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襄陽市人社局圍繞化解場景創新與應用效能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創新打造“廠門口、家門口、店門口”三維服務矩陣,聚焦業務下沉、聚合要素資源、聚力服務增值,推動就業服務從“保基本”向“促發展”轉變,以智慧化服務提升民生溫度,以精準化治理夯實發展根基,服務效能明顯提升。
打造人力資源集鏈服務站“廠門口”前置賦能產業
緊扣人力資源開發利用主題主線,著眼匯聚人社職能、前置特色園區、融入重點產業、服務企業發展,該局在全省率先打造支撐就業與產業、人才鏈與產業鏈、人力資源服務業與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度融合的人力資源集鏈服務站,推動人社業務全要素、企業辦事一站式,助力全市100家個體工商戶、100家小微企業實現“個轉企”和“小進規”,重點產業新增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2.4萬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總營收達53.5億元。
打造服務鏈平臺" 將人社284個業務事項前置園區辦理,拓展延伸辦理發改、經信等9個部門26個業務事項,構建“一窗受理、全鏈協同”服務體系,累計服務企業1200余家,解決企業用工、社保等問題2600余個,開展職工普法宣傳26場次,有效提升企業辦事效率。
打造人才鏈平臺" 聚焦產業需求側與人才供給側精準對接,構建“引育留用服”全鏈條機制,采取項目合作、技術指導等方式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37名,幫助企業解決技術和生產經營難題35個,為重點產業鏈研發、轉化科技成果12項,實現產業化項目14個,達成合作金額1480萬元,新增產值4.7億元,持續釋放人才對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的效能。
打造產業鏈平臺" "聚焦達產釋能、技改提能、強鏈聚能,引進市人才集團和6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園區,為27家重點企業提供一站式人力資源整體解決方案,聯系3所職業院校開設校企合作“訂單班”5個,定向培養企業急需技能人才164人,高效落實惠企政策,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穩崗返還補貼等資金1.06億元,增強了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打造就業鏈平臺" "拓展“襄e就業”信息平臺功能,推動“人崗匹配+政策匹配+培訓匹配”三同步,支持開展崗前培訓3200余人、發放補貼162萬元,舉辦招聘活動30余場,提供就業崗位1.6萬個,簽訂用工合同1086人。截至目前,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5萬人、重點產業新增就業4萬人、穩定就業40萬人,持續推動就業“長”在產業上。
湖北凌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藥品中間體生產,是湖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這個行業的985、211院校生更喜歡去江浙一帶找工作,因為那里的同產業鏈企業多,就業機會也多。了解這一情況后,市人社局組織本地同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在集鏈服務站開展鏈式招聘,幫助企業引才,并提供激勵政策,助力企業留才。
打造友好社區就業服務站“家門口”就近保障民生
圍繞構建友好型發展方式,創新打造就業友好型“家門口”服務站,推動政策友好、崗位友好、創業友好、保障友好等高質量充分就業要素向社區集聚,逐步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用人主體全惠及、就業創業全貫通。目前全市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4.04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77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6.62萬人、新增返鄉創業7452人,分別同比增長14.4%、22.59%、31.85%、16.66%。
創新“閃就業”服務" 對接轄區餐飲、快遞、家政等用人單位,儲備一批零工崗位,為轄區零工人員提供快速匹配、現場洽談、即時面試、隨時上崗等全流程快招服務,累計提供就業服務1000余次,促成簽訂勞動合同182人次,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快速就業。
創新“就在家”服務" 堅持“大數據+鐵腳板”,動態摸排、監測重點困難群體6000余人次。挖掘轄區企事業單位保安保潔、物業管理等就近崗位,舉辦“就在家”小型招聘見面會,精準推送政策、崗位1.2萬次,兜底幫扶重點、困難群體就業1000余人,推動失業者就近就業。
創新“就近培”服務" 引導定點培訓機構走進社區,開展數字技能類、生活服務類等緊缺工種培訓,幫助重點困難群體在家門口學會至少1門職業技能,并對培訓合格人員優先推薦崗位,累計開展就業培訓4.6萬人次,幫助實現就業1.1萬人次,推動有業者技能提升。
創新“就近創”服務" 全方位提供創業培訓、專家指導、創貸扶持、項目對接、場地支持等服務,舉辦創業分享沙龍會6次,開展一站式創業服務2000余人次,發放創業補貼2萬余元、創業擔保貸款300萬元,促進創業帶動外賣、快遞等新業態就業100余人次,推動創業者實現創業夢想。
襄陽教門街一家新開面館,一大早就擠滿了客人。店主王杰以前到處打零工,收入不穩定。在社區附近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舉辦的招聘會上,現場展示的襄陽牛肉面制作,吸引了他的目光。經過襄州區勞動就業訓練中心的免費技能培訓,王杰盤下了店面。現在,面館一天能賣出兩三百碗面,收入很可觀。
打造城市商圈綜合服務站“店門口”多元共促發展
聚焦暢通人社服務“最后一公里”,全面融合和諧藍領調解站、零工驛站、愛心驛站等多元化職能,打造多點合一、資源共享、一站多能的人社業務綜合服務站,構建群眾得實惠、商圈得效益、社會得和諧的新局面。去年,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新增擴面14.7萬人,全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取得A級第一名。
堅持服務功能多元" "著眼人社全口徑業務向基層延伸,打造集就業咨詢、參保擴面、培訓指導、勞動糾紛調解、休閑休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站點,實現靈活從業人員新增參保、企業增減員、啟用社保卡發放、一般信息變更等21個高頻事項即接即辦,推動單位社保新開戶、職工正常退休等210個事項受理快辦,累計辦理人社業務6200多筆。
堅持服務時間多元" "著眼商圈人流特點和群眾實際需求,實行服務時間與商圈營業時間并軌,安排業務骨干輪班駐站,累計接待群眾政策咨詢1.2萬人次,提供延時服務晚間達480小時、節假日達280小時,有效解決群眾出行和辦事時間不對稱問題。
堅持服務人群多元" 著眼私營企業者、個體工商戶、營業員和消費者等各類人群多樣化需求,開展多元化精準服務,為門店個體戶幫代辦264次、上門辦124次,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指導248人次,為中青年群體辦理參保續保1563筆、申領社保補貼102人次、追繳欠薪56人次,幫助完成領取養老待遇資格認證382人次,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未來,該局將持續優化“三門口”人社服務模式,在服務維度上實現產業轉型、民生改善、市場激活的有機統一;在治理效能上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協同機制;在發展路徑上探索網點覆蓋、信息輻射、力量下沉的實踐樣本,為打造中西部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人社貢獻。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