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氣候變暖等自然現象頻發,顯著增強了公眾的環保意識。在此背景下,碳會計信息披露已成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核心環節。特別是對重污染企業而言,其碳信息披露不僅必須嚴格遵循國家及地方各項法規政策,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公眾輿論、投資者決策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持續監督與壓力。基于此,分析重污染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優化策略,為重污染企業優化碳會計信息披露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重污染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優化策略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5)10-0101-04
近年來,碳排放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重污染企業由于生產規模較大并且需要依賴石化能源,所以這類企業成為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其運行不但影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而且關系到全球氣候變化趨勢以及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重污染企業主要是指在生產工藝、設備運用以及能源消耗等方面呈現出明顯落后狀況的企業,這類企業廢棄物的排放量巨大,會給環境帶來極為嚴重的污染。例如,火力發電企業依靠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燒生成電力,在此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廢棄物,這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化學工業涵蓋了基礎化學原料制造、肥料制造、農藥制造等子行業,這些子行業在生產過程中牽涉到大量有毒有害物質,一旦處理不妥當,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強化重污染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可促使企業內部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問題,促進企業綠色轉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重污染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在不斷提升,同時,監管政策也越發嚴格。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重污染企業已經著手嘗試披露自身的碳會計信息。不過,從整體來看,披露碳會計信息的企業實際數量依舊偏少。尤其是高排放的行業的披露比例較低,并且披露的內容以及質量參差不齊。部分重污染企業披露碳會計信息所涉及的內容范疇以及質量狀況存在著極為顯著的差異。有些企業僅披露了最為基本的碳排放方面的數據,而對減排措施、環境影響等關鍵信息卻缺乏詳盡細致的描述。除此之外,由于缺乏統一的披露標準以及核算方法,不同企業之間的碳會計信息的比較與分析存在很大難度。另外,重污染企業披露碳會計信息的渠道及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包含企業年報、社會責任報告、ESG 報告等。多樣化的披露方式使得信息收集以及整理的難度加大,導致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很難全面且準確地了解企業的碳績效情況。
以西門子公司為例進行闡述。西門子公司主要從事電氣生產與電子加工,其最新的年度報告公布中,設置了公司碳排放狀況章節。這一舉措不僅彰顯出西門子公司作為行業領軍人物的透明度與責任感,同時也體現了企業對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重視。
在報告中,西門子公司詳細地羅列了日常運營到生產的每個流程,通過對相關排放源的統計與分析,明確了各個環節的碳排放額,并且詳細列出排放源在總排放中的占比。與西門子公司合作的企業或組織能夠充分了解該企業的碳排放架構。另外,西門子還制訂了清晰的節能減排計劃,設置碳排放削減目標,通過短期、中期、長期的規劃體現出西門子公司對于環境保護的堅定態度,對整個行業起到了模范作用。
與此同時,西門子公司在節能減排以及技術創新方面也做出了一定成效,加大資金投入,更新節能設備,有效降低了能耗以及廢棄物排放。西門子公司還對生產流程進行改進,有效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加大對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力度,推動了低碳技術的應用。這些措施為西門子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助力,給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1]。
二、重污染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
在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重污染企業已經成為環境保護的重點整改對象。重污染企業需要及時、全面地向社會及投資者公開披露碳會計信息。但是對于重污染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會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政策法規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政府在深入調研并聽取專家意見之后,根據企業實際狀況,出臺了一系列加強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通過這種方式給予重污染企業的生產經營施壓。
在政策法規的限制下,重污染企業原有的生產方式已經行不通,必須加快轉型升級,走綠色發展之路,而碳會計信息披露就成為企業展示自身環保業績,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不少企業開始積極研發和應用碳減排技術,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自身碳排放量。
(二)社會輿論
