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針對設計單位車輛調度與租賃車輛公司調度協同模式進行創新性探討。通過分析當前車輛調度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協同調度模式。研究采用文獻分析、案例研究和實地調研等方法,深入探討了協同模式的理論基礎、創新方案設計及實施策略。結果表明,該協同模式能有效提高車輛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研究為設計單位和租賃車輛公司提供了可行的協同調度方案,對優化車輛資源配置、提升行業整體效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車輛調度 協同模式 設計單位 租賃公司 創新研究
隨著設計單位行業業務的不斷擴展,設計單位對車輛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傳統的車輛調度模式往往存在資源利用率低、成本高、靈活性差等問題[1-3]。與此同時,專業租賃車輛公司擁有豐富的車輛資源和調度經驗,但缺乏穩定的客戶群體。在此背景下,探索設計單位與租賃車輛公司之間的協同調度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4-5]。
研究旨在通過創新性的協同模式設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整體調度效率和服務質量。研究將深入分析當前車輛調度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協同模式的理論基礎,并提出具體的創新方案和實施策略。通過研究,期望為設計單位和租賃車輛公司提供可行的協同調度解決方案,推動行業整體效率的提升。
1 設計單位與租賃車輛公司車輛調度現狀分析
設計單位的業務活動涉及公司機關部門、生產單位、綜合服務中心等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車輛以及項目現場勘察、方案匯報、客戶溝通等多個環節,對車輛的需求在時間、空間和車型上呈現出多樣化和不確定性[6-8]。僅依靠自有車輛難以滿足全部需求,專有車輛租賃公司成為重要補充。然而,當前設計單位與租賃車輛公司在調度過程中存在協同不暢的問題,導致車輛資源浪費、調度效率低下、運營成本增加。因此,探索創新協同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9-10]。
設計單位與車輛租賃公司合作交流目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車輛租賃這個層次,缺乏進一步深入的協同調度機制。目前這樣的模式無法充分地發揮雙方單位各自的優勢,也無法解決當前形勢下車輛等資源浪費和駕駛員效率低下的問題。所以,探索一種新的公司層面下管理協同調度新的模式勢在必行。
2 設計單位與租賃車輛公司調度協同模式創新研究
協同調度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于資源依賴理論、協同理論和供應鏈管理理論。資源依賴理論強調組織間通過資源共享和互補來降低不確定性;協同理論則關注不同主體間的協作效應;供應鏈管理理論為跨組織的資源整合和流程優化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圖2)
基于上述理論,研究一種新型的協同調度模式。利用北斗系統、大數據等技術,依托設計單位智能化研究中心建立設計單位與租賃車輛公司共享的車輛調度信息平臺系統。實現車輛位置、行駛里程、油耗、車輛狀態等數據實時共享。設計單位調度可以通過平臺隨時查詢租賃車輛的可用情況,租賃車輛公司調度也能及時了解設計單位的用車需求變更,提高調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需求預測與分析:信息化平臺系統對設計單位的歷史用車數據進行分析,結合業務發展趨勢,預測未來用車需求。租賃車輛公司根據預測結果,提前做好車輛調配和維護計劃,優化車輛資源配置,降低運營成本。
2.1 協同調度模型假設
為簡化問題的建模優化,進一步提出如下假設。
(1)每年車隊數量固定,每次任務車數量在當年內恒定不變,車輛自帶油卡,無續航限制,假定各輛任務車能力云在人員和設備能力相同。
(2)所有車隊任務無優先級。
(3)各個任務最晚當天可知出發時間。
2.2 模型建立
令車隊作業范圍的節點集合為N(其中工作所在地編號為0),i;j為車隊任務點,i;j≠0。E為車隊集合,e∈E為作業車輛,|E|為車輛數。在設計院車隊網絡中,Ne為e車任務點的所有集合,滿足ue∈ENe=N。wi為設計院車隊網絡節點i∈N的作業時間;sij為設計院車隊網絡節點i到j的車輛行駛里程;tei、tej分別為車輛e運行到設計院車隊網絡節點i∈N出發作業和車輛回報的時刻。決策變量xei,若車輛e負責任務點i的出發和報回任務則取1,否則取0。
對于車輛的擴展送—接網絡,有節點;;i;;;j∈,i;j和i;j分別表示中接回和派送節點,;為勘測網絡N中節點i;j的對應節點。決策變量xeij,若車輛e從擴展送—接網絡節點運行到節點則取1,否則取0。
根據前述分析,將該問題用交互規劃模型進行表達。作為角色n+1規劃的車隊點任務指派模型(U)為:
(1)
角色n+1’規劃為各任務車輛工作路徑優化問題,對各車輛的工作調度方案相互獨立求解。對車輛e,其車輛送—接路徑優化模型(L)為:
(2)
(3)
其中,式(2)表示車輛e勘測總等待時間最短,包括人等車和車等人兩種情況;式(3)表示車輛固定成本加行駛成本最小。
由角色n+1在設計院車隊網絡中對任務進行規劃,根據任務點指派模型(U)和角色n+1’規劃的車輛送—接路徑優化模型(L)構成送—接車輛調度優化問題的二對多交互規劃模型。
求得的最優送—接方案調度方案,如圖3所示。可見,各車在大部分勘測點接人時產生的等待時間較小,對從送—接車輛組織環節上加快勘測進度,提高勘測效率具有積極意義。
