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P4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5)05-0269-03
六盤水市位于貴州省西部,與云南曲靖相鄰,以獼猴桃、刺梨、茶葉等“涼都三寶”著稱,農業是其重要經濟產業之一。然而,該地常受冰雹、干旱等極端天氣影響,因此,加強和完善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對當地尤為重要。目前,六盤水市主要使用65式 37mm 高炮(以下簡稱“三七高炮”)來開展人工防雹增雨作業。近年來,每門三七高炮的年均用彈量近200發,重要農業產業園區布防的高炮年均用彈量超過700發。然而,不少三七高炮生產年代久遠,加之使用頻次高、用彈量較大,使用三七高炮作業時難免出現故障。全國多個地方出現了在使用三七高炮作業時發生故障的情況,有專家學者對相關故障原因進行了分析。例如,陳林等就威寧兩起三七高炮身管脹膛變形故障原因進行分析,發現身管前端的脹膛變形可能是彈丸在膛內運行阻力過大,膛壓升高,超出身管前段壁較薄部分所能承受壓強所致[1];孫顯志等對門體被炮彈卡住、壓彈機壓不下炮彈等故障總結了維修經驗做法[2;于平等根據多年人工影響工作經驗,總結出針對炮彈壓不到輸彈機上、輸彈機上掉彈、擊發時炮門關閉不嚴等故障的處理技巧[3];南志剛等也對壓彈不到位、掉彈、后座過長等常見故障進行了總結[4。雖然多數專家對常見的三七高炮維修經驗及方法進行總結[5-15],但鮮有專家學者對非典型三七高炮復進故障進行原因分析。因此,對2024年5月6日六盤水市鐘山區南開炮站出現的一起65式雙管三七高射炮右管嚴重復進故障進行分析,闡述探查故障的方法,對防范運用三七高炮進行人影作業時發生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義。
1當日作業實況及故障初步分析
2024年5月6日午后,六盤水市鐘山區西南部的天氣迅速發展。雷達回波顯示,一強烈且發展迅速的天氣系統向東北方向移動。并且,該天氣系統強度不斷增強,將影響鐘山區中北以西地區,極大概率會引發冰雹災害。因此,六盤水市縣人工影響指揮部門迅速行動,在回波發展的初期階段就開始進行調度指揮,確保能夠及時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情況。指揮部門下達指令,要求所有可能受到回波影響的作業站點做好充分的作業準備,要密切關注當地的天氣實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開展防雹作業。鐘山區的南開、金盆、后壩田、青林等炮站迅速響應了作業指令。他們在獲得作業空域的批準后,嚴格按照作業流程開展作業。
南開炮站在15:43\~15:44進行了第一次防雹作業,共發射了30發炮彈。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對設備進行了檢查,未發現任何異常情況。然而,盡管進行了防雹作業,當地的天氣情況依然十分惡劣,云團劇烈翻滾,悶雷不斷。面對這種情況,南開炮站適時申請第二次防雹作業。空管部門在審查空域使用情況和作業需求后,批準了防雹的請求,允許南開炮站在16:03\~16:04進行第二次作業。
然而,在第二次作業過程中,發生了高炮故障。二炮手在第一次踩擊擊發踏板時,炮彈順利發射,但在第二次嘗試時,卻沒有聽到預期的擊發響聲。這種情況立即引起了二炮手的警覺,他迅速報告了這一故障。班長在聽到報告后,立即對高炮進行了檢查。發現高炮的右管不能復進到位,復進機駐環縮搖架頸筒內,閉鎖器頂帽也完全縮入搖架內(圖1))。面對這一緊急情況,班長立即按規程開展行動,命令二炮手打高身管,令三、四炮手關閉保險。隨后,所有人員迅速撤離炮臺,并在現場設立了警戒帶,防止無關人員接近,確保了現場的安全。同時,南開炮站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了這一情況,以便盡快得到專業的技術支持和故障處理。

2故障排查
