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7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12.0059.
DOI: 10.3969/j.issn.2096-2665.2025.12.019
年輕恒牙根尖多呈喇叭口狀,根管管壁較薄且抗折性差,外傷刺激易導致牙髓壞死,進而引發根尖周炎,影響牙根發育。根尖周炎的病灶累及根尖周圍組織,急性發作時會引起牙齦腫痛,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根尖誘導成形術是針對牙根未完全發育的年輕恒牙牙髓嚴重病變的治療方法,該術式通過藥物誘導,促使根尖部牙髓或根尖周組織形成硬組織屏障,實現牙根繼續發育或根尖閉合,但該方法可能影響牙髓血供,導致牙齒抗折強度下降,增加術后折斷風險[2]。牙髓血管再生術是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控制根管內感染情況,繼而減輕病原菌對根尖周圍組織的侵襲,在緩解癥狀的同時為牙根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3]。基于此,本研究對牙髓血管再生術與根尖誘導成形術用于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合并根尖周炎的效果展開對比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納入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遼源市中醫院收治的60例年輕恒牙牙髓壞死合并根尖周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最小
6歲,最大12歲,平均年齡( 8.94±1.84 歲;Nolla分期:7期10例,8期13例,9期7例;病程1\~14d,平均病程( 7.61±1.13 d;患牙:前磨牙20例,后磨牙1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最小6歲,最大12歲,平均年齡( 9.03±1.86 歲;Nolla分期:7期9例,8期15例,9期6例;病程1\~15d,平均病程( 7.85±1.23 )d;患牙:前磨牙19例,后磨牙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遼源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符合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診斷標準[4],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2)符合根尖周炎的診斷標準[5;(3)口腔衛生良好。排除標準:(1)存在牙體缺損等其他口腔疾病者;(2)存在口腔手術史;(3)殘根、殘冠無法保留者。
1.2手術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根尖誘導成形術治療:術前對患者進行X線片檢查,確定牙周具體情況。術中進行常規浸潤麻醉,麻醉起效后對患牙進行常規備洞、開髓處理,評估根管內感染壞死狀況,去除壞死組織。完全清除后實施根管預備處理,采用過氧化氫溶液(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4161,規格: 3% )反復沖洗根管,將殘留壞死組織進行徹底清除。采用氫氧化鈣糊劑(武漢華靈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2320,規格: 5g )填充根管,術后每周更換氫氧化鈣糊劑,以抑制根管內感染,持續治療2周。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使用根尖誘導藥物進行充填。首先清除根管內的暫封材料,填入能促進根尖成形的藥物,并覆蓋氫氧化鈣糊劑,確保其與根尖組織或根髓斷面充分接觸。齲洞暫時用材料封閉,待根端閉合或根尖形成后,通過X線片檢查確認根尖延長或鈣化組織沉積,最后完成永久性充填。
觀察組患者采用牙髓血管再生術治療:術中進行常規浸潤麻醉,麻醉起效后使用橡皮障對患牙進行隔離處理,然后對患牙進行開髓,形成直線通路后實施引流處理。找到壞死的牙髓組織,采用 1.5%NaClO 溶液浸泡根管 5min ,然后用 0.9%NaCl 溶液沖洗根管壁 5min ,沖洗至根管下1mm 處,以清除碎屑和殘留藥液。觀察根管內感染情況,確定壞死組織清除干凈后,對根管實施干燥處理,并于根管內填充三聯抗生素糊劑,對冠部進行封閉處理。三聯抗生素糊劑配制:將鹽酸米諾環素片[西安迪賽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93336,規格: 50mg/ 片(按C23H27N3O7 計)]、甲硝唑片(九華華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648,規格: 0.2g/ 片)、鹽酸環丙沙星片[江西匯仁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36,規格: 0.25g/ 片(按環丙沙星計)]按 1:1:1 的藥物比例,與 ).9%NaCl 溶液混合。術后2周進行復診,確認患者是否存在紅腫、叩痛等感染癥狀,若存在感染問題,則再次填充三聯抗生素糊劑;若無以上感染問題,則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處理:使用橡皮障隔離患牙后,清除根管內的暫封物并徹底沖洗根管。待根管清潔后進行干燥處理。隨后采用鎳鈦根管銼輕柔刺激根尖周組織,以促進局部血液滲出,直至根管口下方 2mm 處,觀察牙頸部,當管腔內血液將其填充滿時,用 0.9%NaCl 溶液沾濕的棉球置于根管部位,使用根管修復材料[美國Dentsply公司,國械注進:20153170487,型號規格:ProRootMTA,(粉 0.5g/ 袋 ×10 袋 + 液 0.18g×10 瓶)/盒]留置,完成封冠。封冠完成3d后,將封堵物取出,評估礦化三氧化物的凝固情況,并采用復合樹脂材料進行永久性填充。
