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北往東的海岸一目百里,海浪一年復一年地往島上的方向涌,仿佛要涌進時光里。時光在這方叫文昌的家園里徘徊,打開這里的山水草木,浸染這里的人文記憶。
這里是曾經(jīng)的紫貝城,至今已經(jīng)有 2100 多年的歷史,為海南三大古之一。一個興許你已然走過仍然有些向往的地方。
位于歷史深處的紫貝城,文昌文化底蘊濃厚,是海南閩南文化的發(fā)源地,素有“一里三進士”的美譽。
對文昌人來說,紫貝城是最早的一個文化符號,始于西漢時期的紫貝縣,于唐貞觀元年(627 年)更名為文昌縣。
穿越時空走到今天的“紫貝城”,其實已經(jīng)走了兩千多年,其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豐富的資源物產(chǎn),勤耕尚文的人民,依然在延續(xù)她的千年文脈,書寫美麗而古老的紫貝故事。江河與大海,古韻與現(xiàn)代,樸素與華美,城市與鄉(xiāng)村,在她身上展現(xiàn)出一種包容,形成一種獨特的魅力。
這里是文昌,一個椰風海韻的南方地標,一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代名詞。
站在“瓊東第一峰”的銅鼓嶺上,放眼眺望青山綠水,廣闊的南海,碧波浩瀚,圍著海島的海岸線,從山腳下向遠方蜿蜒而去,留下一片空茫。東北角未開發(fā)的木蘭灣,像似未談過戀愛的少女。海浪陣陣,白云悠悠,風車高聳,像一幀迷人的新漁村畫圖。在淇水灣,上演著人與海的追逐劇。循著海岸向東,高隆灣清澈的海水,月亮灣的海灘,東郊椰林的十里綠濤,文昌航天科普中心,震撼世界的航天城和發(fā)射基地,以一組陽光、大海、沙灘、椰林與航天的元素,在南國構(gòu)寫出一部自然景觀與科技共美的新童話。
人文透鏡里的文昌,豐厚溫潤,色彩多重,光景多樣,同時,她也是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者。久遠的敘事,久遠的故事,久遠的情感記憶,還有眼前的風景,都交織著文昌人特別的情懷。
美麗古老的那條流淌不盡的文昌河,日夜不倦地從縣城里穿流而過,水汽潤古城,河波映臉。在河邊散步的人們,時常會聽到海南文昌八音的民間音樂,精神與心情為之愉悅。
在文昌,美麗古老的孔廟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還有身影斑駁的中山公園,文北書院、邢宥故居、宋氏祖居、宋慶齡圖書館等古今勝跡和張云逸、謝飛、陳序經(jīng)等名人故居,可謂人文薈萃、歷史厚重。
美麗古老的文城騎樓林立,石板老街,別有一番風味。文昌城里,另一條街上,更有融入時代的南洋美麗匯,徜徉其間,感受風從南洋來,吹拂臉上,帶著濃濃的南洋文化氣息,這里成了游客最想打卡的地方。
有人說,鄉(xiāng)愁是從童年的味蕾泛起的。對一個文昌人來說,無論他的行腳多遠,暌別家鄉(xiāng)故里多少年,說起文昌的味道,大多提起的就是糖貢、米粉花生芝麻年糕、抱羅粉、糟粕醋等這些小吃吧。
最深入記憶的,必是文昌雞。文昌雞是位列海南四大名菜之首。這道雞,盛名遠揚,是文昌不可或缺的地標式的特產(chǎn)。文昌市因其獨特的氣候、土壤和飼養(yǎng)方式,孕育出這樣一種雞,它肉質(zhì)鮮嫩、營養(yǎng)豐富,那一口椰子配文昌雞,雞湯清白之上,浮星星油黃,下喉入胃,幾日念想,真是口感一流。當然,文昌雞是有故事的。
傳說,明代有一位文昌人在朝為官,回朝時帶了幾只雞請皇帝品嘗,皇帝品嘗后稱贊:“雞出人杰地靈之鄉(xiāng),此地文化昌盛,雞亦香甜,真乃文昌雞也。”文昌雞由此得名,譽滿天下。文昌雞也傳到了東南亞,傳遍世界各地,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文昌雞飯店。在異國他鄉(xiāng)品一品文昌雞,或白切,或加上椰子做成椰子雞湯,都是一道鮮美的菜肴,不僅解饞,還熨平了萬里思鄉(xiāng)的縷縷心緒。
風物文昌,地植被花草皆茂盛鮮活,一派生機。鄉(xiāng)村的野外、路邊,盛開著大片大片的三角梅, 紅櫻燦若紅霞,構(gòu)成了一幅如夢幻的椰鄉(xiāng)畫卷,山茶花也在花期,其濃郁純正的紅色,花瓣層層疊疊,如同紅彤彤的火球,爭艷斗麗,格外養(yǎng)眼。綠樹之下,不知名的野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熱熱鬧鬧地開著,綻放著最質(zhì)樸的生命力。最讓人眼熟的就是那一排排高高挺立的椰子樹,它們在海邊,在村莊里,迎接陽光,抗擊臺風,與尚善的文昌人一起呼吸晨昏,共度天荒地老,見證這方風水寶地的疼痛、喜悅和時代的嬗變。
春天一到,我就特別惦記自己的家鄉(xiāng)文昌,那片溫厚的土地,承載著我的情感,我對家鄉(xiāng)的愛,在她的懷抱里可一番放縱。老家的老房子大概已有兩百年,屋前屋后的林里林外都開滿了花,各種各樣的花昭示著自然與人的無限親近。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老屋顯得格外的溫馨,屋頂瓦片上布滿灰塵但仍然堅固,窗戶偶爾冒出幾縷炊煙,那是我家鄉(xiāng)的兩位嫂子又在廚房里操弄著飯菜,我們一家男女老少圍著一起品嘗我嫂子燒的飯菜,很香,是舌尖上的享受,吃起來很有家鄉(xiāng)的味道,讓我們都念念不忘。
春天的家鄉(xiāng),沒有城市的繁華喧囂,卻有著安靜祥和的景象,每一處風景都讓人眷戀,每個瞬間都讓我留下深刻的記憶,春節(jié)回家拜年,遇見最純粹最美的家鄉(xiāng),如遇見一個錦繡之夢。回來拜年的親戚,托兒帶口,孩子們都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大人們坐在客廳嘮著家常,大家開心,親情蕩開,這一幅來自家鄉(xiāng)的農(nóng)村風俗畫,消解了幾多人世間的紅塵煩憂。就在年前,我和幾個好朋友在家鄉(xiāng)遇見并拜訪了丹麥華僑符會長,他是海南島解放后第一個去丹麥的人,也是一個孝子,家里有個九十多歲的老母親,他萬里迢迢從丹麥回來照顧老母親,溫暖的親情溢滿故鄉(xiāng)的歲月,文昌人的孝道在他身上盡顯無余。從古至今,孝敬父母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美德。
從古老的紫貝城說到如今的文城,從瓊北的海岸說到我的老家,文昌的風,文昌的雨,文昌的世事,文昌的故事,文昌的人文氣息,文昌饋予我的那些記憶,都化為了我此刻的眷戀,那一個叫家鄉(xiāng)的地方:文昌——美麗古老的紫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