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凌晨4點半,寧夏固原市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學的操場上響起了集合哨聲。2000多名學生整齊列隊,等待著他們的是一趟往返108里的山區(qū)徒步,是沿著革命先烈戰(zhàn)斗足跡的行走。
“出發(fā)!”5時整,一聲號令,少年們擎起鮮紅的旗幟,向著彭陽縣任山河烈士陵園進發(fā)。學生們唱著歌離開了市區(qū),走上了一段漆黑的山路。沒有路燈,抬頭還能見到點點星辰。但學生們步伐輕快,斗志昂揚。
兩小時后,天色漸明,隊伍進入了最為艱難的黃峁山路段。這段路,也是革命烈士走過的路。山路蜿蜒,山風中夾雜著沙土,腳步聲交織著喘息。學生們腳步漸漸沉重,不少人臉上汗水滑落。學生們主動互相幫助,互相加油打氣,把一道道梁、一座座山甩在了身后。歷經(jīng)6小時跋涉,隊伍在上午11時左右抵達任山河烈士陵園。祭奠儀式開始,全體人員默哀。下午1時左右,返程號角吹響。盡管許多人腳底磨出了水泡,但師生們?nèi)匀粓猿植叫蟹祷亍?/p>
“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動始于1995年。30年來,每年清明節(jié)前夕,固原二中的初一和高一學生都會踏上這條崎嶇的山道,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園祭奠先烈。30年的堅持,不僅激勵了學校師生,還深深觸動了社會各界。從一開始,固原二中自己組織,到如今,當?shù)卣c社會各界主動護航保障,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銀川一中等多個學校師生自發(fā)參與,這堂“行走的思政課”把信仰的種子廣為播撒。
【素材解讀】
30年堅持108里徒步祭英烈,寧夏固原師生用腳步丈量信仰,以汗水致敬歷史,在崎嶇山路中感悟先烈精神。這場跨越時空的青春對話,將紅色記憶鐫刻進年輕心靈。
【適用話題】
紅色教育、青春擔當、信仰傳承、實踐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