上級部門在接到報告后,高度重視這一突發情況,初步判斷故障性質,并迅速召集了市縣人影安全員及專家到現場進行處理。市縣人影安全員及專家到達現場后,立即按照標準化處置流程展開故障排查工作。專家組通過查閱作業記錄、高炮維修記錄及作業監控視頻錄像等記錄,力求復原作業現場的大體情況,采取排除法確認三七高炮故障。
2.1作業記錄核查
針對高炮系統的復雜性,專家組將作業記錄核查作為首要環節,組建了由機械工程師、彈藥安全專員和作業規程監督員組成的作業記錄核查組,對近3個月內涉及該高炮的6類關鍵文檔展開系統性分析,包括作業任務指令單、操作手交接班記錄、機械日保養臺賬、維護登記表、故障申報記錄以及視頻監控存檔資料。
在作業記錄核查過程中,技術人員采取“時間軸比對法”,將值班日志中的作業時段與省級指揮平臺的任務派發記錄進行雙向核驗,確認所有作業均處于受控狀態。重點檢查了最近3次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實施細節,發現操作手每次作業前均完整執行了三七高炮安全操作要求的驗炮程序,特別是閉鎖機構測試、身管清潔度查驗等關鍵項目的記錄完整可溯。
維修登記表顯示,該故障高炮在最近年度大修中已完成全系統零部件探傷檢測,日常維護嚴格落實“三天一小擦、七天一大擦、作業后及時擦”的\"三擦制度”,日常擦拭重點清潔身管膛線、擊發機構和供彈通道;每周維護深度處理齒輪箱、液壓助力系統等復雜部件;每次作業后專項處理火藥殘留物。相關保養工作均留有雙人簽字確認記錄。
監控視頻分析采用“四維還原法”,通過多角度攝像頭的同步回放,專家組逐幀解析了故障發生前后2min 內的裝備狀態變化。重點關注操作手裝彈動作是否符合“三對正”原則(彈體與輸彈槽對正、閉鎖機構與彈底對正、擊針與底火對正),發現操作流程嚴格執行了相關裝彈制度。
通過交叉驗證紙質檔案與電子記錄,專家組確認該炮站建立了完善的“臺賬”管理體系。在機械維護方面,采用紙質工單與追溯系統并行記錄的方式,且能依據裝備使用強度,主動加強對重點部件的監控與保養力度,確保每項作業保養都有據可循。
作業記錄審查中還特別核驗了彈藥管理記錄,確認訓練彈與作業彈實施分庫存儲、雙人雙鎖管理制度。近3個月出入庫記錄顯示,彈藥消耗量與作業任務量完全匹配,未發現異常損耗情況。
這些詳實的檔案資料不僅為故障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時間錨點,還立體化呈現了炮站從日常管理到應急處置的全鏈條規范化運作體系。審查結束后,專家組將作業記錄分析結果與現場勘查數據進行關聯匹配,為后續機械檢測劃定了精準的排查范圍,有效提高了故障定位效率。
2.2 采用排除法
通過對這些作業記錄的核查與分析,專家組對產生故障時人員的操作情況及發生故障時裝備的具體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根據資料初步判斷故障可能由于復進阻力過大所導致的。在理論分析中,專家組指出復進阻力過大可能有6種具體原因。這些原因包括緊塞墊和皮碗被緊塞器后蓋壓得過緊、活塞桿露出過短、活塞桿或樞軸桿彎曲、炮尾與輸彈機體的連接軸簧片失效導致連接軸脫出、駐退機筒有壓坑或機筒被托環壓得過緊以及復進部分摩擦阻力過大。基于上述分析,專家組采用了排除法,依次對高炮的各個部件進行檢查。排除法是一種常用的故障診斷方法,通過逐一排除不可能的故障原因,最終鎖定故障部位。這種方法雖然耗時較長,但能夠確保故障診斷的準確性,避免因誤判而進一步引發潛在風險。
首先,專家組檢查了高炮的后座量,發現后座量小于 180mm ,屬于正常值范圍。這一發現排除了后座量異常導致故障的可能性。
其次,專家組利用窺膛鏡對高炮身管、炮膛、壓彈機等重要結構的內部情況進行了檢查。窺膛鏡是一種專業的檢查工具,能夠深入高炮內部,觀察到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部位,這對準確判斷故障部位至關重要。在檢查過程中,專家組發現右管膛內仍有一發實彈。為了安全起見,專家組謹慎地拉右握把并拉到底,在退殼筒處接住了該彈。這一操作不僅排除了膛內實彈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還為后續的故障排查工作提供了便利。
