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如今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經營管理的復雜度和精細化程度不斷上升。預算管理在企業運營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它是企業規劃戰略、配置資源、協調活動以及控制運營的核心工具。
內部控制機制、預算管理概述
內部控制機制是企業為達成經營目標、保障資產安全、確保財務信息準確性、可靠性而構建的一系列自我調控體系,涵蓋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這五大要素。預算管理是企業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活動、財務狀況進行全面預測和籌劃的管理活動,主要流程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等。
內部控制機制對預算編制有效性的影響
控制環境對預算編制的作用良好的控制環境能營造積極的預算編制氛圍,而企業的治理結構若科學合理,如股東會、董事會和管理層職責明確,便能為預算編制提供穩定的決策環境。另外,管理層的管理風格同樣重要,如民主開放的風格能鼓勵各部門積極溝通,使預算編制更具全面性、準確性。
風險評估對預算編制的影響首先,在預算編制初期,通過對市場風險的評估,企業能夠更準確地預測銷售收入和成本。例如,對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競爭態勢的分析,可以幫助銷售部門合理估計銷售量和價格波動范圍,從而設置更符合實際情況的預算額度。對于成本方面,原材料價格波動、匯率變化等風險因素納入考量范圍后,采購預算和生產成本預算工作便可更具前瞻性。信息溝通對預算編制的價值在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有效溝通是預算編制準確的關鍵,尤其是對于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而言,二者間的信息共享能使預算編制過程更具科學性。這是因為業務部門掌握著市場動態、客戶需求等一手信息,如銷售部門將客戶訂單變化趨勢傳達給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據此調整收入預算和資金回籠預算等。此時,生產部門向財務部門告知生產計劃調整,便可完善成本預算。然而,若信息傳遞延遲,就可能導致預算編制脫離實際。
內部控制機制對預算執行有效性的影響
內部控制活動對預算執行的保障作用控制活動在預算執行中猶如堅實的護盾,發揮著關鍵保障作用。首先,預算執行中的授權審批是重要的控制活動,可明確各級人員在預算執行中的審批權限,以避免隨意支出。例如,規定一定金額以上的費用支出需經管理層審批,可有效防止超預算開支。其次,針對預算調整的內部控制活動同樣不可或缺,當內外部環境變化需要調整預算時,嚴格的調整流程可保證調整的合理性。例如,只有在充分論證市場變化、業務調整等原因后,才能對預算額度進行修改。同時,實物控制對于預算執行意義重大,特別是對存貨、固定資產等方面的管理。合理的庫存控制可保障生產預算順利執行,防止因缺貨或積壓影響成本預算。例如,對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和處置事宜,倘若按預算方案予以執行,便能有效控制資本性支出,確保預算執行與資源配置計劃相符,以確保企業運營的穩定性和預算執行的嚴肅性。
監督機制對預算執行的促進作用監督機制是預算執行的有力推動器。首先,內部審計作為監督機制的核心部分,應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如此一來,便能深入審查各部門是否按預算開展業務,如檢查銷售部門的費用支出是否在銷售預算范圍內、生產部門的成本控制是否符合預算要求等。這種審查可以及時發現預算執行偏差,并在最大程度上規避成本超支問題。其次,績效監督同樣是重要的監督形式,它通過設定關鍵績效指標(KPI)來衡量預算執行效果。例如,將成本降低率、收入增長率等與預算目標進行對比,促使各部門努力達成預算目標。此外,監督機制還包括員工的自我監督和部門間的相互監督,即員工在明確的預算責任下強力約束自身行為,而部門間相互監督則防止個別部門的不當行為影響整體預算執行,從而保障預算執行沿著既定目標穩步推進。
信息反饋對預算執行調整的意義及時、準確的信息反饋能讓企業了解預算執行的真實狀況,為調整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各部門反饋的業務數據是調整預算額度的關鍵因素。例如,如果實際銷售額遠低于預期銷售額,企業可據此分析該問題屬于市場需求問題還是銷售策略問題,進而決定是否調整銷售預算和相關營銷費用預算。
內部控制機制對預算考核有效性的影響
考核指標設定與內部控制的聯系從內部控制角度看,考核指標應全面覆蓋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首先,在財務指標方面,要包括預算執行率、成本控制率、收入完成率等,這些指標直接反映預算執行效果,以及與內部控制目標的吻合度。其次,非財務指標諸如業務流程的合規性、客戶滿意度等,同樣不容忽視。業務流程的合規性可檢驗內部控制在預算執行中的遵循情況,倘若出現違規操作,將直接影響預算考核結果。客戶滿意度則間接體現預算執行對市場的影響,進而反映內部控制措施對預算管理的保障作用。
考核過程監督對預算考核的作用考核過程監督是確保預算考核公正性、有效性的關鍵。首先,數據收集環節的監督至關重要,應確保各部門上報的預算執行數據真實可靠,避免數據造假。其次,針對考核方法的監督能保證考核的科學性。監督考核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企業實際和預算管理特點,如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方法的運用是否正確等。再次,安排專門考核人員進行監督可避免主觀偏見。保證考核人員嚴格按照既定考核指標和標準進行評價,不偏袒任何部門。
考核結果應用與內部控制的協同首先,當考核結果應用于激勵機制時,可與員工薪酬、晉升等事項緊密相連。當預算考核結果良好時,對嚴格執行預算的部門和員工給予獎勵,這與內部控制中激勵員工遵守規定的理念相契合。從內部控制的長期效果看,這種激勵能促使員工更好地執行預算,形成良性循環。其次,將考核結果應用于預算調整和改進時,倘若某個部門的預算考核結果存在問題,如成本超支嚴重等,企業可通過內部控制機制深入分析問題成因,之后依據分析結果調整下一期預算或完善內部控制措施,如加強成本控制環節的審批等。
作者單位:瀘州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