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中,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構成了兩個不可或缺的核心審計領域。內部控制審計的主要目的是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效能評估,以確保它能有效地預防和識別任何錯誤或欺詐行為。財務報表審計主要關注企業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公正性,通過獨立審計師的審核意見,為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依據。隨著公司所處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以及全球經濟的迅猛增長,將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告審計相結合已逐漸成為一種發展方向。文章主要探索將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告審計融合的重要性及具體實施途徑,期望對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內部控制審計;財務報表審計;整合審計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2.055
1 引言
隨著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速和企業規模的持續擴張,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業務流程也變得更為多元和分散,這也相應地增加了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傳統的財務報告審查方法已經不能獨立應對這些挑戰,而內部控制審計的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這一短板。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系統性評估,內部控制審計可以為企業提供早期的警告,避免可能的風險,并確保企業的穩定運營。與此同時,監管環境的演變也促進了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告審計的融合。
2 內部控制審計概述
2.1 財務報表的定義及其作用
財務報表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情況的書面記載,也是對一定期間財務狀況進行反映的一種重要手段。它由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組成。財務報表最重要的功能是為決策提供有用信息,協助投資者、債權人、管理層等利益相關者掌握企業財務健康狀況與經營成果,以便進行明智的投資與經營決策。另外,財務報表作為企業財務分析與評價的依據,可以幫助管理層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機遇,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又是企業財務透明度與法律合規性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樹立與維護信譽與信任。所以財務報表對企業財務管理以及外部溝通都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2.2 內部控制審計的概念和內容
內部控制審計就是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系統設計與運作,其目的在于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效率和合規性。它主要包括控制環境評估、控制活動檢查、風險評估程序回顧、信息和溝通系統測試、監控活動評估等。內部控制審計對內部控制進行系統化、獨立式的審計,發現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與風險并提出改進意見,有助于企業加強自身內部控制體系。審計人員通過審查各種控制措施是否有效,來驗證這些措施能否防止、發現錯誤或者舞弊行為并加以糾正,從而保證企業資產安全以及財務報告準確。內部控制審計在注重財務報告的同時,也涉及到運營效率及法律法規的遵守等問題,有利于促進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及風險管理能力的提高,進而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2.3 內部控制審計的目的和重要性
內部控制審計主要是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進行評價與升級,從而在保證財務報告可靠性與合規性的前提下提升運營效率。它的重要意義表現在諸多方面,從財務層面上講,內部控制審計可以預防與識別舞弊、失誤等危險,進而對企業資產起到保護作用,保證財務數據真實透明;從管理層面上看,為企業決策提供實證基礎,有利于管理者發現內部控制薄弱之處,加以完善,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從法律、法規層面看,內部控制審計保證了企業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審計,減少了合規風險、維護了企業聲譽。
3 財務報表審計概述
3.1 財務報表的定義及其作用
財務報表作為企業向社會公開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公文,它主要由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組成。這些報表向投資者、債權人等相關利益主體提供企業財務健康狀況等重要信息,有助于其對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及資金流動性等進行評價。財務報表的功能不僅僅是為了顯示企業歷史上的業績,更重要的是為了將來經營決策的需要。管理層可將這些資料用于財務分析并確定可能存在的風險與機遇,以便制訂出更為有效的策略。另外,財務報表也是公司與外部監管機構進行交流的一種重要手段,保證了公司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經營。
3.2 財務報表審計的概念和內容
財務報表審計是指獨立審計師系統地評價企業財務報表真實性、合法性與公正性,其目的在于評判財務報表是否公允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審計內容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他主要報表的審核,也包括有關會計記錄、內部控制及財務制度評價。審計師對企業財務信息進行實地檢查、資料獲取及數據分析,以檢驗企業財務信息與國家會計準則及法規要求是否相符。財務報表審計在增強報表信息可靠性的同時,也能對企業管理層的財務管理提出相關意見,以優化企業決策過程。另外,審計結果還有利于提高投資者與債權人之間的信任度,從而促進企業融資與發展。
3.3 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和重要性
財務報表審計是為了獨立地評價企業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公正,從而保證報表反映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準確。審計的意義表現在諸多方面,首先,其為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礎以協助其作出英明的投資與決策。企業通過審計可以發現并修正財務報表的差錯與不符之處,以增加信息透明度與可信度。另外,財務報表審計還有利于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督促管理層對財務活動進行更好地監控,減少舞弊與失誤的可能性。在法律法規越來越嚴的大環境下,審計還為企業合規、規避可能出現的法律責任、財務損失等方面提供保證。
4 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區別與聯系
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盡管審計目標、審計方法不同,但是二者是緊密聯系、互為補充。內部控制審計的重點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設計和運作情況,其目的是評價這些控制措施能否對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和識別,以保證財務報告可靠。核心是對控制環境、控制活動、風險評估程序、信息和溝通系統及監控活動進行有效性分析。相比較而言,財務報表審計以評價企業財務報表公允性為主要目的,保證報表與會計準則及法律法規要求一致,最后,為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了真實,全面的財務信息。
盡管審計重點各不相同,但是內部控制審計在財務報表審計中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審計師能通過內部控制審計來識別可能影響財務報表公正性的隱患,這對財務報表審計的進一步深化是非常關鍵的。在內部控制有效性被證實后,財務報表審計工作量與費用一般都將隨之下降,這是由于已經被有效管控的風險使財務報表發生錯誤的概率下降。相反,一旦內部控制出現瑕疵,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就變得更加困難,審計師也許要做更細致的檢驗和手續。所以,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互動在提升審計效率及有效性的同時,還對企業整體風險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5 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具體策略
5.1 審計目標的整合
