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河南一直在加速前行。目前,全省已建成高標準農田總面積累計達 8585 萬畝,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 3318 萬畝,總體達到“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
“三分建,七分管。”省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智慧灌溉研究中心副主任馮俊杰認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建成并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如何進行有效管理和運用,至關重要。
為此,馮俊杰提交了《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應用并重管理的建議》,就高標準農田建管用主體責任不明晰,輕規劃、重建設,應用少、展示多等問題,從技術設計、管理機制和保障條件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呼吁確保高標準農田真正“高”起來,切實做到建一畝成一畝,發揮最大效益。
“農業有收無收在水,多收少收在肥。”作為農田智慧灌溉研究專家,馮俊杰說,灌排工程是高標準農田工程的關鍵,灌排技術科學規劃與設施合理布置對提高高標準農田利用水平至關重要,建議遵循“學業有專攻”原則,從專業知識、工程經歷、實踐經驗、設計方案等多方面做好規劃設計招標工作,保證灌排技術的設計水平、工程質量和應用功效等。
田間通訊技術同樣不容忽視。馮俊杰建議相關部門通過定期調查問卷、廣泛實地調研、系統平臺測試、接受反饋意見等多種形式,全力摸排和全面體檢田間移動通訊網絡的覆蓋區域情況、信號強弱和應用效果等,徹底消除覆蓋“死角”,確保高標準農田多源信息的穩定傳輸、數據采集和設備的有效管控、高質量運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