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96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6755(2025)07-0028—03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5.07.006
Experimental study on pasture-based aquaculture of Hucho taimen juvenile in Karasuk Reservoir
SHAN Yang (XinjiangShuifa Ecological TechnologyCo.,Ltd,Urumqi83oooo,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asture-based aquaculture of juvenile Hucho taimen (a kind of important cold - water fish) 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popularization of farming techniques as wella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we elaborated on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farming modes in detail,and focused on conducting a pasture-based aquaculture experiment in the Kalasuke Reservoir in Xinji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farming method was feasible,with juvenile fish exhibiting good growth rates and robust physical conditions. Meanwhile,key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farming in small- to medium- sized water bodies were identified,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farming benefits were pointed out. It is suggested that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echnical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survival rate of juvenile fish,explore a wider range of water areas suitable for pasture-based aquaculture,and screen out potential farming regions throug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s of different water bodies.
Key words: Hucho taimen; pasture - based aquaculture; juvenile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feasibility analysis
哲羅鮭(Huchotaimen)屬鮭形目,鮭科,哲羅鮭屬,主要分布于額爾齊斯河及其各支流,其生長快,肉質鮮嫩、營養價值與經濟價值高、市場需求旺盛[1-2],是我國大型的名貴冷水性土著魚類。但傳統的池塘流水養殖與循環水車間養殖存在土地占用大、水資源消耗高、建設運營成本高等問題,制約了其規模化發展。放牧式養殖作為一種創新模式,可突破傳統局限,降低資源消耗與成本,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
本研究旨在探索哲羅鮭幼魚放牧式養殖的可行性,分析其生長與成活率的關鍵影響因素,為優化技術和選擇放養水域,探索哲羅鮭可持續養殖新途徑,豐富冷水性魚類養殖理論體系同類研究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 放養水域概況
1.1.1 地理位置與基本參數
試驗選定的放養水域位于喀臘塑克水庫庫灣,與額爾齊斯河相連通。水域面積總計66.67hm2 ,平均水深達 15m 。
1.1.2水質環境參數
該水域水溫 1~20°C ,年均水溫 10°C 左右;溶解氧為 7.2~8.5mg/L 。此外,該放養水域遵循不投餌、不施肥的自然養殖原則。
1.2放養水域魚類資源調查
從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對放養水域的魚類資源進行調查。聘請當地經驗豐富的專業漁民對水域進行采樣。在捕撈現場,對漁獲物的種類和數量進行詳細統計和分析。
1.3幼魚的培育及放養
1.3.1幼魚來源與初始規格
從哈巴河縣國強特種魚養殖合作社購置4萬尾哲羅鮭幼魚。
1.3.2 幼魚放養
2024年7月投放30000尾,體長 6.7cm ,體質量 15g ,投放密度450尾/ ?hm2 。
1.4哲羅鮭的生長觀測
1. 4.1 捕撈方式
網箔設置于水域特定位置,用于長期監測;拉網則在不同時段進行,以獲取更全面的樣本數據[3]。
1.4.2 測量指標與記錄方法
捕撈后,測量體長和體質量,記錄過程嚴格遵循數據規范,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可追溯性[4]。
2結果
2.1放養水域魚類資源
放養水域內共有9種魚類,見表1。其中,河鱸(Percafluviatilis) 53.0% 尖鰭(Gobio acu-tipinnatus)1. 9% 、東方歐(Abramisbramaori-entalis) 12.3% ;鰱鳙(Aristichthysnobilis)(\"鰱鳙”是鰱魚和鳙魚的合稱。由于它們的形態、生活習性等相似,本研究中將它們合并計算) 10.6% 、鯽(Carassiusauratus)占 1.1% 、鯉(Cyprinuscarpio)占 3.6% 、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us) 2.3% 、白斑狗魚(Esoxlucius)5. 1% 、江鱈(Lotalota) 10.1% 。

2.2哲羅鮭回捕跟蹤調查
2.2.1 成活率計算
根據統計數據,哲羅鮭幼魚在放養水域的成活率偏低,約為 38.3% 。
2.2.2 生長指標統計
2025年4月平均體長達到 35.5cm ,平均體質量為 383.7g ,快速增重期為2024年10月—2025年4月,見表2。

