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都會面臨一個選擇:“我是選綜合性大學好,還是選專業性大學好?”
一般來說,在同等分數的情況下,對于某一特定學科,專業性大學的排名是要比綜合性大學的要高的。比如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的金融相關學科,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外語等。這些學校雖然整體排名比不上綜合性大學,但它們優勢學科的排名是會遠遠比同分數的綜合性大學要高的。
所以,對想要學某一特定學科的同學來說,是選一所綜合性大學好呢,還是選在相關領域更加知名的專業性大學好呢?
接下來,我將以我的經歷來講一講。
我目前就讀于中國藥科大學,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所以藥學為主的學校。事實也的確如此,我們學校的所有專業都與醫藥相關。在各大中國大學藥學學科排名榜單中,我們學校力壓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一眾知名高校,牢牢占據全國第一的位置。
當初填報高考志愿時,我便在省內一所綜合性“211”高校和中國藥科大學之間徘徊。
對于前者,我的高考分數可以讓我在該校任選專業,且在省內上學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哪怕是周末兩天,我也可以回家小住。但同時,我的父母又很希望我將來能進入醫藥行業,因為這一行業至少能讓生活穩定。在經過多重考量后,我來到了中國藥科大學。
專業性院校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小而精”。因為是行業性高校,所以注定不會招收太多的學生。我們學校一屆只招收兩千多名本科生,而同級別的綜合性大學一屆招收的人數是我們學校的四五倍之多。招收人數少也就意味著辦學規模小,我們學校占地面積并不大,且只有一個校區,平時上下學用步行完全來得及,畢竟宿舍離教學樓走路也就七八分鐘的距離。而綜合性大學,招收人數多,學校也大,如吉林大學,學校甚至大到校內有電影院、百貨商場和居民小區。
另外,因為是藥學??圃盒?,所以校內開設的所有專業都是為醫藥行業服務的。從藥品的研發到生產、上市、銷售等,我們學校的專業包含了藥品的全生命周期。哪怕是一些聽起來與藥學無關的專業,如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我們學校在招生的時候都會在后面加一個括號備注“醫藥方向”。
這也就意味著,哪怕你是一名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的學生,一樣要學習藥學類課程。比如,藥學在本科階段的課程主要是化學和生物,所以,哪怕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本科期間依然有大量的化學課。而因為這些專業的同學很多都是文科生,高中基本沒有接觸過化學等課程,所以每當期末復習時便苦不堪言。
學校的醫藥氛圍也非常濃厚,校園里處處都有藥學的影子:路邊種滿了各式各樣的中草藥,既美觀,又方便中藥識別課的老師戶外授課;因為學校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化學的狂熱愛好者,所以有非常多與化學有關的活動和比賽,甚至有以化學中的有機物命名的社團;學校的官方招生吉祥物是“靈丹喵”,一只萌萌的、身形像膠囊的貓,寓意為能研發靈丹妙藥的貓貓。
作為一所專業性大學,我們學校在醫藥行業的認可度毋庸置疑,甚至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幾乎所有的醫藥公司都有我們學校的畢業生。在本科階段,我們就有機會接觸到非常豐富的行業資源,比如前往各大校友藥企和藥監局參觀學習。而為我們授課的基本上都是行業“大牛”,在講到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醫?!保r,上課的老師告訴我們他就是醫保政策的專家團隊人員之一,還接受過央視的采訪。
每年春招和秋招,全國幾乎所有的大型醫藥公司都會來我們學校招聘。那些天,除了本校學生,還有很多外校的學生會想辦法進入我們學校。他們是來我們學校的招聘會投簡歷的,因為只有這里才會有這么多的醫藥公司同時招聘。
2024年夏天,因為還未下定決心去讀研,所以我計劃先去醫藥公司實習一段時間,親身體驗一下行業的真實生活,再做抉擇。因此,在六月末,我開始尋找實習單位。哪怕我只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哪怕我的簡歷平平無奇,我依然得到了好幾個實習的機會。我印象最深的是面試一家國外大型藥企,當時這家企業特意來我們學校進行線下宣講和招聘。面試官是一名看起來很干練的姐姐,就在我忐忑不安地將簡歷遞過去時,她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道:“別緊張,說起來,我還是你的學姐,我是2016屆畢業的。”
因為是本校學姐,所以面試頗為順利。末了,學姐還給我提了一個建議:成年人用qq郵箱太幼稚了,參加工作以后還是建議申請一個專屬的工作郵箱。
以上就是我在專業性大學讀書的一點經歷。當然,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專業性大學要比綜合性大學好。其實,凡事都有兩面,在專業性大學讀書既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如果你選了一所專業性大學,那也就意味著你沒有退路了。
很多同學在選專業時其實并沒有真正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往往都是以一種趕鴨子上架的姿態匆忙地填報志愿,可進入大學開始學習本專業時,他們慢慢發現其實自己對所選的專業并不感興趣。這個時候,轉專業往往是最好的選擇。通過大一一年的學習,大部分人已經逐漸明白自己真正希望學習的專業是什么,如此,大一下學期的轉專業考試便是一次再選擇的機會。此時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雖然綜合性大學并不“精”,但勝在“雜”,各種專業都有。我的好朋友(在綜合性大學讀書)就是從環境工程專業轉入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但如果你是在一所專業性大學讀書,那轉來轉去都是在同一行業,比如我們學校,全校所有的本科專業都與醫藥有關,無論你怎么轉,始終都要留在醫藥行業。因此,如果你選了一所專業性大學,但又不喜歡那個專業,那接下來的大學四年你會非常痛苦。即使最后下定決心要跨專業考研,到底也是浪費了四年的好時光。此外,隨著就業環境的越來越“內卷”,現在很多專業在研究生招生時已經不再接受跨考生,特別是理工科專業。
專業性大學還有一點不好,那便是與綜合性大學比起來,專業性大學的學生視野更加狹窄。還是以我們學校為例,我們學校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缺乏人文氣息,全校大部分學生是化學狂熱分子,平時的各種課余活動也大多與化學相關。哪怕是學校官方舉辦的課余活動,也大多是邀請醫藥行業或者化學生物領域相關的“大牛”進校分享,鮮少有其他類型的活動。
而綜合性大學因為有各種專業的學生,因此課余活動豐富多彩,跨學科之間的交流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所以,從大學生活的精彩程度來看,綜合性大學要更勝一籌。
總而言之,專業性大學適合那些打定主意一條道走到黑的人。當然,無論是在專業性大學學習還是在綜合性大學學習,實際上都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段經歷,并不能真正決定我們的未來。所以,哪怕你做了一個目前看起來并不正確的選擇,也請不要灰心,因為這只是我們漫長人生中的一個小小插曲。那些看似惴惴不安的日子,很多年以后回過頭來看,會發現其實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