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黨建品牌是將品牌理念引入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黨組織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被廣泛認可的黨建工作理念、標識、載體和機制的總和。它不僅是一種形象的象征,更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核心競爭力和獨特優勢的集中體現。國有企業黨建品牌具有鮮明的特色,它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將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中,確保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同時,它緊密結合國有企業的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國有企業黨建品牌的核心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強化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國有企業得到全面貫徹落實,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二是探索黨建工作新方法、新途徑,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推動黨建工作從傳統模式向創新模式轉變,實現黨建工作的提質換擋。三是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使黨建工作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動力。四是向社會展示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文化價值,增強國有企業的公信力和競爭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把品牌建設理念融入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積極構建具有國有企業特色的黨建品牌體系,既是體現國有企業特色、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需要,更是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適應市場經濟和深化改革的需要。通過打造黨建品牌,能夠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使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前部分國企對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將黨建品牌創建簡單視為日常任務,缺乏深層次思考。對黨建品牌的政治功能、創建方法等認識模糊,導致創建方案不系統、措施乏力,甚至出現照抄照搬現象。這主要是因為一些企業過于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此外,部分國企受現實條件限制,如人員配置不足、資金短缺等,也使得黨建品牌創建工作滯后。
一些國企在黨建品牌創建中熱衷于造概念,卻不注重內涵建設。這種形式主義行為危害極大,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使黨建工作失去了應有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由于只注重表面形式、不關注實際效果,無法真正發揮黨建品牌的引領作用,不能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導致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兩張皮”,難以形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部分國企的黨建品牌活動存在流于形式、落不到實處的現象。活動往往只在特定場合或時間段開展,缺乏持續性和長效性,成為一種“盆景”式的展示。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國企黨委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使得黨的方針政策難以在企業中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同時,也不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因為黨建工作不能切實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無法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動力。
結合企業特色與行業特點提煉黨建品牌理念,需深入剖析企業的發展歷程、業務范圍、市場定位等。例如,制造業企業可圍繞質量、創新等元素,服務型企業則聚焦服務意識、客戶滿意度等。通過挖掘企業核心價值觀與黨建工作的契合點,形成獨特的黨建品牌理念。同時,確立黨建品牌價值導向至關重要,它能為黨建工作指明方向,使黨建品牌建設與企業戰略目標相統一,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視覺識別系統建設包括設計獨特的黨建品牌標識、規范品牌色彩和字體等,以增強品牌的辨識度。文化傳播平臺搭建可利用企業官網、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渠道,傳播黨建品牌理念和活動成果。視覺識別系統和文化傳播平臺能提升品牌認知度,讓員工和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和認同黨建品牌,擴大品牌影響力。
“黨建+”模式可創新為“黨建+業務”“黨建+服務”“黨建+文化”等多種方式,將黨建工作與企業各項工作深度融合。項目化管理則把黨建活動分解為具體項目,明確目標、責任和進度。這能強化黨員責任與使命,注重成果導向,通過項目實施促進黨員能力提升。例如,在“黨建+業務”項目中,黨員帶頭攻克業務難題,提高業務水平。
“雙培養一輸送”機制包括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黨員骨干輸送到重要崗位。首先,對業務骨干進行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培養,使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其次,為黨員提供業務培訓和實踐機會,提升其業務能力。最后,將優秀的黨員骨干輸送到關鍵崗位,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該機制能打造高素質的黨員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國有企業黨建品牌建設意義重大,能夠強化黨的領導,提升黨建水平,促進黨建與業務融合,展示企業形象。然而,當前存在創建意識不足、行為形式化、成果“盆景化”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黨建品牌作用的發揮,影響企業發展。
未來,國有企業黨建品牌建設應持續明確品牌定位與理念、完善品牌體系、創新組織生活方式、強化隊伍建設。通過不斷改進與創新,黨建品牌將更好地融入企業發展,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和強大的動力源泉。
(作者單位: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