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競爭程度的加劇,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壓縮等多重挑戰。預算管理作為成本管理的關鍵手段,通過對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有效控制,能夠助力企業實現成本目標、提升經濟效益。然而,當前部分企業的預算管理存在規劃邏輯不嚴謹、過程管控寬松、考核激勵失效等問題,使得其成本管控效能難以充分釋放。
實施精細化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實施精細化預算管理,企業能夠深度洞察企業各部門、各項目的資源需求。首先,借助精準預估,企業可依據施工戰略重點,科學調配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其次,在項目的實際推進中、施工團隊開展關鍵工序施工時,精細化預算管理能保障其在關鍵階段獲得充足資金、適配的專業人員、先進的施工設備。此外,精細化預算管理讓優質資源精準流向價值創造的核心環節,助力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現效益最大化。
增強成本控制能力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實施精細化預算管理可助力企業對各項成本進行嚴格把控。以施工材料供應環節為例,通過精細化預算管理,企業可以明確材料采購成本、運輸成本等各項支出的合理范圍。一旦實際成本出現偏離,如材料采購價格因市場波動而上升,企業便能迅速察覺并分析問題。隨后,通過重新考察供應商、調整采購方案等改進措施,有效避免成本超支。
支持企業戰略決策精細化預算管理為企業提供豐富且精準的數據信息。首先,企業管理層在面臨項目投資決策、業務拓展或收縮決策時,能夠依據詳盡的預算數據對各決策方案的成本效益進行全面評估。其次,在開展新的施工項目時,預算可詳細列出技術研發、設備租賃或購置、人員技能培訓、現場管理等一系列成本。
防范經營風險精細化預算管理有助于企業精準預判潛在風險。通過對各項收支的精細規劃與嚴密監控,企業能夠提前識別可能出現的資金鏈緊張、成本超支等風險。例如,倘若預算分析顯示在某一特定時期企業的現金流入預估難以滿足即將到期的債務償還需求,企業便可提前規劃融資方案或調整資金調配計劃。
當前企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預算方法不合理眾多企業仍沿用傳統的增量預算方法,僅以過往預算數據為基礎,簡單結合業務規模增長預期或物價波動率等因素進行增量式調整。這種方法過于依賴歷史數據,未能充分考量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化,導致不合理的預算項目長期留存,還忽視了新施工工藝的推廣需求。此外,增量預算本身缺乏靈活性,在面對施工需求等突發變化等意外情況時,無法及時做出適應性調整,導致預算與實際嚴重脫節,難以對施工成本管理提供精確且有效地指引,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預算執行監控不到位預算執行進程中,部分企業存在隨意調整預算的現象。首先,業務部門為達成短期業績目標,未經嚴格審批便突破預算限制,會造成超支采購、費用支出水平上升等現象。其次,企業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協同機制,導致預算執行缺乏整體性。此外,為加快工程進度,物資管理部門未能依據施工實際進度合理調配物資,造成材料積壓、大量資金被占用,這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戰略目標的達成。
預算考核機制不完善首先,部分企業預算考核指標單一化現象嚴重,過于側重財務指標,如成本降低率、項目利潤完成比例等,卻忽視了非財務指標對于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意義,如施工安全達標率、施工工藝優化程度等。其次,考核標準不夠精細,未結合不同部門、崗位特點予以設定,難以準確衡量工作成效。
預算管理精細化策略
采用先進預算方法企業應摒棄傳統單一的預算方式,引入滾動預算、零基預算等先進方法。滾動預算按照近期實際執行情況逐期滾動更新預算,能夠敏銳適應市場變化;同時,每季度末根據本季度施工進度、成本支出等情況,可對下一季度預算進行精準修訂,讓預算額度始終緊密貼合項目施工實際情況。零基預算從零開始,不受以往預算框架的限制,重新評估各項施工環節的必要性和成本效益,助力企業優化資源配置。
強化預算執行監督首先,財務部門作為核心監督主體,要實時跟蹤施工成本預算執行進度,通過信息化系統定期生成執行報告,詳細展示各項成本費用的實際支出與預算之間的偏差。其次,設立專門的預算執行監督小組,該小組由財務、審計及相關業務部門人員組成。監督小組應定期對重點項目、大額支出開展實地審查,以此來確保施工成本預算的執行嚴格遵循相關規定。
完善預算考核體系首先,在財務指標上,除成本控制、項目利潤達成等常規項目外,應引入項目資產回報率、資金周穩定性等指標,全面評估項目的盈利能力與財務穩健性。非財務指標方面,將施工安全達標率、施工工藝優化程度、員工技能培訓參與度等納入考核范圍,著重關注企業長期競爭力與發展潛能,并依據不同部門特性設置差異化考核指標。其次,將考核結果與獎懲機制相關聯,對預算執行表現優異的部門和個人予以獎勵,對未達成目標者給予相應處罰,充分調動員工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
提高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企業應積極引進先進的預算管理軟件,借助其實現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這種軟件不僅能大幅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與準確性、減少人為失誤,還具備豐富的數據分析功能,可助力企業深入了解預算執行狀況與成本結構,并為決策提供堅實依據。其次,企業要加強預算管理系統與財務、工程、采購等其他業務系統的數據集成與共享,從而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與交互。如此一來,預算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獲取業務數據,為預算編制和執行提供精確參考。
企業成本管理中的預算管理精細化策略,是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增強成本控制能力、支持企業戰略決策的重要手段。為達成預算管理精細化,企業要合理規劃預算,選對預算編制方法,加強市場調研與數據分析,提高員工參與預算規劃的積極性;強化預算執行監督,構建完備的監控體系,實時開展動態分析,嚴格規范預算調整審批流程;健全預算考核激勵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激勵作用;同時,大力提升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積極引入先進軟件,深度推進數據集成共享,最終在確保財務狀況穩定性的同時助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