1.3觀察指標 (1)牙髓活力與牙根繼續發育情況。于術后1個月,對患牙進行X線檢查,根據檢查結果評估牙髓活力與牙根繼續發育情況,牙髓活力測試的數值區間為0\~80,若數值在0\~40,即牙髓活力陽性、牙根繼續發育;若數值在 gt;40~80 ,即牙髓活力陰性、牙根停止發育[。(2)牙骨樣沉積率。于術后1周、2周、1個月,使用口腔CT影像分析軟件(杭州六維齒科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浙械注準20152210664,型號:V2.0)對患牙進行檢查,確定牙本質斷面位置,測量斷面處新生成的牙骨質樣組織長度( L1 )及斷面牙本質長度( ?L2 ),牙骨樣沉積率 =L1/L2×100% 。(3根管長度及管壁厚度。于術前及術后1個月,使用X線片對患牙進行檢查,測量患牙根管長度及管壁厚度,牙根尖至切緣或咬合面的距離為根管長度;從牙頸部至根尖部界面每隔 3mm 取點,共3個點,分別測量3點處的根管壁厚度并計算平均值,以平均值作為根管管壁厚度。(④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牙齒變色、根管內感染、牙根斷裂、微滲漏。并發癥總發生率 Σ=Σ 并發癥總發生例數/總例數 ×100% 。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 (%)] 描述,行 x2 檢驗;針對最小期望頻數 =0 的計數資料,運用Fisher確切概率檢驗法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描述,行 t 檢驗;多時間點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牙髓活力與牙根繼續發育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牙髓活力陽性率、牙根繼續發育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 ),見表1。
2.2兩組患者牙骨樣沉積率比較兩組患者牙骨樣沉積率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的牙骨樣沉積率均高于術后1、2周,術后2周的牙骨樣沉積率均高于術后1周,且觀察組患者術后1、2周及術后1個月的牙骨樣沉積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 ),見表2。
2.3兩組患者根管長度及管壁厚度比較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根管長度均長于術前,且觀察組長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根管管壁厚度均大于術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 ),見表3。
2.4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4。
3討論
年輕恒牙位置相對靠后,在日常口腔衛生維護中難以徹底清潔,從而導致細菌大量滋生。同時,年輕恒牙的根管具有粗短的特征,管壁結構較為薄弱,且根尖周圍組織尚未發育成熟,這些解剖生理特性會增加細菌侵襲牙髓組織的風險,進而引發牙髓壞死[。若患者未及時進行治療,根尖周圍組織會長期處于炎癥狀態,降低牙根的發育支持力,在外力作用下可能導致牙根發育中斷。因此,當牙髓發生病變時,應及時清除根管內的感染源,并通過藥物誘導增強牙乳頭活性。根尖誘導成形術是治療牙髓病變的常用方法,術中使用的氫氧化鈣糊劑防水性及相容性較好,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能促進牙根炎癥病灶的吸收,并通過抑制破骨細胞活性,修復根尖周組織[8。但該術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出現根尖長度和根管壁厚度增長不足、牙根脆弱性增加等問題。牙髓血管再生術是針對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微創治療技術,其核心機制為:通過機械清創和藥物沖洗清除根管內感染后,刺激根尖周組織出血,引導根尖周干細胞遷移至根管內,促進牙髓-牙本質復合體的再生;同時,血液凝固形成的物質為新生組織提供支架和營養基質,封閉根管口的充填物可誘導牙根硬組織的形成與礦化,從而推動牙根的繼續發育[。術中使用 1.5% NaCIO溶液與 0.9%NaCl 溶液反復沖洗患牙,能清除根管內牙髓組織的炎癥代謝產物;同時,使用三聯抗生素糊劑進行填充,能有效抑制炎癥反應,緩解疼痛。