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部落因素與帝國博弈

2025-07-31 00:00:00賀婷
外國問題研究 2025年2期
關鍵詞:奧斯曼帝國庫爾德利亞

作為伊斯蘭世界最后一個輝煌時代的兩大帝國,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都曾深刻影響中東地區政治格局的發展和演變,而從薩法維王朝創立伊始,就因地緣政治和宗教等核心利益與奧斯曼帝國沖突不斷,沖突與對抗成為其建國200余年與奧斯曼帝國外交關系的主要表現形式。兩國也在不斷的沖突和對抗中初步建立起對自身民族和國家的認同,并最終分別構建起現代中東兩大國家一—伊朗和土耳其。居于中央集權國家周邊的部落,因自然地理環境和政治等原因,通常對中央集權國家認同感較低,是中東近現代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難以解決的頑疾。在近現代民族國家構建尚未完成的16世紀,定居在奧斯曼帝國和薩法維王朝周邊的部落成為影響兩國對內政策與對外交往的重要因素。部落的政治傾向和選擇,在兩國國家構建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理清周邊部落的作用,以及部落對兩國內政和外交的影響,都將有利于深入理解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關系的復雜性和曲折性。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關于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關系的研究成果頗豐,主要有弗雷德里克·斯蒂芬(Frederic Stephen)的《奧斯曼土耳其、薩法維王朝和莫臥兒王朝的穆斯林帝國》;道格拉斯·斯圖薩德(Douglas E.Steusand)的《伊斯蘭火藥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薩法維王朝和莫臥兒帝國》等,對于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百年沖突進行了翔實的論述,同時對部落在雙方關系進程中的具體事件進行了描述。①國內相關論著主要關注兩國歷史發展脈絡和沖突的原因、影響以及對近代中東國家關系發展演變的重要性,且較多從民族國家構建和宗教意識形態角度考察兩國關系,并未從部落角度進行深入探討。②

簡而言之,在長期的敵對關系中,戰爭與和談成為貫穿薩法維王朝時期的常態化事務,而影響兩國關系進程的因素頗多,學術界也對雙方關系探討頗豐,但是對于影響兩國關系的部落因素較少探討。歷史上,兩國交往的形式受到周邊部落的重要影響,而居住在兩國周邊的諸多部落成為兩國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考量。據此,本文將從部落角度出發,對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交往互動進行梳理,探討部落對兩國關系的價值和意義,分析部落對兩國外交和內政的影響。

一、薩法維-奧斯曼時期周邊部落的形成和特點

1501年,薩法維王朝開國君主伊斯瑪儀一世(IsmailI)在大不里士成功問鼎伊朗王權,開始了200余年的薩法維王朝時期。與此同時,西部的奧斯曼帝國業已立國200多年,成為橫跨歐亞非的強大帝國。16世紀并沒有現代民族國家框架內清晰的邊界概念,所以并不能將當時兩國周邊的部落放置于現代國際關系語境中簡單定義為邊境部落,因此,本文涉及的部落主要指居住在兩國傳統疆域內、成為兩國領土爭奪焦點的部落。在薩法維王朝將勢力拓展至奧斯曼帝國東部地區,即安納托利亞東部、阿塞拜疆、格魯吉亞等地和伊朗高原西南部的胡澤斯坦等地后,這些地區成為兩國之間政治軍事緩沖地帶,同時也成為兩國爭奪的焦點地區。當時生活在上述地區的部落主要為庫爾德諸部落和土庫曼諸部落,所以本文探討的影響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內政與外交的部落主要為土庫曼部落和庫爾德部落。

(一)土庫曼和庫爾德部落的遷徙與定居

在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并立時期,土庫曼部落③主要居住在安納托利亞東北靠近伊朗的邊境地區。關于土庫曼部落起源的觀點不盡相同,其中可以達成共識的是土庫曼部落是突厥人的一支,從公元6世紀開始自東向西遷徙,11至13世紀開始中亞河中地區定居。 至16世紀,伊朗高原共有三次土庫曼部落遷入的浪潮,掀起前兩次浪潮的主力軍是長期對峙的兩大土庫曼部落聯盟:黑羊王朝(KaraKoyunlu,1380—1469)和白羊王朝(Akkoyunlu,1396—1508),他們憑借部落聯盟軍隊占據了安納托利亞東部和帖木兒帝國②的大部分領土。黑羊王朝在控制伊朗和阿塞邊疆近一個世紀后被白羊王朝代替,白羊王朝和他的同族黑羊王朝一樣統治也較為短暫,其控制疆域從安納托利亞到呼羅珊地區,最遠到達波斯灣。③而第三次的浪潮則是從安納托利亞遷徙到伊朗高原,其主力為薩法維王朝建立作出突出貢獻的七大土庫曼部落。

