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5)11-0032-04
doi: 10.3969/j.issn. 0517-6611. 2025.11.008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fectof TransplantingPeriodandTransplantingMethod CombinationontheGrowthandYield-qualityofFlue-curedTobacco GU Yong-li1 ,LI Dong2,TANG Jun1 et al(1. Tianzhu Branch of Qiandongnan Tobacco Company,Tianzhu,Guizhou 5566OO;2.Leaf Pro duction and Management Center of Qiandongnan Tobacco Company,Kaili,Guizhou )
AbstractObetie]ToeterminetheoptimaltransplantingperiodfordferenttransplantingmethodsinTianzutobaccgrowinggion. [Method]Atwofctorth-leeladoizedblockexperimentalsignaiplemented.Thetrasplantingperodsoalcoetioal transplantingtie(Marth25th)transplanting1Odaysindvance(Marcht),trasplaning10dayslater(April4th)werecombidwith tretransplatid(ooalsplaielllasatingrlspag)ateeci ffectsonflue-uredtobaccogrothadooictraits.esulthombinatiofMarchthtrasplantingdatewihutrientblora plantingodtagocerfaefdyahthitellasptigndpril4thitvela planting.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March 25th well-cellar transplanting,March 15th nutrient-block trasplntingdltlspoocidfet planting,ahthrtsplaidrilhealtspligtatsebodtecelartransptigfdealsplagdrfrtbltasptig.oioials datecombinatiosforenancedagroomicpformanceeduceddiseasepressreandimprovedconomicretsinanzutobacoroing regionwereidentifdsachthfoel-elrasplaigarctutritbcrasplantingndArital transplanting.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Transplanting period; Transplanting method; Growth;Economic traits
煙葉產量和品質的形成是由遺傳特性、生態因子、栽培管理措施等多方面復雜交互決定的[1]。栽培技術尤其是移栽期的選擇,對煙株的生長發育進程和煙葉產質量具有明顯的調控效應。適宜的移栽期能夠充分利用大田環境中的生態條件,優化煙株生長條件以保障其穩健發育,最終實現煙葉產質量協同提升[2]。調控烤煙移栽時間的生態與栽培因素包括海拔、土壤類型、氣候條件、病害發生情況、煙草品種、移栽方式等[3-4]。不同煙草種植區域的生態資源各異,因此適宜的移栽期也會有所不同[5-6]。根據當地的生態環境,靈活調整移栽期,可以有效利用氣候資源,促進烤煙的品質和產量[7-9]。
移栽方式是烤煙生產中的一個重要農藝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控和優化烤煙在田間的生長環境[10]。科學的移栽方式可以有效緩解生育前期低溫脅迫與后期高溫脅迫對煙葉產質量形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提升煙葉的質量[11-12]。盡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探討了烤煙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對煙葉生長發育和產質量的影響[13-14],但這些研究大多僅關注移栽期或移栽方式中的一個因素,而忽略了二者互作的影響。此外,不同煙草種植區域在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上的差異,也導致同一品種在不同種植區域其最優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該試驗針對天柱煙區的特定生態環境條件,研究不同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的互作對烤煙生長和經濟性狀的影響,旨在確定天柱煙區不同移栽方式下的適宜移栽期,為烤煙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試驗于天柱縣鳳城鎮八甲村進行,平均海拔 500m ,年降水量 1 290mm ,無霜期265d,年均氣溫16.1qC 。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土質疏松,肥力中等。前作玉米,無病蟲害發生史。
