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Q95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6755(2025)07—0025—03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5.07.005
Comparative of peeling rate an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monorhyncha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SUN Yang, ZHANG Saisai, BI Xianchen, WANG Lu, DUAN Shengwen,FANG Zhen(Dalian MarineDevelopment Affairs Service Center,Dalian 1l6ooo,China)
Abstract:The Urechis unicinctus was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to compare the peeling rate of Urechis unicinctus in thre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in Dalian, Hebei and Shandong provinces,and to compare the peling rate and crude nutrients of pond一cultured and wild Urechis unicinctu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Urechis unicinctus under thre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and two farm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peeling rate of Urechis unicinctus in thre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showed a trend of Shandong group gt; Dalian group gt; Hebei group; the protein content of Dalia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handong group and Hebei group ( ?Plt;0. 05 );the differences in fat conte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 Pgt;0. 05 );the energy index of Dalia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handong group and Hebei group ( Plt;0.05 ).The skin yield of pond—farmed Urechis unicinctu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wild Urechis unicinctus ( Plt;0.05 ).The crud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were generally higher in pond一farmed Urechis unicinctus compared to wild ones,with some components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lt;0.05 ).
Key words:Urechis unicinctus;wild; pond culture; peeling rate; nutrient composition
單環刺(Urechisunicinctus),在分類上屬鎰蟲動物門(Echiurioidea),綱(Echiurida),刺鎰科(Urchidae),刺鎰屬。生活在海邊潮間帶,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黃海、渤海沿岸。諸多學者對單環刺鎰營養成分、育苗養殖技術、分子生物學等方向進行研究,如單環刺蜢廢棄內臟營養成分分析1;單環刺鎰營養成分及體內活性物質的研究進展2];單環刺鎰體壁膠原蛋白結構和性質的研究[3];研究三種藻粉對單環刺鎰生長、體壁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響[4]。諸多研究只是簡單的分析單環刺鎰營養組成[5],本研究通過測定不同地理環境和不同養殖模式的單環刺鎰營養成分特性的差異,為單環刺鎰的肌肉品質鑒定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樣品1一6:分別采自大連市黃海登沙河、大連市渤海李官、瓦房店市、萊州市、樂亭市等6個地區單環刺鎰各20個。出皮率分別為: 29.94% 、27.27%.41.61%.29.08%.24.04% 和 37.83% 。其中,野生黑皮單環刺蜢為自然海域捕獲體表肌肉組織呈黑色的單環刺鎰;野生紅皮單環刺蜢為自然海域捕獲體表肌肉組織呈紅色的單環刺鎰。
1.2 樣品處理
單環刺鎰去掉內臟,取肌肉,分別剪碎混勻。一部分放于 65°C 烘箱內烘干至恒重,用于粗營養成分測定,另一部分于一 80°C 超低溫冰箱內保存備用。
1.3 測定方法
出皮率測定方法:假設 A= 單環刺鎰鮮重,B= 去內臟后單環刺鎰凈重量,那么,出皮率 =B/A×100% 。蛋白質、脂肪、灰分、水分、能量、總碳水化合物、脯氨酸、鈉均采用國標方法測定8]
1.4 數據處理
運用Excel2003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多重比較,結果用平均值 ± 標準差表示,標注表示差異性顯著, Plt;0.05 表示為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不同養殖模式出皮率及營養成分