早在奧斯曼帝國之前,庫爾德人作為生活在中東地區第四大古老民族業已長期居住于庫爾德斯坦。④目前,關于庫爾德人的起源并無確切史料可以考據,學者普遍認為庫爾德人與米底人(Meds)有著密切的聯系,應該是米底人的后裔,米底王國(約公元前678—前549年)位于現代的伊朗西部、伊拉克東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的交會之地。③現代考古發現證實,庫爾德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城邦時期的一塊泥板文書上記載的“卡拉達之地”(the landofQarda),經考證,“阿拉拉特山”(Mount Ararat)所在之地“卡拉達”的確在現今的庫爾德斯坦地區。③直到公元10世紀,庫爾德人的社會組織仍然是部落,以地方統治的地域分割為特征,在阿拉伯帝國衰落之際出現過具有半獨立性質的庫爾德國。據文獻記載,公元959年,庫爾德人建立了一個名為哈桑瓦西斯(Hasanwahys)的王朝,位于哈馬丹(Hamadan)周圍的庫爾德斯坦東部地區,對其他庫爾德部落有著強大的政治影響力。①

13世紀蒙古帝國的西征對庫爾德部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一個世紀后的帖木兒帝國又征服了庫爾德斯坦的大部分地區,使正在恢復的庫爾德部落遭受重創,脆弱不堪。帖木兒帝國曇花一現后,土庫曼部落聯盟開始崛起并逐漸向庫爾德斯坦滲透,其中以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實力最強,在短暫的黑羊王朝統治時期,庫爾德部落首領與其合作并恢復他們的權力。然而,在白羊王朝取代黑羊王朝后,庫爾德部落因為對黑羊王朝的效忠而再次受到迫害。而白羊王朝被薩法維王朝取代后,庫爾德部落則開始了在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相互爭奪中夾縫生存的歷史。

(二)土庫曼部落和庫爾德部落的特點

通過對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邊境地區的兩大部落土庫曼部落和庫爾德部落的起源和分布進行梳理后不難發現,這兩個部落既有相同之處,也存在著差別:第一,從土庫曼部落和庫爾德部落的起源來看,雙方作為族群都各自擁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由于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和文字記錄造成多種起源說的現象。土庫曼部落作為發軔于游牧民族的部落經過漫長的遷徙歷史到達安納托利亞高原、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地,并逐漸發展成為盤踞在今伊朗和土耳其邊境地區軍事實力強大的部落聯盟。而庫爾德部落作為長期生活在西亞北部庫爾德斯坦的土著居民,歷經千年逐漸形成聚居在高山地區的諸部落,常年生活的高地山區一帶決定了其易守難攻的地緣優勢和驍勇善戰的軍事優勢。

第二,從土庫曼部落和庫爾德部落的宗教信仰來看,雙方都在阿拉伯帝國軍事擴張和宗教傳播過程中集體皈依了伊斯蘭教。不同之處在于,土庫曼部落作為游牧民族在其皈依伊斯蘭教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融人了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而在其遷徙定居之處的安納托利亞地區正是多種宗教派別匯聚之地,其中蘇菲派和什葉派的信眾最多,土庫曼部落在接受伊斯蘭教過程中,大部分人選擇了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什葉派信仰。庫爾德部落在皈依伊斯蘭教前,大多數人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相對于土庫曼人最初信仰的原始宗教,瑣羅亞斯德教顯然更具有系統性和理論性,所以,庫爾德人的信仰基礎相對穩定。在阿拉伯帝國入侵后,大多數庫爾德人逐漸接受的是遜尼派信仰,這與土庫曼部落信仰的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斯蘭教有著明顯不同。

