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落花》詩“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一作“稀”)。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末句“沾衣”,傳統注釋多援引漢《鐃歌》“泣下沾衣”等,釋作“流淚”?;蚺c落花沾衣并舉,視為“雙關”。如言“七句說吹盡,八句說剩下的只是沾在衣袂上的殘瓣,語實雙關,暗含墮淚意,無限深情,低徊不盡”,或言“結聯意雙關,謂面對春盡日暮,有情之‘芳心’(花心)所得者惟零落沾人衣裳之命運而已,關合己面對春殘日暮,雖有惜花之心而無可奈何,惟有泣下沾衣而已”,又曰“全篇純用白描,無一典故藻飾”。
近日讀此,忽然想到這句也許用到內典,即《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天女散花”:“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天曰:‘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崩钌屉[自稱“佞佛”,有“佞佛愧虛辭”“佞佛將成縛”諸句";熟知此典,有“一百八句在貝葉,三十三天長雨花”“維摩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諸句。此處看到落花沾衣,想到“結習未盡,華著身耳”,亦當在情理之中?!胺夹南虼罕M”而自己“結習未盡”,用一“盡”字暗相綰合,自傷之外,又多一層自嘲自懺,似更幽微曲折。又想到李煜“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句,也許竟也有此意。
詩無達詁,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