審計目標融合是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融合的核心,需要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聲明,并于報告當天進行,以及注冊會計師對此陳述的鑒證和意見。這一融合過程反映出審計目標具有共同性與互補性。具體來講,內部控制審計旨在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有效性進行評價,以保證其能合理地保障企業運營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可靠和法律法規合規。而財務報表審計旨在就財務報表公允性、合法性及一貫性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向投資者及利益相關者提供可供決策參考。二者審計目標的融合決定了注冊會計師要在同一次審計中,既注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又注重財務報表準確性。這就需要審計師不僅詳細審核企業財務報表,更需要對內部控制體系有深刻認識,并評價內部控制體系設計與操作是否有效。通過這一融合,審計師可對公司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對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與風險水平有一個更加精確地評估。與此同時,這一融合還有利于審計效率的提高、重復勞動的避免、資源的浪費等。由于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風險評估和控制測試有很多共同之處,所以通過融合能達到資源共享與相互利用的目的,以達到降低審計成本與提升審計質量的目的。總之,審計目標融合是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融合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審計師既要注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又要注重財務報表準確性,才能進行相同的審計,以期達到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進行全面、準確地評估。
5.2 審計計劃的整合
整合審計計劃是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融合過程中的關鍵一環,需要審計團隊共同編制全面詳細的審計計劃后再進行審計。這一融合過程既關系著審計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又直接影響著審計質量與效益。具體來說,審計計劃整合是指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在范圍、方向、時間和具體步驟等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審計團隊需全面掌握被審計單位業務流程、內部控制體系及財務報表編制流程,才能準確確定審計計劃制定時的關鍵審計領域及潛在風險點。審計團隊在編制審計計劃時應充分利用內部控制審計信息和結果,并對財務報表審計中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程序等做出相應的調整、優化。這樣,在保證審計工作全面、深入的前提下,避免了重復審計、提高了效率。另外,整合審計計劃需要審計團隊合理分配審計資源以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開展。包括審計人員分工,審計時間安排和審計技術選擇。審計團隊通過對審計計劃進行整合,能較好地統籌各方面工作,促進審計工作整體效能的發揮。總之,審計計劃融合是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融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審計團隊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全面了解后才能進行,聯合制訂全面詳細的審計計劃,充分利用內部控制審計信息及結果,相應地調整優化財務報表審計,從而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及效益。
5.3 審計實施的整合
審計執行的融合是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深入融合的一個現實過程,需要審計團隊把二者緊密地結合到審計執行階段,以產生協同效應。在此過程中審計團隊既注重財務報表公允性與合法性,又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有效性進行深入探討,二者互為驗證與支撐。
具體來講,審計實施中的集成表現為實質性測試程序和內部控制審計控制測試之間的深度集成。審計團隊實施財務報表審計實質性測試時會借鑒內部控制審計關于控制點有效性評價結果來優化測試程序與范圍以避免盲目性與重復性。相反,在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控制測試也會根據財務報表審計中發現的異常或誤報的線索,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關鍵控制點的審查和測試。
另外,合并后的審計執行強調共同考慮舞弊事項。審計團隊將內部控制薄弱環節與財務報表異常波動結合起來進行審計,強化舞弊風險識別與評價,保證審計工作全面深入。這一融合在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的同時,也有利于審計團隊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從而向利益相關者提供較為準確,可靠的審計信息。
5.4 審計報告的整合
審計報告的集成是對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綜合結果的重要反映,需要審計師出具審計報告后對二者的審計結果及意見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形成全面而綜合的審計報告。這一融合過程既關系到審計信息是否完整、準確,也是審計師全面評估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財務報表公允性的主要媒介。
具體來講,審計報告融合表現為全面闡述內部控制有效性與財務報表公允性。審計師在編寫審計報告時,應確保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了明確和精確地評估,這包括其設計和操作的實際效果,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顯著缺陷。與此同時,審計師也需就財務報表公允性、合法性、一貫性等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表明財務報表是根據適用會計準則及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編制的,是否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各主要方面都作出公允反映。
審計師對審計報告進行整合時,需要保證審計證據真實可靠,并對審計中所發現的重大問題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揭示,以使利益相關者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有一個整體認識。另外,審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時,有必要闡述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之間的關系,并說明二者如何互相驗證,互相佐證,從而提高審計報告的說服力與可信度。
總之,審計報告合并是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合并的最終結果,這就需要審計師出具審計報告后,把二者的審計結果及意見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形成一個完整而全面的審計報告。這一融合過程既關系到審計信息是否完整、準確,也是審計師全面評價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財務報表公允性的一個重要表現,這對提高審計質量,保障利益相關者的權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在企業審計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分別肩負著特有的職能和職責。內部控制審計注重對企業內部管理流程及風險控制是否有效,其目的是促進企業運營效率的提高及潛在風險的預防。而財務報表審計重在檢查企業財務報告是否準確合規,維護投資者及利益相關者權益。兩者的有效結合,能促使企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梅,武文強.基于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分析與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5(05):2.
[2]崔璨.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合分析[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3(11):80-82.
[3]李春艷.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合措施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25(08):4.
[4]李其銀.淺析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合[J].財經界,2014(36):2.
[5]郭婷.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3.
[6]張瑞鵬.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合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6.
作者簡介:張敏靜(1989-),女,漢族,浙江寧波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企業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