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全省離退休干部工作部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心系“省之大事”,聚焦聚力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打造“為霞滿天映支點”活動品牌,積極發揮老干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努力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貢獻“銀發力量”。
發揮政治優勢當好文化創新“宣傳員
銀發映初心,紅心永向黨。離退休黨員干部政治強、覺悟高、黨性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補足精神之鈣的“營養劑”。全省離退休干部黨員充分發揮“信念堅定、忠心向黨”的政治優勢,賡續紅色基因,為大力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持續賦能添力。
胡昇,是一名77歲的退休干部黨員。作為湖北省博物館001號金牌講解員、武漢市黨的二十大精神百姓宣講團成員,他秉持“學在日常、講在一線、做在基層”的理念,常年義務向游客、基層群眾宣講荊楚文化、紅色文化,一干就是40多年。
“作為一名文化志愿者,我愿繼續發揮自身所長,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胡昇表示。
以胡昇為代表的一批老干部,充分發揮政治覺悟高、理論素質強的優勢,勤于宣講、樂于奉獻,積極投身紅色文化傳承工作,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武漢市“紅巷爺爺”志愿服務隊扎根紅色地標,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用“百姓話”講述“百年史”,打造了紅色黨史“移動課堂”;湖北大學“老教授紅旗說唱團”依托唱紅歌、詩朗誦等藝術形式,在紅歌聲中揚起青年信仰的風帆;武漢大學珞珈銀齡宣講團深入青年學生、黨員干部,講理想信念、講作風傳承、講科技報國,在珞珈山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銀色風景線”;麻城市委黨史辦退休干部李敏牽頭組建紅色文化研究會,深人挖掘大別山紅色歷史文化,近百次走進機關和進校園,以宣講傳承“大別山精神”,用信仰守望紅色初心…
為更好發揮離退休干部黨員理論宣傳員作用,省委老干部局認真落實“第一議題”、讀書班、示范培訓班等理論學習制度,依托老年大學、老干部黨校等主陣地作用,用好全國離退休干部網上專題報告會等平臺資源,教育引導全省離退休干部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誠實踐者。
發揮經驗優勢當好科創引領“參謀員”
“使國之昌盛,必做其棟梁”,這是周昌棟一生奮斗的目標。50多年來,他參與修建百余座大橋和近1000公里公路,牽頭完成了100多項技術攻關,10多項創新技術全國第一、國際領先。當被問及退休十余年為何還激情滿滿地投入工作時,周昌棟坦言:傳承比建橋更重要,培養人才比自己建橋更有意義。
“每建一座大橋,就帶出一支青年團隊!”周昌棟先后帶領50余名青年工程師開展多項科技創新,累計取得20多項專利、5項國家工法。自成立“周昌棟工作室”后,他牽頭培育了一支30余人的專業團隊,開展項目攻關、人才培養等工作。
科技創新是湖北的最大優勢、金字招牌,是引領支點建設的第一動力。離退休黨員干部具有經驗足、資歷深、閱歷廣的經驗優勢,在科技創新領域積極發揮著“傳幫帶”作用。
“誰制定標準,誰就占領制高點;誰掌握標準,誰就有話語權。”為搶占國際標準制高點,國網湖北電力科學研究院退休干部阮羚帶領團隊,把多年積累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經驗轉化為標準創制。2024年12月,《城市軌道交通直流牽引系統雜散電流及分
布同步監測技術導則》正式發布,這是國網系統首個在IEEEVTS(車輛技術協會)立項并發布的國際標準,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
我省持續激發離退休干部“智囊團”作用,組織老同志為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鄉村振興、關心下一代等領域獻智出力,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
“橋梁老專家”周昌棟、“電網老勞模”阮羚、“水利尖兵”包承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等一批老干部先進個人和集體,把經驗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注入了強勁“銀發動力”。
發揮威望優勢當好區域聯動“協調員
扎根基層獻余熱,一片丹心映晚晴。當前,全省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正如火如荼展開。在基層,老干部這個特殊的群體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南漳縣推出“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依托灣組劃分屋場單元,推選政治素質強、服務熱情高的老干部黨員任“屋場長”,共商共議推進鄉村振興。李廟鎮機關退休黨支部積極動員老干部競選“屋場長”。退休干部王云階,熱心快腸,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望,被所在灣組一致推選為“屋場長”。當時,灣組正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項目,但村民意見分歧很大。王云階多次組織召開屋場會,讓干部群眾同聚一個屋場、同坐一條板凳,聽取各方建議,帶頭“拆轉讓”,組織背土、背石頭、修建步道。在他的影響帶動下,村民們積極支持配合,項目建設如期推進。目前,該支部中有10名老干部黨員參與“紅色屋場”工作,其中3人任“屋場長”,牽頭化解小矛盾、小糾紛50多件,化解率達到 100% 。
各地紛紛深入挖掘“銀發資源”,組織引導老干部黨員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助力產業倍增,推動百強縣進位、千億縣擴容,為支點建設持續添磚加瓦。咸寧市咸安區官埠橋鎮老干部黨支部黨員主動承擔鎮志和村志編纂工作,在征地拆遷時帶頭簽訂協議、參與項目協調;恩施州恩施市白果鄉的退休干部張必斗探索實踐農村互助式養老新模式,讓6000多名老人過上“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養老在鄉村,享樂在家門”的幸福生活……
聚焦“銀齡”有為,彰顯“桑榆”擔當,湖北支點建設閃耀著“銀發光輝”。鄂州市發改委離退休干部第二黨支部實施“銀發生輝”工程,助推鄂州市興方磨具有限公司躋身全國先進行列,助力提升地區發展的戰略支撐力;黃岡市關工委聚焦蘄艾等特色產業鏈,組織“五老”深入農村和產業基地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術、送指導、送幫扶,推動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宜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離退休干部黨支部設立“銀發智囊”建言平臺,累計提交公路建設等建議50余項,天門市多寶鎮“五老”護江隊圍繞禁漁、防溺水、環境整治等開展工作,為美麗鄉村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銀發生輝獻余熱,桑榆未晚踐初心。全省廣大離退休干部用實際行動體現“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深入參與“為霞滿天映支點”活動,助力全省大力實施“七大戰略”、整體提升“七個力”,把忠誠于黨、一心為民、擔當奉獻的傳統和精神轉化為支點建設的磅礴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譜寫了銀發生輝的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