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山東省“十百千萬”農機推廣大行動——小麥低損收獲機械化演示活動在棗莊市市中區齊村鎮馬洼村成功舉辦。金浪滾滾、麥香撲鼻,一臺臺大型收割機往返穿梭在金色的麥浪中,農機手熟練地操作機械作業,齒輪轉動之間,麥粒、秸稈有序分離,為夏季麥收按下了“快進鍵”。
棗莊市始終將糧食安全作為核心任務,探索并實施“大田托管智慧服務模式”。全年累計托管服務面積達600余萬畝。針對有實力的村,以黨建為引領,成立農田服務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讓原本閑置的“閑田”變“忙田”,有效破解了“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發展難題,實現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針對一般農戶,采取“合作社 + 農戶”模式,結合農戶“需”的要求,農戶可根據耕、種、管、收等農業生產環節的實際需求,下達單項或多項服務訂單,合作社則提供單環節或多環節服務,幫助小農戶解決“種地難”問題。針對外出務工農戶,遵循農戶自愿的原則,合理流轉土地,解決農村土地畧荒問題,實現“足不出戶、糧食入庫”,節約生產成本,促進村集體、農民和合作組織“三方共贏”。
以高標準農田為基礎,棗莊市按照機械化連片、標準化作業、規模化推進的原則,開展土壤深耕、有機肥深施、耕耙一體化等全程機械作業,實現“耕、種、管、收、儲、運”6環節全覆蓋,切實提升農業產能。目前,全市農機從業人員6.4萬人,擁有各類農業機械40余萬臺,其中,世界領先的極飛植保無人機、德國雷肯深松機、K系列輪式拖拉機等各類智能農業裝備630余臺套。農機專業合作社全年跨省作業7個多月,輻射至江蘇、河南、內蒙古等10多個省份,年綜合作業能力達200萬余畝。
在三夏生產一線,棗莊市先后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滅茬機、打捆機、玉米播種機等機具5萬臺套,確保夏糧成熟一塊、收獲一塊、滅茬一塊,小麥機收率達到 99.15%? ,同時,大力開展機收減損專項行動,小麥機械收獲損失率降低到 1% 以下,不但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而且增收減損效果顯著,確保糧食豐產豐收、顆粒歸倉,為全年糧食生產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