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全市林木病蟲害防治作業面積124.83萬畝,其中,無公害防治面積123.16萬畝,無公害防治率 98.66% 。”談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南陽市林業局負責人表示。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豫西南重要生態屏障,近年來,南陽市通過實施“三個重點、三個結合”防控策略,構建起科學高效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體系,為守護綠水青山筑起一道堅實防線。
聚焦“三個重點”全方位防護
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需找準關鍵、精準發力,才能掌握主動權。南陽市以重點區域、重要蟲害、關鍵節點為突破口,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防控體系,為森林生態安全保駕護航。
在突出重點區域方面,南陽市針對渠首水源地、自然保護區、交通干線等關鍵區域,構建“分區分類”防控體系。在生態敏感區,通過加密監測點、安裝智能蟲情測報燈,實現24小時動態監測。在經濟林集中區,技術人員定期下鄉指導,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助力西峽縣香菇、內鄉縣油桃等特色產業增收。在新造林區,建立“苗木健康檔案”,從源頭提升樹木抗病能力。2024年,在丹江口庫區周邊,南陽市成功攔截3起病蟲害入侵風險,保障了水源地生態安全。
在鎖定重要蟲害方面,南陽市采取人工監測與無人機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同時,南陽市利用松材線蟲病疫情監管平臺,實現從疫情監測到疫木除治的可視化管理。南陽市還以清理病枯死松樹為主,以媒介昆蟲防治、打孔注藥等為輔,綜合施策,精準防治,開展楊樹食葉害蟲防治等工作,對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和主要河流兩側樹木、機場附近等重點區域及發生中度以上病蟲害的林區,實施人機協同的集中防治,極大地提升了病蟲害防治效能。
在把握關鍵節點方面,南陽市針對物候及天氣情況,緊抓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松墨天牛羽化為成蟲前這一時機,集中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控制蟲病擴散蔓延;搶抓每年6月底汛期來臨之前雨水較少、楊樹食葉害蟲齡期比較整齊的有利時機,打好楊樹食葉害蟲幼蟲防治攻堅戰。同時,南陽市還緊抓每年4月加拿大一枝黃花萌發期防治節點,采取噴施除草劑、鏟除銷毀等方法進行清除,杜絕其蔓延成災。
深化“三個結合”多部門協作
防控林業有害生物,單靠一種方式、一股力量遠遠不夠。南陽市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通過人機聯動、常專并舉、政企協同,將各方力量、各種手段有機融合,構建起一張覆蓋全域、高效運轉的防控網絡,為林業生態安全注人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人工防治與飛機防治相結合方面,南陽市提前做好防控預案,制定工作計劃,針對生態林、用材林集中連片區域,運用無人機、直升機進行防治,對面積較小的經濟林及飛機漏防區,采取人工地面防治,做到應防盡防、不留死角。
在常態監測與專項行動相結合方面,每年冬春,南陽市圍繞林業主要有害生物,組織市、縣森林防控專業技術力量,深入林區、果園、道路,常態化開展越冬基數調查,掌握蟲情發生動態。每年4月至8月,采取林間標準地調查方式,密切監測楊樹食葉害蟲發生動態。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全市開展松材線蟲病專項普查,全面摸清病蟲害發生現狀。同時,南陽市積極開展林業有害生物專項整治行動,2024年以來,共出動執法車輛192臺次、檢疫執法人員670人次,檢查涉木企業215家,嚴厲打擊涉松材線蟲病疫木違法犯罪行為。
在政府抓總與部門協同相結合方面,南陽市政府下發《關于做好飛機防治主要林木食葉害蟲工作的通知》,將防控工作納入績效考核,設立專項資金,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難題。林業部門牽頭制定方案,氣象部門提供精準天氣預報,公安、交通部門保障防治車輛暢通,使全市病蟲害防治工作實現從“單打獨斗”到“兵團作戰”轉變,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
如今,漫步南陽大地,丹江口庫區碧波映翠,伏牛山脈林海茫茫,公路沿線綠樹成蔭。連續多年,南陽市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 3‰ 以下,遠低于國家規定標準。這片被綠意浸潤的土地,不僅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筑起了堅固的生態屏障,更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描繪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作者單位:南陽市林業局)