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中國蘋果重要產區,蘋果也是延安第一大特色農業優勢產業。2022年延安蘋果總面積331.6萬畝,產量431.8萬t,鮮果產值240.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 60% ,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8.1%[1] 。延安蘋果產業輻射帶動農民80多萬人。當前正是延安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階段,蘋果花期低溫、干旱、冰雹等自然災害頻發重發成為制約延安蘋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結合多年實踐經驗,梳理了延安蘋果生產中自然災害發生及防災減災狀況[4,總結了自然災害科學防控措施,同時提出發揮經營實體社會化服務作用,集成高效果業防災減災體系等建議。
1延安蘋果生產中自然災害發生情況
1.1花期低溫凍害發生情況氣象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延安蘋果花期低溫凍害強度大、覆蓋范圍廣、降溫幅度大、持續時間長,發生規律不明顯,造成較大損失。2018年4月6日晚至7日凌晨,果園氣溫低至 -7~-4C ,延安市104個鄉鎮(街道辦、社區)蘋果園發生凍害,受凍面積176.9萬畝,經濟損失25億元。2020一2023年,連續出現花期低溫凍害。2020年4月10—13日,延安市極端最低氣溫為-5.4~-0.5C ,其中低于 -2°C 的低溫過程最長持續了19h ,低于 -5°C 的低溫過程持續了 3h ,甘泉、志丹、寶塔累計約2205畝蘋果園遭受輕度凍害,對蘋果產量品質影響不大;4月20—25日,延安市極端最低氣溫 -7.8~2°C ,其中低于 -2°C 的低溫過程持續了 25h ,低于 -5°C 的低溫過程持續了 5h ,全市受凍蘋果園面積92505畝,其中輕度凍害34695畝,占 37.5% ,中度凍害27900畝,占 30.2% ,重度凍害29895畝,占 32.3% ,經濟損失11543.54萬元[5-2021年4月13—14日,延安市最低氣溫 -2.6~0.6% ,只有吳起、志丹、黃龍達到 -2% 以下;16—17日,最低氣溫
,吳起、志丹5265畝蘋果園受凍。2022年4月13—15日 2023 年4月29日,吳起、志丹出現了大風、降溫、降水天氣過程,夜間部分鄉鎮出現降雪,積雪厚度 5~8cm ,氣溫降至 -1~-5% 。從近10年的情況看,受暖冬氣候影響,延安蘋果整體花期提前 7~10d ,終霜期推遲10~15d(終霜期最晚的是2022年5月12日),平流型和輻射型霜凍疊加發生,花期提前和終霜期推遲加重了凍害,對蘋果生產造成嚴重威脅[8]。
1.2冰雹災害發生情況冰雹發生區間延長至5—9月。2021年延安蘋果因冰雹受災總面積達到60.5萬畝,經濟損失33億多元,其中9月20日和10月1日,全市12個縣(市、區)68個鎮(街道辦、便民中心)483個行政村不同程度發生冰雹災害,6.3萬戶、23.2萬人受災,兩輪冰雹造成蘋果園受災面積達到53萬畝,經濟損失32.3億元。2022年初到7月,全市發生4輪冰雹災害,受災蘋果園面積12.7萬畝,成災面積7.4萬畝,絕收1.3萬畝。2023年6月26日,黃陵、延長發生嚴重冰雹災害,冰雹顆粒達到雞蛋大。
2延安蘋果產業防災減災情況
2.1物資投入大,防災減災設施成本高圍繞花期低溫凍害防御,延安產區共挖建防凍坑(窖)787.7萬個,配置熏煙桶79萬個、煙霧發生器2.5萬臺,儲備熏煙防凍物資354.5萬t、防凍劑2.2萬t,有效防控面積250多萬畝。其中自2023年4月20日以來,全市13個縣市建(購)防凍坑(桶、器)554.7萬個,儲備防凍物資218.5萬t。