第三,從土庫曼部落和庫爾德部落的政治結構來看,雙方都屬于以部落為基礎的社會組織,也都經歷了從松散的氏族部落到部落聯盟的發展歷程。相比之下,土庫曼部落的內部結構等級制更加森嚴,等級劃分更加明確,而且在薩法維王朝之前已經建立過由土庫曼部落為主的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這與他們在長久遷徙過程中的部落發展不無關系,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必然會與當地居民進行融合,共同發展成幾個強大的土庫曼部落聯盟。而相對于土庫曼部落,庫爾德部落的部落結構更為簡單,總體上來說,庫爾德人的部落聯盟始終未能突破他們聚居的庫爾德斯坦地區。庫爾德人聚居的庫爾德斯坦地區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地形崎嶇,地理環境閉塞。特殊的地形一方面使庫爾德人在長期的外族統治下保留了自己的語言文化,而另一方面造成其社會發展明顯滯后于其周邊民族。

綜上,土庫曼部落和庫爾德部落在生存環境、宗教信仰和部落結構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相似性,兩大部落體系也各自擁有自己的獨特性。經過數個世紀的漫長遷徙,土庫曼部落在16世紀成為安納托利亞東部和伊朗西部中間地帶的主要定居民族,并在數次的權力轉換中成長為重要的政治力量,庫爾德部落作為世居在庫爾德斯坦的古老民族,一方面承受著外來軍事力量的打壓和控制;另一方面,部落內部仍頑強地保留自身獨特的文化認同。而這看似矛盾的相似性和異質性,成為16世紀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相互爭霸過程中影響兩國對外交往和對內政策的重要因素。

二、薩法維-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利益之爭

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周邊部落所在區域主要包括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以及安納托利亞等,其中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為外高加索地區①。上述地區既是薩法維王朝的發源地和軍事要地,也是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利益所在,所以,兩大帝國在部落政策上的角力超出了單純的軍事較量,轉為復雜的政治博弈。

自11世紀起外高加索地區就是塞爾柱突厥人的主要遷徙地,到了14世紀,這一地區已經聚集了大量的突厥部落,從而迫使原本居住在外高加索的亞美尼亞人遷徙至地中海北部的西里西亞(Cilicia)。突厥部落的大規模遷徙和伊斯蘭教的傳人使外高加索地區的歷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突厥諸部落最終完成了構建近代伊朗民族國家的歷史任務。②而1501年建立薩法維王朝的薩法維教團正是發軔于阿塞拜疆的阿爾達比勒(Ardabil)地區,薩法維教團經過多年經營,在土庫曼部落的支持下占領大不里士(Tabriz),初步完成了構建伊朗近代民族國家的歷史使命,薩法維王朝也成為伊朗近代史的開端。所以,地處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地區不僅是薩法維家族的龍興之地,還是其精神家園。此外,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包括阿塞拜疆地區在內的外高加索對薩法維王朝同樣重要,其位于黑海東南和里海西南岸的地理位置是薩法維王朝對西守衛西北邊疆,同時也是與歐洲國家進行貿易和軍事聯系、繞道與俄國聯系和發展貿易的重要通道。安納托利亞地區不僅是薩法維王朝繼續向西征服擴張的重要戰略要地,也是其土庫曼部落的聚居地,是薩法維王朝向西進行宗教傳播和擴大政治影響的熱土。所以,無論從家族起源、宗教情感還是國際戰略價值角度看,安納托利亞和外高加索地區對薩法維王朝來說都十分重要。因此,薩法維王朝采取多重措施彰顯自身統治的合法性。伊斯瑪儀一世在立國后花費重金修建以其先祖謝赫·薩菲·丁(SheikhSafi al-Din)命名的謝赫·薩菲·丁圣殿,薩法維王朝的歷代統治者從未忘記自己的出身,花費重金購置大量的藝術品裝飾祖先的圣殿,使圣殿成為朝圣之地和宗教建筑的典范。阿巴斯大帝曾不遠萬里從中國購置瓷器用以供奉謝赫·薩菲·丁圣殿,無不彰顯著阿塞拜疆地區對薩法維王朝統治者的重要性。

