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的黃昏,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草葉的清新氣息。細雨如絲,無聲無息地灑落,給小鎮披上了一層朦朧的薄紗①
我踏著濕潤的地面,褲腿已被雨水浸濕,發梢貼在額前,如同經歷了一場意外的冷水洗禮。突然,一股莫名的憂慮涌上心頭,我想起房間里的那扇窗戶還敞開著。我狂奔回家,快步沖進臥室,正要關窗,一抹鮮綠猛然闖人我的眼簾③
那是一棵小草,一棵頑強生長在狹窄石縫中的小草。四周是堅硬的石塊,唯獨僅容一指寬窄的石縫間有一點兒貧瘠的土壤,仿佛是大自然對生命的一次戲弄。小草的葉片看上去細長而柔軟,鮮綠中帶著一絲嫩黃,宛如初生的嬰兒般嬌嫩。雨水再次無情地傾瀉而下,米粒般的雨滴如同箭矢擊打在它身上,發出脆響。小草在風雨中搖曳,如同一個弱小的舞者,在艱難地維持著平衡。冷風肆虐,將它壓彎了腰,但稍微停息,它又頑強地挺直了脊背,仿佛在向命運宣戰。
雨勢漸大,我趕緊關上窗戶,心中卻對那棵小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世界上的草確實很多,但又有多少能夠像它一樣,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對抗而頑強生長呢?
① 開篇運用細膩的環境描寫,營造出一種黃昏雨幕中清新、朦朧的氛圍,奠定了文章溫婉的基調,讓讀者自然而然地跟隨作者的腳步進入情境之中。
② 這里作者對自身狀態的描寫十分細致,從“踏著濕潤的地面”的動作,到“褲腿浸濕”“發梢貼額”的外貌細節,將匆忙的狀態生動地展現了出來,給讀者強烈的畫面感。“如同經歷了一場意外的冷水洗禮”一句,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
③ 以“我”的行為自然過渡,引出下文。
④ “頑強”一詞直接點明小草的特性,與“狹窄”“堅硬”“貧瘠”等詞形成鮮明對比,突出小草生長環境的惡劣,進一步凸顯其頑強的生命力。作者從視覺上對小草的形態和顏色進行了刻畫,從聽覺上寫出了風雨的猛烈,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聚焦小草對抗風雨的情態,賦予小草動態美。
⑤ 運用反問句,引發讀者思考,增強了情感表達,使作者對小草頑強生命力的贊嘆更具感染力。
⑥ 從第二天遠觀小草整體狀態,到走近細看小草的葉脈,視角由遠及近,使讀者對小草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入,如同身臨其境觀察小草,鏡頭感極強。對小草生長環境及根須的描寫,于對比之中全方位展現出小草在惡劣環境中頑強生長的姿態和精神
第二天清晨,我睜開惺松的睡眼,發現雨還在下,只不過已不再猛烈。洗漱完畢,雨已停歇,陽光透過云層灑落。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窗戶,那棵小草經過一夜雨水的洗禮,此刻正如同脫胎換骨般闖入我的視線。它葉片綠得透亮,綠得晶瑩,仿佛每一片都蘊藏著無盡的生命力。石縫中土壤貧瘠,石塊堅硬冰冷,但小草的根須緊緊抓牢土壤,從積聚的雨水中汲取著養分。我走到它身邊,細看之下,它的葉脈清晰可見,如同生命的脈絡般錯綜復雜,在逆境中頑強地展現著生命力的不屈。
⑦ 運用聯想的手法,由眼前石縫間的小草聯想到經歷風霜雨雪的樹木和奮力前行的革命先烈,從小草的頑強生命力延伸到對生命力量與堅韌的廣泛贊美,拓寬了文章的意境,增強了文章的深度,使文章主題得到升華。
那一刻,我的內心涌起一股深深的感動我仿佛看到了昨夜它在風雨中搖曳的身影,聽到了它在逆境中發出的吶喊。那些在風霜雨雪中傲然挺立的樹木,那些在血雨腥風中奮力前行的革命先烈,不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力量與堅韌嗎?正如同這石縫間的小草一樣,他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生命的真諦。 1
⑧ 結尾段落總結全文,再次強調小草的精神對自己的影響,書寫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與前文對小草的描寫和情感表達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再次回到窗前,凝望那棵小草,我在心中刻下一分敬意。它不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而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這個充滿未知挑戰和困難的世界里,它用自己的堅韌和頑強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故事。而我,也將從它身上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每一次挑戰。 8
(精評教師:夏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