圍繞冰雹防御,延安產區共建設防雹炮點288個,其中高射炮點143個、火箭炮點137個,高射、火箭綜合炮點8個。大力推進防雹網建設,2022年建設面積41.5萬畝,占掛果園總面積的 15.4% 。防雹網類型以屋脊式防雹網、半自動式防雹網為主,自動化防雹網、防雹防凍一體式網開始試點推廣。
2.2各縣區防災減災方法方式多樣近年來,結合延安氣象實際和蘋果生產特點,形成防災減災氣象智能預警平臺、土坑式熏煙群防群控、自動(半自動)智能防雹網、現代農業設施等防災減災模式。
1)黃陵、吳起等縣形成“智能平臺 + 防凍預案\"防災減災模式。
2)土坑式熏煙群防群控(移動式熏煙桶)。寶塔區形成“土坑式熏煙 +. 八個到位”(即:科學規劃到位,挖坑數量到位,物資籌備到位,材料儲備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統籌統防到位,分組包戶到位,行政推動到位)防災減災模式,志丹縣形成“秸稈打捆熏煙 + 覆蓋\"防災減災模式。
3)自動(半自動)智能防雹網。延長縣采用半自動防雹網搭建技術,志丹縣實施了防雹防凍雙網覆蓋試驗示范。
4)安裝防凍(霜)風機,使用智能式煙霧發生器等現代農業設施。人工吹風、鼓風,使冷空氣快速通過果園,減輕凍害。
3延安蘋果自然災害科學防控措施
3.1科學布局、合理選擇園地是避開自然災害的前提延安地形地貌復雜,氣候多變。北部海拔較高區域、山頂果園災害普遍發生較輕;山體中下位、迎風面、沿河山體、水庫周邊、低洼地帶、風口和林區等區域災害普遍發生較重,特別是冷空氣易停留的低洼地凍害最重,強對流天氣易形成的復雜地形雹災頻發重發。山地果園像吳起縣周灣鎮陽洼、長城鎮雙灣澗,志丹縣保安鎮城關村羊窯子、杏河鎮青界灣果園,每次凍害無一幸免。一些果園建在冰雹帶上,如吳起縣長官廟李溝、陽臺,志丹縣杏河,洛川縣黃章便民服務中心金盆村、舊縣鎮侯井村等,遭受冰雹災害的頻次和程度都遠遠高于其他區域。這啟示我們,在蘋果園規劃和選址上,應盡量避開災害易發區域。
3.2科學預測預報,精準掌握發生時間點是防災減災的關鍵一般來說,清明節前的霜凍以平流型為主,清明后以輻射型為主,且平流、輻射混合型霜凍居多。降溫當晚基本都是從0時開始溫度快速持續下降,最低溫度出現在早上6:00—7:00。但近幾年花期降溫當晚最低溫度出現時間明顯提前,基本發生在凌晨4:00—5:00,而不是早上6:00—7:00。氣象部門應科學分析歷年氣象資料,探尋災害發生發展規律,根據凍害類型和特點科學預測預報,抓住關鍵時間點實施防凍措施。
3.3創新自然災害有效實用技術,提高防控效果根據不同災害類型,有針對性地采取實用措施,如花期采用果園灌水加秸稈覆蓋,遮陽網、土坑熏煙增溫等群防群控措施,預防凍害;采取區劃冰雹線、增加高炮防雹、搭建屋脊 + 自動防雹網等措施,預防冰雹災害。
3.3.1推遲開花,避開倒春寒
1)覆草。果園可在早春覆草,用雜草、樹葉、麥糠、既肥等覆蓋樹盤,既提高了地溫,又能增加土壤養分,增強保能力。覆蓋厚度 25cm (畝約 3500kg 秸稈、雜草等),萌芽前后至開花前灌1次水,降低地面輻射,使地面的氣溫緩慢下降,地溫緩慢上升,根系活動推遲,使花期推遲 3~4d 。
2)搭建遮陽網。黃陵阿黨唐呼村花前試驗搭建遮 陽網,用遮陽網全部覆蓋果樹,降低果園溫度 2~3°C 延遲花期 5~7d? 0
3.3.2防御花期低溫凍害的有效措施
1)熏煙增溫防凍。寒潮來臨之際,在果園行間或上風口地頭處實施。 ① 油桶移動式熏煙法。將鋸末、麥糠、秸稈等易燃物及發煙劑(2份硝銨、7份鋸末、1份柴油混合)堆放在柴油桶內,壓實,凍害來臨時點燃發煙,中途可根據需要移動位置。每畝果園放置4\~6個,使煙幕能基本覆蓋全園。 ② 非移動式熏煙法。挖長 1.5m 寬 1.5m 深 1.2m 的窖坑,在窖底挖1個 0.3m 寬的通風道,通風道與通風口的水平線等高。底層墊 10cm 厚的易燃秸稈,再墊20cm 厚較細的果樹枝條,然后用粗大果樹枝條將剩余空間填滿踏實,最后用鋸末和泥封頂[1]。一般凌晨 2:00-3:00 易發生低溫凍害,當氣溫降至 0.5°C 左右時點燃發煙,以日出前仍有煙幕籠罩在地面為宜。2024年4月29日在志丹城關村羊窯子60畝果園實施防凍試驗,待果園溫度降至 -4°C 時,采取每畝2個防凍坑、2個移動煤油爐、2個移動熏煙桶綜合措施,保果防凍效果明顯,果園最后套30萬只果袋。