1.2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云煙87。
1.3試驗設計該試驗采用2因素3水平隨機區組試驗設計,移栽期(T)設為T1(當地常規移栽時間,3月25日)、T2(提前10d移栽,3月15日)T3(推遲10d移栽,4月4日),移栽方式(A)設為A1(常規移栽)、A2(井窖式移栽)、A3(營養塊移栽),共9個處理,3次重復,27個小區,小區面積60m2 ,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試驗地施肥按照當地常規施肥方式進行。每個小區選擇代表性煙株掛牌10株,分別編號為1\~10,用于調查記錄。
1.4主要栽培措施統一采用漂浮育苗,按不同的移栽方式進行移栽,100株/小區,株行距為 50cm×120cm ,留葉18片,施氮量為 6.5kg 。除特定試驗因子外,其余田間管理措施均遵循當地優質煙葉生產標準操作規程。
1.5 測定項目與方法
1.5.1農藝性狀測定。參照行業標準YC/T142—2010《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測量方法》于打頂期選取各處理(每個處理10株)開展農藝性狀測定記錄,指標包括株高、莖圍、有效葉數、節距、最大葉長寬。
1.5.2病害情況調查。依據《烤煙病蟲害分級及調查方法》,對各試驗小區煙株的烤煙黑腔病、青枯病、赤星病、馬鈴薯Y病毒發生情況進行系統調查,包括病株數量、病級統計,并據此計算發病率、病情指數,公式如下:
發病率 Σ=Σ 發病的煙株數/調查的總煙株數 ?×100% 病情指數 (各級病株數 × 各種病害級別)/(調查總株數 x 最高病級) ×100
1.5.3經濟性狀測定。煙葉烤后分區計產,依據GB2635—1992《烤煙》對煙葉進行分級、定級、稱重,并測定上等煙比例、產量、均價、產值。
1.6數據處理 利用Excel2007、SPSS等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組合對煙株農藝性狀的影響由表1可知,最大葉寬以T1A2、T2A3較大,T3A1次之,其中T1A2與T2A3間差異不顯著,T3A1與T1A2、T2A3間差異顯著;最大葉長以 T2A3 最大,T3A1、T1A2 次之,其中T2A3與T1A2、T3A1間差異顯著,T1A2與T3A1間差異不顯著;株高以T2A3最大,T3A1、T1A2次之,其中T2A3與T1A2、T3A1間差異顯著,T1A2與T3A1間差異不顯著;有效葉數以T2A3最大,T3A1、T1A2次之,其中T2A3與T1A2、T3A1間差異顯著,T1A2與T3A1間差異不顯著;莖圍以T2A3最大,T1A2、T1A1次之,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節距以T2A3最大,T3A1、T1A2次之,其中T2A3與T3A1、T1A2間差異顯著,T1A2與T3A1間差異不顯著。分析可知,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組合對烤煙農藝性狀有明顯影響。
綜合農藝性狀各項指標來看,以T2A3(移栽期3月15日與營養塊移栽組合)的表現最好,T1A2(移栽期3月25日與井窖式移栽組合)、T3A1(移栽期4月4日與常規移栽組合)次之。
2.2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組合對烤煙病害的影響由表2可知,黑腔病發病率以T1A2、T2A3、T3A1較低,T3A2、T3A3較高,其中T1A2、T2A3、T3A1與T3A2、T3A3間差異顯著;病情指數以 T1A2、T2A3、T3A1較低,T3A3最高,其中T1A2、T2A3、T3A1與T3A3間差異顯著。青枯病發病率以T1A2、T2A3、T3A1較低,T3A3、T3A2、T2A2、T2A1、T1A3較高,其中T1A2、T2A3、T3A1與T3A2、T3A3、T2A1、T1A3間差異顯著,與T2A2間差異不顯著;病情指數以T3A1、T2A3、T1A2較低,T3A3、T3A2較高,其中T3A1、T2A3、T1A2與T3A3、T3A2間差異顯著。赤星病發病率以T1A2最低,T3A3最高,其中T1A2與T3A3間差異顯著;病情指數以T3A1、T2A3、T1A2較低,T3A2最高,其中T3A1、T2A3、T1A2與T3A2間差異顯著。
馬鈴薯Y病毒發病率以T2A3最低,T3A3最高,其中T2A3與T3A3間差異顯著;病情指數以T1A2最低,T3A2、T3A3較高,其中T1A2與T3A2、T3A3間差異顯著。
分析可知,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組合對烤煙病害有明顯影響。綜合病害各項指標來看,以T1A2(移栽期3月25日與井窖式移栽組合)T2A3(移栽期3月15日與營養塊移栽組合)、T3A1(移栽期4月4日與常規移栽組合)的病害發生率較低。
