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無理由退貨已成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為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的推薦性國家標準《售后服務 無理由退貨服務規范》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規定了售后服務無理由退貨的基本要求、經營者要求、退貨條件(商品范圍、商品完好性、退貨時限)、退貨流程、服務監督與評價等內容,適用于采用非現場銷售(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及現場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無理由退貨服務。
本期欄目就為大家解讀一下新國標的內容,以及對于眼鏡零售企業有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非現場銷售經營者需提供七日無理由退貨服務。現場銷售經營者若自愿承諾,應按承諾或約定提供服務。同時, 經營者要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和臺賬。
非現場銷售經營者:應建立商品檢驗和處理程序,不得擅自擴大不適用退貨的商品范圍,且需顯著標注,未經消費者確認,不得拒絕退貨。
現場銷售經營者:確定退貨相關內容并在醒目位置展示,主動告知消費者,合理隔離擺放適用商品,有條件的可設置受理專區。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與經營者明確權利義務,完善退貨規則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并公示,建立消費糾紛和解及維權自律制度。
退貨工作人員需進行崗前培訓,熟悉退貨制度、商品范圍、判定標準、流程等知識,及時處理退貨訴求。
商品范圍:現場銷售由經營者明確適用范圍。
商品完好性:非現場銷售商品有明確的完好及不完好判定標準;現場銷售按承諾或約定判定。
退貨時限:非現場銷售自收到商品起七日,以簽收日起算,承諾或約定期限更高的依此執行;現場銷售按承諾或協商確定,需安裝的商品自安裝完成起算。
申請:非現場銷售可向經營者或平臺申請;現場銷售憑購物憑證按約定方式申請。
受理、審核:經營者或平臺需記錄相關信息,審核商品是否符合退貨條件,符合的要告知退貨信息。
退貨:經營者按規定檢驗商品,非現場銷售按規定辦理退款及處理贈品;現場銷售按承諾或約定執行。
服務監督:現場銷售經營者需建立監督機制,公示相關信息并接受監督。
服務評價與改進:經營者要對服務質量考核評價,依據反饋優化退貨服務內容、方式和流程。
以下情形屬于商品完好:商品能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齊全的;消費者基于查驗需要而打開商品包裝,或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調試而不影響商品原有品質、功能和外觀的。
通過現場銷售方式購買的商品,經營者承諾無理由退貨的,應按照承諾內容判定商品完好性。經營者與消費者另有約定的且符合相關法規的,從其約定。
適用商品范圍:除法律明確排除的定制品、鮮活易腐品、數字化商品(如已拆封的音像制品)、拆封后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拆封后易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的商品、銷售時已明示的臨期或瑕疵商品等外,其他商品均可納入無理由退貨范疇。
現場銷售經營者應確定承諾無理由退貨的商品范圍、退貨有效期限、退貨方式、退貨流程等,在營業場所醒目位置進行展示,并主動告知消費者。
經營者應建立無理由退貨服務監督制度與服務質量評價反饋機制,及時根據服務評價反饋優化、改進服務內容、服務流程等。
《售后服務 無理由退貨服務規范》為推薦性國家標準,不具有強制性。眼鏡零售企業若涉及非現場銷售(如網絡配鏡等),需嚴格遵守非現場銷售的相關無理由退貨規定,提供七日無理由退貨服務。對于現場銷售,眼鏡零售企業可自愿選擇是否承諾無理由退貨服務。若選擇承諾,就必須按照該標準中的經營者要求、退貨條件、退貨流程等規定執行。
在眼鏡零售的實際工作中,定制化產品占比大。如根據消費者驗光數據定制的光學鏡,一旦加工完成就難以二次銷售。根據標準第6.1.1.1條之規定,“消費者定作的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因此對于定制化產品,銷售前應當明確告知消費者該“光學鏡”系定制產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 。但對于現場銷售中一些非定制的成品眼鏡(如老視成鏡、普通太陽鏡等),若企業承諾無理由退貨,應將其納入可退貨商品范圍。
對于非定制的成品眼鏡,判定商品完好性相對容易,只要商品能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齊全,一般可認定為完好。但對于消費者試戴后可能出現細微劃痕等情況的界定,可能會產生爭議。若企業承諾無理由退貨,就需要明確具體的判定細則,并在網絡銷售平臺進行公布。而對于定制化的眼鏡產品,由于其特殊性,一旦交付消費者,除非存在質量問題,通常難以滿足商品完好性的退貨要求。
在退貨申請環節,現場銷售的眼鏡產品,消費者憑購物憑證按約定方式申請退貨。企業需提前明確約定方式,如到店申請、電話申請等。在受理、審核環節,企業要仔細審核商品是否符合退貨條件,對于定制與非定制產品要分類處理。在退貨環節,若涉及非定制商品退貨,企業需按照規定辦理退款;若涉及贈品,也需按規定處理。而對于定制化產品的退貨糾紛,企業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與消費者溝通協商。
若眼鏡零售企業承諾無理由退貨服務,需要建立監督機制,公示相關信息接受監督。同時對服務質量進行考核評價,根據消費者反饋不斷優化服務。這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服務水平,但也需要企業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來完善監督與評價體系。
總體而言,新國標《售后服務 無理由退貨服務規范》的發布實施,對于眼鏡零售企業而言,既是規范市場行為、提升消費者信任度的契機,也是在經營管理方面的一次挑戰。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無理由退貨策略,完善內部管理流程,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