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寫作文時,有沒有覺得自己的文章總是差點“味道”?別人寫的內容生動有趣,自己寫出來卻干巴巴的。其實,想要讓作文脫穎而出,關鍵在于掌握一些實用的寫作技巧,今天我們就談談如何借助聯想這種方法,讓文章靈動起來。
一、聯想,讓寫人作文鮮活立體
在寫人作文中,很多同學習慣用“他很善良”“她很勤勞”這樣直白的表述,雖然點明了人物特點,但讀起來缺少畫面感和感染力。其實,借助聯想,就能讓筆下的人物“活”起來。
(一)抓住外貌特征展開聯想
描寫人物外貌時,別只是簡單描述長相,試著聯想一下。比如寫奶奶的手,很多同學會寫“奶奶的手很粗糙”,這樣寫就比較平淡。換個思路,我們可以這樣寫:“奶奶的手布滿皺紋,像老樹皮一樣粗糙。那些縱橫交錯的紋路里,藏著幾十年的辛苦,也藏著對我們滿滿的愛。每次她用這雙手撫摸我的頭,就像春風拂過,溫暖又安心。”把奶奶的手比作老樹皮,既突出了手的粗糙,又能讓讀者聯想到奶奶一生的操勞;將撫摸的感覺比作春風,更體現出奶奶的慈愛。再比如寫同學的眼晴:“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兩顆黑葡萄,一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好像會說話一樣,總能讓我在難過的時候感受到鼓勵。”把眼睛比作黑葡萄,生動展現出眼睛的明亮有神,用月牙形容笑起來的樣子,讓人物更顯可愛親切。

(二)通過行為動作聯想性格
人物的行為動作往往能反映出性格特點,在描寫時加入聯想,能讓性格特征更鮮明。比如寫同桌是個“小書蟲”,除了寫他愛看書,還可以這樣聯想:“課間十分鐘,教室里鬧哄哄的,大家都在嬉笑玩耍,只有他雷打不動地坐在座位上,捧著一本書,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完全沉浸在書的世界里。他的眼神隨著文字移動,時而眉頭緊皺,仿佛在為書中人物的遭遇擔憂;時而嘴角上揚,大概是被有趣的情節逗樂了。他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從書中汲取知識的養分。”通過將同桌看書時的狀態比作被施魔法,把吸收知識比作海綿吸水,形象地表現出他對書籍的熱愛和專注。又比如寫爺爺鍛煉身體:“每天清晨,爺爺都會在小區花園里打太極拳。他的動作舒緩流暢,一招一式,就像行云流水一般。那慢悠悠的姿態,不慌不忙,仿佛時間在他身邊都放慢了腳步。看著爺爺打拳,我總能感受到一種從容與平和,就像他的性格,沉穩又豁達。”把打太極拳的動作比作行云流水,既描繪出動作的優美,又暗示了爺爺沉穩的性格。
二、聯想,讓寫景作文詩意盎然
寫景作文如果只是羅列景物,很容易讓讀者覺得枯燥乏味。而聯想能為景色增添色彩和情感,讓文字充滿詩意。
(一)聯想賦予景物生命力
寫春天的花園:“走進花園,各種花兒競相開放。桃花粉嫩嫩的,像小姑娘害羞的臉蛋;迎春花金燦燦的,仿佛是春天的小喇叭,吹著歡快的樂曲;梨花雪白雪白的,宛如穿著白紗裙的仙子,在微風中翩翩起舞。”這里把桃花比作臉蛋、迎春花比作小喇叭、梨花比作仙子,賦予了花兒人的神態和動作,讓整個花園變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描寫夏夜的池塘:“池塘里,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把把撐開的綠傘。荷花從荷葉間冒出來,有的還是花骨朵,像害羞的小姑娘,漲紅了臉;有的已經完全綻放,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宛如在展示自己的美麗。偶爾有一只青蛙跳到荷葉上,‘呱呱’地叫幾聲,像是在和同伴聊天,又像是在為這美麗的夜色歌唱。”將荷葉比作綠傘,荷花比作小姑娘,青蛙的叫聲想象成聊天和歌唱,讓池塘的景物變得鮮活靈動,充滿趣味。
(二)通過聯想抒發情感
景色描寫往往寄托著作者的情感,聯想能更好地表達這種情感。比如寫故鄉的老槐樹:“那棵老槐樹仁立在村口,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見證了村子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每到夏天,濃密的樹蔭下,總是聚集著許多人,大人們坐在樹下乘涼聊天,孩子們在旁邊嬉笑玩耍。如今,我離開故鄉多年,可每次想起那棵老槐樹,就仿佛看到了故鄉的模樣,心中滿是思念和眷戀。”把老槐樹比作老人,既體現出樹的古老,又通過對樹下場景的回憶,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再如寫雨后的街道:“雨停了,街道濕漉漉的,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息。遠處的高樓大廈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看著這熟悉又寧靜的街道,我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所有的煩惱仿佛都被雨水沖走了,只留下滿心的舒暢。”將雨后的景象比作水墨畫,表達出對這種寧靜氛圍的喜愛,以及內心