由表1可知,大連地區三種養殖模式單環刺鎰出皮率結果為池塘組 gt; 野生黑皮組 gt; 野生紅皮組,野生黑皮組和野生紅皮組顯著小于池塘組 (Plt;0.05) 。
由表2可知,野生黑皮、野生紅皮及池塘養殖的單環刺鎰體壁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1.33g/100g.12.07g/100g.12.47g/100g 差異顯著( Plt;0. 05) 且顯著高于全單環刺鎰蛋白質含量的 8.60g/100g(Plt;0.01) ;野生黑皮、野生紅皮、池塘養殖的單環刺鎰體壁脂肪含量差異不顯著 (Pgt;0.05) ,但均顯著低于全單環刺嗑脂肪含量( Plt;0.05 ;四組單環刺蝠體壁中灰分含量最高的是野生紅皮單環刺鎰,達2.37g/100g ,且各組差異顯著( Plt;0. 05) ;水分含量呈現野生黑皮組 gt; 野生紅皮組 gt; 池塘組趨勢且差異顯著( Plt;0.05 ,能量和總碳水化合物均呈現池塘組 gt; 野生紅皮組 gt; 野生黑皮組趨勢且各組間差異顯著( Plt;0. 05) ;野生黑皮組脯氨酸含量最高,為 0.62g/100g ,顯著高于其余2組( Plt;0. 05) ;鈉含量野生紅皮組含量最高,
為 612.33mg/100g
2.2大連地區、山東地區及河北地區野生紅皮單環刺鎰出皮率及營養成分
由表3可知,大連地區和山東地區野生紅皮單環刺鎰出皮率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高于河北地區野生紅皮單環刺鎰出皮率( Plt;0. 05 。
由表4可知,三種地理環境野生紅皮單環刺鎰蛋白質含量呈大連地區 gt; 山東地區 gt; 河北地區( ΔPlt;0.05) 趨勢,且三組數據差異顯著 ?Plt;0.05) :脂肪含量無顯著差異 (Pgt;0.05) ;山東地區和河北地區的灰分含量數據無顯著差異( (Pgt;0.05) ,但均顯著低于大連地區;大連地區單環刺鎰體壁水分含量顯著低于山東地區和河北地區兩組( ?Plt;0.05) :總碳水化合物和鈉這兩項指標均呈河北地區 gt; 大連地區 gt; 山東地區趨勢且差異顯著;三個不同地區能量數據分別是 266.67±0.58a?227.67±0.58b 、
220.67±2.08c ,大連地區單環刺鎰體壁能量顯著高于另外兩個地區( Plt;0.05) ;脯氨酸含量大連地區為 0.57±0.03a 顯著高于山東和河北地區( .Plt;0.05 。
3討論
3.1不同養殖模式單環刺鎰出皮率及營養成分比較
出皮率越大意味著單環刺鎰體壁越厚,品質越好[9-10]。本研究發現,池塘養殖的單環刺鎰出皮率 41.61% ,出皮率高,這是由于池塘養殖天然餌料和人工肥水合作喂養的養殖模式提高單環刺鎰生長所需的餌料補給,體壁營養物質積累多;而野生單環刺鎰出皮率低是受環境不穩定、餌料不充足等問題影響。
研究認為,水產動物肌肉營養成分受到攝食飼料和生活環境的影響[11]。養殖池塘海水鹽度高于自然海區海水鹽度,生長環境鹽度不同會造成魚類肌肉營養成分產生差異[12-13]。在本研究中,池塘養殖的單環刺鎰蛋白質含量顯著高于野生單環刺鎰( Plt;0.05) 。灰分這一項數據代表體壁內礦物質和營養鹽的含量,野生紅皮單環刺鎰灰分含量顯著高于池塘養殖單環刺蝠灰分含量,這是野生單環刺蜢餌料組成更豐富導致的。
3.2不同地區單環刺鎰出皮率及營養成分比較
水產品的營養成分特性決定了其獨特口感,因此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14]。本實驗結果顯示河北單環刺鎰出皮率顯著低于大連地區單環刺鎰和山東地區單環刺鎰,主要是因為大連海域和山東海域水溫相對較低、鹽度較高,單環刺鎰生長周期延長。大連野生紅皮單環刺蜢蛋白質、能量、脯氨酸等顯著高于其他兩個地區,與出皮率指標保持一致,這說明大連地區野生單環刺鎰品質更好,營養價值更高。
大連野生紅皮單環刺蜢營養水平較高,能量和各種礦物質是三種野生單環刺蜢含量最高的,這與不同生長環境食物組成、水環境及鹽度差異有關。蛋白質、氨基酸及礦物質是判斷水產品營養水平的主要指標,大連地區野生單環刺鎰肌肉蛋白質含量更高,品質最優。
參考文獻:
[1]孟祥欣,郭承華,董新偉,等.單環刺(Urechisunicinctus)廢棄內臟營養成分分析[J].煙臺大學學報,2008,21(3):232-234.
[2]王雷,劉海,梅彭鴿,等.單環刺蜢營養成分及體內活性物質的研究進展[J].魯美大學學報,2011,27(4):342-345.
[3]劉志娟.單環刺蝠體壁膠原蛋白結構和性質的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2.
[4]韓煥福,馬正,王亞男,等.三種藻粉對單環刺鎰生長、體壁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海洋湖沼通報,2021,43(5):143—148.
[5]楊桂文,安利國,孫忠軍,等.單環刺蜢營養成分分析[J].海洋科學,1999(6):13-14.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5009.5—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的測定:GB5009.6—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鉀、鈉的測定:GB5009.91—201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9]高磊,赫崇波,鮑相渤,等.工廠化養殖仿刺參營養品質分析與評價[J].水產學報,2016,40(2):243—254.
[10]張春丹,姜李雁,蘇秀榕,等.南北養殖仿刺參營養成分的比較[J].水產科學,2013,32(1):41-45.
[11]徐大鳳,杜書然,張志勇,等.不同養殖模式下大黃魚肌肉營養成分比較分析[J].食品與加工,2023,11(5):80—82.
[12]康自強.鹽度脅迫對星洲紅魚生長、消化酶和免疫因子活性肌肉品質的影響[D].廈門:集美大學,2014.
[13」黃偉卿,張藝,王曉曉.低鹽養殖大黃魚肌肉營養成分分析[J].水產科技情報,2019,46(6):301—307.
[14]梁萌青,雷霽霖,吳新穎,等.3種主養鲆鰈類的營養成分分析及品質比較研究[J].漁業科學進展,2010,31(4):113—119.
(收稿日期: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