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度碎片化的信息時代,品牌傳播面臨巨大的聲量挑戰。如何在海量廣告中脫穎而出,成為各大品牌營銷需要思考的問題?!芭龃墒綘I銷”憑借低成本、高話題、“以小搏大”的特性,成為不少品牌營銷的選擇。
碰瓷式營銷并非簡單模仿或抄襲,而是通過暗示、戲謔和雙關等手法“借勢”強勢品牌的流量和聲量,以低投入、強曝光的方式快速觸達消費者:一方面憑借幽默或爭議制造話題,引發社交平臺上的轉發和討論;另一方面在受眾討論某品牌蹭熱度時,自然將品牌聯想在一起,強化品牌記憶與賣點。這類營銷通常留有互動空間,鼓勵用戶乃至被蹭品牌參與回應,將品牌推廣轉變為一場公眾共同參與的社交秀。
第一個廣為人知的碰瓷營銷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在當時,可口可樂穩居全球飲料市場的霸主地位,控制著大部分市場份額。作為后來者的百事可樂發起了名為百事挑戰的品嘗測試活動。在這次盲品測試中,大多數人更喜歡百事可樂的味道,傳遞出“百事可樂的口感更好”的信號。這推動百事可樂的市場份額顯著增長,根據當時的市場分析報告,百事在某些地區一度縮小了與可口可樂的份額差距,甚至超過了可口可樂。
碰瓷營銷的本質是追流量、求曝光。因此,其更重視與消費者互動,而不是叫板競爭對手。好的碰瓷營銷需要品牌在對象選擇上兼顧關聯度與影響力,可挑選與自身在品類屬性、目標受眾或代言人形象上具有天然契合的頭部品牌或熱門IP,通過雙關諧音、反差對比、跨界聯想等表現手法,在輕松、調侃的基調中精準傳遞自身核心賣點和品牌價值。這樣既能讓消費者在第一時間捕捉到“蹭?!毙盘?,又能無縫借力對方長期積累的流量與聲譽,優先鎖定行業龍頭、熱點事件或高關注度話題,以獲取最大話題增量。
如女鞋品牌思加圖在阿迪達斯門店正上方投放戶外海報,借用曾為阿迪代言的楊冪形象,以“我又來了啊,思加圖編織鞋的確好穿”四字雙關,既呼應代言人再度亮相,又暗含“阿”“的”諧音“阿迪”。這精準搶奪目標消費人群視線,還在輕松幽默中喚醒消費者對思加圖織物工藝與舒適度的認知,實現了品牌到店流量與關注度雙雙攀升。
此外,場景投放要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線下選址應圍繞借勢品牌的高客流門店、商業街區或重要展會入口,布置快閃展臺、互動裝置或創意海報,形成實地“蹭熱度”效應;線上則需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同步發起話題挑戰和短視頻創作活動,利用話題標簽、KOL帶貨或UGC互動,讓用戶自發參與并分享,從而構建“聲量閉環”。
以京東家電為例,其在推出新款洗衣機廣告時,就選址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門店周邊,將“洗衣筒”與“快餐桶”諧音結合,主視覺直擊滾筒形態,配文“筒筒干凈,不止衣服”,引發快消與家電消費者的雙重好奇,也讓洗衣機新品核心賣點“深度去污”得以自然植入,該創意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破千萬,推動單周銷量增長逾四成。
盡管碰瓷營銷自帶低成本、高話題的吸引力,但也潛藏法律與聲譽風險:未經授權使用他人商標或代言人形象,可能引發侵權糾紛;過度貶低競爭對手,則易招致公眾反感,甚至引發營銷危機。因此,品牌應在策劃階段充分評估法律邊界與公關后果,并始終圍繞自身價值主張與消費者需求設計創意,確?!巴娴闷稹庇帧巴娴们伞?。此外,僅靠短期熱點無法建立深厚的品牌資產,品牌還需在蹭熱度之余,通過持續內容營銷、線下體驗以及社群運營等多維路徑,才可能實現從“被看見”到“被記住”的升級。
對于眼鏡行業而言,同樣可以借鑒碰瓷營銷的思路——跨界蹭IP、借力時尚博主或行業大咖、運用雙關話術和場景聯動,制造具有調性和話題度的傳播內容。在AI精確投放與大數據洞察加持下,未來的碰瓷營銷將更具精準性與個性化,幫助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迅速出圈,建立差異化優勢。唯有在創意與策略、風險與價值之間找到平衡,品牌才能持續掌握流量密碼,迎來下一個爆發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