參加納粹沖鋒隊。”③大日本青少年團通過學校、鄰組為單位形成了半強制性的動員機制,其表現(xiàn)之一便是1943 年的“學徒勤勞動員”與“學徒出陣”。其次,日本模仿了希特勒青年團的制服與禮儀規(guī)定,大日本青少年團為成員設計了統(tǒng)一的制服、徽章等,以打造青少年的集體認同與軍事化形象。再次,從組織形式、指導機關、活動內容、精神核心等方面逐漸趨同,基本都以“孝忠祖國”為基本底色,即“奉體大御心,盡心奉公,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基于肇國精神,集正大之氣,培養(yǎng)堅定不拔的志操,合力邁向大東亞的興盛”“積身心一體之鍛煉,共同切磋,擴大進取創(chuàng)造之力挺身而出,各司其職”。①

除了軍事訓練外,大日本青少年團為了配合國家的“大東亞共榮圈新秩序”的建設任務,積極參與“興亞運動”。例如,組織義務勞動隊赴偽滿洲國進行“開發(fā)”,組織義務勞動為在全國設置的興亞室的運營賺取資金,積極參與“滿洲農業(yè)開拓團”的送行、分村活動、青少年義勇軍的宣傳活動,祭拜“護國英靈”、援助傷殘軍人及家屬以及積極參與“大東亞共榮圈的建設”“日本民族的使命”等宣傳活動。②通過這些活動可見,大日本青少年團不再是單純的青少年組織,而是徹底嬗變?yōu)槌袚麄鲊乙庾R形態(tài)、訓練未來兵員、支援戰(zhàn)爭生產等多重任務,全面服務于日本軍國主義的戰(zhàn)略工具。

結語

縱觀近代日本少年團的發(fā)展歷程,從模仿英國童子軍的民間組織,到成為戰(zhàn)時體制下國家控制青少年的軍國主義工具,其轉變軌跡清晰展現(xiàn)了日本社會右轉與國家總動員機制的擴展過程。少年團在戰(zhàn)前以培養(yǎng)德智體兼?zhèn)涞膰駷槊饾u將忠君愛國、軍事訓練等思想與活動內化為青少年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其覆蓋地域之廣、年齡段之寬泛,在日本發(fā)動的對外侵略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自九一八事變后,在文部省與軍部推動下,少年團全面納入國家教育與戰(zhàn)爭動員體系,成為“時刻準備著”的戰(zhàn)爭預備役。1941年整合為大日本青少年團,更標志其徹底服務于軍國體制,承擔起“帝國”的歷史使命。可以說,少年團的軍國主義化是日本通過教育手段進行國家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重要體現(xiàn),其歷史經驗提醒我們,青少年教育一旦脫離批判性與多元性,極易成為極端主義的溫床。戰(zhàn)后日本雖經教育改革,但軍國主義殘余依然在其中學教科書等方面若隱若現(xiàn),值得學界持續(xù)警惕與深入研究。

(責任編輯:董灝智)

猜你喜歡
童子軍軍國主義青少年
老年癡呆
詩歌月刊(2025年7期)2025-07-29 00:00:00
鐵血宰相的遺產
領導文萃(2025年13期)2025-07-22 00:00:00
青少年發(fā)明家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中國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中國火炬(2012年11期)2012-07-24 14:2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视频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午夜小视频在线|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一本色道久久88|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网|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国语少妇高潮|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福利视频|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久久一级电影|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产丝袜第一页|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久久77777| 亚洲最新在线|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jizz|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欧美a网站|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久久黄色一级片|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青草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国产91精品久久| 99草精品视频| 国产小视频免费| 综合色88|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91视频区|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九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亚洲网| 久久青草视频|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色老头综合网|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拍爱| 在线免费看片a|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2020极品精品国产|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色婷婷在线影院| 91九色国产在线|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