為確保協同模式的順利實施,研究提出以下策略:首先,建立跟租賃公司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明確雙方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其次,制定了統一的調度標準和流程,確保雙方協同效率;再次,引入績效考核機制,激勵雙方積極參與;最后,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提高數據共享和決策支持能力。
3 協同模式實施效果評估與優化建議
設計單位與其中一家租賃車輛公司通過1年初步合作成果。合作初期,存在車輛調配不及時、服務質量不穩定等問題。雙方采用創新協同模式后,構建了信息化共享平臺,實現了車輛信息實時互通。通過跟多家租賃公司簽訂長期租賃合同后,租賃車輛公司根據本設計單位生產經營用車需求,提前儲備適合的車型,車輛調配響應時間從原來的平均30分鐘縮短至10分鐘。聯合調度小組優化調度方案后,車輛利用率提高了15%,運營成本降低了10%。通過嚴格的服務質量管控、科學地調配車輛,租賃車輛的準時率達到98%以上,員工滿意度從80%提升至90%,取得了顯著的協同調度效果。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針對設計院車輛調度一體化平臺實施過程中暴露的?駕駛員操作不熟練、平臺使用率偏低、調度響應時效不足?等問題,結合車隊管理實際需求,提出以下優化方案。
(1)調度管理層?:開展“調度臺-移動端”聯動模擬演練,提升?緊急用車插單、多車協同派單、跨部門資源調配?能力。
(2)場景化考核激勵:設置“平臺使用熟練度”指標(如接單響應時間lt;30秒、任務完成率gt;98%),納入月度績效考核,達標者給予燃油補貼獎勵(如200元/月)。
(3)動態需求預測模型:基于設計院歷史用車數據(項目勘察、會議通勤等),構建?時空特征驅動的用車需求預測算法?,提前1小時生成車輛預調度方案,減少高峰期派單延遲(目標:調度響應時間從15分鐘壓縮至5分鐘)。
(4)多目標優化引擎:在現有最短路徑算法基礎上,增加?成本約束(燃油/過路費)、車輛負載均衡、駕駛員連續工作時長限制?等優化目標,確保用車調度方案綜合效益最大化。
(5)數據分析驅動迭代:每周生成《平臺運行健康度報告》,量化分析?拒單率、空駛里程、異常工單占比?等指標,針對問題定向優化。
4 結論
研究通過創新性地設計單位與租賃車輛公司的協同調度模式,為解決當前車輛調度中存在的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表明,該協同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車輛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然而,協同模式的實施仍面臨一些挑戰,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不斷優化和完善。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索該模式在其他行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進一步提升協同效率。
參考文獻:
[1]澎湃新聞網.交通運輸碳排放及綠色發展現狀[BE/QL].(2023-05-31).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3307959.
[2]張明遠,李靜怡.車輛調度優化理論與方法研究進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22,15(3):45-58.
[3]李小雨.多車型純電動公交車隊更換管理優化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22.
[4] Zhang, L., Liu, Z., Wang, W., and Yu, B. Long-term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deployment and bus fleet transition considering seasonal difference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2022,111:103429.
[5] Zhang, A., Li, T., Zheng, Y., Li, X., Abdullah, M. G., and Dong, C. Mixed electric bus fleet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partial mixed-route and partial recharg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2021,16(1):73-83.
[6]楊敏,黎彧,王建,等.動力能源差異下混合公交車隊調度方案生成方法[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50(03):328-338.
[7]巫威眺,林越,李余,等.隨機行程時間的電動公交調度模型[J].中國公路學報,2023,36(06):235-253.
[8]葛顯龍,張倩,溫鵬哲.隨機旅行時間的車輛路徑問題及其可靠度評價[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20(20):13-22.
[9]李嘉義,李得偉.高速鐵路柔性時刻表編制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21,43(4):7-13.
[10]王偉,張宏剛,丁黎黎,等.考慮車輛限速區間的危險品運輸網絡優化[J].運籌與管理,2021,30(4):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