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江蘇省慈善總會四屆四次理事會在南京召開。會上,江善交出一年“答卷”:2024年,全省慈善會組織全年共募集善款32.57億元、物資價值近1億元,惠及困難群眾814萬人次,聯合了一眾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聚沙成塔、滴水匯海,辦好了一批惠民生、解民憂慈善項目,發揮了慈善救助的兜底和補充作用。
會議指出,全省慈善事業要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實推進慈善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持續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在深入學習領會中做好慈善工作、發展慈善事業;要深學細悟做實修改后的慈善法,著力完善網絡慈善,積極推進信托慈善,加快發展社區慈善,有效開展應急慈善;要完善并嚴格執行信息公開制度,自覺接受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和與論監督。

“項目化” 助推慈善品牌化
每天早上,南京微關愛兒童康復服務中心等候區都會聚集不少家長,他們的孩子正在接受康復治療。在“個訓室”外的走道間,康復師給小貝進行感統訓練,他神情專注,身體保持游泳姿勢,在康復師的輔導下努力完成各種動作。“訓練近3個月來,孩子的情況得到改善。”小貝爺爺說,有了慈善支持,孩子得到長期專業康復,家庭承受的經濟和心理壓力也稍有減輕。

小貝接受的康復訓練得益于江蘇省慈善總會與省殘聯、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實施“筑夢星空—孤獨癥兒童康復支持”項目。2024年,項目對全省定點康復機構內在訓的6160名7至14歲孤獨癥兒童家庭分類進行資金幫扶,支出資金652.24萬元,幫助孤獨癥兒童進行康復訓練,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帶著“把慈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的目標,2024年,全省各級慈善會項目投向突出重點,幫扶對象上,聚焦特殊困難群體、聚焦低收入困難人群、聚焦農村困難群眾;地區分布上,注意將更多資源投向蘇北、投向農村,提高項目的精準程度。

凝聚慈善力量,共寫愛的故事。2024年,江蘇全省各級慈善會實施重大慈善項目4018個。例如,與省醫療救助政策銜接,減輕困難群眾的醫療負擔,實施“蘇慈助醫—低保對象補充醫療救助”項目,對低保對象住院政策內自付費用開展慈善再救助,資助低保對象1.8萬名。
江蘇省慈善總會會長李小敏說,將慈善工作與志愿服務關注的重點有機重合,才能讓愛和溫暖點亮萬家燈火;聚焦困境群體推出接地氣、有溫度的慈善項目,才能促進慈善工作更好融入社會工作全局;增強慈善工作者尤其是年輕工作者職業榮譽感和社會價值感,才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慈善事業。
捐”“定向捐贈”“冠名基金”等形式,拓寬資金募集渠道,搭建慈善救助平臺。省級機關“慈善一日捐”活動持續開展,共籌募善款1956.70萬元。灌南縣協調推動駐外商會建立慈善分會,引導愛心企業家回鄉奉獻愛心,網絡募集1276萬元,增長638% 。揚州市發動長跑協會37支志愿者隊伍舉行“為愛奔跑”活動,引導公眾參與慈善捐贈。
從“單一救助” 到多樣綜合救助
“指尖公益” 引領大眾慈善
募捐是慈善事業的“功底”。過去一年,江蘇網絡募捐全面提升,傳統募捐持續鞏固,社區募捐初具規模。
踏入南通軌道交通2號線,慈善溫暖撲面而來,這是2024年7月南通打造的“慈善之城”主題列車,全國地鐵首個沉浸式主題慈善空間同步啟用。車廂內,“每一份善心都是愛的守護,每一個善舉都是愛的付出”等標語溫暖人心,張貼有南通地標、慈善楷模、凡人善舉等眾多南通元素的慈善文化海報,更廣泛地傳播慈善文化、培育慈善理念。南通市慈善總會會長黃巍東介紹,線路易家橋站點慈善之城主題廳還設有愛心能量站,倡導市民游客以“愛心1元捐”的形式參與慈善活動,每一筆捐贈在電子屏實時滾動公示,所募善款都將用于“大手牽小手一起向未來”南通品牌慈善項目。

江蘇全省慈善網絡募捐從2018年開始起步,募集善款從30萬元到突破6億元。2024年,全省慈善會組織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募捐活動,共募集善款6.59億元,參與捐贈1087萬人次,分別比2023年增長 1.07% 和 16.76% 。其中,“江蘇慈善周”專場和“99公益日”募集善款4.99億元,參與人次807.21萬,分別比上年增長 1.76% 和 17.31% ,位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社會救助需求呈現多樣化和個性化特征,對提供相應慈善救助服務的慈善組織提出更高要求。

2024年,江蘇省慈善總會與國家電網合作,推進“慈善光伏照萬家”鄉村助困項目,這是實體化、造血式慈善救助成功范例。至2024年底,全省已在36個縣(市、區)聯動實施該項目,共投入資金5400萬元,預計年發電量1542萬度,可為6000余戶低保家庭提供長期穩定的慈善資助。此外,江蘇省慈善總會安排資金200萬元,設立“慈善助力精康融合—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項目,在蘇北5市打造10個慈善助力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點,對150名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人員開展示范性培訓,促進全省社區精神康復機構加快建設發展。
新就業群體中,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大多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相關保障較欠缺,需要給予更多關愛關心。2025年,江蘇省慈善總會還將創新實施“新就業群體困難對象急難救助”等項目,聯合省委社會工作部等部門對新就業群體中患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的困難對象給予急難慈善補充救助。
江蘇全省各級慈善會正在探索開展“資金 + 物質 + 服務”的救助幫扶,促進傳統的單一現金或實物救助向物質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能力提升和社會融入相結合的多樣化綜合救助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