對于奧斯曼帝國而言,高加索地區是其環黑海霸權的重要屏障和依托,也是其對薩法維王朝長期保持戰略優勢的地緣支撐。③而且,外高加索地區與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核心區域安納托利亞地區緊密相連,對前者的有效控制與否直接關系到帝國疆域的穩定。安納托利亞地區在奧斯曼人的早期征服時期就已經占有重要地位了,1302年,奧斯曼人通過奪取埃斯基謝希爾(Eskisehir)與卡拉賈希薩爾(Karacahisar)要塞,控制了從中央安納托利亞高原至比提尼亞平原間的咽喉要道,并占領耶尼謝希爾城(Yenisehir),由此得以進人時屬拜占庭帝國的比提尼亞爾平原地區。①1331年,奧斯曼人更是占領了拜占庭帝國在安納托利亞地區最大的城市尼西亞,并遷都于此,所以,安納托利亞地區是奧斯曼帝國取代拜占庭帝國,開啟輝煌征服歷史的肇始之地。奧斯曼人無論向西對歐洲進行征服,還是向東對亞洲地區進行擴張,安納托利亞地區都是其東西縱橫的根基所在。自古以來安納托利亞地區就是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交匯之地,兩河文明、希臘文明、波斯文明、羅馬文明等諸文明都曾征服過該地區,帶來了多民族的交融。公元11世紀,塞爾柱突厥人開始陸續進入安納托利亞地區,并在1071年打敗拜占庭帝國的軍隊,徹底摧毀了其東部防線,從而開始了安納托利亞地區突厥化的進程,同時也開啟了突厥人信仰伊斯蘭教的進程。13世紀的蒙古西征打破了塞爾柱突厥人的統一,使安納托利亞地區的政治格局呈現碎片化狀態,建立起的各封建王朝圍繞安納托利亞地區開展激烈爭奪,其中率先統一安納托利亞地區全境的正是奧斯曼帝國。與此同時,蒙古人西征后旭烈兀建立的伊爾汗國導致大批土庫曼部落被迫向安納托利亞地區遷徙②,導致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局勢更為復雜,庫爾德部落、土庫曼部落、亞美尼亞人等都開始長期聚居于此。由于奧斯曼帝國將安納托利亞地區作為自身統治的“核心”區域,為了維護“核心”區域的安寧,奧斯曼帝國必須確保對安納托利亞東部地區、伊朗高原西部以及兩河流域的控制,而安納托利亞連接的伊朗北部及高加索地區的貿易路線,一直以來都是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經濟因素和戰略地位決定了奧斯曼帝國對安納托利亞地區必須保持主導地位。薩法維王朝尚未建立前,奧斯曼帝國在安納托利亞地區已經鮮有競爭對手。奧斯曼帝國安納托利亞高原的統治穩定,宗教政策相對寬容,支持各類宗教團體,并不禁止民間的非遜尼派信仰。實際上,在薩法維教團沒有向政治實體轉變前,奧斯曼帝國一直希望與其保持相對友好的關系,而后者也一直對安納托利亞地區各部落的信仰保持著高度的寬容,奧斯曼蘇丹還曾定期派人向阿爾達比勒的薩法維家族圣殿送出貴重禮物。但是,隨著薩法維教團逐漸崛起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成功問鼎伊朗王權并迅速擴大統治范圍后,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局勢開始發生重要變化。薩法維王朝視該地區為帝國向西繼續滲透,并奪取富庶兩河流域地區的前哨陣地。作為爭奪塞爾柱王朝遺產的另一個競爭者,薩法維王朝是繼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之后依靠土庫曼部落建立的強大王朝,建國伊始就展現出擴張意圖,并致力于建立一個包括安納托利亞東部在內的大型帝國,而作為新興國家的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關系不可避免地陷入危機之中。

此外,外高加索地區和安納托利亞高原都有大量的突厥部落和庫爾德部落聚居,成為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重要的兵源補充地及軍需補給基地。③無論是外高加索地區還是安納托利亞地區,對兩個帝國而言都至關重要。作為同樣建立在塞爾柱王朝廢墟上的國家,意圖繼承塞爾柱突厥遺產的兩大帝國,無論是在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上還是在歷史文化記憶的承載上,外高加索和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都關系到兩國的核心利益,所以,作為生活在兩國核心利益圈內諸部落的歸屬就成為兩國爭奪的焦點。

