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in the Standardized 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Dejun (Suzhou Vocational CollegeofCivil Aviation)
Abstract: When promoting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atizationand dynamicization,and the e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qualityand industrial demands should be facilitated through diversified implementation path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inthe standardized operation ofhigher vocational collges,analyzes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oblems,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such as dynamically updating the standards system based on industrial demands,leveraging digitaltechnology,andconstructingamulti-partycollborativemechanism,iming toenhance theeducationalservice quality and schol-running eficiencyof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and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the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andardized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
0 引言
職業教育已從擴容式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這就需要職業院校積極革新教育方式。進行高職院校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是推進其教育向精細化、精準化發展的必要舉措,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有著積極意義。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責任。2022年,我國提出普職融通,旨在全面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當下,我國
1高職院校標準化管理理論基礎
標準化管理是基于管理學的一種理念,旨在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標準化管理措施達到統一管理、規范管理和有效管理的目標。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標準化管理涵蓋多個層面,包括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師資管理、后勤管理以及校企合作管理等,旨在通過制定和實施標準化管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2 高職院校標準化管理的問題剖析
2.1標準制定存在滯后性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高職院校應緊密依據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出更合理的管理規定,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但就實際而言,高職院校中部分管理標準都未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例如,教育管理方面,在標準化管理視域下,需要高職院校將社會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數據等納入課程教學中。但在現有的專業課程體系中,難以發現這些課程的“身影”。相關專業課程僅涉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模型概念,且以理論學習為主。人工智能應用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并未作為重點教學內容進行傳授。
高職院校標準化管理的制定還缺乏針對性。高職院校作為一所技能型教育學校,涵蓋社會各種專業,如機械工程、電子軟件、醫藥等。不同專業、不同地區的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存在差異,但一些標準的制定未考慮不同專業的特殊性,導致很多標準并不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難以真正起到指導和規范作用。比如,在實踐教學標準上,工科專業和文科專業的實踐教學要求和方式有較大差異,但現有的實踐教學標準往往沒有對二者進行區分,導致工科專業實踐教學不足,文科專業實踐教學過度形式化[2]。
2.2執行與監督環節缺失
標準化管理實效的發揮要求充分落實執行與監督。就當下情況而言,高職院校的執行與監督明顯缺失。執行環節缺失形成的原因在于:一是高職院校未制定相關的執行保障機制。二是部分教師對標準化管理認知不足,認為其僅是一種形式,難以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執行過程中缺乏積極性。三是高職院校在執行標準化管理時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導致教師缺乏執行動力。監督環節的缺失則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對標準化管理的執行效果缺乏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難以及時發現并糾正執行中的問題,導致標準化管理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3人員參與度不足
人員參與度不足也是高職院校進行標準化管理過程中表現出的又一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部分教師不認同標準化管理和難以充分認識標準化管理實施的重要性。原因如下:首先,標準化管理制度和措施由院校領導或者主要負責人制定,專業教師、學科教師難以參與其中,使得他們對標準化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定與實施缺乏了解,甚至部分教師認為這是對教育教學的約束,久而久之出現抵制心理,阻礙院校標準化管理的推進。其次,學生作為標準化管理的直接受益人,他們在未參與的情況下被動執行,導致他們也將其認為是一種約束,難以主動遵守。最后,部分行政管理人員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標準化管理的深人理解,可能存在執行不到位或偏離標準的情況,進一步影響了標準化管理的效果[3]