在新媒體時代,重污染企業會感受到來自多方的輿論壓力。從前可能會有企業為了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而忽視環保責任,但如今,任何忽視低碳減排的做法都被多方所注意,迅速成為輿論焦點。這種輿論壓力源于公眾的憤怒和失望,可能轉化為企業實質的經濟損失,如市場份額的下降、消費者信任的喪失,甚至可能導致法律訴訟和罰款[2]。
面對社會輿論壓力,重污染企業必將積極主動地調整環保策略,不僅向外界表明企業對環保的責任擔當,也是為了回應社會大眾的關切。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輿論壓力。另外,積極的碳信息披露也可以重塑企業形象,提高企業品牌的社會認可度,為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綠色發展奠定更加扎實的基礎。
(三)企業規模與資源
規模較大的重污染企業作為工業領域中堅力量,既擁有相對充足的資金儲備,又擁有更多的資源,經濟上的優勢使它們在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意味著他們有義務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而碳信息披露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責任之一。因此,相比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大、污染較重的企業在碳信息披露方面有更高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其會在國家要求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要求定時、定點、定內容披露碳排放情況,同時邀請第三方進行審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此外,企業還會通過建立碳信息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分析碳排放數據,為后續制定減排措施提供科學依據[3]。
這些大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較大,從引進先進的污染處理技術,到升級生產流程以減少污染排放,從投建光伏發電站、風力發電場等綠色能源項目,到碳減排措施,都表現出了非凡的氣魄和行動力。它們對待碳減排的措施往往都更加前沿、更加創新,甚至會探索碳捕捉與封存、推廣低碳產品與服務等方式,在不損害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實現自身的碳足跡最小化。
(四)行業特征
一般情況下,能源、化工、冶金等重污染企業在生產以及經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隨著全球污染問題的逐漸嚴峻,社會各界已經對該問題高度重視,所以重污染行業的碳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會受到政府部門、投資者、消費者以及環保組織的重點關注與監督[4]。
這些重污染行業在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時,要把企業碳排放總量、碳排放結構、來源、減排目標、減排措施等都包含在內。這樣不但可以為企業相關的利益者提供環保績效的重要依據,而且能夠為企業內部管理層科學制定環保發展策略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三、重污染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優化策略
為了推動重污染企業積極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社會各界要給予大力支持,幫助重污染企業肩負起環保責任,促進重污染企業可持續發展。以下對相關的優化策略進行探討。
(一)制定可操作的碳信息披露報告框架
制定一套詳盡的碳信息披露報告框架,確保碳信息披露內容的統一和標準,提升碳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信賴度。企業可以向外界傳遞碳信息披露的內部環境管理實踐,讓外界看到企業正在主動地應對氣候變化,承擔社會責任[5]。
企業在框架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碳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和深度,確保碳信息披露框架能覆蓋所有關鍵領域。在統計過程中,企業要采用國際認可的標準和方法,將生產運營過程產生的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如能源使用、工業生產過程、運輸和廢棄物處理等)都進行統計,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此外,也可將減排投入納入報告的范疇之中,包括企業在減排方面投入的資金、人員配備情況、投入所取得的成果和技術進步、具體案例分析以及取得的成效等,通過該報告展現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對環保的追求[6]。
(二)加強內外部治理
重污染企業作為環保的責任主體,要落實推動碳減排的主體責任。以豐富多樣的數字化平臺,如企業官方網站、企業官方微博、環境信息披露系統等為載體,及時、準確、全面地披露碳排放信息,提高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便于政府監管機構、投資人、媒體及大眾了解企業碳排放狀況,基于翔實的數據做出科學決策。
除了碳信息數字化披露以外,重污染企業需要加強與相關利益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通過開展碳排放相關的科普活動、定期舉辦線上線下環保交流會等方式與外部利益相關部門進行環保技術與理念的互動,通過設立反饋渠道來接納外界的意見與建議,從而優化企業的環保發展措施。
除了進行碳信息的數字化披露之外,重污染企業還應該加強與外部利益相關者的互動交流,比如,定期舉辦線上或線下的環保交流會、開展碳排放相關的公眾科普活動,以及設立專門的反饋渠道接收外界的意見和建議等,從這些交流互動中了解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關切和訴求,同時從交流互動中學習先進的環保理念和技術,不斷優化自身的環保策略和措施。
隨著社會各界對企業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重污染企業需要加強環境保護表現,維護自身聲譽,通過內外部治理的高度配合,建立與政府、媒體、投資者等各方牢固的信任關系。