2)人工授粉與果園放蜂。針對花期低溫影響授粉的情況,可在花朵開放當天,用 30% 硼砂、 0.5% 蔗糖混合液 +3~5g 花粉配成花粉液噴霧授粉[1]。
3)防凍營養液。霜凍來臨前1~2d,對樹體噴施防凍營養液。花序分離期噴安泰生800倍液 +15% 泡騰硼1000倍液或蕓臺素481、天達2116,始花期前、盛花期噴1次 0.1% 流體硼 +0.3% 磷酸二氫鉀 + 蕓臺素內酯。根據試驗, 5% 幾丁聚糖300倍液、細胞驚醒劑750倍液也可以有效調節細胞膜透性,較好地減輕凍害影響,預防花期凍害,提高坐果率。
4加強防災減災社會化服務團體組織建設
4.1推廣防災減災社會化服務延安市已探索形成果園托管服務、智慧果業服務等社會化服務組織41個,從業人數984人、服務規模8.9萬畝。服務類型主要集中在蘋果樹修剪、拉枝、套袋、病蟲防控、采銷等方面,從事防災減災服務的服務組織很少。從近年來的災害發生情況看,凍害、冰雹、干旱、大風等多種災害頻繁出現,強度明顯增大,災害發生的常態化趨勢明顯,但尚未形成科學的果業防災減災社會化服務體系。應通過發展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層黨組織及互助團體等主導型社會化綜合服務組織,圍繞防雹網搭建管理維護、花期防凍措施、節水灌溉工程等,開展防凍、防雹、抗旱等常態化服務,推進防災減災社會化進程。
4.2防災減災技術的集成應用首先應用主干纏膜、堆土御寒、樹干涂白、噴防凍劑、果園覆蓋等技術[12],增強樹體抗逆性。花期凍害防御,要通過合理建園、前期灌水、樹盤覆蓋、利用遮陽網等措施推遲花期;降溫當晚實施大面積熏煙(土坑式熏煙法、堆放式熏煙法、油桶移動式熏煙法等)、噴防凍營養液、人工授粉等防凍集成技術;冰雹防御要統籌雹線區劃、高炮布點、空域申請及防雹網建設等環節。生產實際中,要充分發揮生產經營主體社會化綜合服務協同作用,有效防災減災。
參考文獻
[1]路樹國,馬玉杰.延安蘋果矮化栽培關鍵技術探索與實 踐[J].西北園藝,2023(4):6-11.
[2]路樹國.蘋果提質增效要念好“三畝經\"[J].西北園藝,2021(5):1-4.
[3]馬玉杰,李建朝,喬虎子,等.延安蘋果三大自然災害防御技術與經驗[J].西北園藝,2023(5):72-74.
[4]薛瑋,路永貴,白星星,等.延安蘋果產業災害分析及防范對策[J].煙臺果樹,2022(4):39-40
[5]楊愛琴,李桂英,楊麗.2020年延安兩次蘋果花期凍害成因分析及防御措施評估[J].陜西氣象,2022(4):75-79.
[6]楊愛琴,孫智輝,李桂英,等.蘋果花期凍害決策氣象服務及防御措施探討[J].農業災害研究,2020,10(9):46-48
[7]楊愛琴,賀芬芬,孫智輝,等.延安市2021年氣象條件對蘋果生產的影響[J]農業災害研究 ,2023,13(2):64-66+92 業
[8]劉光東,魯成.陜北地區蘋果花期凍害防御的經驗啟示 與對策建議[J].西北園藝,2023(5):65-67.
[9]路樹國.延安蘋果產業防災減災實踐與思考[J].西北園 藝,2021(6):1-3.
[10]姚杰,王陽,張金龍.果園土坑式防凍窖建造技術[J].西北園藝,2018(3):8-10.
[11]潘換來,潘小剛,范婷.蘋果樹花期霜凍預防與挽救措施[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9(3):35-37.
[12]路樹國,劉光東,馬玉杰.黃土高原蘋果密植高效旱作 節水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2022(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