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是孩子們盡情嬉戲玩耍的季節,但也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家長們務必高度重視防溺水教育,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下面這些玩水風險要警惕。
1.孩子與同學結伴去江、河、水塘等開放性水域玩水時,有可能會迫于同伴壓力而冒險,繼而發生意外。野外水域還存在岸邊濕滑、淤泥松軟難掙脫、水草易纏身、人煙稀少難以獲救等危險。
2.溺水者出于求生本能可能會死死抓住任何東西。因缺乏救援經驗,熱心群眾貿然下水救援反被拖入水中的慘劇時有發生,兒童的力量、經驗不足,救人時更易發生意外。
3.公共泳池和水上樂園等場所,可能存在人多擁擠、管理不善等問題,如游泳時抽筋或多人在水中嬉笑打鬧,可能導致孩子嗆水進而驚慌失措,發生溺水。
4.即使身處泳池淺水區或淺水海灘,孩子也可能因為滑倒、抽筋、水流湍急等原因發生溺水,在海灘上還有可能被卷入深水區,家長要時刻對孩子進行看護,不能分心聊天或玩手機。
5.對于五歲以下的低齡兒童,家中的蓄水容器,如浴盆、水桶、洗衣機等可能蓄水的容器,都是“深水區”,可能導致兒童溺水。
6.塑料充氣的水上玩具、游泳圈等不是專業的漂浮裝備,只是一種幫助孩子暫時浮在水面的輔助工具。當水流發生變化時,充氣的水上玩具、游泳圈等在水的推動下突然翻過孩子的頭,或是孩子沒有抓穩,就可能引發溺水事件。
7.五歲以上兒童溺水的高發場所主要為戶外水域,工地內臨時形成的深水洼,以及小區人造景觀池等場所可能發生兒童溺水事件,此外,小區人造景觀池還存在觸電等安全隱患。
防范兒童溺水請家長做到:
◎時刻有效看護,做到專心、不間斷和近距離。
◎絕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里,或開放性水源邊。
◎應帶兒童去有專職救生員的游泳場館。
◎在兒童乘船、戲水時,應給兒童使用合格的游泳圈、救生衣、漂浮板等。
(摘自國家應急科普宣傳微信公眾號)
編輯 喬可可 187224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