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改變,我國高尿酸血癥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輕化的趨勢。高尿酸血癥已成為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也是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后的“第四高”。
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異常綜合征。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過420微摩/升,稱為高尿酸血癥。血尿酸過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內,并引起關節內及關節周圍出現疼痛性炎癥發作,即痛風。血尿酸水平升高除可引起痛風外,還與腎臟、內分泌代謝、心腦血管等系統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研究發現,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者,高嘌呤高脂飲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者,肥胖合并代謝異常性疾病(如糖代謝異常、血脂紊亂、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均是高尿酸血癥的高危人群。
對照自己,如果我們也存在上述危險因素,需積極檢測血尿酸水平,明確干預措施及治療方案,可將高尿酸血癥的危害控制在萌芽中。研究發現,生活方式干預,特別是合理膳食和科學運動等,對高尿酸血癥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飲酒。
一、如何吃?
健康膳食,堅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適量的膳食模式;超重肥胖人群應控制能量攝入,根據減重目標,在現有能量攝入基礎上每天減少500大卡;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限制豬腦、帶魚、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攝入,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棄湯可減少嘌呤量;提倡攝入較低血糖生成指數的谷類食物,每日全谷物食物占主食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膳食纖維攝入量達到25克至30克。
二、如何喝?
定時、規律性飲水可促進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人群,在心、腎功能正常情況下應當足量飲水,每天建議飲用2000毫升一3000毫升。盡量維持每天尿量大于2000毫升。優先選用白水,也可飲用檸檬水、淡茶、無糖咖啡及蘇打水,但應避免過量飲用濃茶、濃咖啡等,避免飲用生冷飲品。鼓勵每日攝入300毫升奶或相當量的乳制品,并限制果糖的攝入,如含糖飲料、鮮榨果汁等。飲酒會增加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的風險,應限制飲酒,且急性痛風發作、藥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應不
三、如何動?
堅持有規律的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運動時心率不應超過 70% 的儲備心率。另外,急性痛風發作后應循序漸進地恢復正常活動,如游泳、瑜伽等。合并多種疾病的患者,在確保病情穩定的前提下,選擇最低強度的運動方案。
如果,在生活方式干預后,血尿酸水平控制仍不達標,需積極與內分泌科醫師協作,給予科學合理的降尿酸治療方案。這里需要強調藥物治療須長程控制,血尿酸持續達標,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必須同時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預。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還會遇到難治性痛風的情況,頑固的高尿酸血癥、頻繁的痛風發作以及合并多發痛風石是難治性痛風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一般具備以下3條中至少1條: ① 患者經足量足療程常規降尿酸治療,血尿酸仍大于等于360微摩/升; ② 患者接受降尿酸規范化治療后,痛風發作次數仍大于等于2次/年; ③ 患者存在多發性/進展性痛風石。這時,我們更應積極到內分泌科就診,通過多學科合作在積極降尿酸治療的同時,保護心腎等靶器官。
(作者為保定市政協委員,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內分泌二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