三、部落因素對兩國統治策略的影響

通常來說,部落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結成緊密的政治實體,部落居民對部落首領進行效忠而非對國家君主進行效忠。在16—18世紀的西亞地區,國家概念尚未明確,中央政府控制力的強弱往往決定著部落的效忠與否。在中央政府強大時,部落首領攝于王權或因為利益訴求得到滿足而選擇效忠,一旦中央政府衰落,部落首領的選擇往往會發生改變,而在兩大帝國夾縫中生存的部落也會因勢利導選擇能給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府進行效忠。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關系也時常隨著部落的效忠和歸屬而發生微妙變化,進而影響兩國政策的制定。

薩法維王朝初期因為戰功卓著,土庫曼部落獲得了大量的冊封。薩法維王朝在軍事上主要依靠土庫曼部落“格席爾巴什”軍隊,由于薩法維王朝早期領土的迅速擴張,“格席爾巴什”軍隊的首領作為功臣獲得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隨著征戰腳步將其勢力擴展至薩法維王朝的諸多省份。出于保衛疆土鞏固新生政權的需要,薩法維王朝初期的統治者給予這些駐扎在邊境地區的“格席爾巴什”首領極大的自治權,令他們對抗包括奧斯曼帝國在內的威脅帝國邊境安全的外部敵對勢力。奧斯曼帝國在薩法維教團發展初期采取的是一貫的宗教寬容政策,還曾經給予教團財政支持,定期給予阿爾達比勒金錢和其他禮物,但是隨著后者開始從宗教團體向政治實體轉變而建立國家,并試圖通過什葉派信仰鼓勵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土庫曼部落反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奧斯曼帝國境內越來越多的“格席爾巴什”信徒向薩法維王朝捐出被稱為“納茲爾”(nezir或nuzur)的款項,作為對其表示同情和支持的資金。奧斯曼帝國的官方文件顯示,隨著流向薩法維王朝的資金不斷增加,奧斯曼帝國越來越擔心可能造成帝國境內尤其是安納托利亞地區的稅收損失和人口流失。稅收和人口是維持國家統治的基本因素,稅收和人口的持續流失也使其與薩法維王朝的矛盾進一步升級。

面對安納托利亞地區土庫曼部落投靠薩法維王朝的意圖,奧斯曼帝國改變昔日較為寬容的統治政策,采取懲罰為主、懷柔為輔的統治策略。薩法維王朝初期,經常出現土庫曼部落集體投靠薩法維王朝的情況,早在1501年奧斯曼政府就向其在安納托利亞的總督下達過命令,要求他們攔截并立即處死任何從奧斯曼帝國出發去投靠伊斯瑪儀一世的土庫曼部落成員,將什葉派信徒轉移至帝國歐洲領土。1510年,安納托利亞西南部安塔利亞(Antalya)地區的蘇菲派領袖薩庫魯(Sahkulu)在塔克魯(Tekelu)土庫曼部落的支持下,發動了一場反對奧斯曼帝國的起義,而塔克魯大部分部落成員都曾是伊斯瑪儀一世的追隨者。這次起義幾乎攻占了奧斯曼帝國三都之一的布爾薩(Bursa)①,直到一年后,奧斯曼帝國才控制住局勢,主力軍隊迫使薩庫魯和他的支持者逃往至薩法維王朝。1512年,薩法維王朝代理人努爾·阿里·哈利夫(Nur AliHalife)在安納托利亞地區又一次發動反對奧斯曼帝國的起義,并嚴重動搖了在錫瓦斯(Sivas)、托卡特(Tokat)、阿馬西亞(Amasya)和科勒姆(Corum)等地的統治。②

