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關于就業工作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指出了做好就業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總結了新時代促進就業的主要經驗,提出了促進就業的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深入學習貫徹講話精神,持續推動講話精神落實落地,對于推動就業事業發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展望新時代新征程,我深切感受到,需要進一步從八個方面深入學習領會、努力落實踐行講話精神:
一、 深刻理解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就業工作的新思想新論斷,對于就業制度的設計、規劃的擬訂、政策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引領作用。總書記講話指出,就業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總書記站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高度,深刻闡明了就業對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國家長治久安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指出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就業工作的戰略地位和重大責任。總書記關于就業的新思想、新論斷是對就業理論的重大突破,也是對就業實踐的精辟提煉。在新時代,就業工作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這一新定位、新使命,作出制度安排,制訂發展規劃、擬定政策措施,持續推動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進而不斷增強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強國建設。
二、認真總結、豐富發展就業工作的寶貴經驗
全面總結新時代我國就業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驗對于推動就業事業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總書記講話深刻總結了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新時代就業工作規律的認識的主要經驗,提出了堅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依靠發展促進就業等“八個堅持”的寶貴經驗。這是總書記從治國理政的高度對新時代就業工作規律認識的精辟提煉和高度概括,完全符合新時代就業工作的實際,每一條經驗都彌足珍貴。這些寶貴經驗對于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的就業工作、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具有重要作用,必須長期堅持。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就業市場的變化,國內外環境的影響,就業工作還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還必須敢于探索創新、勇于改革實踐,還需要不斷總結、豐富和發展就業經驗,進而推動就業事業的新發展。
三、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
就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充分開發人力資源,是我國基本國情所決定的。總書記講話指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更加自覺地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為就業提質擴容的過程,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這段論述鮮明指出了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為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就是要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過程。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就要在推動新質生產力、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數字經濟發展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要鼓勵和支持能夠大量吸納就業的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和推動銀發經濟、家政服務、老年服務、文化旅行等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發展,吸納更多勞動者就業。要支持和規范新業態、新模式、新就業形態發展,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要推動財政、貨幣、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調聯動、同向發力,強化在制訂重大政策、規劃重大項目、重大生產力布局過程中考慮對就業的影響,共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還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城市管理、社區服務、社會保障等社會政策與就業政策的相互協調機制,聯手聚力穩就業促就業。
四、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現代人力資源是最為積極活躍的生產要素,與先進技術等生產要素實現最佳組合,必將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總書記講話指出,要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解決好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這一結構性就業矛盾。總書記的精辟論述為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指明了方向。
結構性就業矛盾是當前就業中的主要矛盾。造成“就業難和用人難”困局的直接原因是部分勞動者不能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其專業技能的需要,一個深層原因是教育培訓體制機制與產業轉型升級、就業市場需求不相適應。改變這種困局既是當前解決就業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中長期任務。為此,首先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部門機構與科技、就業部門機構、行業企業、就業市場的緊密聯系協調機制,暢通行業企業、就業市場用人需求信息渠道,加強政策協同、同向發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專業學科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市場需要,加大專業學科的調整力度;第三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加強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養,優化技能人才結構,構建企業行業主體、職業院校支撐、政府支持推動、社會參與協同相結合的技能人才培養生態。拓展技能人才發展空間,提高其薪酬待遇、社保水平,完善技能人才職業資格與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切實提高技能人才的就業質量和社會地位,使我國2億技能勞動者進入中等收入群體。
五、突出就業政策和工作重點,著力促進重點群體就業
突出重點、精準施策是提升就業政策和工作有效性的關鍵,穩住了重點群體就業,就穩住了就業基本盤。總書記講話強調,要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政策。總書記的要求指明了做好就業工作的發力點、著重點和政策取向。
一是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 "高校畢業生是就業增量的主體。在政策上不僅要鼓勵和支持開發更多適合青年的就業崗位,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還要鼓勵和支持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根據大學畢業生等青年的特點和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開發更多就業實習崗位,提供全鏈條就業服務。
二是穩定農民工就業" "農民工是就業存量的主體,也是產業工人的主體,農民工的絕大多數就業于民營中小微企業,占城鎮就業人口的六成以上,穩住農民工就業就穩住了就業基本盤,應多措并舉地促進農民工就業。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為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提供均等化的勞動和社保服務,加快城鎮化、市民化進程,提升其就業和生活質量。
三是加強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 " 在農村,重點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在城鎮,根據大齡、殘疾、長期失業者、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特殊困難,精準施策,幫扶就業。強化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是守住底線、兜牢民生的關鍵舉措。
六、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為促進就業提供強勁引擎
總書記講話指出,要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總書記的要求為促進就業提供了強大推動力。建議當前重點從三個方面完善制度、推進改革:
一是健全精準高效的就業服務體系" "健全就業服務體系應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助力高質量發展為宗旨,以實現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供需精準高效匹配為目標;構建覆蓋全民的就業公共服務制度更加完善,基層導向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明顯加強,專業化的就業公共服務隊伍素質顯著提升,數字賦能的就業公共服務模式精準高效,政府主導的多元就業服務供給機制協調運行的就業服務體系。
二是改革失業保險制度"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強化失業保險保障生活、預防失業、促進就業三大功能,建立就業保險制度。重點是:大幅擴大覆蓋范圍;優化待遇水平;提高統籌層次,提高基金籌集和使用效率;強化職業培訓等促進就業功能;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等。
三是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重點是:根據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特點,創新社會保險制度,提升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水平,形成靈活就業、保障穩定的局面。
七、健全法律法規,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
健全法律法規,是勞動者權益的根本保障。總書記強調,健全勞動法律法規,規范新就業形態勞動基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總書記明確指出了勞動法律法規的短板弱項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的努力方向。當前,應著重加強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制訂和規范新就業形態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權益保障等勞動基準和行業規范,為規范用工奠定基礎。重點理清“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下平臺企業與勞動者的關系,進一步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加強市場監管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
建議“十五五”期間修訂《就業促進法》部分內容。將“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就業優先政策”等思想理念,以及“鼓勵創業”“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等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納入法律。
八、完善工作制度機制,合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完善的工作制度機制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有力保障。總書記講話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就業當作民生頭等大事來抓,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制度機制,增強工作合力。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必須加強黨委政府領導,將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建立部門橫向協同、系統縱向貫通、社會廣泛參與的組織體系,健全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一體化工作推進機制。還要將就業工作成效納入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考核機制,強化責任落實落地落細。
聲 明
近期,我社發現有不法組織和個人冒充“文章代理”“雜志數字平臺后臺編輯”等身份,以“傳電子版雜志”“郵寄紙質版雜志”“文章在中國知網的刊登鏈接有問題”等名義聯系作者,并以“包發表”“國家期刊合作”等誘導作者支付高額費用,甚至偽造釣魚網站、我社用稿通知及聯系方式。
現鄭重聲明:本刊目前無任何官網及數字平臺,投稿郵箱請認準cujiuye@126.com,文章錄用后一般電話通知或出具蓋有“《中國就業》雜志社”公章的《用稿通知》。所有采用文章均可在我社查到刊登信息,請作者務必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核對期刊信息,認準本刊唯一官方渠道(電話:13683358931、13683353912;郵箱:cujiuye@126.com;" "QQ:270005626)。請作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若遇到可疑情況,請立即聯系雜志社核實并報警處理。
《中國就業》雜志社
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