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紅螺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嗎?相傳,古時候一條黑魚精禍害鄉里,殘害百姓,甚至吞食童男童女。此事引起一位仙女的關注,她下凡后消滅了黑魚精。為長期守護百姓,仙女化身紅螺,棲息在當地的一個湖泊中。因此,人們將該湖北岸的山稱為“紅螺山”,并在山腳下建了紅螺寺。
紅螺山的前坡坡度平緩,適合家庭登山游玩;后坡則陡峭,適合專業人士攀登探險。今天我攀登的是紅螺山的前坡,這座山峰高約800米,位于燕山山脈與華北平原的接合處,氣候多樣,非常適合植物生長,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
開篇通過傳說引出紅螺山的簡介,構思獨特。
現在正是深秋,放眼望去,紅螺山層林盡染,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上山的路非常陡峭,媽媽因腿有舊傷,沒有上山,對我進行登山動員后,她便獨自坐在山腳下休息。我小心翼翼地行走,向下望去,媽媽已變成一個小點,而山下的小河在陽光下波光粼粼,像一條玉帶般蜿蜒向前。
本段通過比較和列數據,介紹紅螺山的地貌特征。
爸爸一直走在前面,每次我不想爬時,他都會大聲說:“快了,快到山頂了!”然而,我往上一看,距離山頂還很遠。這時,我想起媽媽常鼓勵我的話:“要像翼龍一樣,勇敢地迎風飛翔,才能看到更多美景,體會不斷超越自我的美好人生。”于是,我喝了幾口水,繼續努力向上爬。
我認識山上的樺樹和楓樹。樺樹挺拔如戰士,我喜歡它的堅定;楓樹色彩艷麗,我喜歡火紅的葉子。我在山路邊還發現了一棵棗樹,上面掛滿了紅彤彤的棗,我品嘗了三顆棗,味道真甜。
爸爸在前,我在后,用了50分鐘終于爬上山頂。與爸爸在山頂并肩而立,環顧四周的群山,我感受到了“一覽眾山小”的意境,也漸漸理解了媽媽的話:唯有勇敢和不斷超越自我,才能欣賞更多的美景。
此時,夕陽西下,余暉灑在群山上,晚霞映襯著山谷,鳥兒在山間翱翔。我仿佛領悟了陶淵明所描繪的“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美景,完全忘卻了登山的疲憊。我熱愛紅螺山,它秀麗的景色令我流連忘返。
本段從登山自然過渡到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心理描寫十分生動。
結尾通過夕陽、群山、晚霞、山谷和鳥兒等意象,引用詩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指導老師 張軍
名師點評
小作者敘述了一次登山經歷,重點介紹了紅螺山的神話傳說和地理風貌以及登山過程,不僅展示了美麗的自然風光,還分享了采摘和品嘗紅棗的有趣細節。小作者通過爬山時的心理描寫,展現了父母的教導對自己的影響,具有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