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農穿戴外骨骼后,輕松登上山地茶園采摘茶葉,有效減輕了行走和登山時的肌肉能量消耗
天朗氣清的日子很適合登山,如果你喜歡登山,又擔心體力不支,不妨考慮使用登山外骨骼
登山外骨骼是一種能夠給人們提供更多腿部力量的外骨骼機器人,可在登山、健身跑步等場景中大顯身手。今年,在泰山、黃山等景點,這種登山外骨骼受到很多人的青睞。一群人穿著登山外骨骼健步如飛地攀登高山,遠遠望去,好像一群鋼鐵俠在登山。
亮點滿滿
作為高科技外骨骼機器人的一種,登山外骨骼有很多亮點。
為游客提供穿戴外骨骼助力設備的服務
精準助力
它可通過配置的傳感器實時感知發力角度,在人抬腿的瞬間,提供精準助力,讓人登山更輕松。
自動調節強度
它的傳感器在GPS的助力下,能快速判斷人腳下的臺階高度差,并據此自動調節助力強度,帶給人更好的體驗。
智能驅動
在動力方面,它采用了微型電機與氣動肌肉組合的方式,更輕盈,不會給人增加更多負擔。
長時間續航
下坡時,它可將人產生的重力勢能轉化為自身所需的電能儲存起來。憑借這個本領,它補充一次能量,可支持人行走10多干米。
個性化定制
人們可通過輸入體重、步幅等參數,對它進行個性化定制,讓其產生的助力更適合自己。
環境適應能力強
盡管高山附近晝夜溫差大,但這并不會對登山外骨骼產生多大影響。優秀的材料和精心的設計,賦予了它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讓登山變得容易些
登山外骨骼讓那些想登山卻因為年齡大、鍛煉少等原因沒有充足體力的人,有了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機會。此外,登山外骨骼對景區的環衛工人幫助也很大。因為工作需要,景區的環衛工人每天都要走幾萬步,頻繁上坡、下坡很容易讓膝蓋吃不消。如今,有了登山外骨骼的幫助,環衛工人可以較輕松地完成工作了。
未來可期
如今的登山外骨骼已經給人們帶來了很好的使用體驗,但這也許并不是登山外骨骼的最終形態,未來的它還有可能繼續進化。
1 更輕、更強
未來,通過新型材料的應用,登山外骨骼的質量可能會進一步減小,使用起來更便捷、更省力。
協同度更高
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直接建立通信的腦機接口技術,是目前很火的一項高科技。未來,登山外骨骼也有可能借助此項技術,實現人機高度協同,使用起來更方便。
3 功能更豐富
通過與其他智能設備配合,未來的登山外骨骼可能會擁有更多技能,比如監測生命體征、提供登山路徑風險預警等。
知識鏈接
多種多樣的外骨骼機器人
經過漫長的發展,如今的外骨骼機器人已經擁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各種各樣的外骨骼機器人在很多領域都給人們帶來了驚喜。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研制的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仿佛一件鋼鐵戰衣,穿在身上,可大幅提高人體負重能力,緩解身體疲累,未來可在物資運輸、戰場救援、抗震救災等領域大顯身手。
對那些因身體疾病而只能靠輪椅移動的患者來說,離開輪椅站起來無疑是最大的愿望之一。北京大艾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外骨骼機器人可將患者的這一夢想變成現實。憑借人工智能技術,這種外骨骼機器人可精準捕捉患者的動作意圖,輔助患者完成站立、行走康復訓練等操作,讓患者擺脫輪椅,“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