薩法維王朝在塔赫馬斯普一世(TahmaspI)去世后陷入十年內亂,這一時期發生多起土庫曼部落首領叛逃奧斯曼帝國的事件。伊朗高原北部卡赫卡哈(Qahqaha)的土庫曼部落總督馬哈麥德·蘇丹(MahmudSultan)在1578年叛逃至伊斯坦布爾,此時正值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進行戰爭期間,他還幫助土耳其軍隊成功征服了阿爾巴比勒。奧斯曼帝國對于前者的叛逃和幫助十分高興,作為對馬哈麥德·蘇丹效忠奧斯曼帝國和幫助征服阿爾達比勒的回報,奧斯曼蘇丹允諾馬哈麥德·蘇丹及其家族高官厚祿。①此次事件正值薩法維王朝內部政局不穩之時,面對奧斯曼軍隊的入侵,雖然薩法維軍隊頑強抵抗,但是仍然喪失了大片國土。而馬哈麥德·蘇丹帶領其部落的叛逃,揭示出這一時期奧斯曼帝國對部分土庫曼部落的影響力有所增加。面臨這種形勢,剛剛登基的阿巴斯一世(AbbasI)只能選擇妥協,并于1590年簽訂了《伊斯坦布爾條約》,割讓了包括大不里士、阿塞拜疆在內的大片土地。②阿巴斯一世在穩定住國內局勢后,開始了遏制土庫曼部落權力為核心內容的政治改革,扶植以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切爾克斯人為主的軍事力量,逐步替代土庫曼部落的軍事力量。與此同時,還進行了削弱土庫曼部落貴族經濟基礎的土地改革,這些措施的實施,成功遏制了土庫曼部落的勢力,鞏固王朝統治。

庫爾德部落聚居的地理位置和驍勇善戰的民族特點使之成為兩國都極力拉攏和控制的對象。庫爾德人的宗教信仰決定了兩國政策的異質性,奧斯曼帝國給予庫爾德部落高度的自治權以換取庫爾德部落軍事力量來對抗薩法維王朝,在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交往的16—18世紀,奧斯曼帝國對地處靠近薩法維王朝的庫爾德部落實行的自治權,是在帝國行政框架內的相對自治權而不是絕對自治權。為了確保庫爾德部落最高統治者權力的一致性,奧斯曼政府選擇庫爾德部落中有名望的家族擔任最高首領,并確保這個家族的首領世代傳承。如果有家族中沒有男性的情況,那么被提名的下一任首領往往來自這個家族的支系,此種做法確保了庫爾德人對自己部落權力的控制,這也在客觀上使庫爾德部落首領對中央政府的效忠和依賴,以確保自己權力的延續,同時也加強了奧斯曼帝國對庫爾德部落的影響力和控制力。③而薩法維王朝則試圖在庫爾德部落建立中央集權式的直接統治,通過流放、強制移民等人口滲透政策改變庫爾德聚居區的人口結構,將庫爾德人生活的地區去庫爾德化。

在穩定國內局勢后,阿巴斯一世進行了收復伊朗高原西部被占領地的軍事行動,最終經過多次戰爭,于1639年5月簽訂《席林堡和約》,確定了兩國疆域范圍,此后兩國直到薩法維王朝覆滅再未爆發過大規模的軍事沖突,而兩國對邊境地區統治范圍的確立也基本確保了部落的歸屬。土庫曼部落的權力被薩法維王朝削弱殆盡,不再成為擾亂薩法維王朝的不安因素。而庫爾德部落聚居區被兩大帝國一分為二,大多數土地被奧斯曼帝國占領,在19世紀前一直采取了給予庫爾德首領自治權的政策進行統治。從統治初期,薩法維王朝就開始了庫爾德部落實施去庫爾德化的人口遷徙和滲透政策。到阿巴斯一世時期,隨著薩法維王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強化,曾強迫數千名庫爾德部落成員離開伊朗高原西部,前往呼羅珊地區,重新安置他們在經常受到襲擊的邊境上??刂茙鞝柕虏柯涞耐瑫r,利用其部落軍隊保衛伊朗高原東北部的領土。對已經離開家園的庫爾德部落薩法維王朝禁止他們返回家園,將遷徙出去的庫爾德部落包括牲畜在內永久安置在其他地方。為了絕對控制奧斯曼帝國進攻薩法維王朝時的戰略要道,即阿拉斯河和烏魯米耶湖之間的地區,薩法維王朝曾對穆克里庫爾德部落(MukriKurds)的男性進行有組織的屠殺,部落的婦女和兒童則被帶回伊斯法罕。①然而,這種意圖瓦解庫爾德部落結構的統治政策顯然不會長久,薩法維王朝統治末期庫爾德部首領凱利姆汗利用紛亂的伊朗高原局勢曾一度問鼎伊朗高原的最高統治權。②