3 高職院校規范運營中標準化管理的實施策略
3.1基于產業需求動態更新標準體系
標準化管理是實現高職院校培養社會適用人才目標的必要手段。高職院校應緊跟時代發展,根據社會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制定緊跟產業發展的跟蹤機制和適應社會發展的標準化管理動態調整機制[4]。一方面,在跟蹤機制方面,加強與企業、行業的合作,建立產業需求跟蹤機制。高職院校可通過與企業建立產學合作基地、聘請企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等方式,及時獲取產業動態信息;定期深入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崗位需求變化等情況。另一方面,在動態調整機制方面,根據產業需求跟蹤機制獲取到的信息及時對現行標準進行調整,增加對應的教育課程,如理論課程、實踐操作課程、企業實踐課程等,讓學生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到行業發展最新動態,確保他們的職業技能、素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以的標準化管理為例,學院圍繞區域航空產業發展需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學院與多家低空經濟企業和園區建立長期合作,通過駐企教師定期走訪、召開產業技術研討會等形式,收集無人機維護、航空物流等崗位的最新技能要求。例如,學院從市場反饋中了解到無人機測繪人才存在較大缺口,于是在原有無人機應用技術增設“無人機操控與維修”實訓模塊,配套引入企業真實作業案例作為教學項目。課程體系調整則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邀請本地公司專業人員參與教材編寫,將最新的行業知識、技能要求、企業規范等融人課程內容。這種基于產業實際需求的標準更新模式,既確保了標準制定符合行業發展要求,也為院校贏得了更多的發展資源[5]。
3.2強化數字化技術助力標準化管理執行
執行是實現標準化管理目標的前提。除采用依賴人工監督執行的方式之外,高職院校應緊跟數字科技發展潮流,建立數字化管理平臺,以達到實時監控、自動化監督的效果,提升執行監督效果與質量。平臺的建設應涵蓋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行政管理等多個模塊,以實現信息的集成化、智能化管理。在教學管理模塊中,教師能夠在平臺中實時上傳教學計劃、課程資料及學生作業,學校管理層可以即時審核,確保教學內容與標準體系的一致性。
平臺應具有自動化處理和可視化呈現功能,確保能夠通過對教師、學生數據的采集實現充分應用,為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的優化提供精準依據。
在最近標準化管理時,將課程實施、實訓管理、考勤跟蹤等環節融合線上線下整合考核。以無人機飛行原理課程為例,整個教學環節,納人專家線下督導 + 超星線上監測機制,檢測對比課程目標與行業能力要求的匹配度。若發現理論課時占比過高或實操環節不足,將要求教師則對教學方案做出相應的調整。目前已認識到平臺化建設的重要性,將智能化建設作為提高標準化管理效益的重要舉措。
3.3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協同管理機制
推進高職院校的標準化管理,人員的積極配合才是關鍵。因此,高職院校應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協同管理機制。一方面,建立協同管理機制。從頂層設計出發,以組建全員參與的管理組織為落腳點,形成“院校領導 + 部分管理者 + 專業教師 + 學生 + 企業代表 + 行業專家”等多方共同參與的協同管理組織。另一方面,建立全員參與的機制。鼓勵高職院校師生積極參與院校標準化管理標準的制定,鼓勵師生針對現行管理中的不足提出意見。同時,鼓勵師生針對應加強的管理提出具體措施,以提高院校標準化管理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全面性。同時,為鼓勵師生參與管理優化,學院可搭建“標準意見箱”線上平臺,收集師生對標準化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師生可匿名或實名提交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學院管理層則能及時了解師生的需求和期望,從而調整和優化管理策略。通過全員參與機制,高職院校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并為師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度,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
在標準化管理中,建立“多方共議”的協同管理組織。學院成立由學院領導層牽頭,專業教師、學生代表、本地航空企業技術主管及行業協會專家共同組成的“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就學院標準化管理的實施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進行深入討論,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委員會還負責監督標準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并糾正執行中的問題,確保標準化管理的有效實施。
4結語
高職院校在規范運營中實施標準化管理,是高職院校從寬泛化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的必要舉措,也是實現教育質量與產業需求對接的根本要求。高職院校只有積極優化和調整規范運營中標準化管理體系,才能推動高職院校實現從經驗管理向科學治理的轉型,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①]呂滿金.地方高職院校推進科教融匯的標準化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5(4):240-243.
[2]石彥喆.高職院校學生教育工作標準化探討[J].大眾標準化,2023(22):138-139+142.
[3]楊晨靖,靳燕英.“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標準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以歐亞職業教育為例[J].現代農村科技,2023(11):98-100.
[4]袁美歡.學校管理的規范化問題及措施[J].啟迪與智慧(中),2021(7):93.
[5]范琳含.樹立從嚴管理理念,加強學校規范化管理[J].文教資料,2021(7):157-158.
[6]盧慶才.基于學校管理規范化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0(23):85-86.
作者簡介
李德均,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學、教育管理。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