再次,在處理完膛內實彈后,專家組用起子柄錘擊抽筒子左右沖臂,以檢查抽筒子抓鉤門體的穩定度,排除了提前關門故障的可能性。然而,即便在處理完膛內實彈后,復進故障依然未能得到解決。面對這種情況,專家組繼續依次檢查排除了復進機、駐退機、裝填機等部位,均未發現明顯的異常。
最后,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故障部位后,專家組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高炮右側的自動開門蓋上。拆開后,他們發現炮尾與輸彈機體的連接軸脫出,且該連接軸有明顯的變曲現象(圖2),連接軸上面的簧片由于金屬疲勞已失效。這一發現為故障的診斷提供了關鍵線索。在更換了性能良好的連接軸后,右管恢復了復進功能。

3結論
本次高射炮復進故障為非典型故障,作業人員冷靜應對,迅速封鎖現場,確保安全。市縣人影安全員及專家迅速到場,排除炮膛異物和實彈,仔細測量各技術參數。專家組深入檢查分析后,發現炮尾與輸彈機連接軸簧片金屬疲勞失效,導致連接軸脫出。因此,專家組更換簧片,重新安裝調整連接軸,全面檢查確認修復。試炮成功后,高炮恢復正常。此次事件充分凸顯了加強人員培訓與設備維護工作的緊迫性與重要性。未來,需不斷強化人員培訓、做好設備維護,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確保設備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參考文獻
[1]陳林,蔡軍,劉維芳,等.威寧兩起人工影響天氣“三七”高炮身管脹膛變形故障原因分析[J].中低緯山地氣象,2018,42(4):95-97.
[2]孫顯志,黃曉東,李忠琦,等.65式37高炮典型故障維修經驗探討[J].黑龍江氣象,2012,29(4):37
[3]于平,姚志平.人工影響天氣“三七”高炮部分故障處理技巧[J].吉林氣象,2012(4):42-43.
[4]南志剛,張建國.人影“三七”高炮常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J].內蒙古氣象,2010(6):52-53.
[5]袁靖凱,陳洋麟,邱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中“三七”式高炮與火箭炮的優劣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9,26(6):189.
[6] 張其忠,劉昭武.人工影響天氣“三七”高炮的實踐操作及常見故障處理[J].價值工程,2015,34(22):221-223
[7]李明.“三七”高炮在射擊時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09,15(6):110-111.
[8]宋愛紅,倫江濤.“三七”高炮常見故障的判別與排除方法[J].山東氣象,2007(4):61-62.
[9]楊亞東,王海娜.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高炮的故障分析及排除[J].現代農業科技,2011(10):29,31.
[10]于平,姚志平.人工影響天氣“三七”高炮部分故障處理技巧[J].吉林氣象,2012(4):42-43.
[11]王小平.“三七”高炮退殼筒堵塞故障分析及處理[J].貴州氣象,2003(6):32-34.
[12]楊建波,謝巍.“三七”高炮防雹作業的效果分析[J].新疆農墾科技,2010,33(2):79-81.
[13]鄒濤,李蘋林,陳高廷,等.攀枝花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5):224.
[14]張明,樊昌元,張東明,等.人工影響天氣“三七”高炮作業數據采集系統[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15,30(3):259-263.
[15]于躍,姜虹.人工影響天氣“三七”高炮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J].房地產導刊,2020(1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