(三)推進數字化轉型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綠色發展理念,在減少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上邁出堅實步伐,眾多重污染企業需要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轉型的核心舉措之一是對數字化基礎平臺的精心規劃和建設,這個平臺既是數字化整體轉型的基石,又肩負著數據整合和高效利用的重任。在此基礎上,企業要進一步構建龐大的數據倉庫,從各個生產環節、各個時間節點,對碳排放數據進行有序地存儲和管理。
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重污染企業需要借助云計算的強大算力和彈性擴展能力,提升數據處理的速度,同時大幅降低數據管理成本;通過物聯網的應用使碳排放監測更加全面和細致;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性與不可篡改性,每一筆碳排放記錄均被區塊鏈技術以區塊形式加密存儲成一條不可斷裂的數據鏈,防止碳排放數據造假、篡改問題的發生。企業在此技術框架下可高效開展碳排放數據檢測、統計、盤查工作,每一項數據都經過嚴格校驗和審核,保證數據權威、可信[7]。
(四)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
規范和推廣碳信息披露第三方服務業務,無疑是當前提升重污染企業碳信息披露水平、加速企業綠色轉型進程的一項極為有效的策略。這一舉措不僅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也契合了國家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高標準要求。
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憑借在碳管理領域的深厚積累與豐富經驗,能夠全面、深入地幫助企業,尤其是重污染行業的企業。從碳排放測算到實際的碳排放核算等一系列工作,第三方機構可借助科學的方法和先進的工具以保證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為企業搭建標準化的碳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第三方服務機構還可以幫助企業制定碳減排目標,既符合企業的實際,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挑戰性,能夠真正促使企業向著低碳環保的目標前進[8]。第三方服務機構可將這些內容整理、匯總出一份完整、規范的碳信息披露報告,該報告不僅是企業碳管理水平的展示,更是企業向外界傳遞綠色形象、增強投資者信心的媒介。通過碳信息披露報告,企業可以向政府、投資者、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展現自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努力,獲得更多的認可與支持。
(五)制定氣候戰略
重污染企業應認識到自身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影響,圍繞企業發展重心,結合本企業特點,制定一套全面深入的氣候戰略,實現氣候行動與企業發展同步。企業在生產中應積極尋找碳減排、資源利用提升的手段和方式,通過在企業產品、市場等方面融入綠色低碳的理念,將企業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相結合。
在制定氣候戰略時,重污染企業應聚焦于自身的業務特點,明確出企業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有針對性地采取減排措施。比如,能源密集型行業,可以選擇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或者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時,重污染企業還應積極地關注并把握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了解新能源技術的發展、碳交易市場的動態等,以便及時調整戰略方向,搶占先機。
重污染企業要積極落實氣候戰略,在社會低碳、零碳轉型的潮流中做出表率,切實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企業在展現自身社會責任和擔當的同時也會使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增強。
六、結束語
重污染企業的碳會計信息披露始終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未來的研究與發展中,重污染企業會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實現多元化披露,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實現智能化披露、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體系的完善以及全球碳市場的逐步建立,重污染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將在全球范圍內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孔欣悅.西門子和華潤集團資源配置與管理經驗的啟示[J].現代企業,2025(2):96-98.
[2] 李廣子,張孝楓,張翼.環境約束對企業債務融資的影響[J].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報,2024,44(10):43-69,161.
[3] 劉家輝,崔鵬,陳一寧,等.環境稅政策如何影響重污染企業[J].中國外資,2024(24):96-98.
[4] 史寶娟,徐銘檜.采礦業上市公司碳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與所在區位視角[J].中國礦業,2025,34(3):51-61.
[5] 馬雙雙.皮革企業節能減排績效審計體系設計研究[J].中國皮革,2023(9):32-37.
[6] 張洋.低碳經濟下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5(2):149-151.
[7] 張虓烽“. 雙碳”背景下高能耗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探討[J].產業創新研究,2024(23):101-103.
[8] 馮繼婷.碳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影響與優化路徑: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分析[J].高科技與產業化,2024,30(10):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