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胃蘇顆粒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2年4月至2024年9月醫院診治的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2例。對照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治療,治療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聯合胃蘇顆粒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中醫證候積分、胃腸激素指標水平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胃動素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胸脅脹滿、胃脘疼痛、噯氣吞酸、煩躁易怒)、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蘇顆粒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確切,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和胃腸激素水平。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胃蘇顆粒;肝胃不和證;臨床療效;并發癥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多由胃、十二指腸的功能紊亂造成,但胃鏡檢查顯示無器質性病變,可對患者正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1]。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為促胃腸動力藥,臨床應用比較頻繁,可加速胃排空,緩解患者各項癥狀和體征,但單獨應用療效尚不穩定,臨床建議配合其他藥物[2]。胃蘇顆粒是臨床常用的中成藥制劑,具有理氣消脹、和胃止痛之功效,對氣滯型胃痛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討胃蘇顆粒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4月至2024年9月醫院診治的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2例。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25~49歲,平均年齡(37.24±2.82)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3年,平均病程(1.72±0.14)年。治療組男14例,女18例;年齡26~48歲,平均年齡(37.41±2.85)歲;病程7個月~3年,平均病程(1.77±0.16)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西醫診斷符合功能性胃腸病羅馬診斷標準,且經各項輔助檢查證實;中醫辨證屬于肝胃不和證;臨床癥狀持續時間≥6個月;年齡18~50歲;收集到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其他器質性病變造成的消化不良;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肝腎原發性疾病;合并血液或免疫系統疾病;有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伴有精神障礙,無法與醫護人員溝通;研究開始之前服用過可能影響結果的藥物;對本研究用藥物過敏;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規格:5 mg*48 s)治療,口服,每次服用劑量為5 mg,每日3次,飯前或飯后服用均可,持續治療15 d。治療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聯合胃蘇顆粒治療。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規格、用法用量均同對照組,胃蘇顆粒用溫開水沖服,每次5 g,每日3次,持續治療15 d。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分為4個等級,即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評價指標是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
(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100%。治愈,治療后患者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為100%;顯效,治療后患者癥狀和體征基本上消失,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80%;有效,治療后患者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為30%~<80%;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較治療前未明顯好轉,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30%。(2)比較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后評估胸脅脹滿、胃脘疼痛、噯氣吞酸、煩躁易怒等中醫證候積分,按照無、輕、中、重分別計0、2、4、6分。(3)比較兩組胃腸激素水平:抽取患者空腹狀態下靜脈血5 mL,將標本放入促凝管中,以3 000 r/min轉速離心15 min,取上層血清,檢測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及胃動素水平。(4)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隨訪6個月,觀察胃食管反流病、胃潰瘍、慢性胃炎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胸脅脹滿、胃脘疼痛、噯氣吞酸、煩躁易怒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質量各積分均下降,且治療組治療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胃腸激素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及胃動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胃泌素均低于對照組,胃動素高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13%,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9.38%,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較多,除了內臟敏感性高、胃酸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生理因素,隨著社會壓力的逐漸增大,精神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視[4~5]。現階段,西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藥物有促胃腸動力藥、抑酸藥等。枸櫞酸莫沙必利片屬于促胃腸動力藥,主要作用機制是興奮5-羥色胺4受體,促進乙酰膽堿分泌、釋放,增加其在胃和腸組織中的分布,從而加快胃排空速度[6],有助緩解疾病帶來的各項癥狀。但單一用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聯合其他藥物治療。
中醫根據癥狀將功能性消化不良歸屬于“痞滿、胃脘痛”等范疇。肝胃不和證的病機主要為肝氣瘀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故以疏肝理氣、和胃健脾為治則。胃蘇顆粒來源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香蘇散”[7],并以其為基礎進行化裁,研制而成的顆粒劑。方中君藥為紫蘇梗,可和胃寬中;香附疏肝解郁、理氣寬中,香櫞疏肝理氣、寬中,佛手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三藥均可助君藥和胃理氣,共為臣藥;佐藥中的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檳榔消積、行氣,雞內金健胃消食,陳皮理氣健脾。諸藥合用,共奏和胃疏肝理氣之效[8~9]。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紫蘇梗、陳皮均具有加促胃排空、刺激消化液分泌作用,能改善患者消化功能[10];香附可以降低胃腸道緊張;枳殼能促進胃腸平滑肌收縮,具有抗潰瘍作用,有助并發癥;檳榔能抑制幽門螺桿菌,有效減少胃酸分泌,促進胃腸道蠕動[11]。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聯合胃蘇顆粒治療消化性功能不良肝胃不和證具有協同增效作用,一方面促進胃腸道動力,另一方面疏肝理氣。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胃動素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胸脅脹滿、胃脘疼痛、噯氣吞酸、煩躁易怒)、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胃蘇顆粒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確切,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和胃腸激素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志儉.胃蘇顆粒聯合伊托必利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臨床研究[J].天津藥學,2022,34(1):36-39.
[2]高嵩.胃蘇顆粒聯合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2,34(17):93-95,99.
[3]林晉濠,張淼.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聯合胃蘇顆粒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J].中醫臨床研究,
2021,13(8):41-43.
[4]周濤.胃蘇顆粒聯合莫沙必利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腸激素水平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18):3174-3176.
[5]劉芳芳,王捷虹,許永攀,等.枳術寬中膠囊聯合莫沙必利對脾虛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腸激素、胃排空情況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4,9(9):125-128.
[6]游峰.莫沙必利聯合柴胡疏肝散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3,52(5):140-142.
[7]童曉群,童寶燕,范文瀾,等.柴枳疏肝和胃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54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4,31(4):756-758.
[8]盧冬梅,王芝芝.胃蘇顆粒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對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應用價值及成本效果[J].上海醫藥,
2024,45(21):18-22.
[9]梁君蓉,周永強,胡康,等.胃蘇顆粒聯合多潘立酮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對胃腸激素影響的臨床
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21,29(4):272-275.
[10]張澤輝,駱曉佩,符新建,等.疏肝和胃消痞湯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意義[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4,35(7):961-962,965.
[11]何然,楊輝,劉麗麗.調神和胃方聯合黛力新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研究[J].山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4,25(9):1026-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