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牙髓活力陽性率、牙根繼續發育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的牙骨樣沉積率均高于術后1、2周,術后2周的牙骨樣沉積率均高于術后1周,且觀察組患者術后1、2周及術后1個月的牙骨樣沉積率均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牙髓血管再生術從根尖周圍組織引出血液,血液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可通過促進血管生成,為牙髓再生和牙根發育提供充足的血供,并參與調控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干細胞則通過向成牙本質細胞或牙髓樣細胞方向分化,逐步形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牙髓組織,進而促進年輕恒牙的修復與牙根繼續發育[10]。同時,牙髓再生過程中通過誘導細胞分泌信號分子,可改善根管內的感染情況,為根尖周干細胞及血液來源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提供穩定環境,進一步提高牙骨樣沉積率,促進牙髓樣組織再生及牙根結構成熟。
有研究指出,采用牙髓血管再生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合并根尖周炎患者,能有效改善牙齒功能,促進根尖孔閉合[]。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根管長度均長于術前,且觀察組長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根管管壁厚度均大于術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牙髓血管再生術能促進血液凝固,并誘導干細胞向成牙本質細胞或牙髓樣細胞分化,促進組織新生。同時,術中對根管口填充糊劑進行封閉,能促進牙根硬組織發育,從而增加牙根長度和管壁厚度[12]。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牙髓血管再生術僅需在術后2周更換一次抗生素糊劑,換藥次數較少,從而有效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入,進一步降低感染的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牙髓血管再生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合并根尖周炎時,在改善患者牙髓活力、促進牙根繼續發育方面更具優勢,可顯著提升牙骨樣沉積率,增加患牙根管長度及管壁厚度,且安全性較高,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姜新亞,李靜靜,劉兵.牙髓血管再生術與根尖誘導成形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醫刊,2024,51(22):49-52.
[2]袁景,張政,周春霞.牙髓血管再生術與根尖誘導成形術治療年輕恒牙外傷致牙髓壞死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外醫療,2024,43(14):39-42, 54.
[3]滕海英.牙髓血管再生術對牙髓壞死患者牙根發育情況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1,29(5):77-79.
[4]葛立宏.兒童口腔醫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54-55.
[5]樊明文,周學東.牙體牙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52-154.
[6]張雅俐.實用口腔疾病診療手冊[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112-117.
[7]郜慧慧,鄧淑麗,何新敏,等.外傷年輕恒牙的牙髓狀態判斷及治療選擇[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21,48(6):675-682.
[8]楊爽,莫華芳,柯寶儀.牙髓血管再生治療牙髓壞死伴根尖周病變的臨床效果觀察[J/CD].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1,8(12):106-109.
[9]蔡文峰,海芹,左露露.牙髓血運重建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臨床觀察[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2,38(11):664-667.
[10]王靜,盧艷紅,林凱燁.牙髓血管再生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的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2(16):119-121.
[11]楊杰,劉楠.牙髓血管再生術治療年輕恒牙牙髓壞死伴根尖周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24,31(4):492-496.
[12]李雪.牙髓血管再生治療牙髓壞死伴根尖周病變的年輕恒牙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