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黨上下認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簡稱“八項規定”)學習教育。作為黨領導下的重要政治機關,特別是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人大要在學習教育上走在前作表率,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更加密切地聯系人民群眾,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八項規定”是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切入口,也是新征程上以高質量黨建推動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堅持黨的領導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首要政治原則,也是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八項規定學習教育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點題、親自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今年黨建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更是檢驗和提升人大黨建工作水平的重要契機。人大要切實增強開展學習教育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牢記“政治機關”的根本定位,弄懂“為什么開展學習教育,怎么開展學習教育”,一體推進學查改,特別是完整、準確、全面地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通過學習教育學出堅強黨性、查出突出問題、改出優良作風,以實際行動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改進調查研究”是八項規定的首項要求,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法定職責
代表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立法法、監督法等法律都對人大開展調查研究作了明確規定。比如,代表法第四條規定,代表應當“積極參加統一組織的視察、專題調研、執法檢查等履職活動”“加強履職學習和調查研究,不斷提高執行代表職務的能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各專門委員會有“對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同本委員會有關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建議”的工作職責;立法法第十九條規定了“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立法調研”的內容;監督法第十三條、二十八條、三十二條、四十九條分別在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財政經濟工作監督、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檢查、專題詢問等章節,對開展專題調查研究作了規定,如“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可以進行專題調查研究”“常務委員會開展財政經濟工作監督,可以組織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執法檢查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可以對重點問題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常務委員會開展專題詢問前,可以組織開展專題調查研究,深入了解情況,廣泛聽取意見”。
可見,調查研究貫穿人大立法、監督、代表等諸多工作,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查研究的質量和效果決定人大工作的水平。同時,從制定出臺的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看,改進調查研究有更加明確的具體要求。比如,到基層調研要緊緊圍繞調研主題,實事求是地安排調研內容,既要到工作開展好的地方去總結經驗,更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調研解決問題;在調研點上,要使調研同志有更多的自主活動,力求準確、全面、深入了解情況,防止調研工作走形式、走過場;各調研點現場要真實,不能為迎接調研裝修布置,更不能弄虛作假;匯報工作時要講真話、報實情等。
對照上述法律規定和八項規定要求,人大在開展調查研究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力求“全”。既要側重于查找不足、發現問題,也要注重總結成效、挖掘經驗,確保調研時掌握的資料和情況更加全面。比如,2024年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的殘疾人保障聯動監督,在監督方案設計之初就明確了既精準查找突出問題、也挖掘正面典型案例的思路,最后提交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情況報告不僅列明了5類15項涉及殘疾人社會保障、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而且也從省市兩個層面提煉出了包括京津冀殘疾人事業協同發展、政務服務“三項改革”試點、“保險 + 助殘”新模式等14個正面典型案例,全景式地客觀呈現了河北省殘疾人保障工作整體面貌。
其次,要確保“真”。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以對黨的事業的忠心、對百姓疾苦的關心、對履行職責的盡心,深入實際和群眾身邊開展實事求是的調查研究,不走馬觀花更不弄虛作假,收集第一手真實情況。近年來,河北省人大社會委持續聚焦養老這一千家萬戶的“頭等大事”,系統開展了養老服務條例立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專題調研、“樂享河北”工作推進情況專題調研等工作,通過調查問卷、入戶走訪、蹲點調研等多種渠道和形式,找準了人民群眾的愁盼痛點、法律政策的短板盲點和工作落實的卡頓堵點,形成了一批高質量調研成果。相關調研報告刊發在全國人大社會委簡報,收錄進《河北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
最后,要見到“效”。調查研究以解決問題為最終目的,要通過調研提出有針對性、實操性的具體對策建議,支持和推動政府及有關部門出實招、辦實事。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在制定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規定過程中,聚焦人民群眾對社會保障服務便捷化、一體化的實際需求,在立法調研過程中瞄準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政務服務、人社業務、就醫購藥等與民生最密切、聯系群眾最直接的場景,確保每一個場景都體現到法規之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一卡多用”“跨省通用”用卡的獲得感。
“密切聯系群眾”是此次學習教育的根本自的,也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題中之義和顯著優勢
我們黨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也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通過堅持和完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確保黨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指出“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不斷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凝聚起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2021年,中央人大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重大理念,并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提出要“充分發揮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眾聯系中的帶頭作用”的新的工作要求;2025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代表法,為更好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作用提供了更為完備的法治保障。人大要牢記“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的定位,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以更大力度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聯系群眾、依法履職、服務人民。
近年來,一些地方不斷探索和豐富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確保更好地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2024年6月,趙樂際委員長到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和平東社區調研了民呼回應中心。作為基層人大代表家站的“升級版”,該中心開通了“小板凳連心橋”“敲門問建議”“網上聽民聲”等三個民意收集“直通車”,負責民生熱點受理、民生政策咨詢、民生建議收集、民生問題交辦督辦、民生民意測評,暢通了人大代表與選民溝通聯系機制,讓群眾關心關注的老舊小區改造、停車位搶占、垃圾亂堆亂放和噪音擾民等問題有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反映解決渠道,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的亮點。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沒有休止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八項規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規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在新征程上,各級人大要馳而不息地加強作風建設,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干事創業,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河北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