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瑟·梅西曾經有一只9歲的寵物狗,名叫“小甲蟲”。小甲蟲出現抽搐的癥狀后,梅西帶它去看了寵物醫生。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它得了腦癌
考慮到診斷結果并不樂觀,梅西決定放棄治療。4個月后,小甲蟲死了。核磁共振檢查和其他治療的費用大概有2000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梅西用一張特殊的信用卡進行了支付。這種卡是她在寵物醫院里聽說的。
梅西從2018年開始償還小甲蟲的醫療費,利息高達 30% 。她身患殘疾且沒有工作。“我真能負擔得起這些費用嗎?其實并不能。\"52歲的梅西說,“你若問我這樣做值得嗎?當然值得。”
梅西的經歷折射出一個事實:飼養寵物越來越貴了。過去幾十年來,獸醫一般都在自己的診所營業。他們給寵物做絕育手術、打疫苗、拔爪子和鼻子上的刺。如果寵物病重,他們能做的也很有限,無非是安慰一下寵物的主人,或者讓寵物死得不那么痛苦。但近年來,人們對寵物的依戀程度越來越高,也更愿意給寵物花錢,寵物醫療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大型產業,更像是人類醫療的翻版。很多寵物診所都被裝備精良的醫院取代了,這些醫院有價格不菲的核磁共振儀器、先進的實驗儀器和全天候護理設備。部分醫院還為寵物狗和貓請了神經、心臟和腫瘤專家。
高科技護理催生了蓬勃的市場。美國聯邦政府數據顯示,過去10年,寵物醫療費飆升了不止 60% 。大型企業收購了全美數百家寵物診所,這波重組潮和當初各大公司收購小診所的情況非常相似。
美國各地的獸醫反映,公司要求被收購的寵物診所變成更高效的營利機構。獸醫的收入也開始和營業額掛鉤,好讓他們有動力給更多寵物看病、安排更多檢查、兜售寵物保健產品和食品。
這對養寵人來說是一種難以為繼的負擔,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寵物保險。
丹佛市的索菲婭·麥克爾羅伊說,她得靠獻血漿和做兼職才能支付寵物狗的花銷。
北卡羅來納州的南希·帕特里說,她的貓得了一種無法治愈的腫瘤,檢查費高達1500美元。“貓都死了,我還在還債。\"她說。
2015年,克萊爾·希爾基在佐治亞州工作,時薪不到10美元。當時她養了一條名叫“羅斯科”的狗和一匹名叫“甘比特”的馬。它們都經歷了一些突發情況,希爾基為此共花了1.3萬美元的醫療費。她說,如果當時沒選擇特殊護理,它們可能都死了。“若是沒有救它們,我肯定永遠都無法原諒自己。”希爾基說。
希爾基刷爆了一張信用卡,又動用了丈夫的退休金,還借了一筆錢。羅斯科又活了3年,甘比特到現在都還好好的。
有獸醫說,養寵人總抱怨醫療費太高,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想過經營診所的成本。獸醫的收入比普通醫生低得多,且大多畢業后還在償還助學貸款。寵物醫療費上漲,部分是因為藥物、疫苗和其他耗材價格有所上漲,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從業人員不足導致的薪資上漲。
由于醫療手段比原來先進,現在得重病的寵物也仍然有生存的希望,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如今,通過做手術、用藥,可以大幅改善寵物的存活質量。
“我們這個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科技最發達的時代,這很厲害對吧?”田納西州的獸醫特雷西·德惠斯特說,“但這是有代價的。”
就算是簡單的檢查和治療,花費也不少。加利福尼亞州的獸醫大衛·魯斯已經86歲了。他說,2014年,一位老雇主帶著寵物狗來診所,那條狗當時一直在嘔吐。遇到這種情況,他一般會讓狗的主人帶它回去,喂點水。但是,當值的另一名獸醫給狗拍了X光片、抽了血、輸了液,并要求留院觀察。可魯斯知道,這些養寵人根本付不起醫療費。不久后,他決定退休不干了。
“我發現獸醫行業已經變了,而我接受不了這樣的變化。\"魯斯說。
調研發現,隨著寵物飼養的普及,美國人愿意為寵物支付高昂的醫療費,寵物診所因此成為投資人眼中的香悖悖。布拉克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約1/4的普通診所和3/4的專科診所由從事動物健康行業的公司所有。
2015年,這個領域的巨頭之一“馬爾斯”一家糖果和寵物食品銷售公司,收購了“藍珍珠”連鎖專科診所。2017年,該公司又以9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醫院。這波收購潮在2021年達到了巔峰,投融資數據分析公司\"投標書\"發現,當年的私募股權交易超過200次。
曾在類似寵物醫療機構工作的獸醫表示,公司會要求他們提高業務量。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獸醫說,領導層認為她的“平均寵物醫療花費太低”,之后她就辭職了。另一位弗吉尼亞州的獸醫說,公司讓她一天至少看診21只寵物。還有一位科羅拉多州的獸醫曾聽到一名經理說,有些獸醫需要學習“怎樣讓顧客選擇推薦的治療和檢查”,這讓她非常震驚。由于擔心會影響未來的就業,這些獸醫要求匿名。
部分獸醫表示,這些問題不會影響他們的治療手段。然而,俄亥俄州一家寵物診所的醫療顧問安德魯·費德勒說,一旦收入與自己推薦的檢查和治療掛鉤,這種激勵作用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對剛開始從業的醫生來說
只有大約 4% 的養寵人有保險,但即便對他們來說,可選擇的保險產品也非常有限。寵物保險通常不覆蓋已有疾病,年老、多病寵物的保險費也較高。
保險公司還可能會修改條款。2024年春天,一家名為“全國保險”的保險公司告知數千位投保人,公司決定停保,導致這些人只能轉投其他保險,但新的保險產品不能覆蓋寵物已有的疾病。據該公司發言人凱文·肯珀的說法,公司停掉了10萬份保單。
密歇根州的斯蒂芬妮·伯格爾說,她之前也在全國保險公司投保,但保險到期后卻被告知不能續保。她的寵物貓每個月光化療費就高達1000美元,現有的任何保險產品都不能覆蓋這樣的治療。
“我要么自己支付化療費,要么就只能看著我的貓死。”伯格爾說。不過,她后來在全國保險公司的競爭對手那里找到了合適的保險。
全國保險公司在一篇聲明中提到,停保是因為寵物醫療費上漲了,并強調,“之所以作出這樣艱難的決定,是為了未來能夠給更多寵物提供保障”。
不少獸醫會向養寵人推銷一些機構發行的特殊信用卡,比如希爾基和梅西使用的“愛寵信用卡”。2023年,美國政府曾發出警告,醫生和牙醫推銷的醫療信用卡可能會讓患者背上高額債務。
對很多人來說,寵物提供的陪伴是無價的。
小甲蟲死后,梅西收養了一只拉布拉多犬,取名“月亮熊”。她開玩笑說:“月亮熊甚至對我們呼吸的空氣過敏。”月亮熊需要特制的食物,一罐就要6美元;每天要吃3次藥,一次的藥量要花3美元;2023年還做了一次腿部手術。這些花費加起來將近4000美元,大部分都是用那張高利率信用卡支付的。梅西有很嚴重的抑郁癥且獨自生活,她說寵物狗在她心里排第一位。“我每個月的錢先支付月亮熊的賬單,然后再買自己的食物。”梅西說。
(摘自2025第5期《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