三、聯想,讓敘事作文妙趣橫生
敘事作文要想寫得吸引人,不能只是平鋪直敘地講故事,運用聯想敘述技巧,可以讓故事更有趣味性和感染力。
(一)在起因中聯想鋪墊
寫故事的起因時,通過聯想可以為下文作鋪墊,吸引讀者的興趣。比如寫一次“難忘的手工課”,可以這樣寫:“那天,老師走進教室,神秘地說:‘今天我們要完成一項特別的任務!‘同學們立刻來了精神,教室里像炸開了鍋一樣熱鬧起來。我心里直犯嘀咕:這特別的任務會是什么呢?難道是要制作一個能飛上天的火箭模型,還是要設計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我的好奇心被勾得足足的,滿心期待著課程的開始。”這里通過聯想可能的任務,如火箭模型、藝術品,設置懸念,激發讀者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任務的好奇心。再如寫“一次意外的收獲”,可以這樣寫:“周末,我跟著爸爸去郊外游玩。走到一片荒地里,爸爸突然停下腳步,說:‘這里說不定藏著寶貝呢!‘我睜大眼晴,好奇地四處張望。難道這里會有古代的銅錢,或者是神秘的化石?我越想越興奮,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通過對可能存在的寶貝進行聯想,為下文在荒地里的探索作鋪墊,讓故事一開始就充滿吸引力。
(二)在經過中聯想增添趣味
敘述故事經過時,聯想能讓情節更加豐富有趣。比如寫學騎自行車:“剛開始學騎車時,我剛坐上自行車,車子就像喝醉了酒一樣,東倒西歪,怎么也不聽使喚。我緊緊握住車把,雙腳用力踩踏板,可車子就是不走直線,還差點撞到路邊的大樹。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像一個在風浪中掙扎的小船,隨時都有可能被淹沒。”把自行車比作喝醉的人,將自己比作風浪中的小船,生動地描繪出學騎車時的艱難和緊張。又比如寫參加拔河比賽:“比賽開始了,雙方隊員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繩子中間的紅布條一會兒向我們這邊移動,一會兒又向對方那邊飄去,就像一個調皮的小精靈,在和我們玩捉迷藏。我們班的同學一個個漲紅了臉,咬緊牙關,雙手緊緊握住繩子,腳像釘在地上一樣,拼命往后拉。我感覺自己的手都被繩子勒得生疼,但一想到班級的榮譽,渾身就充滿了力量,仿佛有一股無形的能量在支撐著我。”
把紅布條比作小精靈,聯想同學們拔河時的狀態和感受,讓比賽的緊張激烈躍然紙上。
(三)在結果中聯想深化主題
故事的結果部分,通過聯想可以深化主題,引發讀者思考。比如寫“一次失敗的考試”,可以這樣寫:“看著試卷上那刺眼的分數,我心里難過極了。這次考試的失敗就像一面鏡子,讓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我明白了,學習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腳踏實地,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這次經歷也讓我變得更加堅強,我相信,只要我不放棄,下次一定能取得進步。”把失敗比作鏡子,將學習比作逆水行舟,既總結了考試失敗的原因,又表達了自己從失敗中獲得的成長,深化了主題。再如寫“一次幫助他人的經歷”,可以這樣寫:“看著老奶奶臉上露出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原來幫助別人是這么快樂的事情,就像在黑暗中為別人點亮一盞燈,不僅照亮了他人,也溫暖了自己。這件事讓我懂得,生活中多一份善意,多一點幫助,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把幫助他人比作點亮明燈,生動地詮釋了幫助他人的意義,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