四、部落因素對兩國外交關系的影響

地理位置和宗教情感等原因使安納托利亞和外高加索地區成為兩國爭奪的主要對象,而作為生活在兩國爭奪地區的部落歸屬則時刻影響著兩國外交關系的發展走向,在兩國的沖突與對抗中部落扮演著重要角色。

1514年,雙方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安納托利亞地區的諸多土庫曼部落追隨薩法維王朝而對奧斯曼帝國在該地區的統治構成威脅。安納托利亞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成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交織之地,同時也是政治逃亡者和宗教異端分子的避難所。由于兩國對該地區都缺乏長期控制,安納托利亞地區為部落和民間教團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中一些教團具有強烈的什葉派傾向。薩法維王朝建立后不斷向生活在該地的土庫曼部落提供財政和軍事援助,從而引發了多次反抗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叛亂,最終導致1514年的查爾迪蘭戰役。因輕敵和武器裝備的落后,薩法維王朝最終慘敗。此后,在雙方的沖突與對抗中薩法維王朝長期處在被動局面,而造成被動局面的重要誘因就是大量土庫曼部落對薩法維王朝的效忠觸動了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利益。

事實上,土庫曼部落中流行的各種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思潮與中亞薩滿教傳統相互融合,所以,在安納托利亞地區伊斯蘭教的宗教信仰從某種程度來說并不純粹,因而根據宗教信仰選擇效忠哪一國家似乎并不現實。于是,部落首領根據個人和部落利益不斷變換效忠對象,而部落效忠對象的隨時變換也時刻影響著雙方的關系。蘇丹·特克魯(Sultan)原是奧斯曼帝國的軍人,后來在1511年安納托利亞地區爆發反抗奧斯曼帝國統治的起義中和其部落成員一起轉投薩法維王朝軍隊,成為“格席爾巴什”,而他在薩法維王朝先后擔任大不里士、希爾凡以及巴庫地區的高級軍政職務。③在伊斯瑪儀一世去世后,1534年,特克魯因為反抗塔赫馬斯普一世失敗后再次逃往奧斯曼帝國控制的凡城尋求庇護,并請求奧斯曼帝國提供援助。①蘇萊曼蘇丹任命蘇丹·特克魯為總督,在他的幫助下于1534年控制了大不里士和巴格達。其后,巴格達一直被奧斯曼帝國控制。1534年,兩國爆發的沖突同樣與部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阿塞拜疆了如指掌的蘇丹·克魯姆成為奧斯曼帝國敢于長驅直入伊朗,并最終成功奪取巴格達的重要砝碼。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交往經常會因為部落的效忠或叛亂而產生矛盾,從而引起進一步沖突,如1578年,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三世(Murad III,1574—1595)出兵伊朗的主要原因,就是薩法維王朝煽動土庫曼部落干涉奧斯曼帝國的內政,甚至通過在安納托利亞地區的薩法維王朝追隨者與阿爾達比勒圣地之間建立聯系來擴大其宗教傳播活動的范圍,奧斯曼軍隊占領了阿塞拜疆,1585年,這一地區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行省。②

當奧斯曼帝國的政策使安納托利亞地區的部落民眾心懷不滿時,對于薩法維王朝來說,無論在宗教還是在政治經濟上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事實上,很多安納托利亞的部落都選擇整體遷徙到薩法維王朝以求獲得更好的生活。根據1560年末的一份奧斯曼帝國敕令記載,當時特拉布宗(Trabzon)的統治者受到警告,如果不立即切斷他們與薩法維王朝的聯系,那么該部落整體遷往薩法維王朝境內的風險將增加。奧斯曼帝國曾多次警告埃爾祖姆魯(Erzurum)總督,要時刻警惕來自阿爾達漢(Ardahan)的土庫曼人的巴特魯(Batlu)部落,其首領叛逃至薩法維王朝,禁止該部落成員跟隨他們的首領叛逃,要求總督迅速找到并處死這個首領。大不里士地區的庫爾德貝利爾努奇爾(Belihanogullari)部落首領也在1602年逃亡至薩法維王朝尋求阿巴斯一世的幫助,大不里士的奧斯曼總督阿里·帕夏(AliPasha)作出回應,最終導致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軍事沖突,薩法維王朝借此機會在1603年重新奪回大不里士。③