2.3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組合對烤煙經濟性狀的影響由表3可知,產量以T1A2、T2A3、T3A1較高,T3A3次之,其中T1A2、T2A3、T3A1間差異不顯著,與T3A3間差異顯著;均價以T1A2最大,T3A1、T2A3次之,其中T1A2與T2A3、T3A1間差異不顯著;產值以T1A2、T2A3、T3A1較大,T1A3、T2A2、T3A3次之,其中T1A2、T2A3、T3A1間差異不顯著,與T1A3、T2A2、T3A3間差異顯著;上等煙比例T1A2最大,T2A3、T3A1次之,其中T1A2與T2A3間差異不顯著。
分析可知,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組合對烤煙經濟性狀有明顯影響。綜合經濟性狀各項指標來看,以T1A2(移栽期3月25日與井窖式移栽組合)T2A3(移栽期3月15日與營養塊移栽組合)T3A1(移栽期4月4日與常規移栽組合)的經濟性狀較好。
2.4移栽期與移栽方式組合對烤煙用工及成本的影響由表4可知,用工量以T1A2、T2A2、T3A2 較少,T1A1、T2A1、T3A1次之,T1A3、T2A3、T3A3較多,其中T1A2、T2A2、T3A2間差異不顯著,T1A1、T2A1、T3A1間差異不顯著,T1A2、T2A2、T3A2與T1A1、T2A1、T3A1、T1A3、T2A3、T3A3間差異顯著;用工成本以T1A2、T2A2、T3A2較低,T1A1、T2A1、T3A1次之,T1A3、T2A3、T3A3較高,其中T1A2、T2A2、T3A2間差異不顯著,T1A1、T2A1、T3A1差異不顯著,T1A2、T2A2、T3A2與T1A1、T2A1、T3A1、T1A3、T2A3、T3A3間差異顯著;物資成本各處理均一致。
分析可知,移栽期對烤煙用工及成本沒有影響,移栽方式對烤煙用工及成本影響較大。綜合用工及成本各項指標來看,各移栽期均以A2(井窖式移栽)的用工及成本較低,A1(常規移栽)次之,A3(營養塊移栽)較高。
3結論與討論
移栽是決定烤煙生長質量的關鍵環節,其時間和方式對烤煙的生長發育及經濟性狀具有明顯影響。在整個生長周期中,不同的移栽期和移栽方式會導致煙株接受不同程度的光照、溫度、水分和養分,進而影響煙葉的產量和質量。
該研究針對3種移栽方式(常規移栽、井窖式移栽、營養塊移栽)和3個移栽期(3月25日、3月15日、4月4日)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對于3個移栽時期,移栽過早(提前10d)、過晚(推遲10d)的煙株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均表現較差,其原因可能是移栽過早,大田環境溫度較低,日照較短,煙苗持續在低溫和短日照的環境條件下,煙苗提前結束營養期,提前進入生殖期,導致早花發生,進而降低產量和品質。相反,移栽過晚,煙苗在前中期生長階段持續在高溫和高濕環境下,不僅導致營養生長過快,干物質積累不足,葉片變薄,而且容易發生病蟲害。這種情況下,煙苗生育周期變短,葉片也無法正常成熟,發生病蟲害的煙葉也無法正常生長,最終影響產質量[15-17] 。
溫度、光照等氣候要素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形成具有明顯的調控效應。蔡毅等[18]研究不同海拔區域烤煙的適宜移栽期,結果發現,隨著移栽期的推遲,煙株生長發育時期相應延遲,生育期縮短;低海拔區域適當提前移栽可以提高煙葉的產質量,高海拔區域適當延遲移栽可以減輕病害,提高外觀質量和產量。梁兵等[9]研究不同海拔、移栽期、移栽方式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 1800~ 2000m 高海拔條件下,膜下小苗適宜移栽期為4月10日,常規移栽適宜移栽期為4月20日;在 1 600~1 800m 中海拔條件下,膜下小苗適宜移栽期為4月15日,常規移栽適宜移栽期為4月25日; 1 300~1 600m 低海拔條件下,膜下小苗、常規移栽均在5月10日時移栽最佳。由于不同海拔煙區移栽方式的移栽期存在差異,因此該結果僅適用于與其相近的海拔生態區,而其他地區還需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實際情況進行田間試驗進一步驗證。
移栽方式不同,烤煙的綜合性狀也表現不同。在相同的移栽期下,采用營養塊移栽的煙苗由于沒有還苗期,其生育期相對其他移栽方式的煙苗提前,此類煙苗持續在低溫和短日照的氣候條件下進入團棵期,容易出現早花和病蟲害問題[20]。相比之下,常規移栽的煙苗在栽后需在田間經歷較長的還苗期,其早生快發需要的時間較長,過程較緩慢,導致煙株各生育階段所需的光、溫、水、熱與當時的氣候條件不完全匹配,無法充分利用氣候資源[21]。井窖式移栽則能夠有效促進煙株的早生快發,確保煙株在大田中的生育時間,同時提升煙葉的產量和質量[22]。
綜合移栽方式和移栽期對烤煙農藝性狀、病害、經濟性狀及其用工成本等各指標的影響,建議天柱同海拔植煙區井窖式移栽方式移栽期為3月25日、營養塊移栽方式移栽期為3月15日、常規移栽方式移栽期為4月4日的效果較好,有利于加速烤煙生育進程,改善煙株農藝性狀,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和病情指數,提高煙葉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申洪濤,張富生,李冬,等.不同前茬和種植密度對牡丹江烤煙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J].作物雜志,2020(2):105-111.