3分析
3.1哲羅鮭幼魚成活率影響因素分析
3.1.1溫度與溶解氧因素考量
對比哲羅鮭適宜生存的溫度范圍
)和溶解氧范圍(溶解氧低于 3mg/L 為致死點,低于 4.3mg/L 時出現“浮頭”并開始死亡)與放養水域的實際水溫、溶解氧條件,發現該水域的溫度和溶解氧均在哲羅鮭可耐受范圍內,因此并非導致幼魚死亡的主要原因[5]。
3.1.2 天敵因素分析
放養水域中,有河鱸、江鱈、白斑狗魚等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見圖1。在哲羅鮭幼魚階段,其體型較小,防御能力較弱,易成為這些肉食性魚類的捕食對象,這極有可能成為導致哲羅鮭幼魚成活率偏低的關鍵因素[6]

3.2中小型水面放養哲羅鮭可行性分析
3.2.1 適宜條件總結
綜合分析試驗結果,適合哲羅鮭放養的中小型水面應具備以下條件:水質清澈、溶解氧充足、水流量充沛,同時需確保水域內的餌料生物豐富[7]。
3.2.2相互抑制機制探討
深入研究兇猛性肉食魚類與哲羅鮭之間的相互抑制關系,發現合理控制二者的種群數量和分布范圍,對于提高哲羅鮭養殖成功率至關重要。因此,在放養前全面了解水域的水質理化狀況、餌料生物資源以及物種間的生態關系,是確保哲羅鮭放養成功的關鍵。
4結論與展望
4.1 研究結論總結
4.1.1哲羅鮭幼魚放牧式養殖試驗成果
本試驗初步驗證了哲羅鮭幼魚放牧式養殖的可行性。雖然幼魚成活率有待提高,但生長速率表現良好,且在自然放養環境下,哲羅鮭體質健壯。
4.1.2中小型水面放養哲羅鮭的可行性結論
明確了適合哲羅鮭放養的中小型水面的關鍵條件,同時指出控制兇猛性肉食魚類數量、優化放養密度等是提高養殖效益的重要措施[8]。
4.2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4.2.1優化養殖技術方向
建議進一步研究提高哲羅鮭幼魚成活率的技術措施,如優化放養時間、改進幼魚培育方法、開發有效的天敵防控技術等[9]
4.2.2拓展養殖水域研究
探索更廣泛的適合哲羅鮭放牧式養殖的水域類型,通過對不同水域的生態環境評估,篩選出更多潛在的養殖區域[10]
4.2.3生態平衡維護研究
關注養殖過程中的生態平衡問題,研究如何在促進哲羅鮭生長的同時,保護水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減少養殖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張永泉,尹家勝,張穎,等.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維生素E對哲羅魚繁殖性能的影響及其調控機制初探[Z].項目立項編號:QC2017032.鑒定單位:黑龍江省科技廳.鑒定日期:2021—12—21.
[2」佟廣香,唐國盤,董樂,等.高溫脅迫對哲羅魚血液指標和熱休克蛋白基因的影響[J].淡水漁業,2021,51(2):23-28.
[3]肖志國,王秀蘭,高春山,等.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哲羅魚魚苗魚種培育技術規程[Z].鑒定單位: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鑒定日期:2020—05-09.
[4]佟廣香,孫海成,張麗娜,等.三個世代哲羅魚早期生長性能比較[J」.水產學雜志,2019,32(1):12—16.
[5]肖志國,王秀蘭,杜曉燕,等.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哲羅魚人工繁殖技術規程[Z].項目立項編號:DBXM036—2018.鑒定單位:吉林省市場管理廳.鑒定日期:2018一11一09.
[6]王常安,劉紅柏,徐奇友,等.大豆分離蛋白替代魚粉對哲羅魚消化生理的影響[J].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8,33(5):607-613.
[7]楊馬,李良玉,魏文燕,等.成都地區哲羅魚流水池養殖初探LJ].漁業致富指南,2018(5):62-65.
[8]王清印,余來寧,楊寧生.中國水產生物種質資源與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9]徐偉,尹家勝,姜作發,等.哲羅魚人工繁育技術的初步研究[J].中國水產科學,2003,10(1):26-30.
[10]徐偉,孫慧武,關海紅,等.哲羅魚全人工繁育的初步研究[J].中國水產科學,2007,14(6):896-900.
(收稿日期: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