根據奧斯曼帝國史學家加博爾·安格斯頓(GaborAgoston)的觀點,奧斯曼帝國邊境地區的一個特征是帝國建立前就存在的政治勢力與奧斯曼帝國對邊境地區的共管,即共同統治。這種類似共同統治的模式也存在于帝國的東部邊境,在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在安納托利亞南部和東部以及伊拉克北部發生交集的初期,當地的許多部落將自己置身于兩個政治實體之間,利用自身的戰略位置獲得更多的物質上的利益、政治上的以及精神上的救贖,從而使安納托利亞地區的部落有理由支持或反對奧斯曼帝國或薩法維王朝的擴張。然而,當地居民的效忠普遍存在著極高的不穩定性,也正是這種不穩定性成為影響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外交關系走向的關鍵性因素。

結語

中東地區歷來是多民族和部落的聚居地,各部落通常因為某一地區與其文化具有共性而居住于此,在近現代民族國家概念被引入后,部落跨境居住在中東地區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引發國與國、國家與部落的矛盾,并成為中東地區的焦點問題之一。然而,地區的部落并沒有隨著現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消失,相反卻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并影響甚至決定周邊國家的發展演進。作為同屬于等級制部落聯盟基礎上建立的國家,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都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與鄰國形成競爭關系。在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反復較量中,部落一直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誠然,兩國的軍事實力是部落選擇歸屬國的原因之一,但是,近年來新出考古資料顯示,居于兩國之間的部落尤其是部落首領在選擇效忠國時通常是將政治與經濟利益放在首位的,他們更傾向于能給予其更多財物、官職或其他好處的一方。實際上,作為夾在兩大政治實體之間的安納托利亞和外高加索的部落群體,既不是薩法維王朝的被動追隨者,也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受害者。相反,在某些時期他們成為既得利益者,體現了地域、社會經濟和政治上的異質性,并主導了奧斯曼帝國和薩法維王朝之間的關系走向。在兩國長期的沖突與對抗中,土庫曼部落逐漸融入波斯文明,最終形成以波斯人、阿塞拜疆人、土庫曼人等為主體的伊朗多民族國家。薩法維王朝也成為伊朗多民族國家共同體形成的重要階段,被視為伊朗近代歷史的開端。而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持續性沖突在客觀上推動了庫爾德部落的身份認同,他們的民族和民族主義的觀念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中得到了發展,并在19世紀中葉晚期形成了現代庫爾德問題。①進人20世紀后,庫爾德問題逐漸成為中東地區典型的跨境民族問題,橫亙四國且地理位置重要的庫爾德斯坦不僅成為土耳其等國的內政問題,也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之一。脫胎于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現代民族國家伊朗和土耳其經?;ハ喔缮鎸Ψ骄硟鹊膸鞝柕聠栴}而導致關系緊張,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薩法維王朝和奧斯曼帝國交往中的歷史性遺留問題,未來也將繼續成為影響伊朗和土耳其外交關系的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郭丹彤)

猜你喜歡
奧斯曼帝國庫爾德利亞
法國大革命的“椰子”
讀書(2025年8期)2025-08-15 00:00:00
天山詩會小輯
西部(2025年2期)2025-08-03 00:00:00
諾??说男℃倳r光
愛尚生活(2014年4期)2014-04-29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天堂伊人网| 黄色成年视频|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色久综合在线| 狠狠色综合网|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日韩高清一区 |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99re经典视频在线|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亚洲视频无码| 精品福利网| 国产精品蜜臀|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婷婷色中文网|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线在线|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综合专区| 欧美在线一二区|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人体视频| 欧美成人A视频| 午夜啪啪福利|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91色国产在线|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av综合网|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日本| 九九久久99精品| 国产迷奸在线看| 久草中文网|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日韩免费成人|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亚洲区一区|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