[2]劉喜慶,胡東陽,李文宇.湘南煙區不同移栽期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農業科學,2018,8(12):1491-1494.
[3]王德權,孫延國,杜玉海,等.移栽時間與方式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量、品質的影響[J].作物雜志,2021(2):87-95.
[4]張政,舒勤靜,池國勝,等.氣候波動對不同移栽期烤煙K326產量的影響[J].農業科學,2020,10(12):1009-1013.
[5]劉青麗,張云貴,徐艷麗,等.移栽期、施肥和品種對烤煙清香型風格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7,38(2):1-7.
[6]張利,鄭傳剛,潘興兵.攀西煙區不同海拔高度對烤煙移栽期影響的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1(3):4-8.
[7]曾曉珊,張波,孫思思,等.氣候變化背景下貴州烤煙生長季氣候適宜度評價分析[J].中國煙草科學,2023,44(4):9-16.
[8]陳頤,周清明,楊虹琦,等.湘南典型濃香型煙葉產區烤煙大田生育期氣候特征分析[J].中國煙草科學,2015,36(4):56-62.
[9]胡東陽,李文宇,劉喜慶,等.不同移栽期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研究[J].農業科學,2019,9(12):1097-1100.
[10]王顥杰,李俊營,何曉冰,等.不同育苗方式和移栽方式對烤煙田間抗病抗逆性的影響[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23,57(6):996-1007.
[11]楊志和.不同移栽方式對南平煙區烤煙K326產量和質量的影響[J].南方農業學報,2015,46(3):401-407.
[12]王發勇,袁清華,廖宜樹,等.栽培措施對烤煙生育進程的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煙草科學,2016,37(2):89-94.
[13]冀浩,劉永強,楊欣,等.不同移栽期對臨滄烤煙品質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5,44(6):51-55.
[14]時宏書,劉書凱,何玉安,等.移栽方式和采烤時間對烤煙生育期及產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26):57-58.
[15]吳林.優質烤煙生產配套技術[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4:29-30.
[16]冉法芬,王海濤,許自成.不同移栽期和土壤類型對烤煙品種NC89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11):24-26.
[17]王克占,孫偉奇,王玉軍.不同移栽時間對煙草長勢及煙葉產量、質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09(2):48-49,61.
[18]蔡毅,楊建,楊洋,等.不同海拔區域的烤煙移栽期[J].浙江農業科學,2023,64(2) :308-313.
[19]梁兵,倪鳳萍,邵小東,等.不同海拔、移栽期及移栽方式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7,30(12):2648-2653.
[20]顧永麗,李冬,梁亨武,等.土壤與移栽方式對烤煙生長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4,52(3):28-30,39.
[21]邱雪柏,陳偉,陳懿,等.不同移栽方式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值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1):136-138.
[22]李茜,賈春雷,胡晨浩,等.井窖式小苗移栽方式對重慶地區烤煙生長和產質量的影響[J].南方農業學報,2015,46(6):99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